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物理選修3-2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38W

物理選修3-2教學反思

物理選修3-2教學反思

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理解這一現象,並能用右手定則判斷其中的電流方向。本課的教學設計以情景(衞星懸繩發電實驗)引入問題→學生實驗探索→分析歸納總結(右手定則)→應用。學生經歷了“問題→探索→協作分析→建構意義”的過程。

當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引入衞星懸繩發電實驗時,學生會產生疑問,第一問題產生,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也會有電磁感應現象嗎?通過實驗探索研究,疑問得到“解釋”,學生的實驗探索充分展示了這一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當第一問題解決後,自然會產生第二問題,閉合電路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與上一節的“當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閉合迴路中就有感應電流產生”之間是否矛盾?有何關係?學生按照自己原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分析,形成了趨於一致的意見,閉合迴路中的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而產生感應電流的情況,是屬於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而產生感應電流的很多具體情況之一。

接着第三問題產生,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進一步激起學生的探索願望,於是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研究,通過實驗找出了與哪些因素有關並作了記錄。然後根據實驗研究的結果並以原有的知識(左手定則)中得到啟發,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鼓勵同學大膽猜測,並對猜測(右手定則)用前面的實驗結果再進行驗證,從而形成了新的知識。

最後是自主活動、舉例分析,通過問題的解決,鞏固學生已建立的知識,並從右手定則和左手定則的區別中,使原有知識得到深化和提高。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是中學物理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從知識的發展來看,它既能與電場、磁場和恆定電流有緊密的聯繫,又是學習交流電、電磁振盪和電磁波的重要基礎。從能力的發展來看,它既能在與力、熱知識的綜合應用中培養綜合分析能力,又能全面體現能量守恆的觀點。因此,它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下面就有關課後的反思,作如下總結:

1、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課題引入是調動學生整節課興趣的關鍵,生動有趣的引入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為此,我先利用課件展示幾幅學生熟悉圖片,包括圓形日光燈管、發電機線圈、手握式手機充電器、無線光電鼠標等,並説明它們都是應用電磁感應的知識來工作的,讓學生明白,電磁感應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生產及高科技領域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所以學好這部分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從而引入課題:感應電流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呢?我們以前學過“恆定電流”,由“恆定電流”的知識知道,閉合電路中要維持持續電流,其中必有電動勢的存在;在電磁感應現象中,閉合電路裏有感應電流,那麼這個電路中必然要存在對應的感應電動勢。

2、利用實驗歸納結論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在於要求學生掌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中的各個物理量內涵,要求學生理解並能運用E=nΔφ/Δt和E=BLv這兩個公式。由於我的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因此我運用實驗教學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通過比較實驗裝置的差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的原因,幫助學生理解感應電動勢的概念;通過比較實驗中個別因素的差異而引起的變化,引導學生定性得出E與Δφ、Δt、Δφ/Δt的關係,從而為進一步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運用觀察、比較與設計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這個主體,使他們有強烈的興趣去思考、去推理、去學習課程內容。

實驗過程中,教學要求應清楚明確,應做到:

(1)提示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完整地分析實驗的現象。

(2)提醒學生在實驗過程思考哪些因素保持不變,哪些因素髮生變化,對實驗現象與結果有什麼影響。

(3)鼓勵學生大膽與分析和總結。

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做到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驗觀察、探究知識的結構和內容,教師應起到引導、糾正學生的思路,同時創造實驗環境、大膽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從而理解教學內容。

3、採用討論、練習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動口、動腦、動眼多種感知參與學習,啟迪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減輕負擔難度適中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中學生的接受能力,授課中不區別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教案中着重揭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及其公式ε=Δφ/Δt的建立過程、物理意義及應用。而公式ε=Blv只作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在特定條件下推出的表達式。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分清主次,減輕學生在認知上的負擔,又不降低應用上的要求。

為了在新課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在配置公式E=Blv⊥方面的練習,是有意削弱了的。課堂練習只安排了畫瞬時感應電動勢的示意圖,而把講課的重心放在公式ε=nΔφ/Δt上。考慮到E=Blv⊥=Blvsinθ中,要識別θ角,需要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常常要作透視分析與轉換,打算安排專門的習題課,對學生加以訓練.在教學初期,只安排θ=90°(即E=BLv⊥)的練習。 鑑於學生對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深刻理解和熟練掌握都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得到鞏固、加深和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我安排適量的針對性習題,通過習題力求使學生初步理解並掌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內容及表達式,真正理解與掌握知識的內涵。而第二課時側重於對定律的應用。在教學中沒有強調與E=BLvcosθ這兩個關係式的適用範圍,而是佈置了課後作業。我想這不但不會影響教學的完整性,反而能提高課後繼續探究的興趣。本課題內容應安排二課時,課後應視同學們的作業情況再安排一課時的整理與習題,力求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知識的內涵。

不足之處:本課程內容多,對學生實驗與分析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高,一部分學生由於基礎薄弱,使得一些知識點落實不到位,另外由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問題,少數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這在課後作業中也會有所反映。我應在課後要更好的關心這部份同學,同時應儘可能簡化教學過程但又不降低教學要求

一、設計的指導思想

依託網絡媒體的支持,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與量作為最高目標,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新途徑;以媒體支持環境為平台開展教學互動,拓展教師、學生個體之間合作與交流的渠道。

二、與傳統教學設計的差異

1.增加了教學的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完整、系統。

一般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是:讓學生在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礎上,學會如何使用楞次定律判定感應電流的方向。而我的設想是不僅要如此,而且要通過楞次定律的應用進一步讓學生理解電磁感應的本質——利用磁場間的相互作用實現機械能向電能的.轉化,或電能的轉移。

2.以學生的活動為主,以教師的引與導為輔,以媒體環境為支撐,以任務單為活動線索,使學生活動活潑、有趣,更有序。

為了貫徹二期課改要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的精神,本次課改的探索目標是如何開展以媒體為支撐環境下的互動教學。在初步的實踐後,我們發現如何處理好教師、學生、媒體三者的關係,將成為此次實踐成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有了這一設計。

三、教學的得與失

1.在以媒體環境為支撐的互動教學活動中,如何諧調好師、生與媒體三者之間的關係尤為關鍵。

由於媒體的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極有可能從教學活動中游離出來,從而影響教學,因此在這類形式的教學中,必須加強的學生活動的引導與控制,做到收放自如,使教學活而不亂。為此這節課我再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變革:(1)強調課前預習,並在課前每人發放一份活動任務單,明確活動的內容與要求,同時將這份任務單帶入課堂作為課堂活動的內容來完成;(2)對課件的使用做必要的説明——由於有些課件學生課前並沒有接觸過,對其作用和使用方法並不熟悉;(3)加強對學生活動的監督與指導,使行為偏差的同學及時得到糾正;(4)利用演示文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教師的影響力;等等。通過實踐表明,以上的變化還是起到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