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駱駝尋寶記》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7.31K

《駱駝尋寶記》説課稿

《駱駝尋寶記》説課稿

一、説教材:

《駱駝尋寶記》是當代兒童文學作家陳伯吹先生晚年創作的童話名篇,它生動活潑的語言、豐富深刻的內容極易激發學生的閲讀慾望,而平易的語言和並不複雜的故事情節又易於為學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篇童話形象性非常強,所以可以採用學生編演課本劇和課堂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在編演和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深入閲讀、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中的動物形象,賞析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駱駝堅定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從而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有機整合於教學過程中。

本文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駱駝這個形象代表了一類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比如非典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抗洪搶險的戰士等等,他們都有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堅持不懈地為人類謀福利,通過學習本文可以引導學生怎樣樹立高尚的人生觀。通過本文的教學,還可以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認識到駱駝尋到的“寶貝”的真正價值。另外,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求學生製作卡通圖片,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學時要注意童話的體裁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與寫作能力,本文的構思和組織材料別具匠心,主人公駱駝不是一開始就出現了,而是在文章的中間才出現,作者巧妙運用反襯的手法,用其他動物的自私和懶惰來突出駱駝的高貴品質。本文語言也很有特色,鮮明、生動、準確,刻畫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教學中應該通過誦讀來認真領會。

二、説教學目標

新教材強調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注重培養創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我擬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豐富內涵,學習本文鮮明、生動、準確、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學習本文精巧的構思。通過片斷練習,培養學生想像力。

2.過程和方法:整體感受,把握課文在構思和組材上的特點。通過“讀”、“議”、“講”、“演’’使學生感受學習童話的快樂,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童話的興趣。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查閲資料,瞭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充分體會駱駝堅定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從而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與高尚的人格。

三、説教學方法

陶行知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現代教育理論也認為,比傳授現成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鑑於此,我決定在教學中首先與學生建立真摯、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其次本着啟發式原則,通過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會學生學習。

(一)問答式教學法:它能充分發揮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用此法可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討論式教學法:由於問答法可能造成師生交往範圍過窄,不利於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結合採用討論法。這樣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體交叉方式傳遞,改變了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民主氣氛更濃,有利於激勵廣大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

(三)情境教學法:一般在文學作品教學中常用,但我認為,本文作者用童話的形式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社會,寫得很有時代特點,完全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達成教學目標(二)。並且情境教學法可以激發興趣,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所以童話教學中也應恰當運用。具體採用多媒體課件(駱駝及各種動物的照片、沙漠的照片、各種動物尋寶時的場面)、投影儀等,儘量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刺激學生的多種感知覺器官,增強教學效果。因為心理學實驗表明:形聲並舉同時刺激學生感官,可使其對信息的接受與記憶保持收到1+1=3的效果。

另外,教會學生相應的閲讀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朗讀法:教會學生朗讀,要求準確、流暢、傳神,齊讀要整齊。這是一種短時間內同時調動眼、口、耳、腦共同活動的閲讀,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並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速讀法:這是一種眼腦直映、迅速獲取有用信息的閲讀方法,有利於廣範吸收知識,迅速開發信息資源,尤其適應快節奏、信息化的.現代生活需要。具體教會學生用掃視法默讀,提高閲讀效率。

四、説學法

1、學生現狀:初一學生具有閲讀淺易記敍文尤其是生動有趣的童話的能力。然而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知局部易,觀全文難;習得知識易,遷移能力難。

2、學法指導:①早讀預習,理清課文思路,概括主要內容,把握課文在構思和組材上的特點;②課堂上展開討論,明確重點,品味鮮明、生動、準確的語言,引領學生體悟語言中的感染力;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理解駱駝形象的深刻含義,聯繫生活實際,探討這一形象的現實意義。

五、説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教學程序如下

(一)活動導引課前預習。要求如下:①讀準音,查詞典,為本文應積累的詞語正音、釋義。②讀順文,並圈出最感興趣的內容。③讀懂意,指文章大意,並有感情的朗讀對駱駝描寫的部分。

(二)正音聽讀 1.攜()手嫉()妒對峙()踽踽()獨行温馨()淙淙()潺潺()花團錦簇() 2.老師範讀1-3段,要求同學聽難讀音,體會感情(動物們急於去尋寶的迫切心情),領悟意趣(童話作品中誇張式語言的表達效果)。(範讀旨在於音、情、意等方面對同學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同學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學會邊誦讀邊感受品味的欣賞方法)

(三)朗讀設疑 1.請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吐字清晰準確、朗讀聲情並茂。 2.設疑激趣:課文題目是《駱駝尋寶記》,但文章除了寫“駱駝”還寫了其他許多動物,清邊讀課文,邊將這些動物圈點出來,並思考:為什麼要寫這麼多的動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四)討論交流 1.除了駱駝外,還有哪些動物加入了尋寶行列?它們都尋到寶了嗎?(明確:有大象。金絲猴、烏鴉、老公雞和老母雞、牛、馬。羊、大白鵝、鴨子、獅子、老虎、金錢豹、大灰狼、獨角犀、河馬。麻雀、斑鳩、小毛驢等30多種動物都“火燒火燎”地加入了尋寶的行列。最終眾多動物又毫無例外地退出了尋寶的隊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來寫眾多動物在尋寶途中的表現,作用是什麼?(明確:都是為下文突出刻畫駱駝作鋪墊,從反面襯托駱駝。) 3.構思特點 引導:在構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對前後的內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寫了30餘種動物,多而不亂,雜而有序,各具特色,詳略有別。先分別寫30多種動物如何上路又無功而返,再集中筆墨,詳寫駱駝如何戰勝重重困難獲得成功。在寫駱駝時還穿插了鸚鵡和燕子,來和駱駝作比較,以突出駱駝的形象。基於上述構思,課文可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1——10段),寫各種動物紛紛踏上尋寶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廢的經過。第二部分(11——19段),寫駱駝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尋到了寶貝。 4.默讀,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亂、雜而有序”的寫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於感染力的描寫。

(五)質疑活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組織好學生的討論活動。 總之,我利用同學們對童話有極大興趣這一點作為切入點,始終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習本文構思、組材奇巧,語言生動,富有童趣的特點。通過朗讀——理解——質疑——合作——解疑——遷移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熱烈、平等、輕鬆的氛圍中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六、説板書:

其 它 動物:半途而廢 不得寶

對 ↑ 襯

比 ↓ 託

駱 駝:堅持不懈 終得寶

七、本課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

1、化繁為簡,重點突出。教材的處理,遵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原則。

2、板書簡潔,鈎弦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