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關於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67W

關於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

關於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

篇一:四年級上《家鄉美》音樂教案

單元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和演唱音樂實踐活動,感受我國各地極富特色的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家鄉和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之情。

2、 聆聽小提琴獨奏《牧歌》,瞭解蒙古族民歌悠揚寬廣的旋律特點,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美與豐富的表現力。

3、 聆聽《故鄉是北京》,感受戲歌中的京腔京調,瞭解戲歌的基本知識。

4、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楊柳青》,並嘗試用江蘇方言演唱歌曲感受這首江蘇民歌的風格。

5、 學唱歌曲《大雁湖》,感受鄂温克族民歌的風格特點,並通過改編歌曲拍號,進一步感受2/4拍和3/4拍的不同特點,並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

單元教學重點:

能用輕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並感受不同民歌的風格特點。 單元教學難點:通過改編歌曲號,進一步感受2/4拍和3/4拍的不同特點,並體會歌曲情緒的變化。

教具、學具使用:

電子琴、教學光盤、多媒體設備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發聲練習,演唱《楊柳青》

第二課時:欣賞《牧歌》,演唱《大雁湖》

第三課時:欣賞《故鄉是北京》,創編與活動。

篇二:湘教版美術五下《家鄉美》教案及反思

教案背景:

家鄉美以表現自己家鄉美為情感激發點,讓學生首先熱愛家鄉,對家鄉的情感融入到繪畫表現、圖案設計和手抄報的製作中。針對本課的特點,我把內容拓展到教材以外,以教材為最基本的課堂素材,用網絡素材和課堂融趣味化、生活化、知識化於一體,城市古蹟,特色景點,魅力小巷。引導學生去從各方面瞭解家鄉,熱愛家鄉,從中讓學生真正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教材分析:

教材家鄉美以表現家鄉美為情感激發點,讓學生將對家鄉的情感融入到繪畫、圖案中去。

我拋開課本,先讓同學們欣賞安丘的美麗風景,青雲湖、書院、五龍山,讓學生來認識安丘,熱愛安丘。

教材中還提供了一幅以表現現代化大都市為主題的攝影圖片和兩幅分別表現城市和農村美麗風景的學生作品,家鄉的美麗為不同生活環境中學生的創作活動提供一定啟示。

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可先將本地風景給學生欣賞,讓學生認識安丘,認識家鄉,從而熱愛家鄉,由此導入新課。在指導學生畫家鄉美景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認為美的景色,表現家鄉的景色,先全班同學評出最美的風景,可選擇本地最有代表性,來指導學生了解掌握抓住外形特點表現家鄉美景。學生邊學習邊嘗試表現。嘗試表現後應抓住反饋

指導環節,教師選擇較好的作業和問題較大的作業,到實物投影儀上,師生共同點評。接着再給他們欣賞一些較優秀的繪畫作品,以瞭解更多的繪畫方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並對下一步更好地完成設計表現予以啟示。作業完成後,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課前展示:學生分小組把課前準備的安丘的美景圖片展示出來。

2、教師展示:(安丘美景視頻,學生欣賞,並回答是什麼地方?)

3、學生欣賞並討論(交流感受)青雲山,青雲湖,市北區,柘山風景,等。

4.教師小結:安丘這幾年變化可真大,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不管我生在農村還是出生在大城市,家鄉都是美的!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熱愛家鄉就是熱愛祖國。(引出課題:家鄉美)

二、我愛家鄉美

1、小組討論,你認為家鄉的什麼最美?大樹,小河,水庫,麥田,漁塘等。

2、教師展示圖片

3、讓學生感受美無處不在。

4、我會畫

出示課件:構圖的處理。

⑴(前主後次,前實後虛,前大、多,後小、少)

牏鋪囟ǖ哪諶蕁(房屋、街道、田野、樹木等)

牏悄諶蕕娜∩帷(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徵) 牏仁ι總結作畫方法和步驟,提出作畫要求:犙≡裼寫表性的內容和景物,將家鄉的主要特點表現出來,不必完全寫實。(練習) 牐犠⒁庥兄鞔危有取捨,注意構圖的完整性。

三、我會畫:

1、同桌之間完成一幅家鄉美景圖

2、小組內展示:

3、小組可以對其它小組進行指導、修改。

4、教師進行指導。

四、我是小小評論員:

1、先自己評自己的作品

2、小組長評

3、班內互評

4、確定出優秀作品

5、教師總評並在視頻展台上展示

五、拓展

你對家鄉還有哪些瞭解,課後通過網上搜索找一找。

教學反思

《家鄉美》對於學生學習的總體印象是兩點:一是單獨的回憶,容易把學生的主觀性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範疇,主動學習的能力容易被約束,二是有些學生,不瞭解家鄉,甚至是不知道家鄉風貌,在教學過程裏儘管可以進行引導性學習,並動手在網上學習,瞭解家鄉。 可以變《家鄉美》為《安丘美》或者《村莊美》,在不改變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大自然),歌頌家鄉(大自然)的情感這個主線的情況下,我把課題從遙遠的家鄉拉近到學生的生活。

二是注意情景培養與學習習慣的養成,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自己出發現,學生自我學習與被動學習的時間控制與尺度,學生學習習慣的慣性培養,培養學生自主,自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作業評價,不注重得分的高低,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小組互動評價與教師主觀評價結合的形式進行。對於作業的質量,我認為評價的準則應該是一個縱向的比較和一個橫向比較的結合,學生既要相互比較,也要自我比較。教師在作業評價的位置應該是以旁觀的姿

態欣賞學生對自己的肯定,又要以專家的形象控制偏激的評價與過度評價,把握住公平原則,優秀與不合格的對立是一定存在的,前提是尊重每一個學生,在不傷害孩子尊嚴的同時一定要指出他的不足。

篇三:初四專題複習課《我愛龍口家鄉美》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學情分析

初四學生在最後一輪的熱點整合複習環節中,有待進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強化訓練。學生關注時政的習慣已經養成,但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有待加強。通過本課的學習,將知識與社會熱點有機結合,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總結答題規律,並養成關注時政的好習慣,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形成正確的觀點。

二、 課程標準分析

本課涉及的知識面廣泛,例如:黨的基本路線,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資源環境國情,總體小康等等,均為課標要求的重點內容。

三、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了解家鄉龍口的發展成就,理解貫徹黨和國家基本路線的重要意義,明確我國的基本國情,加深理解可持續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

2、能力目標:從時政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加強課本知識的回顧運用。

3、情感價值目標: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社會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親社會行為;堅定信念,擁護黨的領導。

教學過程:

一、 圖片導入新課:

博商購物廣場,南山旅遊區,我們的社區全貌 這些景觀同學們再熟悉不過了,從這些照片可以看出近年龍口經濟發展之迅速,人民生活更殷實了,城鎮更繁華了,鄉村更整潔了。我們的家鄉更美好了。今天,讓我們進入專題複習課《我愛龍口家鄉美》,讓我們在共同關注龍口發展中進一步理解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提高運用課本知識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設計意圖:這一導入環節創設了開放性的教學氛圍,用學生熟悉的景觀激發學生的熱情,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並從學生角度,很自然的交代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龍口發展我關注

(1)經濟發展狀況是一個地區社會事業的基礎,在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名單中,龍口排名第11位,這一成績決定了龍口人民的幸福指數的提高。那麼我們龍口經濟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學生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龍口重獎經濟發展示範企業及功勛企業家

龍口市每年隆重表彰有突出貢獻的經濟發展示範企業和功勛企業家,授予獲獎企業家“龍口功勛”稱號。近年龍口強化政策激勵,出台有關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在技術創新,企業經營等方面制定具體的獎勵扶持政策。

材料二、龍口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拉動經濟增長,進一步提升外向度的重點工作來抓。招商引資工作不斷邁向新台階。到目前,龍口時間外商直接投資大1.34億美元。

看了這兩條新聞以後請同學們以“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推動龍口經濟發展為主題進行如下探究:龍口市的這些做法體現了黨和國家的哪些方針政策?龍口經濟發展取得這麼大的成績有何意義?

