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佛經

夢參法師 華嚴經選讀

欄目: 佛經 / 發佈於: / 人氣:9.59K

《華嚴經》,它是釋迦牟尼成佛後宣講的第一部經典。

爾時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説頌言

世間大導師離垢無上尊

不可思議劫難可得值遇

佛放大光明世間靡不見

為眾廣開演饒益諸羣生

如來出世間為世除痴冥

如是世間燈希有難可見

這十林菩薩,第二個慧林菩薩,他所讚歎佛的頌言.表示佛所行的都是空行,十行菩薩所修的行位菩薩啊,住而後發心,發心行道,行道是度眾生而不執着,沒有染故,清淨的.説行在,他的行從內心自性發起來的,度眾生不見眾生相,對眾生不起執着,佛就如是成道的。所以他稱讚,世間的大導師,離垢無上尊,就是佛。

十頌的意思都差不多的,前頭所説的意思,就是説佛離垢清淨,接引眾生,導引眾生。

不可思議劫難可得值遇

經過好長時間不可思議,那麼多時間的劫,但是呢,沒有緣的是遇不到的,難可得值遇,就是表明佛難遇啊。

佛放大光明世間靡不見

這也是約有緣説的,沒有因緣見不到的,就是佛放的光明嘛,世間都見了。這大家怎麼理解?現在我們見沒見?你從義理上會,佛所説的法,所遺留下來的像,這叫住世三寶,説世間的僧,我們所見到的都是住世三寶。理體三寶,我們每個人都具足,理體三寶。佛的住世三寶的時候這是像啊,這叫像法啊。這個形容是約理性説,佛放的光明,世間無不見,沒有不見的,沒有見不到的。現在咱們是見不到的。那從另一種意義説我們看見佛像,讀誦的佛經,見到的僧寶,這個見啊,不如見到的佛在世説法清淨。前頭説難可得值遇,這是佛的放大光明,世間沒有見不到的。怎麼理解,那照世上説難可見,從理上説,佛放的光明我們作為般若智慧光吧,如果能照般若義,學甚深的空義,從理上見的啊。

為眾廣開演饒益諸羣生

廣開演就佛説法,佛在世的呢是語言,現在呢,在末法時候呢我們是文字,把佛的語言啊記成文字,傳佈於十方,來饒益一切眾生。

如來出世間為世除痴冥

冥是冥暗的意思啊,痴是愚痴的意思,佛在世間上就是給眾生的,除眾生的苦難,除眾生的愚痴。如是世間燈 ,希有難可見啊。這個是事了,佛出世間就象燈的光明一樣的,形容燈的光明啊,説這個時候眾生的業啊,見不着佛的這個光明瞭,前頭説佛放大光明,世間靡不見,這個第三個偈頌就説佛如世間燈,難可見,就是難值難遇。如果你不用理解上來理解啊,你在文字上去分析,是矛盾的,在理上理解啊,難得見,是他不是三寶弟子,無緣。就是三寶弟子他有業障,惑業給他障住了。佛對世間説,利益很廣,但是得你遇到有緣,沒緣就見不到的。

已修施戒忍精進及禪定

般若波羅蜜以此照世間

這首偈就是六波羅蜜,咱們平時講的太多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六波羅蜜,佛以六波羅蜜在世間度眾生,讓一切眾生嘛,都能消除這個惑業苦,除三障,開智慧。

如來無與等求比不可得

不了法真實無有能得見

這首偈是説佛的功德,沒有什麼可與佛相等的。想要比,相比來説不可得,就是佛佛道同,其他的菩薩,九界眾生不能跟佛相比,叫無能比。説你不了得法的真實義,就是諸法的體啊,法的真實義説的法體,咱們經常説是法性。真實義呢就是一真法界,實相。名詞不同,義理是一個,就是法的真實義。若想見法的真實義,就得心開意解。心開意解就要學了,學完了經過行了,行完了經過證了。現在這個慧林菩薩,他在示現行位菩薩,實際上他們是,都是跟文殊、普賢相等的了,在他那個佛國土都成就的了。

如來無與等求比不可得

不了法真實無有能得見

佛身及神通自在難思議

無去亦無來説法度眾生

若有得見聞清淨天人師

永出諸惡趣舍離一切苦

這個無與等跟前頭無能比意思是一樣的,想求比不可得的。若了法的真實才能得見,不了法的真實不得見。那佛的神通力,佛的自在力難思議。難思議就是我們凡夫去揣度啊,達不到的。知道佛所説的一切法無去無來,如如如是。這都是圓教話啊,這些話啊,都是圓融的,都是無相的,無作的。度眾生是無作。佛住世間無相,如來,如者是不動,來者是隨緣,不動隨緣,隨緣亦不動。象咱們現在講這個啊,佛本來在菩提場,不離菩提場到忉利天,不動忉利天到須彌頂,不動須彌頂又到夜摩天,不動。不動有來沒有呢,也沒來,是遍的,圓遍的。無去亦無來,沒離開菩提場又來到夜摩天,沒有的,這樣理解就不能見如來。説法度眾生,説《金剛經》上説,佛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説法耶?須菩提説,如來無所説,這就合乎佛義了。無説無得無證,這佛是自受用啊,自受用體。即無處來之相,而到一切處,説法度眾生。説法呢,説亦無説,知我説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這意思啊,這些含義啊,大家掌握一個就行了。讓你不要執着,我經常跟大家講你不要執着,不要在相上來取,要悟得它的性,佛所説法教化我們不要執着,不要在相上取,相即非相,所以説無去無來啊。終日説法度眾生,沒有一個眾生可度,不見眾生相。

若有得見聞清淨天人師

永出諸惡趣舍離一切苦

若有能見到的,見到佛的,聞到法的,若見着清淨的天人師啊,就是佛,那你永遠不墮惡道了。永除諸惡趣,一切苦都舍離了。這兩句話可以用理上來解釋了,根本沒有惡趣啊,所以永離啊。苦是眾生的執着,你身體沒有,能受苦的是誰呢?苦的境界沒有,是你心意識的幻化。這個理啊,在你發心信佛的時候,信位就應當能建立這個信心,完了再經過發心修行。因為修行了能夠自己瞭解到了,瞭解到什麼了呢,瞭解到自性了。信自己的體性,再依着這個體性而發菩提心,發個覺悟的心,達到自己體性,都是這個含義啊。不過重複,深入,深入,重複。相信你的心,沒有一切相,沒有一切法,沒有一切事,佛心與眾生,是三皆平等。平等意是在這個理上,這所説的都是理上的話,那大菩薩行菩薩道,不見眾生相。

每個菩薩,這十林菩薩讚歎的都是十行位的菩薩,把那個發菩提心的心擴大了,把以前自己的信心只是信,經過你的住又發菩提心,再加固你的行啊,完全證實你所信的,你自己那個體性與佛無二無別。

這個時候説的如來無與等,求比不可得。是説的事啊,你在事相上比不行啊,本來具足的,也沒有什麼比不比。這就是把我們所認識的世間相,跟着法理兩個合而為一了,把一切世間所有的分別諸相,虛妄諸相都合入理體,這些大菩薩讚歎的就把事相,相入於理,事入於理。那我們現在事不能入於理,例如我們的苦,我們不能理解。苦的性沒有的,你感覺諸相是幻化的,這在住位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是有這麼一個覺心,覺照一切法。

無量無數劫修習菩提行

不能知此義不可得成佛

雖然是經過無量無數劫修習菩提行。如果你沒悟着這個道理,你經過無量劫的修行,發菩提心修的菩提行,修的菩提行,就悟得菩提,證得菩提,那就知此義了,那就可以得成佛了。如果沒有修,無論你修好長時間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覺行,行無所行,無去來之相,沒有修行之相,這個道理一定得懂,要是不懂的話呢,不可得成佛。

