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探究論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探究論文

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中國工筆人物畫有着漫長的發展史,在唐代已達高峯,各體俱備,異彩紛呈,其後每況愈下,逐漸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雖然優秀的工筆畫家不斷出現,但是始終沒能成為畫壇的主流。建國以來,在中西繪畫技法上打下堅實基礎的徐悲鴻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國人物畫學習,對中國畫壇產生了深遠影響。工筆人物畫在長時間的休克中得到復甦和繁榮,從傳統中吸收智慧,從現實生活中搜取素材,從國外繪畫的精髓中汲取養分,為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繁榮發展提供了不可磨滅的新的道路。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工筆人物畫進入繁榮時期,人物畫創作風格面貌表現為題材和形式風格的多樣化,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藝術家自覺的藝術活動,更會促使某種創作風格的產生和發展;而不同羣體對藝術創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導致藝術創作風格方法的多元。

 論文關鍵詞: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藝術個性;藝術風格;多元化論

當代工筆人物畫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寬鬆的藝術範圍使工筆人物畫創作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畫家們以開放的心態吸取古今中外的精華,無論在油畫、壁畫、版畫、連環畫、裝飾畫,只要有益於表現創作風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鑑,這使得現在的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呈現出各種可能性,甚至有些工筆畫的創作風格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工筆畫是用工整謹細的筆法來描繪物象的,是中國繪畫傳統中的一種繪畫形式,追求繪畫手段的裝飾性意味,造型手法上強調寫意性的旨趣、概括、提煉,並主張以神韻、神態的思維為先導來把握物象的本質形態,這説明當代工筆人物畫壇已是多姿多彩的語言形態,要想準確的將這些語言歸類是很難做到的。

一、工筆人物畫的創作風格多元取向

1.追求傳統的寫實特點,就是風格上呈現工整、細謹,鍾情於古典工筆人物畫的筆法、用線及層層渲染中容入現代元素,並借鑑西畫中嚴謹紮實的造型技巧,重新構想着自己的語言形式形態。以何家英、李愛國等為代表的一部分工筆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合了西方的寫實觀念,走出了一條寫實的傳統路線。

2.吸收水墨畫及裝飾畫語言,強化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即吸收水墨畫語言及其寫意旨趣。它從一味傳統的工整謹細中走出,進行潑彩、潑墨試驗,強化工筆畫的寫意性而將水墨筆法及寫意精髓採納到自己的語言形態中,不但豐富了工筆人物畫的表現形式,也使古典繪畫中的繪畫形勢相融合,如“工筆”與“寫意”、“色彩”與“水墨”、等,都在當代實現了大融合。引入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注重裝飾性的造型觀念,吸收西方構圖造型理念,逐漸形成裝飾變形的工筆重彩人物畫新樣式。這種繪畫色彩對比較強烈,造型古樸誇張,顯示出獨特的風格風貌。

3.繪畫材料的研究,借鑑油畫、版畫及壁畫的表現手法,智力於色彩的塑造能力和材質美感的表現,並進行多種創作手法方法的嘗試。近年來,由材料而表現已經成為繪畫交流的總體趨勢,在工筆人物畫的繪畫過程中材料、肌理媒材等技術元素的使用也越來越明顯。畫材的拓展與使用,極大地豐富了工筆畫的語言表現,從而使工筆人物畫相對於古典時期的繪畫具有更寬廣的表現領域和更搶眼的視覺效果。

二、當代工筆人物畫創作風格多元化的原因

1.地域及文化選擇的不同

當代文化語境的獨特性必將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符合當代人們審美需求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是時代的需求。在當代多元文化語境中,藝術家的文化價值取向、審美理想不再有單一的標準,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己經突破了過去審美模式的單一性、模式性的侷限,幾乎每一位工筆人物畫家都在努力突破傳統工筆人物畫的模式,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工筆人物畫作品層出不窮。這些種種跡象表明,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創作格局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並置的時代,尋求突破成為必然。

2.不同藝術家的藝術個性,促成當代工筆人物畫藝術風格

改革開放迎來了強調藝術個性化創作的現代藝術潮流,在東西文化的交融中,當代中國畫壇正步入表現形式多樣化的進程,面臨如何向現代轉型的問題。當代廣大工筆人物畫家們自覺尊重自己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個性價值,努力順應自己思維模式,積極構建拓展其獨特的個性化藝術表現形勢,探索藝術的發展方向而向現代蜕變。

三、當代工筆人物畫的多元化趨勢

當代工筆人物畫已經走向了多元的趨勢,形成多種角度、多層面的發展格局,無論從題材內容、形式語言、創作理念、藝術式樣、審美趣味與藝術本體的追求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相當深刻的變化呈現出勇於探索創新的新局面,顯示出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機。現階段對其進行研究總結是對今後的工筆人物畫拓展做有利的鋪墊。在多樣的表現形式下,在繼承當前所有的新的語言形式的基礎上,在跟隨着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的同時,我們要深入挖掘工筆畫人物畫創作風格的表現深度,並注重通過形式的層面而深入到繪畫的精神層面,在新的知識視野與新的時代背景下創作出無愧於這個時代的藝術精品。

參考文獻:

[1]唐勇力.中國人物畫創作之思考[J].新美術,1994,(01).

[2]李澤厚.美的歷程[M].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3]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07).

[4]潘天壽,談藝錄[M].江美術出版社,1985.

[5]美術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