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沂水春風》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6.82K

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居、如、方、作、撰、傷、與在文中的含義。掌握《論語》中狀態形容詞的兩種類型:疊音詞和帶形容詞詞尾的。掌握相關的文言詞語和句式。

2.能力目標:通過朗讀和背誦培養敏鋭的語感,通過積累詞語,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閲讀水平。

3.情感目標:瞭解孔子教學思想、人格魅力,師生之間的和諧關係,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為規範。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朗讀和背誦。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放聲朗讀,分段背誦。

2.辨析多義詞:如、方、與。理解和掌握則、爾、以、者等詞語以及文言疑問句的用法。

3.品味子路、冉有、公西華、曾皙的性格和志向,從中得到啟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難點:聯繫孔子的政治思想,準確地理解課文最後部分孔子對學生的評判。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查注字詞,疏通文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論語先進》是記錄孔子對學生的評論,共二十六章。課文是最後一章,是《論語》中寫得比較長而又比較生動的一章。文章記錄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關於“志”的討論,寥寥三百餘字,寫出了孔子和他的四個學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志趣愛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獷,冉有、公西華的謙遜謹慎,曾皙的從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藹可親和循循善誘。讓我們走近他們師徒的身邊。

二.閲讀課文 積累字詞

<一>速讀課文,理解下列字詞(課件展示,學生作答,教師糾正)

1.毋吾以也     (              )      2.居則曰…      (           )

3.因之以飢謹   (              )      4.夫子哂之      (           )

5.舍瑟而作     (              )      6.異乎三子者之撰(           )

7.子曰:“何傷乎?…”(         )      8.吾與點也      (          )

如或知爾(            )         且知方也 (            )   

如  如五六十(            )       方 方六七十 (            )    

如其禮樂(            )         今方來    (            )

<二>【思考】 “率爾”的“爾”何意?找出文 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詞。    

【明確】 “爾”是形容詞詞尾,解釋為“…的樣子”. “率爾”即“輕率的樣子”。

如“鼓瑟希,鏗爾”,“鏗爾”形容彈瑟的樣子。

【想一想】我們曾經學過“爾”“乎”“然”“如”“焉”等作為詞尾的句子嗎?

一、爾   詞尾,譯作“…的樣子”

     例①、夫子莞爾而笑。  《論語》

 二、乎   形容詞詞尾,可譯作“…地”。

      例①、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三、然   1、用在形容詞之後,作詞尾,相當於“…地”。

例①、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説》)

        ②、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用於名詞或短語之後,前面有“若”“如”“猶”等詞照應,可譯作“…的樣子”

       ①、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四、如   用作形容詞詞尾,譯作“…的樣子”

例①、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必冠,申申如也。《漢書石奮傳》

  五、焉  用作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譯作“…的樣子”“…地”。

例①、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三>請找出《論語》中有關形容詞詞尾的句子

1.學生口頭作答

2.老師展示

【示例】(課件展示)

①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文采豐富的樣子)《 克己復禮》課本7頁

②夫子憮然曰(悵然失意的樣子)《四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見課本第19頁

③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有文采的樣子)《十二 高山仰止》見課本第57頁

④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微笑的樣子)《十二 高山仰止》見課本第58頁

⑤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忽焉:一下子。循循然:有次序的樣子。卓爾:高高地豎立,超羣出眾的樣子。)

  《十二 高山仰止》見課本第59頁

二.研習文本 探究文意

<一>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情態來

進行朗讀訓練

(1)學生個別朗讀

(2)小組朗讀

(3)教師範讀 (並明確朗讀要點)

(4)學生自由朗讀

<二>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探究下列問題: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分別是什麼?從他們的話當中,可看出他們怎樣

的性格特點?

2.孔子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志向的?他為什麼要笑子路?

3.結合曾點對暮春的描繪,試想象具體情景,説説自己的感受。

4.孔子為什麼對曾點的志向表示贊同?