不可思議劫供養無量佛

若能知此義功德超於彼

無量剎珍寶滿中施於佛

不能知此義終不成菩提

這顯示什麼呢,顯示菩提果的真義。你用無量剎的那些珍寶供養於佛,這只是有形有相的世間相啊,不是覺性啊,再把這些珍寶施給供佛施眾生。他怎麼樣能知此義呢,能施者菩提,所施者也是菩提,所施的物也是菩提,三個,沒有能施者,沒有所施物,沒有受施者,這叫知此義了。如果你有分別,有能施者,有作意,有受施者,還有個供養的施物,這就不能知此義,不能成佛。以什麼供養佛呢,以法供養,以心供養,這是能知此義,心佛與眾生啊,三無差別,這就知此義了。最後的這個慧林菩薩讚歎佛的。

這會要講十行了。十行,你要行的時候呀,知易行難。知道的時候學的時候感覺還容易,做起來可就艱難了。在我們中國古來的大德,兩句話,一個説知道很難,行起來做起來就容易了,這是一種觀點,一種看法。一種説不是這樣子的,知道很難,知道了我再去做就容易了,一個知難行易,知道的困難做起來容易。這兩句話在文學界裏,知識界裏,辯論好多年了。在我們説知道的不容易,做起來更難了,知也難做也難哪。沒有個善因緣,用我們佛法説,你能聞到嗎?你沒有過去生的那些因緣,沒知道的緣,行的緣更沒有了,行之為艱。我們前頭講的法慧菩薩,引發我們的智慧,以我們的智慧指導我們身口意的行動。這以下就是行。 先贊行的功德,顯我們自己本具的體性,乃至求佛加持。感應道交難思議,咱們的感,諸佛菩薩的應,感和應,在菩提道上交流匯通,就是感應道交。

以前在須彌山頂,現在到了夜摩天宮,夜摩天宮品。夜摩,是梵語,印度話,咱們翻時分。這天叫時分天,時分天脱離山頂了,脱離須彌山頂了,沒有地居,在空中了。從此以後諸天在空中,這叫空居天。行要做什麼去呢,要化度眾生。主要是化度眾生,還有自己修行。第一個你要是化度眾生你得要知道時候呀,該説的不該説呀,所以叫時分。到這個天來説,要知道時間,時分,是你度眾生時候。識其時,大家讀任何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中的那一時,什麼時候啊?就是一時啊,前時後時中時啊,沒有,就是一時。因緣契合,説法的因緣契合了,有機可度就是這一時。契合時機,聽者也歡喜,説者也喜悦。

但是夜摩天不是完全離開有法,因為他跟那個忉利天須彌頂還很接近,攝有入空,不是完全離開有。依着空,言的事攝其有。又要行道,要發心,發菩提心,行菩提道啊。講的是事,事入到玄妙裏頭去了,玄了,説的人間沒有的,聽不懂的,這個人講的很玄了,講故事説玄妙的,説攝事入玄。再一種説呢,脱事,就是事依託事來顯道理。這是夜摩的意思,就説是你得善知道時分,這個時候是末法,你想到很多成道者沒有了。佛是智者,佛的預言,説在這個時候修道成道的,好多證菩薩果的好多證阿羅漢果的沒有了,善知時分。夜摩天在六慾天裏頭是第三天,其實是翻的不同有加個須字,須夜摩天,須厭天,離諍天,這個天從來不諍的。有這麼幾種名詞,在阿毗達磨論,還有正法念處經,還有佛地經論,還有慧遠音譯,講夜摩天,説這個天哪,光明赫煜沒有黑暗之分,沒有黑夜白天,沒有日月光,日月光照不到了。日光月光是圍着須彌照的,照須彌,夜摩天高到空中去了,依他天界自然的光明,沒有晝夜之分的。這個天沒有一個時間停止歌舞音樂的,歌樂不停的。沒有戰鬥,三十三天,忉利天還跟阿修羅戰鬥,夜摩天沒有了,遠離鬥爭了,鬥爭都沒有了。所以這個天又叫離諍天,離開了爭辯,離開爭論。

生這個天的眾生得具足幾種,不殺生的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感生這個天,自己能持戒又能教他持戒,修持自他的利益。再以上都叫空居天,夜摩天是開始。距離閻浮提有好遠呢?十六萬由旬。印度都説由旬,十六萬由旬啊,距離忉利天八萬由旬之上虛空中。夜摩天的方廣邊緣,一共八萬由旬,他這裏頭有上行地,林的光明地,成處地,遊行池,三十二地。他們的身量是好大呢?五由旬,身量是五由旬。夜摩天還有一個摩修樓陀,宮殿高達一萬由旬,空中有山,清淨山,無垢山,大清淨山,一切都是自然的莊嚴。還有種種河池園林周匝。夜摩天一晝夜相當我們人間的二百年,壽命二千歲,是夜摩天的壽。既然叫六慾天,就有男女,跟人間,跟忉利天相似的,但是男女關係不象人間。夜摩相抱,男女相愛了互相抱一抱就合了,生下的小孩,抱一抱就能受孕生子。孩子出生時候就象人間的小孩三四歲,生下來三四歲很快就長大了,他們生是由膝蓋上生,從膝蓋骨生。夜摩天的故事很長。

先講講法吧。我們在須彌山講的是十住法門,是從我們有信心生到了十住了,凡夫地到了十住位了。那麼從十住位漸漸的就入了十行位了,夜摩天依空而住,是十行法門,依着法空之理而行。他要再進就進到兜率陀天,兜率陀天是講的十回向法門。佛到兜率陀天説十回向法門,這個時候沒有貪求,於諸境界相沒貪求,這是以大悲為主,利化眾生。大悲為主,慈悲,彌勒菩薩住兜率天,稱慈氏菩薩,饒益眾生。於一切境界無所貪求,説十回向法門。在夜摩天説十行,兜率天説十回向,再生他化,他化自在天就説十地了,十地法門。這是佛所説的法如是配的,大概的次第是這樣子。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 一者精進不退。

精進不退,這個大家都懂,懂是懂,但是常退,不是不退。精進修習的不夠,指我們的心,不是指行為。因為心是主者,在華嚴經裏講的多數是心,一成一切成,你的心成了,一切法都成了,萬法唯心生,萬法也唯心滅,所以説要精進不退。

二者不惜身命。

一般來講,我們人生當中最尊貴的就是生命,我們學佛的弟子們換了,換什麼呢?佛所説的法最尊貴,比生命尊貴得多。為了法,為了讓一切眾生覺悟,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輕。

三者於諸利養,無有希求。

凡是有利益的事,我們不去求它。為什麼?有利必有害。莫説你求的時候用種種手段,想種種辦法,求到了,是禍害。在家的弟子求福報,供養你,供三寶,你把他轉出去就是了,給他增長福報,越轉越大,不必貪求利養。

跟我們好多道友説,求是求不到的,化緣,沒有緣你化什麼,有緣,有緣不用你化,他會送來的。咱們普壽寺大米白麪,吃不愁,穿不愁,咱們化緣去了?人家送來的呀。但是你要曉得:常住一粒米,重於須彌山,也不要説那麼重啦,吃起來怪害怕的,哪有那麼重的,就是你的心,於心受之無愧。起碼人家供養的,讓人家得福。那我們自己沒力量啊,你是沒得力量,誰有力量啊?佛菩薩有力量。你不是每天唸經嘛,把你念經的福德,求三寶加持的福德,轉供養給他們。他們供養你的是衣食,那我們供養他們的是什麼呢?福報。讓他身心健康,所做事業順利。但是我們自身--發菩提心的人,於利養無所希求,無所希求,那求什麼?求法。有法就足夠了,就滿足了。

