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課文《在山的那邊》的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7.92K

課文《在山的那邊》的教學設計範文

課文《在山的那邊》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理解、積累“痴想、隱祕、誘惑、喧騰”等詞語。

⑵ 初步瞭解詩歌常識。反覆朗讀,理解詩歌藴含的哲理。

2、能力目標:

⑴ 領會詩中“山”與“海”的藝術形象藴含的意味,培養欣賞詩歌的能力。

⑵ 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⑶ 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像。

3、德育目標:

感悟詩歌表達的信念和哲理,學習詩人對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啟迪。

【教學重點】

1、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藴含的意味和感情。

2、體會詩中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學難點】

1、鑑賞詩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體會詩歌語言凝練,意味雋永的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詩人取象於羣山和大海,表達一種信念、一個哲理,意象壯闊,詩意跌宕。通過反覆誦讀,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凝練形象的語言。

2、聯想想像法:

用於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詩中“山”與“海”對應,形成強有力的衝突,波瀾迭起,顯現出情感的起落。關於“山”與“海”,特別是“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的理解,要調動生活經驗,激活思維,以求深層探究。

3、討論點撥法:

用於對詩歌意藴的分析。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及示範朗讀磁帶、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從誦讀與把握總體形象入手,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詩歌語言,探究關鍵詞語藴含的意義。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當一個山區孩子面對無言的羣山時,最美麗的夢便是對山那邊的世界的憧憬,讓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了生活中不倦的追求。今天我們走進王家新的詩歌《在山的那邊》,傾聽有關山和海的訴説。

二、資料助讀

投影詩歌文體常識簡介:

詩歌,文學的一類,與小説、散文、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飽含着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像,語言凝練而形象,具有節奏韻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詠、朗誦。

三、誦讀感知

1、學生默讀全詩,勾畫出詩歌的生字詞並疏解:

投影: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後解釋詞義:

凝成( )___________________

誘惑( )___________________

一瞬間( )__________________

隱祕( )___________________

喧騰( )___________________

痴想( )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明確,學生識記:

⑴ 凝成(níng):由氣體變成液體或由液體變成固體。

⑵ 誘惑(huò):文中作吸引、招引。

⑶ 一瞬間(shùn):一眨眼之間。

⑷ 隱祕(mì):隱蔽,不外露。

⑸ 喧騰(xuān):形容聲音雜亂,像開了鍋似的。

⑹ 痴想(chī):發呆地想。

2、教師範讀,學生體會誦讀中的語氣、停頓和情感表達。

3、學生練習朗讀,要求語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4、聽讀課文錄音,學生跟讀,想像詩歌中具有審美意義的藝術形象,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和思想感情。

請學生説出對詩歌意旨的理解。

學生的回答可能涉及到:如對詩歌中“山”與“海”兩個鮮明意象的感知;對追尋大海中遭遇挫折但又富有堅韌、樂觀的體會;對詩歌中“山”與“海”寄寓深層含義,是理想與挫折的象徵等。

引導學生揣摩:詩中的“山”與“海”藴含着什麼意思?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

詩中説:“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海”的深層含義是指理想的境界。“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嚮往的“大海”的一個屏障,是一種阻礙他夢想實現的現實存在。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無數座山。爬山比喻艱苦奮鬥,羣山比喻重重艱難險阻。

詩人取象於羣山和大海,表達的是一種人生感悟和堅定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5、學生齊讀,體味凝練而形象的詩歌語言。

四、研討釋疑,探究詩意

1、學生研讀詩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難詩句,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提出的疑難詩句可能有:

⑴ “隱祕的想望”指什麼?為什麼説“隱祕”?

⑵ 怎樣理解“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⑶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⑷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是什麼意思?

⑸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指什麼?為什麼説是“飄來的”?

⑹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

教師啟發、點撥,學生歸結:

⑴ 王家新創作談中説:“詩的開頭兩句,正是我‘小時候’的真實寫照。我想,幾乎在每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一些‘隱祕的想望’,而詩中的這種對‘山那邊’的遙望和幻想,構成了我小時候特有的祕密──在今天看來,它還隱祕地影響到我的一生。”作者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願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説“隱祕”。

⑵ “鐵青着臉”是擬人手法。是“我”心情沮喪時的主觀感覺。“我”爬上山頂,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是“鐵青着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⑶ “痴想”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裏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説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⑷ “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説幻想全然落空。

⑸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痴想、疑問而説起這話的,這話並非確指理想,所以説是飄來的。

