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鋭角、鈍角評課稿

欄目: 稿件 / 發佈於: / 人氣:2.71W

鋭角、鈍角評課稿1

1、緊密聯繫生活。讓數學源於生活,歸於生活。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課中,通過找優美南寧圖片上的角,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角,並用小組比賽的方式找角、畫角、分類角以及給角取名字等活動讓學生感知鈍角和鋭角。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的結尾,教師讓學生一起欣賞老師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角的資料,這樣讓學生再次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至始至終體現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基本理念。讓學生找角、畫角、折角、比較角等學習活動,始終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積極的參與數學學習。培養學生的羣體合作意識和探究學習意識。

3、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經歷探究性的數學活動。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做數學,本節課通過找角、畫角、折角、比較角等學習活動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會到探索的興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手中的圓形紙片創造角,讓學生從無到有,體驗角的產生,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4、注重知識的再應用,使學生對新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這節課教師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圓形紙片創造角、找學校籃球架和足球門上的角,找教室中的角。在學生活動時,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最開闊的發展,讓學生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整個過程是孩子在操作、在感知、在內化。

鋭角、鈍角評課稿2

最近在網上觀看了一些老師的優秀的課堂展示,收益非淺,其中朱燕青老師的《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這節課給我留下了頗深的印象。

朱老師上課語言生動精練,課堂組織很好,教學上緊密圍繞着教學目標組織教學,通過課件讓學生形象的體驗到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特點,並與生活相聯繫,用了許多生活中的照片,讓學生去進行判斷,加深了學生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教學效果很好。

從教學目標來看體現出了認知,技能,情感的多元教育視角;從學習內容看,重點突出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符合二期課改的教學新理念;從設計的環節來看,整個活動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和學習特點,環環相扣,由淺入深,用生動形象的分類,取名等教學手段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雖然沒有製作華麗的課件,但是她的每一個知識,每一個練習的呈現都很體,自然,而且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這就是在數學中所要求的實在的課堂教學。本堂課從對角的認識引發並過渡到新授三角形的分類,既複習鞏固舊知,又引出了新知識。而且始終遵循着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已知到無知,從簡單到複雜。在課堂上時刻體現出學生是真正學習的主人,每一個知識點的引出都是由學生或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引出,同時還很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聯繫生活實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動手實踐,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讓學生在操作中發展數學能力;鼓勵猜想,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合作學習,讓交流擦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發展的共同體中共同發展;這些都是這堂課中的閃光點。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節好課,值得我們學習!

鋭角、鈍角評課稿3

今天,聽了《鋭角鈍角》一課,結合本次教研主題:怎樣發揮教師引導啟發作用,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1、複習細緻,最大限度的喚起學生的舊知,為學習新知掃清障礙。

2、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例如楊浦大橋,找找生活中的角等。還有就是給三種角排序設計成“我們三兄弟誰是哥哥,誰是弟弟?”“角的兩條邊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可長可短”形象的比喻,貼近學生的年齡實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3、細節處理教師細心,耐心,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師的引領啟發作用體現明顯。

4、學生回答問題表述語言明確,可以看出教師平時紮實的訓練。

建議:教師操作要注意嚴謹,如直角的確定,不能只依靠眼睛,要注意方法的指導。必須用直角三角尺的直角去量了才可以確定。

鋭角、鈍角評課稿4

聽了鄧老師的這節課,覺得鄧老師既做了實現知識技能目標,又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習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1、鄧老師的教態非常好,特別是語言這方面,覺得特別貼近於生活。如複習角的知識時,鄧老師把角的兩條邊比喻成孫悟空的金箍棒,我覺得很形象,而且使學生印象深刻。如在介紹鋭角和鈍角時,將它們和直角的關係用哥哥和弟弟來形容:説鋭角是直角的弟弟,鈍角是直角的哥哥。通過這樣的兒童化的語言,我覺得效果非常好。

2、整節課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環節緊湊,一環扣一環,使學生對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鋭角和鈍角時,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鄧老師首先用活動角在直角的基礎上擺了一個比直角小的角,學生很自然的就概括出“比直角小”,鄧老師接着問“你能擺出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在這兒就讓學生初步瞭解了鋭角和鈍角的特徵。

3、鄧老師安排的讓學生查字典瞭解“鋭”和“鈍”的意思,這個環節也很好,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同時也覺得這個角的名字取得很有道理。

4、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有針對性。鄧老師方法的指導到位。如過看不出是什麼角的時候要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建議: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拿三角板比一比這些角,學生比的方法能説出來,但不一定會比,應多練習並給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