四者知一切法,皆如虛空。

我們所求的法,不是在相上執着。一切法皆如虛空,佛教授我們的法,如虛空,不是虛空,你觀想象虛空,而我們這個是真空,真空不空。

五者善能觀察,普入法界。

每一法都是法界,這是從理上觀,要從我們的心裏觀,我們的心是遍的。

六者知諸法印,心無倚着。

法印,翻過來,印證諸法。佛教授我們法,怎麼樣印證呢?法印很多,有一法印,二法印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用法來印證我們的心,用我們的心來印證法,讓我們的心,跟法相結合。為什麼講印證呢?用佛所説的法來印證我們的心對不對,我們不知道對不對啊,拿佛所教授的法印一印證就對了。例如説吧,我們怎麼樣觀想?説一切法無常,怎麼樣無常的?要是這件事,合符佛所説的印證,那就是真實的,要違背這個,就是不真實的。一切法空,沒有真實的,如夢幻泡影。一切法苦,你要一執着,一貪求,苦就來了。一切諸法無我,你觀想,哪一法是我。一切法寂靜,法本身是寂靜的,是你的妄念心使它不寂靜,這就是法印,印證你的心,以法印心。你有貪愛沒有?説沒有,我能觀無常了,就沒貪愛了,有什麼可貪愛的,都是無常的嘛,這樣用法來印證的。

七者常發大願。

常時發大願,願成佛,願度眾生,願莊嚴佛國土。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都是大願。這樣能成就你的清淨忍。

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

咱們説忍,沒有智慧是忍不了的。你看不破,沒有智慧。看不空,沒有智慧。不能觀照無我,沒有智慧。你怎麼能發起大願來,怎麼能夠有清淨忍?忍,有多種解釋。對甚深的法義認可,也叫忍,佛説的無常法,我認可了,確實是無常。咱們有一法能夠進入、深入的話,就成道了。知道無常,你還貪愛嗎?什麼也不貪愛了。知道無常的都放得下了,看得破了。看得破才放得下,但這個得靠忍力。這裏講清淨忍,對於佛所教授的法,我們確確實實認知它,是智慧的,是光明的。

九者觀自善法,心無增減。

同時觀我們所做的好事、善法,所做的一切善業,觀自己所做的善法。對我們心體上説,我們的清淨心,就是我們講《華嚴經》的法界心,大方廣的大,我們的本體那個心。我們做了很多的好事,發菩提心成就佛道,成就到最後,我們的本體那個心,沒增加一點,還是原來本具的。我們墮落到地獄,墮落到眾生,經過無量劫無量劫,也沒減少,還是你的心,無增無減的。

十者依無作門,修諸淨行。佛子,是為菩薩,住十種法,能令一切如來歡喜。

修了一切善法,修了三大阿僧祗劫,修了無量清淨道業,無作--做了沒有做,這才叫清淨梵行,這才能令諸佛歡喜。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節錄

梵本的《華嚴經》裏有《明法品》又叫《法光明品》。一個是法慧的智慧,一個是明菩薩入住之後要行十行。

法、也就是我們的心。一般講,法者是規則義。法:軌生物解,給眾生有所行,有個軌道;它有照了義,明法有照了義;又明是智慧,智慧的用。法就是理,就是理行,是果。修行的方法要依體修,要明體。一般我們説法有四種:教、理、行、果。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理行果是四法,而你要尋這個教義,在教義上要明到理。學教悟理,悟得教的道理了,接着就要修觀,觀理而起行,修行就成果了。行了才能得果。這品的大義就是説已經住在如來家了。要精進修行啊!

怎樣修行呢?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心的時候是求一切智慧。

這一品請問的人是誰呢?是精進慧菩薩。這六品經都是以法慧菩薩為主的。前頭已經説了五品:《須彌頂品》、《偈贊品》、《十住品》、《梵行品》、《發心功德品》。説你發了菩提心,一定得到廣大的`功德,那廣大的功德使你心明瞭,心明瞭就是智慧增長了。那你所行的法就根據你所明的,所明白的法義去進修。這品就是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答的。

了知如來。無功用道。乘普門慧。入於一切智智之門。永得休息。是則能淨般若波羅蜜。示現一切世間作業。教化眾生。而不厭倦。隨其心樂。而為現身。一切所行。皆無染着。或現凡夫。或現聖人。所行之行。或現生死。或現涅槃。善能觀察一切所作。示現一切諸莊嚴事。而不貪着。

這個含義很深的了,無功用道並不是不去做了,做也沒個得,做要有所得啊,無得,這叫入三昧,沒有其它的一切的偏見,那邪見更沒有了,善觀一切諸法的實相,這叫普門智慧,這才能入於一切智智之門,入佛的境界,佛的智慧,永得無休息。經常這樣觀,初觀還很生疏,觀久了就不生疏了。觀就是思維修,思維修在一切法上得到自在,這才入於一切智智之門,成就了,永得休息,這叫真正清淨的般若波羅蜜。這是根本智,還得達到方便智。説《華嚴經》跟其它的經不同,這個智慧底下開了方便、願、力、智,成為十度。在世間所有一切作業到這種境界,他利益眾生時就不會疲倦。一個成就者,他利益眾生時也不會疲倦了,他思想裏頭也沒有什麼叫利益眾生,也沒有什麼叫不利益眾生的念頭了。要有一個利益眾生想,這還沒有成就。眾生有所求他就現,但是他所行的一切沒有染濁,心裏沒有染濁的思維,他也現凡夫身跟凡夫一樣的生活起居。但他若現聖人身那跟聖人是一樣的。圓滿之行,他所做的都是圓滿的。他有時候現生死。釋迦牟尼佛也現生死,他的生死不是生死。也能示現生死。觀察一切所做,示現一迥切莊嚴事而不貪着,就是他方便善巧,這叫方便智。智慧度還能分別理和事。

根本智。指的是般若波羅蜜那個智,那個智是直接照根本的,這個智是作用,能分別的,這是屬於實行,乃至向別人學習的時候能起分辨的作用。在教化眾生的方便當中也得有智慧。要知道眾生的根器如何。要知道眾生過去什麼習氣最重。對機教化,一説法他就開悟了。如果不知道,摸索的時候呢,那就不容易了。所以這個智能知道他的貪慾、嗔恚,愚痴,知道他的等分,知道他的行地,乃至一念中能知無邊眾生的行。所有這些問題啊,都得靠智慧的分別力用,智慧有力量,在用上也就有力量。知道這個修行者貪慾非常重,你應説對治貪慾的法。嗔恚特別重,你給他説不要發脾氣,不要嗔恚法,嗔恚能把你一切的善根都燒燬掉。而愚痴重的就像那傻子,學習修行時,你得分辨他過去的根機,學什麼法能相應。知道眾生所作、所想,口裏所説的,這是菩薩智慧當中善於分別眾生的根,知眾生的心。這樣就能以相應法使他得度。知法的真實,善求的話,知道如來的力。知道如來的法門,知道淨智波羅蜜。菩薩利益眾生時如醫生一樣,瞭解眾生的病根——貪慾、嗔恚,、愚痴,哪個偏重。大菩薩於一念中就知道億萬眾生的心念。所以相應説法,順着理體,順着自性給他説法。或者給他講四攝法,或者給他講慈悲喜捨,對病下藥。佛所説的法有主有兼,你嗔恚心很重,主的是什麼呢?忍辱。那其它的呢?你除了忍辱外,你得學般若啊,沒有智慧你能忍得到嗎?有了智慧,從利害關係想,從自己的需要想,從現在自己當前所處的,什麼環境,先得認識你的環境,從環境想。所以,這樣才能知病、順理、知根、受法,這就叫以智慧度眾生。