【探究一】文中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分別是什麼? 從他們的話當中,可看出

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

【參考】

子 路:直率、粗獷,長於治軍,表現出一副力挽狂瀾的氣概;

冉 有:謹慎、謙虛,善於治政理財,滿懷“可使足民”的信心;

  公西華:謙退,專於宗廟祭祀之儀,會盟賓客應對之禮,雍容大度。

【探究二】孔子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志向的?他為什麼要笑子路?

【材料】孔子對這幾個學生的才幹是很瞭解的,他曾對每個人都作過評價:“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為之宰也”;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論語公冶長》。

   【明確】對三個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贊同、欣賞的態度。子路“率爾而對”,直率中透着魯莽,所以孔子才會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氣,而非笑他的志向理想。

 【探究三】結合曾點對暮春的描繪,試想象具體情景,説説自己的感受。

  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探究四】孔子為什麼對曾點的志向表示贊同?

1.曾點的志向,表明了他“知時而不求為政”思想,這與孔子的心情契合.

(孔子雖然熱衷於人世,但多次碰壁後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曾有“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之歎.)

   2.曾點描繪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氣象,體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

   (孔子主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曾點所描繪的是學習聖人之道的快樂,符合孔子安貧樂道的思想.

   4.曾點志趣高遠,胸次悠然,較之另外三個學生馳心政務, 已達到極高的精神境界

【資料】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歷來則有兩種理解。

1.認為曾晳的説法體現了“禮治”的最高理想。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泰伯》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泰伯》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泰伯》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雍也》

堯舜都選賢舉能,使天下大治。這種“堯舜氣象”是孔子極為讚美、嚮往的,可謂是他的最高的理想境界。他的“博施濟眾”老安少懷友信,更加具體地説明了其最高理想境界的社會風貌。在《禮記禮運》對大同世界作了具體的描述。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風詠而樂的圖畫。孔子的太平社會就是行仁復禮恢復西周以來君臣有序的等級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和諧社會。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教導子弟説:“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實現理想的現實步驟,曾皙則用非常感性的圖景表達了這一志向。

2.認為曾晳的説法體現了歸隱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張積極從政,另一方面,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情況下又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甚至説“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表示想要放棄追求,去過一種清淡自適的生活,“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此次談話時孔子已經60多歲,孔子一生奔走列國,四處碰壁,最後只得回到魯國講學授徒著書立説。晚年的孔子對世道看得已經很清楚了,他決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讚賞曾皙所言之“志”是因為曾皙所説正合於“天下無道則隱”。曾晳的無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鳴。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微子》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

可見孔子的“求仕”是有原則性的。“求仕”是為了“行道”、“行義”。能“行道”、“行義”

則出仕做官。不能“行道”、“行義”則去之。為了實現理想,為了弘揚大道,孔子不動搖,

不怨尤,終生積極樂觀。他雖歎惋過“莫我知也”。但接着又説:“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可進可退、唯“義”是存的人生態度,安貧樂道的生活追求,對照一下曾皙所描繪的暮春逸遊圖,其表達的情志和精神世界何其相似!曾皙“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正是孔子退隱傳道的生動寫照。

三.拓展延伸 暢敍情懷

你有怎樣的人生理想?説出來和大家共勉!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

背誦課文,完成導學

六.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第二環節“閲讀課文 積累字詞”時,字詞的落實較到位;第三環節“研習文本 探究文意”中,學生朗讀訓練也較注重,且效果較好。但【探究三】這一環節時,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足,學生敍述的效果沒有很好體現,學生參與回答的人數也不多。【探究四】孔子為什麼對曾點的志向表示贊同?給予學生較多的資料,學生參與較好,但學生聯繫已學的內容較少,缺乏自己的理解,且理解深度不夠。在這一環節中所花時間也過多,以致在“拓展延伸 暢敍情懷”環節中,缺少了時間。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以調整,控制好時間分配。

 

方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