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易經

易經講解:孔夫子的道行

欄目: 易經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孔子的道行如何?孔子的思想如何?

易經講解:孔夫子的道行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孔子這一篇報告,道德提出來《易經》上説的“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是鹹卦九四爻的爻辭、鹹卦是,九四爻是陽爻。假設卜卦卜到了鹹卦,它的結論要看動爻,所謂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假定動爻在九四爻,它的爻辭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它形容這個人心裏很不安,語音很多,思想不定,奶難下決心,想把它放下,丟掉不要管吧,又感覺事情還有希望,禁不住又在心裏起了漣漪,一下來,一下去,思想不定。

“朋”是很多很多,像朋友一樣,説不定有兩三個,乃至七八十來個,“朋從爾思”,跟着你思想來來去去。

人為什麼要看相算命?俗話説“看相算命,心思不定”,卜卦也是這樣,假如我們在街上擺個卦攤,有人來卜卦,你可以大膽地説:“先生,你很有心事呀!”這句話一定靈,沒有心事他會來卜卦呢?如果你要跑江湖卜卦的話,這就是祕訣。

我們再回頭看,“憧憧往來,朋從爾思”,這八個字非常簡單,但在文章裏邊,包含了很多意思。人們的思想永遠斷不了,形容人們的思想,就是“憧憧往來”,這個去了,那個來了,這是第一層意思。

“朋從爾思“,你有思想,就有聯想、感想、理想、幻想……我們中文就有這樣的好處,一個想字,上面可以加很多形容詞,成各種不同的想,究竟起來,就是一種心理狀況。普通人心理狀況是不一定的,隨時因客觀環境而變化,這是第二層意思。

這八個字就有那麼多意義,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讀古文可不那麼簡單,不像看一篇白話文,只要眼睛晃一晃,看幾個字,全篇的意思就已經瞭然了。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也可以説是哲學層次的道理。我們説思想,東方哲學與西洋哲學不同。東方哲學,人就是靠思想,人如果沒有思想,就沒有人文世界。以前常聽人説一句話“某某人思想有問題”,我説你真胡説!哪個人思想沒有問題?只有一個人思想沒有問題,死人、殯儀館的人。凡是活人就有思想,每一個思想本身都是問題。思想本身有問題,問題就又產生思想。如説某人政治思想有問題,生活思想有問題,那還可以通,隨便講思想有問題,這是不通、不合邏輯、不合乎哲學思想的説法。

為什麼人的思想“憧憧往來、朋從爾思”?思想達到沒有問題、專一了、寧靜了,就是東方哲學修養的境界。這是儒家、道家、佛家所走的路子。西方哲學只提到靜思,不能説思想專 。這種修養的方法,都保存在東方的哲學裏、宗教裏。

世界上的宗教主沒有一個是西方的,耶穌是東方人,穆罕默德是東方人。也只有東方的宗教哲學,才有思想專一的修養功夫。

孔子的解釋,跟佛家、道家都一樣。“子曰:天下何思何慮?”思想是空的,沒有一個思想是真實的。“天下何思何慮”,就是像佛學所講的,人的思想都是妄想。佛經稱思想為妄想,就是説思想是不會停留的,早上一個偏差到了晚上想想早上想的是什麼,早已忘了。人們的思想是“憧憧往來”,但能夠思想的那個“能”,並未動搖。思想的現狀太多了,那個能思想的,是不屬於思想的,我們能思想的那個東西,它是無思無想的。所謂修道啦!打坐修定啦!你能達到“何思何慮”的境界,就走到能夠思想的根本上去了。在一般人看來,孔子不是一個宗教家,也沒有修道,當然更談不上得道了。這種説法是空話,孔子當然是有成就的人,不過他不願意表現宗教的氣氛與神的意識,而是向人道方面去走,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天下同歸而殊塗”,“塗”就是“途”,不管你是哪一派宗教,哪一派哲學思想,這個能思想的是無思無慮的,是空的。但是思想本身那個東西,判斷事物的那個,是靠你的思想來的。你思想本身對不對,靠不靠得住,知識邏輯,思想的方法,東方哲學,各家跟孔子説的一樣,“同歸而殊塗”。殊途,道路不同,每一個人的思想習慣,各有各的'想法,最後歸到什麼?“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其理只有一個,沒有兩個。那個能夠思想的,佛家叫做空,道家叫清靜,中國儒家沒有提出一個什麼,也沒有什麼名稱,就是這麼一個東西——“一致”。其理只有一個,那個能“一致而百慮”,它起作用的時候,每一個人的見解都不一樣。

所以在教育上,我們今天犯了一個很大的讚美,就是做父母的往往把自己的失敗冀望在後代,希望我的兒女將來比我強,希望從孩子身上找回來。自己不懂科學,拼命讓孩子去學科學,自己文章寫得不好,要兒子好好給他寫文章,自己倒楣也讓兒子跟他倒楣,你將來要為家裏爭爭氣呀……所以孩子們的負擔很重,處境很可憐,其實做得到嗎?做不到!每一個人的思想各有各的路子,但是能思想的那個東西只有一個,所起的作用就是“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了。

所以要想統一天下人的思想,這種想法錯了,不可能!任何黨 派,任何宗教,都犯了同一個錯誤,都想全世界統一在一個思想之下。但宗教的教主們不是這樣的,宗教的教主們是當傀儡的,他本身不希望當教主,是後人把他捧起來當教主的。宗教也可説是一個統治,懂了這個才可以做領袖。反對沒有關係,“一致而百慮”,這是自然現象,“天下何思何慮”?

形而上的境界,那是沒有思想的思想,能思想的那個東西是無思想的。有思想是人為的變化,那個靠不住,人思想是多途的。所以孔子的名言,我們讀古書就常常遇到,“同歸而殊塗”,這就是《系傳》所説的,我們現在用“殊途同歸”這句話,就是根據這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