什麼是理法和果法?理就是心。果就是你做任何事所得到的效果。不一定往大的因果上講。好比你讀這部經,你心裏生歡喜,這就對了。這部經對你來説你能得度。不知道各位道友有這個感覺沒有?當你剛發心,或者讀《華嚴經》也好,讀《法華經》也好,讀《金剛經》也好,你沒發現沒讀經的時候,事情很少,一讀經的時候事情非常多,沒有時間讀。這就叫業障了,要認得業障就這樣來認識的。你不入佛門,好象無所謂。比喻説你離開家到外頭打工,或者到美國,或者到其它別的國家,他從來沒想到爸爸媽媽。等到出了家,過了一兩年,得了,妄想來了,每天都想回家,想念爸爸媽媽了這叫業障,你知道嗎?有了智慧,你用什麼方便都是解脱的,自在的。沒有智慧,沒了那個德,那你就不自在了。因此必須得學,學完了,深入了能知道眾生的心。這個是講的十住菩薩在修道的時候,在度眾生的時候,這些法都得具足。覺悟諸法,明白它的理,明白它的事,應該用什麼法得度者就給他説什麼法,這樣才能達到清淨的智慧波羅蜜。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節錄

《升須彌山頂品》在什麼處所説的呢?在忉利天。會主是法慧菩薩,這個會叫十住會。須彌山是印度的原話,梵語蘇迷盧。華言妙高峯。佛以智慧自在之力,不動覺樹,沒有離開菩提場,所以叫升須彌山。須彌山頂這個處所不是在人間,而是在天上。天表示清淨、自然的意思, 所以稱它為妙高。妙高是説到了這個山峯的頂點。須彌山在人間説是最高的地方,但是在六慾天來説它是低的。四王天、忉利天都是依於須彌山而住。佛升須彌山頂,到忉利天宮説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講到,在妙高山頂見到德雲比丘,也是如是顯示的,這個是圓教的發心品。那是形容什麼呢?形容忉利天這個宮殿,十佛皆在此善法堂説過法,極為殊勝。

須彌山的體是寶所成就的。在這個山外頭有七重金山,還有七重香水海。其量廣大。大家都看到頂上有一隻鳥,那鳥叫大鵬金翅鳥。它把兩個翅膀這麼一鼓一扇動起飛,就有萬萬九千里。它經過七日七夜才能飛到這個山頂上。所以稱為妙。妙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是表法而説的。所表的是七支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這叫七支。佛上升到這個天,做什麼去了呢?佛的法身。有的説法體,有的就説是佛的肉體不動,不動就沒離開菩提場,而上升須彌頂到忉利天宮説法,這是形容佛的業用不可思議。佛到那兒去要有作業,作業就是説法,應十方而説法。佛到忉利天的目的,就是為了説這個十住品。

十住品所講的是什麼呢?就是講的聞思修。信了就要去做。怎麼做呢?就是聞到這個十住法門,要去思惟修行。要理解它的體,而不是相。因為這個住是無住。十住、是住即無住。因此這個法門比十信又深入多了。十信講體,那個體只讓你信。因為能信才能做,做了才能證得。十住法門,所學的解説的道理都是微妙的。因為一到住位,見了法性,就是生到如來智慧之家。這個時候,一切的無明頓盡,這才叫真正的開悟。大徹大悟。但是習氣、煩惱,還須漸漸的以法自除。三十位菩薩一位一位的斷這個煩惱,斷習氣。像《十住品》中所説,菩薩住處廣大,跟虛空法界等。因此説他住在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所住處。在十住位的菩薩發菩提心,那叫《發心功德品》。這個功德不是平常所講的功德,是《華嚴經》的發心功德。他一發心就跟諸佛平等平等。《華嚴經》上説,初發心時成等正覺。一發心就跟究竟心平等了。如是二心初心難。這説的是入了住位的發心,不是現在咱們的發心,也不是十信位的發心,這個絕不能跟三乘方便教來相等,這是華嚴獨特的。三乘法,小中大都叫方便教,方便教不是真實的,因為這個十住菩薩就是地前菩薩,三賢位的菩薩,他能夠折服現行的無明使它不起。能夠漸漸的登入十地。因為這個是一切諸佛根本不動智,依這個根本不動智發心的緣故。成就什麼乘呢?成就如來的一切智乘。為什麼能夠百劫做佛呢?因為入了住位就不同三乘。他所用的是三種觀行,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以華嚴三觀來圓滿此位。

佛佛道同都是從本心地信、住起行。住到如來家,以此來形容住到須彌山頂,這講的是世間相。因為這是講佛要升到善法堂,須彌山頂上的時候,講這個處所的歷史。到善法堂説法,説什麼法呢?説十住法門。在善法堂説修行十住法,故叫妙高峯善法堂。誰請佛去説的呢?是佛自升到忉利天,帝釋請佛,有請才説。有根再假外緣,叫緣促成,這就是説法的趨向。十住位説法,不止這一處,不單説這一品經,此處所説的只是須彌山頂品而已。説十住法門共有六品經。如《須彌山頂品》、《須彌山頂偈贊品》、《十住品》、《梵行品》、《發心功德品》、《明法品》,這六品經所説的都是十住法門。《須彌山頂品》和《須彌山頂偈贊品》這兩品説的是方便發起,後四品就是正説了。現在説的是開始,用這個須彌山頂處,來表示這個法,隨着經文再解釋它的意義。因為在這品以前,是在普光明殿人間説的,成就十信心。十信滿了入了住位,所以在須彌山頂説十住法門,一位一位的升進。這六品經把十住法門説圓滿了。由此可以看出此品是以這個處所來表明這個法的。

而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説法。靡不自謂恆對於佛。

為什麼叫齊現呢?這個世界是無窮無盡的世界,也有無窮無盡的忉利天。每個四天下的忉利天,閻浮提同看見如來坐在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説法。《華嚴經》一舉十,十完了再舉,十成千,千成萬,完了重重無盡,這是放開的。收攝呢,迴歸於一塵、一毛、一念、放時無量,回收的一毛一塵一滴,都可以。而時,什麼時候呢?在佛菩提場的時候,普光明殿的時候。説法的主,説法的伴,與會的那些大菩薩,全來集合到一起了,全來聞法。這講重重無盡的十處,前會並沒散,後會又再説,這是《華嚴經》特殊的意義。必須這個會結了,才説那個會,不,這個會並沒散,就是去開那個會,這叫重重無盡。菩提樹為本,其它的都為伴,一共有九會,《華嚴經》一共講了九會,始終沒離開本,其它都叫伴。

這第一會是體,其它的會都叫用,同時頓遍。體即是用,用即是體,無前無後,不壞前後,同時俱演。這意思就説佛升到忉利天説法,菩提場還在説法,普光明殿還在説法,並沒散。並不是這個會完了到那個會去,同時頓演。不離覺會,而升四天,沒離開菩提場升到忉利天,而且十方一切四天下。所有這個都看見佛還坐在菩提樹下呢。十方講佛與十方諸大菩薩,同到菩提場,而演説法。都感覺着自己對着佛,佛給他們説的,這種境界相啊,咱們經常説不能用意念所想象得到的。現在可以用這個比喻但是不能現身,能現影,咱們用寬帶在這兒講,妙吉祥寺也能看到,我們這講他們也能聽到,那是影子。佛這個不是影子,十方都看見佛在説法,在這個會看見佛對着他説,都是對面説法,他們並沒感覺差異,都如是啊。“靡不自謂恆對於佛”,沒有一個不説我這對着佛呢,佛對我説,所有菩薩乘佛的神力都在説法,塵説、剎説、正報説、依報説、微塵剎土都在説法。這就是華嚴的特點,只有《華嚴經》這樣説。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賢首品第十二》節錄

《華嚴經》上説,設有菩薩經過無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法,具足了六種神通,由於未聞此《大方廣佛華嚴經》故,又名假名菩薩,不是真實菩薩。雖然能夠聞到但不信不入,此是《賢首品》所要辨別的。在《賢首品》中“一切世界諸羣生,少有欲求聲聞乘,求獨覺乘轉復少,趣大乘者甚難遇。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上來所説這個法,能夠信入,不用説你解、行、證,就已經入佛種性了。又曰:”有以手擎十佛剎,盡於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為難,能信此法乃為難。”能信《華嚴經》這種教義的法,非常的難。説他的神通妙用,手擎十佛剎,在空中往上一劫,這個不為難,能信華嚴者最為難。在《華嚴經》中普賢菩薩這樣説,但聞如來名號及所説的法門,聞而不信,將來亦能成金剛之種。光聞到了不信,現在不信,將來一定能信。就像人吃了金剛,能消化得了嗎?聞了《華嚴經》亦復如是。永遠不會退墮、永遠不會消化。因很遠,但是能不退。這是説因是種下了,現在不信,將來經過一劫,他一定能夠信入的。此即是《賢首品》的大意。