(2)學法指導:要求學生細讀材料,分析材料,獨立思考查閲課本,形成書面文字,再進行合作交流,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

(3)小結並板書

龍口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重視科技創新,企業創新,堅持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堅持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 使我市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為國家發展做出了貢獻。

板書完成為;

我愛龍口家鄉美

富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設計意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貫徹和落實黨的基本路線,是課程標準中的重點內容,為了讓學生把這一重點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加深理解和運用,蒐集了這兩則材料,這一環節重視對學習方法的指導,要以學生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為主要目標。

三、 龍口美景入畫來

圖片賞析:羣鳥雲集的黃河營海岸 美麗的王屋水庫全貌 介紹兩幅照片,請同學們説説家鄉還美在哪裏

家鄉環境優美,資源豐富,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

材料三;龍口市投資5.4億元,對10個重點污染項目進行改造。泛林水泥公司等10家水泥企業立窯生產線關閉工作進展順利。龍口市通過組織參與國家、省市科技計劃立項,扶持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節能減排項目,攻克了節能減排的技術難題,節能減排工作成績顯著。

1、請評價一下我們龍口市的這種做法。

學法指導同上:要求學生細讀材料,分析材料,獨立思考查閲課本,形成書面文字,再進行合作交流,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案。

教師進行小結:我市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僅關注當代的發展,更為了子孫後代永續的發展。這些做法,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優美,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

板書完成:

我愛龍口家鄉美

富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美麗—————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走科學發展之路

2、龍口市是怎樣順利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

篇四:《家鄉美》教學案例

一、指導思想

新的課程改革改變了我們的觀念,要更多的從生活角度而不是從美術角度來看待美術教育。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始終認為兒童美術教學不應侷限於教材,而應以教材為最基本的課堂素材,使得美術課堂融趣味化、生活化、知識化於一體,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教材,把室內的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同時將美術教學空間拓展到室外:城市古蹟,特色景點,魅力小巷。引導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街小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從促進學生髮展角度組織課程內容,淡化學科中心,才會努力將美術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才會讓學生真正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美術》第10冊中的《家鄉美》一課屬於美術課程四個學習領域中的“造型·表現”領域。“造型·表現”領域在本學段(5-6年級)是指選擇適合於用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更

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作,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進行本領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則。

俗話説,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家鄉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對於家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很深厚的思鄉情結。學生長期以來在家鄉的傳統文化光輝照耀下,有着自己許多獨特的感受,以此題材進行教學,能喚起學生對家鄉、對祖國、對大自然的一種美好情感,讓學生用審美的眼光,真摯的情感,純潔的心靈去發現、感受家鄉獨特的魅力。所以,“家鄉”是貼近學生生活經驗的一個學習內容,但與學生生活有關的“表現創作”才是“造型·表現”的主旨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瞭解自己的家鄉,更要讓學生通過藝術的方式表現家鄉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設計思路

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課題內容,利用家鄉豐富的人文傳統和有特色的風景風貌,進行開放性的鄉土美術學習,運用旅遊推介這種新穎的方式,讓學生去體驗、感受、表現、創作。鼓勵學生不拘泥於對象的形與色,大膽表現,學習用不同的材料、藝術語言去表現家鄉的美。讓學生學會關注、瞭解、表現家鄉的文化,進而培養學生的家鄉情,從而昇華到熱愛祖國大家庭的情感。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選擇家鄉的一美景,用繪畫的方式表現。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意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歌頌宣傳家鄉的情感。

五、關於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家鄉的美景,為了讓學生充分表現出家鄉的美,教學中採用了大量的精美圖片給學生欣賞,在欣賞討論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家鄉,瞭解家鄉。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最初對家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對祖國、對民族的一種深厚的愛國情感。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構圖的安排和畫面的取捨,對於該難點的突破是採用對比教學法。比如:如何突出要表現的主景,教師出示三張學生作業,讓學生進行對比分析,哪幅畫較好的突出了主景,表達了主題。此外,還要引導學生運用發散式的思維、舉一反三的方式自己思考,有了案例的基礎,同學們創作起來就不會感到很困難。

六、活動過程

A、引導階段: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導入:同學們,我們長沙在不久前剛剛榮獲了全國首批24座歷史旅遊名城的稱號,作為長沙人,我們都應該感到驕傲自豪。為了更好地發展家鄉的旅遊業,旅行社找大家幫忙,希望能更好的宣傳推介家鄉,讓更多的中外遊客走進湖南,走進長沙,感受長沙的魅力,好嗎?

