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歷史典故

歷史典故:空城計

欄目: 歷史典故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導語: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衝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後被用於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於己弱而敵強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吧!歡迎大家閲讀!

歷史典故:空城計

【拼音】kōng chéng jì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着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

【出處】‘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

【解釋】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

【用法】作賓語;指欺騙對手

【押韻詞】鴻都買第、深溝高壁、烏衣子弟、引人勝地、迴天無力、四海皆兄弟、輕身徇義、抅奇抉異、鋪胸納地、存而不議、......

【邂逅語】諸葛亮彈琴退司馬

成語例句】

◎ 奇怪的是鎮裏唱了空城計,不是雙休日,辦公室樓上樓下都空空如也。

最早的空城計: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佔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浩浩蕩蕩,攻打鄭國。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羣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上卿叔詹説:“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準露一絲慌亂之色。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裏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説道:“楚軍已經撤走。”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叔詹説:“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Tags:歷史 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