此品讓我們達到一個什麼目的呢?達到普賢的性德,普賢的行德。普賢的性德自在妙用的莊嚴,而能安立,建立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圓融無礙:天台智者大師就依着這一品,建立的圓頓止觀:發大心的修行者。他的信心是圓信,圓滿的信心而起的修行,這叫圓行。圓行就圓滿通達的、圓融無障礙的圓行。行圓行者一定住於圓位,以圓滿的功德莊嚴自己的法身,那麼,以圓滿的智能力量,來建立一切眾生。所以稱華嚴宗是圓滿的教義。它是圓法,從開始就是圓。起圓信、行圓行、住圓位、得圓德、起圓用,都用圓融來貫穿。聞到法是什麼法呢?生死即涅槃,生死的色身就是法身。煩惱即菩提,煩惱就是般若,煩惱就是智能,智能是依着煩惱而產生的智能。現在我們這具縛的凡夫,受惑業所束縛,在《華嚴經》中講,説你的業果就是解脱,這個道義是很深的。般若解脱就是達到究竟的佛果,般若的清淨就是解脱自在。你聽到一切法,一切都是圓法。那麼怎麼樣起圓信呢?信一切法即空。相信在體性上一切法不能建立是空的。依着空而建立一切有,這個有是假有,不是真實的。如何達到空有之中,空和有就是中道義,空假中三觀,沒有三觀而立三觀,就是沒有空假中,而立空假中。所立的不是真實的是妙有的,妙有非有就是真空。一而三非三,一而三即三,這樣才能進入中道,達到究竟清淨自在。能夠聞到這種甚深的法不疑惑,不用説你進入了、信了不懷疑,理解到空性就是如是,聞着甚深的法、廣大的法,沒感覺有什麼奇異,一切法原本就如是,這叫真正的勇猛精進,這樣的信才叫圓信。信一切法就是如是,這樣就叫圓信。那什麼叫行呢?圓教所立的修行,直至無上菩提,不求其餘諸法。專求無上菩提。不為人天果報,聲聞、緣覺、權乘的諸佛菩薩。唯依最上乘發無上菩提心,究竟達到無上的佛果,這叫圓行。 圓信跟一般的信佛、信法、信戒、信定、信慧,跟這個不一樣的,這叫圓信。圓行是專求無上菩提不趣向三諦各別的修行。 在這種修行所起的德和用上,就是性德所起的體用,這就叫圓行。 聞到《大方廣佛華嚴經》而不起疑惑,信一切法就如是,這是不可思議的。

《賢首品》是文殊師利菩薩發起的。文殊師利菩薩問,賢首菩薩答。説出了這品經。《賢首品》講的是實行。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觀行。行是依着觀力而來的。行必須得有德。因為信就具足了德,沒有信心修華嚴行是不可能的。那個信的德,就是你行道有得於心的信,德就發生作用信圓滿了,就到了住位,所以《賢首品》所教授我們的方式,就是教給我們怎樣去做。信解如來的因果。行了依着如來的因果所行,普賢菩薩的五位行法,以此來調和身心,這就叫起身心正念。集一切如來的善根,所有的思念,就是利益眾生,這就是賢。從凡夫開始就能夠彰顯、頓入法界,知道一切諸佛的因果理智,一時頓現,這叫首。又以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果行,證果而後起因行,成信之初。就叫賢首。相信自己的性體,隨順性體,具足了性體。這個就叫賢。因行賢吉祥。咱們經常説吉祥如意,妙吉祥,吉祥就顯聖德、聖德就是首,賢首菩薩就是達到自性具足性德,這位菩薩所演説的法,就是這一類的法,故叫作“賢首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第十》節錄

此品的宗趣。宗是宗旨。趣是趨向。趨向什麼?趨向到後面的《淨行品》。這是説十種信。如果説信。沒有讓他生起力量;沒有讓他信生根,所以叫“問明品”:“問明品”的目的,就是要由信起解。使我們沒有信心的人,都能生起信心;已有信心的令他生解。解,就是開悟,由解而起行,是説已經解悟了,就要去做:由行要發願。我們做事的時候,要發願。願,就是希望。願促行;誓促願。誓、願、行的“誓”,就是監督你這個願,要去執行。有這個非要去做不可的願心,那麼就能證入了。證入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成佛。

“菩薩問明”:“菩薩”是指人説的。“問明”是指着法説的。前頭是舉佛的果德,現在要表因。不説佛只説菩薩,菩薩就是因。“問”呢,依着問才有答覆。答覆的跟問的兩個含義是一個。理能夠成事;事靠理成。問明嘛。意思是説這個我不明白,我問問你,請你給我説個明白。問明就問這個光明和覺。

有問一定有答。這個問是廣問的,泛問的。還有一種是難問。依理來爭執,就像我們很多辯論的時候一樣。説這個事情是不錯,但道理説不過去。這叫問難。這品問答是誰跟誰問答呢?是文殊師利菩薩跟覺首菩薩,十位菩薩,互相的辯論。互相的問答。目的只有一個,讓一切眾生都能明白,前頭所講的這個光明和覺。答呢,就是答覆解釋的意思。説這個道理我不懂。請你給我解釋解釋。解釋所問的事,所問的理。一一給他説清楚。把理也顯明白了,事也通暢了,就這個含義。

這一共説十個菩薩。從文殊師利菩薩開始問起,十個菩薩就十門。每一個菩薩説一門。十十成百,就甚深的分成十段。第一緣起法甚深。緣起甚深。什麼甚深呢?這個緣起要能達到性空,緣起諸法,知道性空之理。第二教化甚深。為什麼教化很深呢?教化一切眾生,讓他生起信心。第三業果甚深。現在他的因種得深,將來一定能得到好的結果。因為業果甚深故,眾生所有的業果。他所造的業,非常的複雜,也非常的微妙。第四説法甚深。對着業果甚深,而説法甚深,那佛所説的教法也就深入了。第五福田甚深。成佛要福慧具足嘛。福田的甚深意思,讓你懂得去培福。怎麼樣去培福?供養三寶,這個大家都懂得。供養三寶裏頭有事供養,有理供養。理供養,普賢行願品中説,法供養為最。事供養,我們開個慈善會啦。救濟社會窮人啦,這也是供養。供養眾生:你這樣事供養,解決他暫時的閒難,沒錢,給他點錢;他沒飯吃,給他吃頓飽飯。能解決他的問題嗎?你得讓他培福。那這個道理是甚深的。給他説法讓他了生死,再不墮三途,再不受苦難了,那這個福田就深了。法供養為最,你給説個教法,給他説説施波羅密,或者説説禪波羅密,以法來度他,這個種的福田更深了。第六正教甚深。什麼是佛的教導?佛所有的言教。第七正行甚深。第八助道,方便道甚深。修行有方便行、有正行。有方便住、有正住。第九異道甚深。第十佛境甚深。這十種甚深,顯示十種甚深的道理。這十種道理都很深的,一種是約他行説;一種約所説的法説。約行説呢,文殊師利菩薩跟那個覺首菩薩互相問答,文殊菩薩是表妙慧的,妙慧就通於那個覺首菩薩所行的道。文殊菩薩問,覺首菩薩答;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答。用互相問答的方式來顯什麼呢?顯妙的智慧。因為以智慧,以慧解,能夠成就道行。因為信是為主,其它覺首菩薩所答的,乃至他們問文殊師利菩薩的,這都是差別因緣,把這個差別因緣同歸於佛的境界,

