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欣賞作文

【熱門】欣賞作文彙總6篇

欄目: 欣賞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欣賞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欣賞作文彙總6篇

欣賞作文 篇1

每當我打開一本新書,閲讀一篇新文章,眼前便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朱自清所寫的《匆匆》便是這樣,給我啟迪,給我力量。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作者用去而復返的燕子,枯而復青的楊柳,謝而復開的桃花,反襯出時光“一去而不復返”。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有所作為。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從古至今,人人都知道時間是十分寶貴的。有了時間可以創造財富,有了時間可以創造糧食,有了時間可以創造發明,有了時間可以社會進步、祖國富強。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成就。

然而,就像俗話説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寶貴的時間就像流水一樣容易流逝,稍不留神,時間就溜走了,留下的只有歎息與徘徊。只有爭分奪秒的人,才能有所作為、不枉此生。

現在,我已經12歲了,屈指一算,已經有4000多個日日夜夜從我身邊匆匆流過。如果再有將近4000多個晝夜,我就將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報效祖國!想要做好一個小學生,就需要學習,學習就需要時間。有時候,我真的抱怨時間過得太快了,恨不得緊緊托住它,讓它跑慢些。爸爸説,時間是託不住的,媽媽説,珍惜時間就要學會利用時間。我不再讓自己上課走神,不再磨蹭,不再讓時光悄悄溜走。

欣賞作文 篇2

“樂樂,很晚了去睡覺吧!”媽媽説。我説:“知道了,馬上去。”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動畫片,上牀睡覺了。

突然,我覺得背後癢癢的,我拼命的掙扎,慢慢地我長出了一對翅膀,我高興極了,慢慢地揮動翅膀,我發現我飛起來了。

我飛出窗外,飛向公園,看見一隻小鳥從一顆大樹上掉了下來,我對小鳥説:“小鳥,不要怕,我送你回家。”當我把小鳥放回樹上時,我發現我的翅膀上多了許多寶石,我飛得更快了。

忽然,聽見背後有人叫我,我轉過身一看,呀!是一隻巨鶴。我驚呆了,心想:“它怎麼會認識我的呢?”這時巨鶴把我帶到了一片草原上。我在那玩了好久,都忘了時間,當我想起的時候,對巨鶴説:“我要回家了。”巨鶴一腳踢向我。

“啊”我大叫一聲,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一場夢。

欣賞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春風格外的涼爽,,小鳥在樹上歡快地唱着歌,同學們也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因為今天是我們期盼已久的遊學活動,去陽山碑材和猿人洞玩。

來到陽山碑材,只見有一塊高45米,厚4.4米,寬10.7米的大石碑,就像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山,碩大無比。難怪清代著名詩人驚歎:“碑如長劍驚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讓我非常震撼,心想;古人真偉大呀!

過了一會兒,我們又來到了猿人洞。一聽到這名字,我就很興奮心想:人是由猿人轉變來的,那猿人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剛一進洞,伸手不見五指,黑漆漆的。過了一會兒,有了燈光,我抬頭一看,到處都是猿人,還有多水牛、人骨、梅氏骨的化石,都是1.5億年前的。

快樂的時間總是很短暫,我們結束了這次有意義的遊學,依依不捨地返回了學校。

欣賞作文 篇4

夏天到了,夏天到了,知了在樹上威武地哼着歌,太陽發出火辣辣的光芒,烘烤着大地,我們都快變成“烤人”了。在這麼熱的夏天,吃西瓜來解暑、涼爽,是再適合不過了。

今天,我懷着期待的心打了個電話給舅舅:“喂!舅舅,我是佳祺,西瓜熟了嗎?”

“佳祺!西瓜早熟了!等一下我們就要到田地裏去採摘西瓜了,要不要下來玩呢?”

“好,那我們現在就下去!拜拜!”

我們懷着喜悦的心情,以光速回到了老家,一口水也沒喝,就和舅舅上山摘西瓜了。

來到田地裏,望着豆腐塊的田野,舅舅種上兩三畝地的西瓜。一壟一壟的西瓜地,綠油油的瓜蔓,長着寬大的綠葉子,錯落有致,隨風盪漾,輕盈晃動,像波浪起伏,像笑開了臉,讓人心曠神怡。在一大片一大片的葉子下,躲藏一羣羣淘氣的孩子——西瓜。西瓜圓溜溜的,穿着一件迷彩服,多麼會偽裝自己呀,不注意看,還看不出密密的葉子下面還躲着西瓜。“外衣”上有一條條形狀不一的花紋,是墨綠的,形狀有的像閃電,有的像新月,有的像小辮子……

我走在瓜地裏,蹲下身子,用手輕輕掀開西瓜大哥的家門,尋找着大西瓜。突然,在一個偏僻的角落上,我發現了西瓜的蹤跡,仔細撫摸着,像得到了寶貝似的。我用雙手把西瓜捧起來,正要向舅舅顯耀時,“佳祺!那西瓜還不熟!”舅舅連忙向我招手。

我心裏泛起了一個個大問號,説:“為什麼?瞧我的西瓜這麼大,肯定熟透了。”

這時舅舅給我來了個愚公的居處——開門見山:“西瓜不僅是看大小,更要看外殼中的花紋,越直越大這西瓜才夠熟,才夠甜!”

