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心經

關於《心經》講讀

欄目: 心經 / 發佈於: / 人氣:2.11W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藏經大般若部六百卷的核心,通常簡稱《心經》,它不是一部完整的佛經

關於《心經》講讀

我們都知道佛經開頭都是“如是我聞,一時……” 最後都是“信受奉行”。我們看《心經》不是這樣,它只是六百卷般若的軸心。藏文《心經》要比漢傳佛經大藏經中的《心經》要長一些。通常意義上説《心經》表現的是觀世音菩薩對舍利弗説的一段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無相無分別之智慧,它是由“智”而來的慧,這個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聰辯”,世俗的智慧是知識經驗的積累。般若空慧,不能説不是智慧,但又不是簡單的“智慧”。“波羅蜜多”是到彼岸之意,“心”是核心的、重要的意思,“經”就是經典,是講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用般若智慧之船,渡眾生由此苦岸到達樂的彼岸的核心經典”,《心經》就是這個經典。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

“觀自在菩薩”有不同的解釋,一種説法是指觀世音菩薩,翻譯時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所以寫作“觀自在菩薩”。另一種解釋是説菩薩都已經解脱,是菩薩都可以稱為“觀自在”。“觀”是一種深入地認識,觀的層次有深淺,所以後面説“行深”。“自在”來自解脱,解脱之後才能自在。凡有所成就的菩薩都是自在菩薩。“菩薩”全稱菩提薩埵,是“覺有情”的意思,它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因位上的“正在修行覺悟路上的人”;一個是果位上的菩薩,就是“已經修行覺悟了的菩薩”。“行深”就是“深行”,就是慢慢深入地行。菩薩應該進入波羅蜜多的境界——到彼岸。“照見五藴皆空”的“照”不是看,不是看見五藴皆空。和佛光普照的照相似,用“光明”一下子顯現出五藴皆空。“五藴”就是色藴、受藴、想藴、行藴、識藴。“藴”是積聚,為什麼説“五藴皆空”呢?“五藴皆空”並不是説什麼也沒有了,五藴消失了。五藴皆空的空就是不恆定,不永恆,剎那不停在生滅變化,就像我現在説出上一句話“五藴皆空”時,我就和剛才的我不一樣了,有變化了,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剛才的我了。佛經上講“無我、無自性”,實際上就是馬克思講的運動的絕對性。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那麼空就是瞬息萬變,我們是抓不住的,所以説無我無自性,但是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先照見五藴,然後才能皆空。

“度一切苦厄”

度即“渡”,用船擺渡的意思,也就是解脱。度一切苦厄是誰“渡”呢?佛講《金剛經》時説“眾生度盡”,還説“實無眾生被度”,不是他“渡”的,那是誰“渡”的呢?自己“渡”自己。佛“渡”不了你,只有自己“渡”自己。怎麼“度”呢?照見五藴皆空即“渡”,五藴既然都空了,哪裏還有什麼苦厄?照不見五藴皆空,就度不了苦厄,那就被煩惱纏縛。禪宗講明心見性,淨土宗講一心不亂,密宗講即身成佛,實際上都是一個意思——找到自己的真心。表述不同而已。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渡”自己的自性,不是説外在的(境狀)。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這八苦怎麼度?首先要知道這八苦是由於有五藴才有的,如果照見五藴皆空了,這八苦也是假象,也就自然“自渡”成功,也就知道這八苦也是夢幻泡影了。為什麼會我們的心“緣”境界呢?不能定呀!就是禪定功夫不夠。禪定功夫就是要我們不被外境所牽,不着相。那麼什麼是禪呢?永信師父説,“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是禪”,實際上就是制心一處,如淨土宗念“阿彌陀佛”制心一處,禪宗説參禪,通過參“唸佛是誰”制心一處。照見色受想行識五藴皆空了,自身一切煩憂苦厄自然皆自度盡。

“舍利子”