依信而生解,依解而修觀。

這種甚深的道理,不是一言兩句就能把它説清楚的,它有次第。這個次第如何去修?如何去理解?給你講了,緣起深理,緣起諸法甚深。什麼因緣生起什麼法。什麼緣助成你,才能夠成就。緣起的一切道理該攝一切諸法,你要想起觀,依觀而生解,必須得懂得緣起,一切諸法是隨緣生的。諸佛教化眾生時候,有的他就隨順教化而接受,有的他就不接受教化,有善,有惡。這個業怎麼成的?要明。因為説法,聞法而成善,能得到佛的福田,這是隨順因。那這個緣起呢?就是因因而緣起的。

這有十個次第。標明有十心。十位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標的是信心。勤首菩薩表的是進心。財首菩薩表的是念心。德首菩薩表的是定心。智首菩薩表的是慧心。法首菩薩是表不退心。寶首菩薩是表戒心。覺首菩薩是表護法心的。目首菩薩所解釋的是願心。賢首菩薩是迴向心。十心,從信心到迴向心都圓滿了,才成就一個究竟信心,才到信不退。佛教授的諸法,就是要你能精勤修行。行就是助道,助你成道的一個正因。但是這必須得有信心。十位菩薩都是表信心的,總成一個信。文殊師利菩薩讓一切眾生信佛的境界。能信的是現前我們的心,所信的是佛的境界。

——《華嚴經光明覺品第九》節錄

廣大苦行皆修習

日夜精勤無厭怠

已度難度獅子吼

普化眾生是其行

佛是經過無量長的時間修行得來的,那種修行不是懈怠,是日夜精勤。佛是怎麼教導我們四眾弟子的?晝夜精勤修行,中夜疲勞過度了,稍事休息。怎麼休息啊?讀誦大乘。讀經就是休息。其它時候思維修,觀想諸法。咱們所説的禪定,以為眼睛三分開,七分合,身體坐着不動,心裏專注一境,這才叫定。佛在利益眾生的時候,説法的時候,都在定中。佛活了八十歲,都在定中,動中定。現在西蘭一位大德,他叫動動禪。他在美國跟我講,他入定了,在那跳舞、唱歌,他入定了,這叫動動禪。這是大定的意思,但是修的方法啊,也跳舞,也唱歌,都在入定。心不在這上頭。已度難度,已經度的不説了,眾生難度啊,難度也要度啊,給他説法,説法叫獅子吼。佛的行為,佛的動作,佛的修行,佛是怎麼樣修行的?度眾生。大菩薩,沒有自己的觀念,一天就是度眾生的觀念。菩薩怎麼修行,度眾生,勸別人修行。現在我們的道友,非得坐那兒去念佛,我是念佛堂的;或者到那去看《華嚴經》,我是華嚴部的;我學戒律,佛叫我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持戒就是修行不持戒,犯戒是不是修行?沒人敢答覆,犯戒是修行?你看那菩薩度眾生,他怎麼度的,菩薩沒有觀念,我要修行沒有這個觀念,那才叫菩薩啊,度眾生就是我的修行啊,沒有自己啦,光是為了別人。當你度別人是不是就是自己的修行?別人都成道了,你菩薩道是不是就成就了。現在好多道友,我要閉關什麼的,那佛法什麼都不懂,剛受完戒要去閉關,這幾天找我,讓我給他找閉關的地點。我説你先把心關閉了,就好了,把你心關了,閉關了。修行,在修行上建立修行,不是修行,修的是道,不是行為。我們在行為看,驗證,那些個大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度眾生的時候,他想到我這是犯戒呀?沒有這個觀念的。他沒有什麼持戒犯戒,他腦子裏只有度眾生,我為了度他,下地獄都沒關係,他沒有想到我要下地獄,他讓你出了地獄就好了,地獄由我來坐吧,地藏菩薩就是這樣的。那真叫行菩薩道,心量大。學《華嚴經》的,要轉變。

眾生流轉愛慾海無明綱覆大憂迫

至仁勇猛悉斷除誓亦當然是其行

世間放逸着五欲不寅分別受眾苦

奉行佛教常攝心誓度於斯是其行

世間放逸五欲,眾生的這個慾望,就是需求、放逸。我們説慎莫放逸。是指心説的。外邊的五欲境界的緣,再加你內心需求的因。把這種不實虛妄的境界執着為真實。慾望是無止境的啦,當你貧困的時候,憂惱的時候,希望有幾個錢能生活,有了幾個錢了還想多得。

這不只財了,乃至五欲中最重要的男女關係,是生死的根本。但這是短暫,生生相續,怨怨相結,沒完沒了的。沒有得到貪求,希望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沒有滿足,慾望無窮。因此就受諸苦啦。苦者是種逼迫義。你要想不受苦就要斷五欲,念着五欲的人,在欲境現前的時候,他認為是快樂,這是苦惱的根本。沒得到一味追求的時候是苦,得到了還是苦,未來呢,還要受果報,還要受苦,所以叫眾苦啊。佛陀教授我們要攝心,不要對世間的五欲去執着,那種不實的境界,轉眼成空。或者你得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最後還是空的啊。一切業呀,本來是空的,沒有的,眾生要去造,把不實的境界當成真實的,所以展轉受苦,無窮無盡的受苦。佛教授我們要常常攝心,認識苦,不被苦所轉。佛是證得了並斷除了苦果的,苦因沒有了,苦因斷,因果盡。他自己證得了究竟的常樂我淨,離開五欲境界,他把他自己證得的來攝化眾生,引導眾生。落到苦難裏頭的,佛是常時教導,令他離開苦難。誓度於斯是其行,度一切棄生讓一切眾生離開苦難,苦難的來源就是五欲。給你説説五欲的過患,認識了就不要再執着五欲的境界。同時,要斷除我執,法執,不要執着有我,眾生因為執着有我才入生死苦輪的,這個苦沒有邊際的,就是苦輪的邊際,不可得。所以,我們應該謹遵佛的教授,偏受奉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四聖諦品第八》節錄

《華嚴經》的第八品,叫四聖諦品。這品教授我們的是,佛所説法的含義。這是前頭諸佛菩薩,佛放光之後,諸佛菩薩的問答當中,問佛的依正果報。在這個問當中,所有問的問題。佛令文殊師利菩薩來回答。

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依着華嚴意講四聖諦,隨着這品的文義來解釋。名如來有四種實義。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令一切眾生生起信解。依着四教加説吧,他分四種四諦,。何故不説多單雲四呢?不説五不説六不説七不説八,就光説個四呢?什麼意思?答的時候就説,此四種的道理,就用諦理攝受一切了。攝受的意思是明一切世間都不離苦諦,苦集。一切世間離不開苦集,一切出世間不離開滅道。聖就是聖人。聖人表現什麼呢?一切都正。就是一個正字,什麼正呢?不顛倒。入實的審之一切境界。就是無漏正法。把無漏正法,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得之於心。心在理上説的,就是諦理。什麼諦呢?因為實在,諦就是實。經過審查。思維。入理了。約境界上來辨,辨境。你所説的相,相不離體。你所説的話不能離開真實,產生決定義。所以世出世間的兩種因果周,佛所教授我們的決無虛妄,決無差錯,是諦實的,所以叫聖諦。境是對着智説的,智對心説的。諦審的意思,必須得有智慧的明瞭。有聖智來觀察一切諸法。聖諦就是了解到苦無苦,沒有苦。怎麼沒苦呢?以般若智慧的觀照,苦無自性,緣生諸法是空的。

