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自然作文 > 秋風作文

【推薦】秋風作文錦集8篇

欄目: 秋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風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秋風作文錦集8篇

秋風作文 篇1

夏姑娘乘着一陣風離去了,緊接着是秋姑娘踏着優雅的步伐,來到了這個世界,把涼爽撒進了空中,為多姿多彩的世界增添了一份美麗。同樣,我也迎來了新的學校——延吉二初。

不必説寬大的操場,寬敞的足球場,聳天而立的教學樓;也不必説挺直的大樹,金色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單是休息用的長廊,就有無限詩意。長廊上的紫藤纏繞着,就像一條細小的蛇正在休息。它的葉子是對生的,橢圓形,有些毛,就像是一隻小動物的爪子。它們隨意地垂下來,就像是少女的一頭凌亂的金秀髮。細長的枝幹看起來是那麼的弱不禁風,但是它卻強有力地攀爬在長廊上,我不禁有些吃驚和欽佩。雖然紫藤那開花的美麗時刻我沒有捕捉到,但現在的它依舊風采不減當年。瞧,它在秋風下輕輕搖擺,散發出陣陣淡淡的憂傷。其實,你認真看,你會發現沒有開花的紫藤更美,是的,它很樸素,但又能怎樣呢?它有一種不一樣的美,隨風搖擺的它使得人們更多了幾分憐愛。就如同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樣。我不由詩興大發,寫出了一句詩——秋藤樸素又何妨?習習秋風使豔生。

風,停了。紫藤也不再跳舞了。它靜靜地待在長廊上,好似在思考人生。

秋風作文 篇2

秋雨下了一場又一場,枯葉落了一層又一層。

天空已經漸漸黑暗了下來,天空卻仍下着濛濛細雨。漫步雨中,看到街邊樹下,那些落着的,發黃的樹葉,恰似換上秋裝的麗人,難遮嫵媚風情。聽,那清爽,清脆的是秋雨。看,那絲絲的,滴狀的是秋雨。摸一摸,那涼涼的,滑滑的是秋雨

也許是一種嚮往,也許是一種默契,秋雨在散落的飄零這。看看秋雨的街景,我陶醉了,感覺是一種空靈的美,於是讓心與秋雨溝通,讓情與夜色交流。我和朋友坐在小吃攤上,看着雨夜的街景,談着秋雨的情懷。就這麼聊着、看着、想着,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沼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其實秋雨是很耐人尋味的,秋雨的滑,秋雨的涼,是一種永不幹涸的詩的泉源。

朱自清曾讚賞過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秋雨也是這般迷人,這種安詳的姿態最讓人難以忘記。

最喜歡江南女子的.温婉清麗,着一襲長裙,撐起一把油紙傘,漫步在那迷茫的秋雨中,古樸的青石板小巷裏,繡花鞋若隱若現。那是一幕怎樣的場景啊!宛若水墨畫那般淡雅脱俗。

討厭春天的雨,連綿膩煩;討厭夏天的雨,粗暴激烈;討厭冬天的雨,陰寒刺骨;唯獨那迷濛的秋雨,是我所鍾愛的。

秋雨遐思,我不在撐傘在大街上,任憑它温柔的觸摸我的臉,我的發,那真是一種幸福。

秋風作文 篇3

一夕秋風象絹扇輕搖,吹落了露珠,燥熱悄然散去。

一夕秋風吹過田野,一顆顆亭亭的玉米,忽然衰老,剛剛還努嘴巧笑的玉米穗張開了了大黃牙。

秋風吹過,藏在果園裏的石榴、蘋果像頑皮可愛的小孩子,露出笑臉。

秋風貼着蒼綠的葉子廝摩,是訴説即將來臨的黃,或是紅?或是對葉子皈依大地之前的惜別?