2、課前明確學生任務:讓學生扮演導遊,通過速寫、攝影、採訪等方式收集各種資料。

3、分小組討論交流所獲信息:多媒體播放教師自制的《魅力長沙》DV片,藝術再現長沙美景,開闊學生思路。

B、發展階段

(二)選擇主題 傾情訴説

老師讓學生分組扮演導遊,大膽的暢所欲言,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並用自己的語言對家鄉進行生動的描述。

主題版塊:現代都市、古城古域、旅遊景點。

生①:各位遊客,歡迎大家來到長沙的天心閣旅遊!天心閣雖然沒有故宮、天壇那麼雄偉,但是作為古城長沙的標誌,它像一位瀝經百年蒼桑的老者一樣,見證了古城的歷史,一定會讓你感受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生②:我喜歡旅遊之城的長沙,桔子洲頭因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而文明天下,它婉若一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母親河湘江的懷抱,顯露出山水洲城的獨特魅力。

生③:隨着歷史的變遷,長沙正朝着現代化大都市的目標闊步前進。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這裏是長沙人氣最旺的商業地之一,無不顯露它濃厚的商業氣息和經濟的飛速發展。

(一一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 師:聽了這動人的描述,同學們此刻的感受如何?(有些同學想像長沙將會吸引更多的中外遊客,而有的同學在感慨歲月的流逝??)

C、分析階段

(三)啟發思考 感悟領會

1、師:剛才大家都用語言表述了家鄉的美景,如果再配上自己

的藝術作品,那不是更有創意,更有宣傳效果嗎!

2、出示一張攝影圖片和三張學生作業,讓學生對比討論分析哪一張較好的突出了要表現的主景。

3、總結:前主後次,前實後虛→層次豐富,突出主景。

4、出示老師和學生範畫並欣賞,再次激發學生動手慾望。

5、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D、活動階段

(四)大膽創作 表現家鄉

1、循環播放,觸發靈感。

2、現場表現創作(作業環節)。

E、評價階段

(五)交流展示 昇華教學

1、學生以多種方式展示作品

①就地舉辦“魅力長沙展”,學生充當導遊,向遊客宣傳推介長沙。

②將旅遊介紹文字和藝術作品放到網上發佈,宣傳推介長沙,讓更多的遊客認識它的魅力。

③創意寫作,把創作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用詩歌、日記、散文等形式寫下與家人、朋友分享。

2、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我們家鄉的美景,其實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家鄉的美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課後用更多不同的藝術形式,把家鄉的美景描繪得更加絢麗多彩,把

篇五:第2課《家鄉美》

[教學內容]:

1、歌曲《楊柳青》、《大雁湖》

2、聆聽曲《牧歌》、 《故鄉是北京》 3、編創與活動 [教材分析

]: 1、歌曲《楊柳青》

這是一首江蘇地區廣為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它以襯詞“楊呀楊柳青”而得名。歌曲通過對黨的讚頌抒發了美好生活所帶來的喜悦之情和對家鄉的熱愛。歌曲的曲調為五聲宮調式,全曲歡快活潑、熱情風趣,襯詞在歌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擴充樂句的重要手段。第一、二兩樂句均為6小節,其中末兩小節均為襯詞,第三樂句(4小節),第四樂句則全由濃郁的地方方言特點的襯詞構成,這不僅造成了一種詼諧的情趣,而且增強了江蘇民歌的風格。

2、歌曲《大雁湖》

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曲調優美抒情、悠揚動聽,富於歌唱性。曲中通過對大雁湖景物的描繪,抒發了人們熱愛家鄉的真切情感。歌曲為2/4拍、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曲調中“”切分節奏運用,使音樂富有動感。特別是第二樂句襯詞“啊哈嗬”的運用更增添了歌曲濃郁的地方風格,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發自內心的讚美之情。第三樂句採用第一樂句換頭重尾的手法,曲中的上下八度大跳把蒙古族人民的粗獷豪放的性格刻畫得栩栩如生,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無比熱愛之情。

3、歌曲《故鄉是北京》

們則對這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現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鄉是北京》這首歌曲正是傾吐了生長於北京的人們對鄉土懷戀的情緒。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傳統景物(如天壇、北海、蘆溝橋等),也展現了現代都市的風貌(如高樓大廈、旋轉廳、電子街的機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條、豆漿、家常餅,來觸發積澱於心中的鄉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樸實而貼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劇和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賦予了歌曲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