世間有漏的這個果叫苦諦。出世間無漏的因是道諦。苦是受逼迫苦惱的含義。就是你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在生死輪迴當中,這些苦都是真實的。苦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第一個是苦苦。説你正在痛苦,苦惱的時候。本來生在這個世間就是苦,又加上你生病啊,或者是受到什麼災害啊。苦上加苦叫苦苦。壞苦,你享受快樂結束的時候就苦惱了。壞了叫壞苦。舉例來説吧。例如你玩的很高興,或者是看電視。看電影。遊樂的時候,玩完了呢,快樂結束了,苦惱就來了。快樂的時候不感覺消耗過度,完了所留下來的是痛苦。樂是苦的因啊!苦是樂的果。你在不苦不樂的時候,無常變化自然規律支配你的時候這苦惱了。這苦惱包括什麼呢?生老病死。這叫行苦。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呢大家都知道了。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五陰熾盛。求不得。在此不詳講。

集諦。這個在《大乘起信論》裏頭講兩種熏習。熏習來的。熏習來的什麼呢?世間一切的生活情況。在生活當中,你的行動,思想的狀況,就受貪嗔痴愛把你支配着,使你造了種種善惡的行為,這叫業因。積聚很多的因這也是真實的。如實不虛的。感來的是什麼呢?感來的是生死苦果。

滅諦。滅是盡了,熄滅的意思。滅了就是沒有了。讓你滅個什麼呢?滅煩惱的因。我們往往煩惱的時候不去觀照,隨着煩惱轉。那煩惱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要生煩惱?找找原因吧。煩惱是種種業因成就的生死果報。這個滅呀!要你了脱生死。從此,再不受三界之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的境地。滅諦是求解脱斷煩惱的。

道諦呢?道就是通達的意思。通達寂滅解脱的方法手段。怎麼能達到?前頭所講的滅。就是我們佛教所説的,最根本的,修行的次第。依佛所教授的道,我們經常説菩提道。這條道路一直走到菩提,成就菩提果,達到滅。就是寂滅解脱,滅諦。這叫兩重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滅是成就出世間的果。這是大乘《阿毗達摩雜記論》裏所説的四諦。

諦含着兩種源。一個法性。一個聖解。一切眾生,都具足法性。聖人具足兩個。法性和聖解。凡夫是有苦而沒有諦。不能在理上證得。二乘人。聲聞、緣覺他也有苦。二乘人知道苦相,不能知道無量相。菩薩呢,無苦有諦,那就高過二乘了。為什麼?因為二乘人不能達到法空,不能見到真實。菩薩達到法空證得真實了。菩薩講的諦有無量四諦,一界一諦,十界百千嘛,就有十界百千的諦理。娑婆世界有四百億十千名義。包含的性相,義理顯的非常之多。三乘的四種聖諦,各有各的差別,各有各的性體。他的信解不同。這是如來依着眾生的根器,方便善巧而設施的。無非是讓一切凡夫生起信樂佛法的心。從這個信心開始起觀照自他一切的苦難,這樣子因着觀察苦難之後,發菩提心,欣樂求佛的教法。

《華嚴經》的義是顯真實的。達到空義而顯他的真實義。一切諸法皆如。五藴、十八界、十二處,一切皆如。因為他講的是了義。無苦可舍,也無塵勞。他是從性體上來講的。無集可斷。生死就是涅槃。無滅可證。一切邊邪,一切法皆是一真法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十二卷.如來名號品第七》節錄

這一品的大意,令眾生明白自己的根本煩惱是什麼呢?無明。眾生的根本無明就是如來的大智,令一切眾生頓悟,頓識自己的本體,那就是根本大智,破無明黑暗,無明黑暗本來就沒有,唯如來的根本大智。若如來成了正覺了,他自己所成就的威德名號,十方諸佛示現成正覺了,每位佛都有十號。大家經常唸的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世世間解、無上世、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如來十號。毗盧遮那佛是個總名。諸佛都如是。大智慧光明照耀種種諸法,毗盧遮那就是光明遍照義。以他的大智慧光明照耀一切諸法,也照耀種種的眾生。毗,就是種種;盧遮那,就是遍照。種種的光明遍照就是毗盧遮那,這是佛的德號。

此品的來意是初會。明如來成等正覺之身了,以智慧來攝受眾生、度眾生,並沒有説用如來名號來度眾生。這一品是用如來名號來攝受眾生。在此普光明殿,明佛果的名號來攝化度眾生。意思是舉佛果的名讓你生信解。佛的智慧身是遍周法界的。相信你自己的心,你自己本具足的,有一個根本智慧,與諸佛的不動智本來是一個,以這個來成就你的心,來成就你的信。因為我們經常是心外見法,信心成就不了。讓你反觀你的自心。以方便三昧力,讓信心契合於理,迴歸本來的心地,並住在心地上,這叫十住位。

這一品是修因顯果的。怎麼樣修因?前面講毗盧遮那依正二報的果德,果德是因修成的。菩薩要想修因契果,必須修因才能趣入果,是趨向的。宗旨呢?信解行德叫宗。成了佛果就叫趣,達到目的。信能到如來地,所以信為宗旨,趣向就為目的。因為果必須應機。果必須由因來的,沒有因就沒有果。果的目的是應機,機遍故果也遍。信佛的身,信佛的力用,信佛利益眾生。

有五種因緣成就佛的名號。以法界自體,即根本智來成佛的名號,這是自體的根本智慧來成就佛的名號。那麼以下就有不動智佛,無礙智佛,滅痴暗智佛。每佛都加個智字,智是破黑暗的,這樣有十智佛號。佛有很多的佛,但是最根本的是法界根本智。法界根本智,能使一切眾生的信,產生有力量,叫信力,信能生起力量。法界的根本智,是以十種名來成就的十種的信力。

《如來現相品》問了三十七問。沒有標明的問,是心念的問。這些菩薩心裏懷疑,沒有問,但是佛知道了,就用光明來回答他。這一品是文殊來答。答了之後令一切眾生聞到佛的名號能生起信心,信佛的名,信佛的身。有名必有身。有身才有名。都是普遍法界的。隨眾生根機而得到教授、信化。以佛的無邊光明,以佛的智慧身來照俗,破除一切眾生的迷,所以二會還叫普光明殿。

如來利益眾生的時候,每一位進到每一位,修行的時候要位位進修,位位進修都有個助緣。那佛的名號就起到這些作用,讓眾生聞到名號就能漸漸得度,這是約一切諸佛利益眾生的方便來説的。按位進修,成就佛的名號。以下就舉十個根本不動智佛,先舉不動智佛,南方不動智佛,文殊師利菩薩就是南方不動智佛那兒來的。十個不動智佛的,講佛的十個不動智佛,十個根本不動智佛。成就我們的信心。

以下又十個月佛,十個佛都號為月,月亮的月啊,以成住十住品。這是以這種的契法身的根本智,月亮是清涼的,你心得到清涼了,使你契理了,一切的迷惑都消失了,有了迷惑,有了煩惱,就有熱鬧,法性智慧的清涼,以此得成的名號。十行位中的名號是十眼,每佛都以眼為名,同號名為眼,名十行位呀,是以智知,智慧知為根本的,説你要利益攝受眾生要觀眾生的機,所以佛號都叫眼。要善知眾生的根性,以此立名的。十回向中的佛的名號都有十個妙,佛的名都以妙為名,佛號同名為妙。因為十回向的菩薩他進修已經成佛了,妙字現前了,所以佛號名為妙。十地也通妙,從你十信位開始,自己信自己的心,無分別智,一切諸佛根本的智慧,這以不動智。以此成就你的信心,心外如果見到有法,信心不能成就。從這個心以下,以三昧力契合理體的根本的自性的根源。這叫五十個因五十個果,因果法門重重無盡。所以這個信呀,沒講之前跟大家講了很多了。現在你如果想真正契入《華嚴經》,信什麼呢?信自己是佛。因為一切眾生,隨他的根性所愛要的,佛的名號,這品是講佛的名號,佛的名號代表佛的法身、佛的智慧身、佛的報身、佛的化身,所以佛的名號等眾生界。好多的數量。眾生有好多,佛的名號就有好多。同時佛的名號以佛、以天、以神、以主、以人、以仙,種種類類。因為令眾生不再去做惡了,這佛的名號就是對着眾生,他的惡習,惡業,讓他把他消掉,因此眾生業無盡,做惡無盡,佛的名號是無盡的。