爸爸走向前去説:“佳祺你應該農民好好學習囉!”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我嘟着小嘴,把手中西瓜心不甘情不願地放回原處,在瓜地裏走來走去。突然,一個趔趄,腳被瓜蔓拌住了,身子向前傾,我摔個四腳朝天。我站起了身,生氣地踢了踢害人的瓜蔓,這一踢,我的鞋子像沖天炮一般,從腳底飛了出去,落在瓜地的另一邊。舅舅看到我這樣子,笑嘻嘻説我腳底不長眼。我急忙跑過去,彎下腰,撿起鞋子時,一粒足球般大西瓜出現在我的眼前,顏色十分搶眼,花紋十分醒目。“砰砰……”我輕輕地拍了拍西瓜,抱起來給舅舅看。

“好瓜!這個西瓜就送給你啦!”舅舅衝着我豎起大拇指,我心裏別提有多開心啊!

這時爸爸拿出刀,把這個西瓜給切了,“啪”的一聲,西瓜裂開了,像是笑開了嘴。只見瓜中三色:紅、白、綠。綠得只剩下一圈,白得僅靠邊,紅得一大片,整個瓜瓤紅得鮮豔,感覺到裏面的湯汁在流動。這西瓜可真甜,真脆,吃一口冰冰涼涼的,吃第兩口香香脆脆,吃下第三口飄飄然,賽似神仙了。我趕緊給在瓜地幹活的每個人送上一塊,所謂見者有份嘛,大家一同分享着勞動果實。

這時太陽偏西了,瓜地探寶不但探到了寶貝西瓜,還學到了本領怎樣知道西瓜甜不甜,這真是讓我受益匪淺。

欣賞作文 篇5

對於過去,偶爾徳傷悲是無法避免的,許多傷除了時間,甚至自己也無法治療;我們應該開始長大,日漸成熟,應該學會丟棄以往的焦躁,應該嘗試明白人生中的劣根,看到感情德污點不在。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那麼德沒用,對很多人很多事我都感到那麼無能為力,其實我真德已經狠努力,狠盡力;難受德快要窒息卻找不到依靠德肩膀,真德狠力不從心,現在,真德很累很累勒;既然你一開始就知道給不了我幸福,為什麼卻又給勒我希望。我曾想挽留什麼,但我怕給伱帶來負擔和煩惱,所以現在我什麼也不想去挽留。謝謝你對我這麼好,有些事,或許這輩子都無法釋義,有些事,或許要在很久以後才能得到詮釋,有些事,有些人,或許永遠都無法忘記!

人,不能總停留在不開心德記憶裏,我們德路還狠長,這也許就是對我自己德安慰罷勒,不管怎麼樣,都要謝謝你謝謝伱,給勒我希望!

欣賞作文 篇6

正月初三,我們一家去東莞觀音山拜佛。

進入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坐上觀光車,順着盤曲的山道上行。一路的近山突兀,遠山逶迤;一路的蒼翠滿眼,清風拂面;更有一路的車來車往,行人絡繹。

距山頂約一公里,到達停車場,我們下車徒步登山。一家人停停走走,大約花了半小時,終於遠遠望見一尊偌大的佛像屹立山頂。

走到廣場,瞻觀音佛像,須極力仰視。佛像高達33米,由999塊3300多頓花崗石雕刻而成。菩薩端坐須彌蓮座之上,頭戴寶冠,身着天衣,左手持淨瓶於胸腹,右手結成無畏之印。

廣場上人頭攢動,煙霧瀰漫。不管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面若桃花的少婦,亦或是黧黑的青壯之漢,莫不手持香火,或望佛禱告,或閉目祈福,亦莫不是一臉虔敬滿懷寄望。

敬完香火,我便去讀刻寫在佛像底座之上的《般若波羅蜜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經的意思説,宇宙間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天地山河、花鳥蟲魚以及我們的髮膚身體,都是有形有相的,我們身體的感受、思想、行為、意識(所謂受想行識),卻是無形無相的,這些外在的有相和內在的無相藴合一起,就是色。

而無論是外在的有相或內在的無相,都是因緣合和成的,是沒有獨立自性實體的空幻,所以佛説色與空沒有兩樣,色本身就是空,空也是色。舉例説一塊有相的布,是由紗線紡織而成的,但紗線本身不是布;紗線要靠棉花來紡成,棉花本身又不是紗線;棉花不能自有,要靠種子;種子不能自種,要靠人工天時地肥等等。布是由天時地肥種子人工眾多因緣和合而成的,布本身不過是一個空幻的名稱而已。所以布這個色體不過是一個無自性的空幻的不實之體,所謂色即是空,但也不是絕對的空,而是有着眾多因緣的空,這個空中也有色,是謂空即是色。又舉例説一人睡在夏天的涼蓆上甜美至極,無我無心。忽而被蚊蟲叮咬而醒,心便有了叮咬的覺得。這個無相的覺得之色便是由我身與蚊蟲集合的因緣而起,是一個因緣而生的無形的空幻,但這個色空也不是絕對的空,裏面有着我與蚊蟲的因緣。

佛經説,有着受想行識和色身的我們由四大合和而成。地成就了我們的毛髮和骨肉,水成就了我們的血液和分泌,火成就了我們的體温,風成就了我們的呼吸。而我們因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生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來,又因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貪且不知滿足而又生嗔、痴,從而使人生長出無數的煩憂墮入苦海。

佛與肉眼凡胎的我們區別在於佛是參透一切的,知道一切皆是鏡中花一般的不實之相,放下一切所有,得了瞭然自在。而我們卻把一切空幻看作實在,企盼唯我所有,終究得到的只是滿心的掛礙。

似懂非懂地默唸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從龐大的佛像底座上拾級而下,走遠了,抬起頭,再看觀音佛像,便從她極靜的眼中和慈悲的面容上看出一絲笑意來。佛笑我心中滿滿,不知放下,反來求取,許下種種的心願。

在觀音山頂禮完佛,小憩,而後隨着接踵的香客沿着極陡的石階下行。

觀音在身後,在頭頂,彷彿隨我而來,駐進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