4、《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長調牧歌的代表歌曲。歌詞充滿詩情畫意,旋律具有內蒙古民歌中優美、抒情、高亢、悠揚的特點,加上舒展、悠長的節奏,淋漓盡致的展現了美麗富饒的草原一派迷人的景色,也抒發了內蒙古人民對自己故鄉深沉真摯的戀情。

[教學目標]:

1.從聆聽《北京是故鄉》《牧歌》,演唱《大雁湖》、《楊柳青》四首作品中,感受祖國大地從北到南有代表性的四個省市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

2.從聆聽上述兩首首作品中懂得獨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現力。 3.從演唱上述兩首民歌中,瞭解北南兩地民歌音調的風格,以及改編其拍號後所創造的另一種情趣,從而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讚美自己家鄉的歌並進行抄寫記錄。

4.學唱《楊柳青》、《大雁湖》從演唱上述兩首民歌中,瞭解北南兩地民歌音調的風格,以及改編其拍號後所創造的另一種情趣,從而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每首歌有感情的唱好,把節奏唱準,音準要正確。 2、通過比較法感受蒙古長調的特點;

3、在欣賞《牧歌》的過程中對學生感受、表現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在欣賞《牧歌》的過程中對學生感受、表現能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楊柳青》

一、導入

教師講解:民歌往往用當地的地方語言來演唱更為親切動聽,因為民歌就是當地人民的口頭音樂創作。《楊柳青》是江蘇一帶流傳很廣的民間小調,它裏面的襯詞就是當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達了江蘇人民對家鄉的熱愛。

二、學習歌曲《楊柳青》

1、欣賞《楊柳青》的演唱。

設問:我們班上是否有江蘇人。你聽到過這首民歌嗎?你能哼唱嗎?

2、輕輕地跟着錄音哼唱一次。

先把詞單獨練習念幾遍,然後再跟錄音哼唱。

3、學唱曲調:

(1)可以分句學唱,但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

(2)設問:曲調由哪幾個音構成?(1 2 3 4 5 6 )

(3)第二樂句、第三樂句的附點八分音符要唱好。

(4)設問:曲調中出現幾次“xx xo”?在出現“xx xo”時,可以按節奏輕輕拍手。

(5)完整地、歡快地唱全曲。

4、學唱歌詞:

(1)朗讀歌詞。按節奏讀歌詞,尤其是襯詞要讀得流暢。

(2)把歌詞填入曲調後歌唱,注意情緒與速度。

(3)如班上有江蘇的學生,請他教大家方言,然後用方言演唱。

5、表演歌曲:

(1)在“ xx xo”處,兩人用豎笛輕輕相碰三下,也可用木質的打擊樂器打擊三下。

(2)選擇打擊樂器,編創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6、小結:江蘇風格的民歌,江蘇人民唱自己家鄉的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大雁湖》

教學過程

一、直接切入:

《楊柳青》是江南地區的民歌。現在我們要學北方內蒙古地區的民歌《大雁湖》,由於南北地區的不同,民歌風格也完全相同,

二、欣賞《大雁湖》

1、範唱。

2、設問:你能聽出南北民歌的不同的風格嗎? (南方曲調較平穩,北方曲調多大跳,……)

三、學唱《大雁湖》

1、朗讀歌詞,熟悉歌曲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西北的熱愛。如果有內蒙古的學生,請他談談在歌曲基本會唱的基礎上學唱曲調家鄉風光。

2、跟隨錄音哼唱歌曲數次,個別句子練唱。要注意樂句的完整性(4小節一句)。 3、(因為該歌的大量的切分節奏,學生不易掌握)。在學曲調時,擬用點譜法,學生跟着教師的指揮棒(教棒)點譜學唱。能唱準即可(為以後學習切分節奏作感性鋪墊)。

4、把2/4拍改編成3/4拍:

(1)各組討論自編,也可自由結合自編。

(2)交流自己的改編創作,選出一、二首改編較流暢的曲調,把歌詞填入。

(3)按順序唱歌。

四、小結:

把民歌作改編創作,又是另一種樂趣。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歌曲《楊柳青》、《大雁湖》

2、聆聽《故鄉是北京》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

《楊柳青》、《大雁湖》,跟伴奏帶演唱。

二、聆聽《故鄉是北京》

1.歌曲的體裁導入:歌曲的種類很多,有藝術歌曲、羣眾歌曲、少兒歌曲……現在請你聽這首是屬哪一類?