咱們舉個例子吧,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能仁寂寞,能仁就是利益眾生,大慈大悲。寂寞是不動本寂,這就是不動智的智。又者名法界之內,所表現的一些體用,平等平等。把一切法總名為佛號。什麼是佛的名號?一切法總名佛的名號。一切法都是講名言的,講名字語言。自己體性是離一切語言的。一切法的自性,是離一切的,也沒有清淨,也沒有什麼污染,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就是佛的名號,是故一切法是他的名言,都是佛號,是在這個之下,説一切法皆是佛名號。因為如來他依此,一切法的自性,離自性之法,這個自性,是每個人,每個眾生他的自性,是指這個性説的。因為離開這一切性才能成佛。這個是什麼自性呢?各有各的性,人有人性,畜生有畜生性,是指那個性説的,不是普遍所具足的那個,本體而説的。佛在三乘之中,也説根本智後得智。現在呢?令三乘人迴心了,完全回到不動智,表金色世界不動者,令一切眾生直接認到自己的本心,達到你的本心所具足的無分別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毗盧遮那品第六》節錄

這一品的來意,明如來成等正覺,以智慧來攝生,舉佛果的名讓你生信解,佛的智慧身是遍周法界的,有身必有名,有名必有身,隨眾生根機而得到教授、信化,以佛的無邊光明,以佛的智慧身來破除一切眾生的迷惑。

《毗盧遮那品》是舉釋迦牟尼佛的修因,顯他依正二報的果德。毗盧遮那的果德是因修成的。菩薩必須修因才能趣入果,這是趨向。宗旨呢,信解行德叫宗。達到成佛,成了佛果叫趣。信能到如來地,所以信為宗旨,趣向為目的。果是應機,機遍故果也遍。果德,是你所信的境界相,舉果來辨因,讓你能生起信心。信佛的身,信佛的力用,信佛利益眾生,所以佛的名等於眾生。這一品就是説,舉果德讓你生信心,希望成佛。前面講所信,這一品是能信。

我們現在能信的有三個。哪三個呢?修因契果覺悟了,這是五位的圓因,十身的滿果,令諸菩薩能夠了解這個相。現在講佛的十身,讓你生起修因契果的解悟。信解行證的解悟。

佛共有十身。一者、菩提身,菩提身就是佛修道的道身,菩提身就是道身。如來於菩提樹下降伏一切外魔,大徹大悟,成了正等正覺,這個身叫菩提身。二者、願身。如來的本願是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從兜率天下生到人間,説法利生就酬他過去所發的願,那麼這個身叫願身。三者、化身。是如來隨類示現的。對哪一類眾生就示現哪一類眾生的機。對機説法的就叫化身。四者、力持身。什麼叫力持身呢?如來的神力可以任持全身,永久不滅地給眾生作福田的身,叫力持身。力持身就是佛的真身。如來化身滅後,他的骨灰都叫力持身。五者、佛的相好莊嚴身。是指毗盧遮那佛説。有無量數、微塵數莊嚴實報的身,叫相好莊嚴身。六者、佛的威勢身。如來處於每一會道場當中,威德廣大,降伏一切天魔外道,無不歸服。就象月的光明一樣,一切星星都沒有月光亮,那就表現佛的威勢。七者、意生身。意生身有兩種:一種隨自意,我想現個什麼身就化個什麼身;二種隨他意,處處受生,要度一切有情,意生身一作意就到了,意到身到,這叫意生身。八者、福德身。如來的福德具足了,沒有不包容的。福德身包含着有智慧。九者、法身。法身就是法性。湛然清淨,周徧法界。佛是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是名法身。佛是修得的法身。我們是沒有修得,但是我們也具足。我們要是悟了,跟佛是無二無別的。十者、智身。智身,如來是妙智圓明,能夠覺了一切諸法,能夠説一切諸法通達無礙。以妙智圓明為身叫智身。法身:約身説分法身、智身。約慧説,是普光明殿慧。殿是諸寶所合成,光明遍照,所以叫普光明,佛於這個殿中放光。佛於殿中説普法門,用慧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間,叫普光明殿。

此品有五緣。五種的因緣成就佛的名號。以法界自體,即根本智來成佛的名號。以下就有不動智佛,無礙智佛,滅痴暗智佛等。每佛都加個智字。智是破黑暗的,這樣有十智佛號。但是最根本的是法界根本智。能使一切眾生的信,產生力量,叫信力。這一品的大意,令眾生明白自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無明。如來的大智,令一切眾生頓悟、頓識自己的本體,那就是根本大智。如來成正覺了,他自己所成就的威德名號。十方諸佛示現成正覺了,每位佛都有十號。毗盧遮那佛是個總名,諸佛都如是,大智慧光明照耀種種諸法,毗盧遮那就是光明遍照,以他的大智慧光明照耀一切諸法,也照耀種種的眾生。毗,就是種種;盧遮那,就是遍照。種種的光明遍照就是毗盧遮那,這是佛的德號。

這一品文殊師利菩薩沒入定。前頭所説的普賢菩薩先入定後從定起而説法。為什麼以下的這一品不入定?因為信沒入位,性還不定。這品文殊師利菩薩,説以下的法門不入定。有的是定後説,就像普賢菩薩的三昧,世界成就,華藏世界,毗盧遮是定後説的。像無量義經等,它是説完而後入定。有的就在定中説,信位不入定。文殊師利菩薩不入定,表現經文的不同。

清涼國師把它分做五週因果,對解釋假設問答。五週因果是差別的,又是平等的。差別平等的因不同。怎麼樣來分呢?他説是差別平等解。裏面詳細給你講了怎麼樣修。修有差別,所顯的就有差別,但是本具的理體是平等的,攝事歸理的時候就合而為一了。前會舉的果德本來是生信的,現在又舉名號。名號不同了境也有差別,這個如何解釋呢?答的時候是約境生信。相信你自己的心,本具根本智慧,與諸佛的不動智本來是一個,以這個來成就你的心,來成就你的信,信成就了就修,修而後匯歸於心,以方便三昧力,令信心契合於理,迴歸你本來的心地。這就是會歸境法為一心。為你的自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華藏世界品第五》

咱們前頭講世界成就,一切諸佛的剎海。現在《華藏世界品》,是説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毗盧遮那。答世界海里的提問。在《世主妙嚴品》中,諸大菩薩心裏意念一共有37問,這一品也是答37問。在37問中,佛的世界海,眾生海,波羅蜜海,問了很多。這裏答覆,信、住、行、向、地五位。五位都屬於行,行的時候是因,所感果報,得到的是果。什麼因?怎麼樣得的佛果?在37問中有這 種問,普賢菩薩就來答。前頭是説諸佛的剎海,現在是説毗盧遮那佛他所依的果報。依報,叫華藏世界。此世界建立在蓮花上,蓮花所含着,所以叫藏。華是因,含着果德,成就了才有這個華藏世界海。華藏世界一共有三品,第八、第九、第十,就是一品有三卷經。

這個經所説的含義,啟發我們生起信心。相信你自己的身具足了毗盧遮那。信心是佛,你現在的心是佛,跟佛平等平等。光信不行,還得去做,怎麼做呢?做有方法的,那個方法就叫解。學習做的方法又叫行。菩提心是因,發了菩提心要做才能證得菩提果。

這個法會的會主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在介紹毗盧遮那佛莊嚴的依正果報,現在都是依報。前面所答的那些菩薩,所問的是一切諸佛的剎海。這品專説毗盧遮那的依報,叫華藏世界。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就是華藏世界。把這個名詞具足説,就是:“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之徧清淨功德海光明品”,簡略説就是:華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