舍利子這裏就是指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另外,舍利也喻佛的靈骨,不僅指釋尊靈骨,也包括一些高僧大德圓寂後留下的彩色靈骨。舍利分三種:毛舍利、肉舍利、骨舍利。也有人質疑某些舍利是結石,這個我們暫不討論。從前孔子的一位學生被置疑一年三季還是四季的問題,吵鬧到孔子跟前打賭理論。孔子居然服輸説一年有三季,讓弟子理虧賠罪磕了三個頭。完事跟弟子解釋説,螞蚱精從生到死不過秋,當然不知道一年有四季,你跟他計較、解釋有意義嗎?發人深思。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的東西不常有,隨緣起、依他起,隨起隨滅,空指不恆定性,比如我們現在的禪堂講座,緣來即聚,緣散成空。二祖見達摩祖師時“覓心了不可得”,心就不可得,色又何曾可得?望梅止渴,想到酸梅,酸梅尚未入口,即能生津止渴,這不是空不異色嗎?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不好理解吧?“如是”就是説也像這一樣,舉一反三。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總而言之,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當然《心經》講空不是一無所有,不是讓我們消極頹廢,而是讓我們不要執着於相,即佛經説“真空妙有”(相上空,理上有)。比如一個沒裝水的杯子,我們世俗説它是空的,裝滿水即不空,不空即是有,那麼“空”消失了嗎?沒有啊,空沒有消失啊,空也不實在,此時空和水是融為一體的。它非空非有,不能分開。若説空消失了,那水在哪裏裝呢?分明杯子裏有水,如果説沒有了空,那麼水在哪裏裝着呢?水何能容?其實,空有是相輔相成,沒有分開。佛教不是哲學方法論,也不是唯心主義,更不是唯物主義,而是究竟圓滿的根本教育。馬列、科學通常把物質和意識分開來講,説物質決定意識,其實物質和意識是一體的,即佛經上講的色空不二。物質世界即色,但凡物質世界的相都可以呈現出顏色形態,所以,色代表物質。那麼空就相當於馬克思主義中的意識,當然這不是純粹的概念化。比如説桌子,它是物質,但是並沒有和意識分開,桌子是個和合概念,如果沒有意識,那麼這個桌子也是不存在的。意識反映物質,物質是意識的作用對象,不然,物質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説物質和意識是不可分的,那麼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論其實是不完善的。佛教是唯心論的説法更是錯誤的,佛教也不是唯心主義。有案可證的一段達摩傳説,達摩祖師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去拜見梁武帝,遭國師“頑空”詰難,一巴掌打悟了國師的“心空妙有”。所以佛經講空,是説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並非是什麼都無(沒有)。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般若的功用照見五藴皆空,五藴皆空則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盡,然後才見到諸法空相。“是”:代詞,指前面所講的'五藴等等。“空相”就是通常所説的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佛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空性本無異,但並不是説眾生皆是佛。皆有佛性即具有能修成佛道的種性,不是説現在就是佛。佛説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是佛,我為什麼又説不是佛呢?皆因妄想執着分別不能證得。因為人有妄想、執着、分別心,所以常被外在的境遇迷惑、牽引,導致佛性蒙灰不能顯現。五藴也叫五蓋,他矇蔽了眾生的佛性。如神秀大師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是“有”的境界。六祖慧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觀“空”。六祖親得禪宗五祖弘忍師父點化,夜披袈裟講《金剛經》,因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悟徹達,得傳五祖衣缽,應照其前作偈。師問:“米舂否?”答:“米已舂,只欠篩矣。”可見師徒兩人是如何地用心良苦、心照不宣、妙理圓融。所謂佛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都知道“性質”是不能用大小多少、善惡、生滅、垢淨、增減來衡量的,比如金屬熱脹冷縮的性質,只有經過外在的觸着互動以色相變化而體現出來。沒有物質(金屬)本身,它的熱脹冷縮的“性質”是表現不出來的,這是講“性”空,所以,佛性空相説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這是説六根六塵,和合變化十二觸。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功能產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化味、身觸、意法。六根、六塵加上六識即生十八界,至此,以上還是在説空相、空性、空無。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界是界限、範圍,“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就是説無眼界、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乃至無意識界。修到空的境界,就打破了眼能觀色,而能聞聲等等的界限,佛陀在世時弟子中就有瞎子能觀色、聾子能聞聲的弟子。這個不是我們的境界,暫且不説,大家如果有興趣就去讀經典,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楞嚴經》中有記載。明是光明,無明即黑暗。“無無明”就是説沒有不明白的。亦無無明盡,既然“無無明”了,也就“亦無無明盡”了。“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裏的“老死”非指人的物理“生死”,而是“心無生死”。那麼,人到底有沒有生死呢?色身是有生死的,法身無生死。六道輪迴講的是業識輪迴,不是色身輪迴。有人説靈魂不滅,咱們且不管靈魂之説,但是我們的色身一定有生死。我們再來看看做夢這個事清,做夢這個過程,眼睛看到了嗎?沒有用眼,但是夢境一樣能看到。你説夢是有是無?沒有?我們明明看到了夢中的境象怎麼會沒有?有嗎?你拿來我看看!《金剛經》中,佛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也説所有這些相確實是幻相,都是意識心在起作用。那麼什麼是真心?不妄作即真心,怎麼不妄作?不被五藴所矇蔽啊。妄作即妄心,其實心只有一個,並且是空性。例如刀,切菜用是廚具,殺人用即成兇器,刀的本體只有一個,刀就是刀,無善無惡。這裏説了體和用的哲學關係。再比如我們佩戴的金飾品中有觀音、有佛,還有小狗、小豬,外在的形象雖不同,其本體都是金。所以,我們學佛講修心,就是要回歸本心,使心不妄作才是修心。昨天的事情今天還記得,那麼,前世的事情理論上也是可以想起來的。現在卻想不起來了,就好像鏡子被矇蔽了一樣,所以,看不到鏡子,也看不到自己。如果,我們能像六祖那樣明心見性(擦淨鏡面)的話,一定可以看到久遠的前生後世。時下廣為人知的催眠和深層心靈溝通,都是通過類似禪定的方式手段使人們打開了潛意識的大門,從而可以看到過去遺忘的,甚至是前世的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