一夕秋風如唱詞:“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仿若太多的景物建築,都是為離別憂愁預備的。那古道亭台、老樹浮橋、江邊渡口、孤帆遠影……在一詠三歎、心碎纏綿中放大了秋風的淒涼。

痴情女子大多是美麗的寂寞花,為相思而人比黃花瘦。多事之秋、悲涼之秋纏繞心頭。淺吟低唱,惹花垂淚。然而,在我看來,秋風是收穫的信使,是曼妙的琴聲。它讓所有的生靈走向成熟。

“鑽石般純真,雪花般柔軟”的情愫總是令人嚮往,崇高潔淨的情感和靈魂能使轟轟烈烈的真情化作世間最幽美的旋律,飄逸在靈空。亦如一夕秋風,吹落了樹葉,孕育了種籽。

美好的祈願在深邃的目光中化作自由的船兒,在悠揚舒緩的音韻中遠航。啟航的小船載着我的祝福和欣喜,也載着絲絲縷縷温婉的秋陽。

一汪靜瑚,兩岸秋山,風景旖旎靜美如畫。蒼松越見韻致,菊花越發嬌豔。歲月的河流在芊指柔逸的詩意裏流淌。一抹笑靨如秋露滑落湖面,碧波微微盪漾,澗溪化成了汪洋。

一枚秋吻觸悸心靈的顫動,蝶翅飄過窗櫺,香風在凝寒聚涼的清幽裏芬芳四溢。湛藍的天空,潔雲象輕盈的小鳥翩然。情湖之上,可愛的小舟兒在痴情羅盤的導航下,穿越時空,觸扣我的每扇心窗,心目中的花蕾,嬌柔綻放。

多好的秋風,多暖的秋陽,多美的秋天!

我知道,一百個人心中會有一百個林黛玉。對秋天的不同解讀和感悟,能讓秋風秋水展示不同的情調。在我看來,自從美麗的天使來到沉世間那一刻起,年年秋風馨香逸,歲歲秋陽多婉柔。

一夕秋風入夢,我在夢中修煉純淨的靈魂……

秋風作文 篇4

星期三下午是中秋節,突然颳起了大風,這是入秋以來最大的一場風,簡直就像龍捲風。

你看,風吹得大樹都搖來晃去的,像是喝醉了酒,而小樹更是東倒西歪,像是在跳舞。那些已經發黃和沒有發黃的樹葉,被風颳得急忙往下落。但是,落下的樹葉瘋狂地亂飛一氣,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好像好多黃蝴蝶在打架似的。

你看街上的行人,有的順着風走就像有人在背後推着,想走慢點都不行;有的頂着風走,那可倒黴了,腿一個勁地往前邁,可身子就是走不到前面去。這還不説,沙子還一個勁地順着人的脖子往衣服裏鑽,弄得渾身都不舒服。那些騎着自行車的人不用蹬一下,有時還要剎一下車閘。而那些逆風騎的人彎着腰使勁地蹬着,還是騎得歪歪扭扭的,只好下車來推。

地上的紙片、樹葉、塑料袋在空中亂飛一氣。有的人家忘了關窗“啪啪”兩下玻璃嘩啦打碎了。我回到家裏,媽媽急着要去收衣服,哎,出去一看衣服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

這一場秋風,似乎在向人們宣告: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已經來了。

秋風作文 篇5

秋風來了,十月的風吹得人冷颼颼的。吹起了地上的塵土落葉;吹起了心中的漣漪。

今又秋風起,正是草枯時。草,是綠色的象徵,是生命的活力,是眾人仰慕的對象。古人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一句含義多麼豐富的詩呀!草本該就是綠的。當它從地下冒出頭來時,就已經懂得了這一點。樹葉是綠的小麥是綠的、花葉是綠,它理所應當就是綠的。可它有沒有想過,當自已處於秋季之時,自已還是那身油綠嗎?秋風從它身邊輕輕擦過,讓它感覺自已似乎一下子變老了很多,低頭一看,原來油綠的身子現在已經變得枯黃。可它卻沒有對世界擁有太多的留念,因為過了冬自已又會重新生綠。

今又秋風起,滿城落葉飄。秋臨葉落,是十分平常的,現在並沒有人太多的在意它。而在我國古代,秋臨葉落則是充滿意義性的,許多詩人將它運用到自已的詩中,來表達自已濃厚的思鄉之情。唐代詩人張籍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詩中雖然沒有提到“落葉”一詞,但卻有“秋風”。我們不難體會,詩人站在窗前,看着一片片樹葉被秋風從枝頭吹落的情景。當我站在窗前,看見樹葉被秋風落時,雖然沒有絲毫的思鄉之情,卻有一種説不出的悲傷。