⑹ 詩人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着“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説,理想滋潤着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2、教師提問,指名學生回答,如有不完善的地方,鼓勵學生補充:

⑴ “在山的那邊,是海”,對這個“山”字,“我”小時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⑵ 詩人領悟媽媽所説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麼,什麼是“信念凝成的海”?詩中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⑶ 讀第一部分,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⑷ 結尾表達的信念,如果用議論語言該怎樣表達?“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藴含着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⑸ 有人説,這首詩在藝術上波瀾迭出,緊扣人心,結合閲讀體驗説説你的理解。

學生回答以上問題,教師明確:

⑴ 小時候理解的山是指具體的、可見的、實實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今天,隨着閲歷的增長和體驗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是重重困難,道道難關。

⑵ “我”雖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頂之後,又堅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遠方召喚着我,鼓舞着我。詩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戰勝失望,就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海。而達到這個目標,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海”終將展現在你的眼前。從這個意義上講,“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⑶ “而我偏偏又是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王家新創作談》)

⑷ 由“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照亮前後的心情是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讓人興奮、驚喜。

⑸ 詩人富有堅韌的信念,但語調並不總是高亢的。他沒有迴避生活的真實,在詩歌第一部分,他以一個孩子的語調寫出,“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從負面描寫的挫折感,反過來從感官和情緒上增進了“山/海”對立的真實性,使詩歌得以在一種強有力的衝突中,飽滿地完成了最後的“海”與“山”的逆轉。同時,這種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詩獲得了一種恰當的節奏。

3、學生表情朗讀全詩。

4、語言運用:

仿照示例擴寫句子

例:海在喧騰→海在遠方為我喧騰→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樹在點頭→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堂小結

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告訴人們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堅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這種告訴,是藉助於“山”和“海”兩個具有審美意義和價值的形象來進行的。“山”,一個實際生活的境界,是要掙脱和超越的對象;“海”,一個想像性的世界,是追求和實現的目標。“山那邊是海”把詩人的哲理感悟轉化成了具體而又實在的人生不斷追求的過程。所以寄寓哲理的形象美是這首詩歌的鮮亮的特色。

六、課堂練習

投影:

鄉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提示:詩,是一門特別講究意境的藝術。《鄉愁》一詩以民謠的形式,表現思歸的情懷,全詩自然流暢、沉鬱、幽遠。全詩四節,每節以一個意象為中心,表現一層意思。四節詩以民歌反覆詠唱的節奏和音調有機相聯,層層遞進,表現出感情和人生髮展的波瀾。吟詠起來,《鄉愁》就像一首悠悠的懷鄉曲。

思考:《鄉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構成四節詩的核心,而這一切無不一層深似一層地揭示出了“鄉愁”的底藴,最難抑、最傷感的“鄉愁”,莫過於這“一灣淺淺的海峽”。作者以_______、_______象徵祖國,又充分運用了強烈的_______手法,含蓄、委婉地把_______表現得淋漓盡致、深切自然。

〖參考答案

郵票 船票 墳墓 海峽 母親 新娘 對比 思念故國的情懷

七、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題(三)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熱門搜索
學校裏的新鮮事六年級作文 這個冬天不太冷1000字的作文 寒假製作花燈的優秀作文300字 遊半山書局的作文700字 迎接開學作文600字 在校園裏找春天作文 外資酒店經理年度個人的工作總結 描寫西湖的好句子 四年級數學上冊《温度》的教學反思 感恩節祝福語46條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及賞析 秋天的黃作文 國慶節活動教案 我的球迷老舅四年級作文 我的寒假計劃三年級日記 海洋館一日遊四年級優秀作文 送給朋友送別祝福語 改寫江南春作文 好人與壞人為主題的作文 入不敷出的成語故事 跨國公司 汽車銷售半年工作總結 兩隻小猴的夢想作文 我愛上了閲讀四年級作文 苦難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煉散文 楚文化 夢想中的新型汽車優秀三年級作文550字 田園風光優秀作文600字 海子的詩歌代表作 爺爺奶奶我想對您説四年級作文 然字開頭的詩句 卧龍崗一日遊作文 幼兒園打招呼優秀教案設計 幼兒園過新年教案 雪中的校園寫景作文 我學會了獨立的小學作文 實習的總結及心得體會 《五三班的壞小子》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五年級 我和媽媽小學作文450字 一包早餐奶作文500字 宋詞喜遷鶯·邊城寒早賞析 小木船五年級學生作文 我的海上郵輪遊優秀作文 愛同行的日子初二作文 大學生應聘網絡管理員簡歷 夢想在空中飄散初中作文 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