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金剛經

金剛經註釋及譯文

欄目: 金剛經 / 發佈於: / 人氣:6.13K

導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以下是小編整理金剛經註釋及譯文的資料,歡迎閲讀參考。

金剛經註釋及譯文1

譯文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嗎?須菩提説:可以,可以,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佛説:須菩提,如果可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轉輪聖王也具有三十二種好相,他也就是如來了。須菩提對佛説:世尊,就我瞭解佛所説的義趣,如果不見諸相非相,不應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種好相而觀見如來。這時,世尊就用偈語説: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註釋

①觀:佛教術語,通過觀察虛妄的表相世界,而達到佛教空諦的智慧。

②轉輪聖王:據説是剎帝利種姓,即位時東方忽現金輪,憑這金輪降伏四方,所以叫轉輪王。

③偈:梵語意譯,又譯頌,四句整齊韻語,用以表達一種對佛法的理解、讚頌。

賞析

“法身非相”——不要拜偶像,即使對佛也是如此。這一段通過佛和須菩提的對話,説明不應該執著於“相”的佛家根本道理,即使是佛的三十二種相,也不應該執著,所以標目説“法身非相”,即佛的“法身”不是以“相”來體現的,還是強調萬法皆空的真諦。所以最後佛的.偈語説不能以“色”見我,也不能以“音聲”求我,那是“行邪道”,並不能真正認識我。第五品等前文中須菩提説不能以身相見如來,這裏卻又説能夠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好像須菩提的覺悟降低了,似有文本悖謬。所以南懷瑾解釋説:“這個問題佛已經提出來好幾次了。須菩提被佛這麼一問,又昏起頭來了,我們如果把佛經當作教育法研究,你看這一位大老師大教授,當時的教育法真夠厲害,須菩提明明答對,佛又東教西教,須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錯了。他本來答錯的,佛東教西教,他的答案又變對了,此所謂佛的弟子都叫聲聞眾,跟着佛的聲音受佛的教化。”

金剛經註釋及譯文2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於是佛告訴須菩提:“大菩薩應如是降伏他的妄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的心,如卵生的鳥蟲,如胎生的人獸,如濕生的水中動物,如化生的天人等四類欲界眾生,愛慾心深重;如有情界天眾生雖然已經沒有愛慾心,但是還有色相,如無情界天眾生不但沒有情慾,並且已經空無色身;如有想天眾生唯存一念;如無想天眾生連一念都不存,寂然不動;如非有想非無想天眾生心境寂然不動,而又不像木石那麼無知;等等。他們都是虛妄不實的妄想心,我都要使他們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而滅除妄心。像這樣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然而實際上,妄心虛幻有,眾生也是虛幻有,本來不生不滅,不待降伏,也不待滅度,沒有任何眾生得以滅度。你知道為什麼嗎?須菩提,凡是可以證“我”存在的任何境界,都是我相,比如痛苦或快樂,讓自身意識到“我”的存在,如果沒有“我”,就不會感受痛苦、快樂。

其他如救濟窮困、慈心不殺、發菩提心等都足以證明“我”的存在,甚至不生不滅境界、無上正等正覺都是“我”所要證取的。如果菩薩有妄心待降伏,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待滅度,就是有我相。凡是能夠領悟道理,能夠取捨任何境界的,就是人相,比如領悟了煩惱由“我”相所生,於是不取我相,這就是人相,甚至低等動物只有一點點領悟也是人相,如果菩薩心存少悟,以為所悟為實有,雖然不取我相,卻有人相。凡是可以證取的境界和能夠領悟道理證取境界的,除了我相、人相,還有分別一切境界和眾生的“覺知”,凡是有情都有此覺知,不論入地獄、上天堂、做牲畜、做鬼、做菩薩、做佛,都念念相隨,有很多修行人證到這一靈明覺知,以為悟道了,當知這是眾生相。如果菩薩以為摒除我相、人相,念念守住此一覺知,就是有眾生相。顯現這一覺知的,有人稱之為本體、上帝、天主,有人稱之為梵、真如、自性、法界,如來藏,等等,如果菩薩以為我相、人相、眾生相都不是,但守一不生不滅體正好落在壽者相,這是根本大無明,比如人先有了生命,有此壽者相,才有身心,然後才有痛苦快樂,然後想要離苦得樂。那麼,他就還沒有如實領悟如來所護念所付囑的無上正等正覺心,他就不叫做菩薩,還只是善男子善女人而已。

註釋

①摩訶(hē)薩:即摩訶薩堙,摩訶,就是大,前人曰:“心量廣大,不可測量,乃是大悟人也。”舊譯大心、大眾生,新譯大有情,就是菩薩的另一種尊稱。

②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佛教認為眾生的各種形態和境界。

③涅槃(niè pán):梵語,也譯作泥洹、泥畔等,意為滅度、寂滅、不生、安樂、清淨、解脱、圓寂等,總之是指達到了佛的無念想、無煩惱境界。

④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在佛教中叫“我人四相”,指還沒有悟道成佛的各種執著。

賞析

“大乘上宗”就是提綱挈領的意思。“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懂了這一句,就全懂了。這也就是“萬法皆空”,或者説“大度無度”,達到了標題所謂的“大乘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