今又秋風起,滿城黃金甲。金黃色,使人聯想到的詞是壯觀。是啊,當你站在野垠邊,看着眼下大片大片的稻田,好似金色的海洋,這豈不叫壯觀?這時,我便感到一種豪邁爽朗之情向我湧來,心中頓時像眼下的田野一樣開闊。在這金黃色的世界中穿梭,讓你有一種説不出的自由感,拋開一切雜念,在這金黃中停留片刻,會讓人感到無比幸福。

今又秋風起,正是感冒時。秋天雖然不處於寒冷季節,卻時不時會有冷空氣來襲。這不,昨天還豔陽高照的,今天怎麼就變得這麼冷呢?一看温度計,哎呀呀,不得了,昨天還是23度,今天竟然就成了13度,怪嚇人的。走在街頭,人人都穿着兩三件衣服,縮着個背,雙手插褲兜,“阿嚏,阿嚏”打個不停。提醒大家一句,秋季是一個容易感冒的季節,一定要注意採取防寒措施。

秋風又起,帶給人的更多是美麗和快樂。

秋風作文 篇6

中秋前的十幾天,小孩子們到處去撿別人蓋房子剩下的碎瓦片(或者是以前太老的房子倒蹋後那些碎瓦片),或是用一個木頭做的四方模具(我們叫“塗角印”)大概和磚頭一樣大小,然後用溝渠裏面的稀泥做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磚塊”,曬乾以後等到中秋節的下午,吃了中午飯以後,找幾個大一點的“大人”幫忙,砌成一個“蟻窯”,其實是一個用碎瓦片或是土磚塊砌成的“塔”。然後小孩在吃了晚飯後就到各家各户去“討草”(這是以前的事,現在都沒有“草”了,改成捐錢)或捐錢買些硫磺或柴油。小孩子們“討草”的時候要和大家説好聽的話,“阿嬸阿姆把草把來方(讀Bun)”,如果這一家給得多,就説得好聽一些,“如哩如,阿**嬸飼豬大過牛”等等,我也不記得很多了;差不多七點多八點來鐘的時候也就“討”得差不多了,這時候月亮也升空,大家開始點火“燒蟻窯”。

起火“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大人們都擺好了香案,在“天井”或是祠堂前,朝東邊點香祭月,小孩正在哦“燒蟻窯”忙得不亦樂呼。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藥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户都會拿一把鹽,朝着“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悦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以前的時候這一個地區好象很容易發生蟻災,人們以此祈禱平安。

拜月娘擺的東西也相當講究的,中間擺着“月餅”然後一邊擺着柚,一邊擺着另外一些水果,如香蕉,梨,柑,(潮州話叫“蕉梨桔”與“招來吉”同音)。還有“芋頭”也是少不了的

(潮州人稱他們為胡兵,胡兵的頭臚當然為“胡頭”又因為“胡頭”與“芋頭”諧音,所以“台芋頭”即是把芋頭切開成對半或四片,以示對胡人之恨)。如果這一家有小孩上學,那一定有“書冊糕”、鉛筆和田字格薄這三種東西,也是擺在中間,都是希望小孩能聰明,進步。然後還有一些“紙錢”(迷信品,鳳塘玉窖一帶做這種東西比較多)還有叫做“貢”、“島”、“花籃”等等,差不多十點左右就結束。

都有五六年沒有回家過中秋了,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這些舊俗。想想真是好玩!

中秋“燒蟻窯”源於本地一個爭取自由的民間傳説,相傳在宋末元初,元政府對當地漢人採取鎮壓政策,限三户共用一把菜刀,防止造反。對漢人採取非人的統治政策,漢族人終於相互約定於中秋造反,把刀藏在月餅盒中,以“放火”為號,一齊殺死當地駐守的元兵。後來時代變遷,演變為燒塔,又再因為本地“白蟻”為患,“蟻”與“瓦”恰好同音,即為今日的“燒蟻窯”祈求平安!