——欣賞《故鄉是北京》——戲歌。

它是以戲曲的素材寫成的歌,聽起來別有風味。 2

.再聽一遍:作品與本課主題的聯繫。 設問:為什麼主人翁到過許多名城,“靜靜地想一想,我還是最愛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樣表達對家鄉的愛?

(從演唱的體裁“戲歌”及其歌詞內容上對家鄉的讚美,來表達對故鄉的情。)、

3.復聽歌曲:請大家從演唱的形式來品味作品的意境。

設問:歌曲演唱的形式?為什麼採用這樣的演唱形式?( 獨唱——女高音獨唱;女高音獨唱更顯得親切,在歌曲中有許多拖腔,用獨唱形式能很細膩地表達出來。更好地表達主人翁對家鄉的情誼)。

4.小結:在外鄉的遊子,最愛的還是自己的故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歌曲《牧歌》 教學目標 :

1、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調及無伴奏合唱中人聲的表現魅力和多聲部和聲效果的美感。

2、感受蒙古人民對自己故鄉深沉真摯的戀情。 教學重點 :

1、瞭解無伴奏合唱;

2、通過比較法感受蒙古長調的特點;

3、在欣賞《牧歌》的過程中對學生感受、表現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 :

在欣賞《牧歌》的過程中對學生感受、表現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 談話法、比較法、想象法、體驗法 教學用具: 電腦多媒體、黑板、鋼琴。

教學過程:

一、 師生談話 ,調節氣氛,引入主題。

師:你們愛旅遊嗎?都去過什麼地方? 生:愛,去過海南、青島等。

師:我曾經去過一個地方讓我久久難忘,那就是內蒙古,除了那裏迷人的景色,我還和當地的牧民學會了蒙古族一首民歌,想聽嗎? 教師輕輕哼唱《牧歌》的旋律。 二、 初聽《牧歌》

過渡語: 她優美的旋律曾經傾倒過無數的聽眾,其中有一位音樂家把她改編成了一首合唱曲讓我們來一起欣賞。 聽後:

1、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優美、抒情、安靜、草原、牧人、熱愛草原等) 2、和我們平時聽到的合唱有什麼不同?(無伴奏)講解無伴奏合唱知識(即沒有伴奏,只用人聲表現作品的演唱形式,始於歐洲唱詩班),複習其他演唱形式。

3、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4、全班跟琴哼唱。

三、 欣賞《草原讚歌》 1、欣賞《草原讚歌》

2、師生討論、比較為什麼《牧歌》、《草原讚歌》同是蒙古族歌曲,卻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列表:

牧歌 :草原讚歌

旋律 :悠揚、高亢 歡快 速度 :慢 較快 力度 :變化 較強 節奏 :鬆、舒展 緊湊 分類 :長調 短調

3、通過課件瞭解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四、 復聽《牧歌》(舞蹈版) 過渡語:剛才老師為大家跳了一段蒙古舞,下面請大家一起欣賞舞蹈家用舞蹈語彙為我們表演的《牧歌》

1、感受舞蹈藝術家用形體語言詮釋的《牧歌》 2、再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五、 聽賞《天堂》 過渡語:民族音樂是一片沃土,只有深深紮根於這片沃土中的音樂才能發展壯大,你們喜歡的通俗音樂也是如此,最近,歌壇中湧現出了很多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少數民族歌手,大家都聽説過誰呢?(生:藤格爾、思琴格日勒、阿里郎等)下面我們來聽蒙古族歌手藤格爾帶給我們的《天堂》。 邊聽邊體會歌曲所描繪的意境。 六、 再聽《牧歌》,與美術、文學整和

過渡語:這麼美的歌曲不盡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錫林郭勒大草原》。 1、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文章

過渡語:歌曲太美了,可謂詩情畫意,我們來畫一畫歌曲所描繪的意境,好嗎? 2、邊聽《牧歌》邊畫,找一些作品,大家一起點評。 七、教師小結

你們畫的好,説的也好,希望大家以後會更加熱愛美術、熱愛音樂,特別是我們的民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