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課文秋天精品教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83W

課文秋天精品教案

課文秋天精品教案

一、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反覆朗讀、描繪畫面來把握作者的情感,體會詩歌的意境。

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 感悟秋天,讚美秋天,熱愛秋天。

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提及秋天,我們自然聯想到碩果掛枝、糧倉滿溢、農人慰心的笑容。的確,秋天是一個成熟和收穫的季節,因為土地是真誠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是秋天用收成證明着播種者的品質;秋天又是寬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腸去孕育勃勃生機的滿園春色。現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鋭的詩心捕捉,繪寫出了秋天的風彩。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秋天》,體味動人的秋魄。

2、介紹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詩歌是何其芳最喜愛運用的文學樣式。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留下寂寞和憂鬱。

何其芳對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表現出執著的探求。在詩歌方面,他創作之初即十分講究完整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詩明顯地具有細膩和華麗的特色。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

①標註生字詞,注音釋義

②注意劃分詩歌節奏

(1)注音

肥碩shuò 棲qī 息 烏桕jiù 夢寐mèi 清冽liè 枯涸h é 鐮lián 刀 蟋蟀xī shuài 廖闊 liáo kuò

(2)釋義

丁丁:形容伐木、彈琴等聲音。

肥碩:文中指果實又大又飽滿。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寥闊:高遠空曠。也作“寥廓”。

枯涸:乾涸,沒有水了。

清洌:水清。 夢寐:睡夢。

幽谷:幽深的山谷。

2、學生聽朗讀錄音,可輕聲跟讀,把握詩歌節奏,熟悉讀歌內容。

提示: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標準:按節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秋天》可按意義標準劃分朗讀節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着/白霜,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3、全班有感情朗讀詩歌

4、請男/女生朗讀 (師生互評)

5、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文中描繪了幾幅畫,試着給它們取上整齊、漂亮的名字。(小組討論合作)

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氣特徵;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洌,這些都暗示了是在秋天。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由遠及近的順序,抒發了作者熱愛秋天、讚美秋天的感情。

請同學懷着熱愛喜悦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三、作業

1、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説説為什麼喜歡這幅圖,或是把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畫繪畫出來,展示給同學。

2、反覆朗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

第二課時

一、描繪秋天、感悟秋天 1、學生朗讀詩歌,漸入詩歌意境

2、請同學試着背誦詩歌

3、檢查作業請同學出示圖畫,並結合講解

請同學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喜歡一幅圖畫。

師生互評,教師引導總結,初步體味詩歌意境。

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裏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揹簍,這份喜悦要與親人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南還瀰漫着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着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着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漁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着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載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悦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裏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二、師生合作,品析語言

請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説説喜歡的理由(從內容與修辭手法等方面分析,師生補充互評)

要求:先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詩

説説喜歡的理由

如: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裏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三、品味詩歌意境

1、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

2、請同學(結合美句賞析和圖畫講解)説説課文表現了什麼意境?並結合課文説説依據。

教師補充總結:表現了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意境。

四、仿寫歌詞,歌唱秋天

詩歌詩歌,好的詩就是一首歌,這首詩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首歌《春天在哪裏》,教師把詩歌第一小節改成了歌詞,作為範例:

秋天在哪裏?秋天在哪裏?秋天就在豐收的農家裏,

那裏有稻穀,那裏有瓜果,還有那揹着揹簍的農家女。

請同學小組合作就把這首詩的二、三節模仿《春天在哪裏》的歌詞改寫成一首秋天在哪裏?並在小組內演唱。

五、背誦比賽

採用自背、全班齊背、分組背等方式,調動學生的激情。

六、作業

1、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2、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並作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