秋風作文 篇7

鏡中,依舊是那未老的紅顏,只是添了分憔悴。

虞姬長歎了一聲,跟隨項王這麼多年,他的事業由興到衰,一點一滴都看在眼中。

走出軍營,有些微寒--起風了。遠處一棵寂寞的樹,一棵刻畫這不盡的滄桑的樹,它的葉子一夜間怎竟變得如此枯黃?風中飄零的幾片黃葉,它們在空中漫舞,它們在守望些什麼呢?也許就是這些什麼讓他們遲遲不肯落下吧……

“夫人,穿上一件外套吧!”婢女的一句話打斷了她的思緒。是啊,天涼了,似乎是這天涼給這諾大的軍營披上了一層淒涼的外衣。

“項王怎麼還不回來呢?”虞姬焦急地等待着。

站在軍營門口的她也在守望着。

此時的項王也許在歸來的途中,他在思念那個守望他的女人。也許他在戰場上廝殺,劉邦大兵壓境,項王兵敗已成定局,但他不甘心。臨陣脱逃,束手就擒,這不是他的本色,在他眼中,輸也要輸得有氣魄,因為他是個英雄。虞姬相信他也許還能挽回這局面,因為他是個英雄。

英雄。想到這裏,虞姬的嘴角露出了一絲淺淺的笑容。

可這英雄,在幾天前,還以酒澆愁,並吟出了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兵荒馬亂的歲月,身為“西楚霸王”的項王竟然為自己一介單薄的普通女子心憂。

一陣暖意泛上心頭,但她又覺得有些悲涼。

項王面對刀光劍影血流成河的戰場,毫無懼色,卻為自己悵然。

是自己拖累了他呀!

虞姬不由得落下了兩行淚水。

“噠噠……”

遠方傳來了噠噠的馬蹄聲--是項王歸來了。虞姬忙拭去淚水,換上了一副歡笑的面容。

看到軍營門口的虞姬,項王又驚又喜。

雖然這不是虞姬第一次等待項王歸來,但每一次都讓項王驚喜萬分。

“虞姬冷否?”項王匆匆下馬,關切地問道。

“多謝大王關心,請入帳吧,虞姬已為大王準備好了酒菜。”虞姬每次都如此彬彬有禮。

兩人一同入帳。席間,虞姬請求為項王舞劍。

她抽出了一柄劍,那是項王特意為她打造的,純粹的金屬色映着虞姬那張落寞的臉。

舞的確很美,它舞出了項王練劍的剛和虞姬的舞之柔。項王為之拍手喝彩。可誰會想到這舞這掌聲下隱藏這的卻是生死離別。

一道騰空而起的血柱也很美,像這舞一樣的美。項王剎那間愣住了。面對自刎在懷的美人,項王失聲痛哭,可是虞姬早已離開了他--那個深愛她的男人,她走了,載着他的愛走了,不再回來了。

帳外,瑟瑟秋風還在繼續,可是,那枯葉落了……

秋風作文 篇8

迎向風掃落葉的秋天,挽手告別夏,早秋以一種枯黃凋零的形式降臨。

儘管看着凋敗滿地的落葉有幾分傷感,但秋風掃葉,逆風傲然而立,更多的還是那種如同風把自己託在天空的豪氣,如君臨天下,如一將功成。我一直很喜歡風,小時候一颳起風來,我就會敞開懷,讓衣角隨風飄動。現在的自己當然不會這樣做了,不是成熟了,而是現在的秋風與那時的風情調不同了,那時的風豪放清爽,現在的風滄桑空寂。但現在的風富有靈感,在殘葉卷地中還帶着浪漫。

“指間沙”還是一首歌名,在那首歌的壯闊背景,蒼茫意境裏,滲透着一些惆悵,還有人各天涯,但愛過就不負韶華的孤苦,剎那又感覺到了天涯淪落,隔萬水千山的蒼涼。我一定要邊散步邊聽歌這個習慣是無法改變的,在秋中的漫步,在落葉卷地中漫步,在清風襯托中漫步,我認為這很有靈感,它是多麼的獨特啊!那種感覺只有秋天才擁有。音樂能觸發人的感情,與環境情景交融,靈感一觸即發。

早秋並不是只有枯黃的,“秋畫”中的一句歌詞“夜色帶走了晚霞,灑落滿地的銀沙”,如果能把這一刻定格,那是一幅美好又獨特的畫啊!黃葉勾勒出秋風,漫步於秋葉中的我,戴着白色的隨身聽,手塞在兜裏,意境美乍現。

秋色藏在微微帶涼的空氣中,秋風、秋葉,勾勒出這幅畫是多麼浪漫啊!我心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