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華】音樂説課稿模板合集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14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音樂説課稿模板合集7篇

音樂説課稿 篇1

(一) 設計意圖:

本活動意在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二)説活動目標: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與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學習者。教師自覺不自覺地把暗含的期望傳遞給幼兒,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動機和探索的興趣,實現音樂教育對幼兒情感、個性、社會性的發展作用。為此,

我為本次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情趣,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2、學習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體驗邊玩邊唱的樂趣。

(三)説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能在歌曲的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歌。

活動的難點是: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在間奏處創編爬山坡的動作。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開展過遊戲活動《小烏龜背東西》,讓幼兒有背東西的經驗。

2、物質準備:歌曲磁帶、錄音機、自制圖譜、烏龜娃娃。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同字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五)説教法:

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遊戲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

遊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從幼兒認識事物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它以看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更生動活潑,幼兒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提問法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已有經驗和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繫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説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説説、動動的輕鬆氣氛中運用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歌曲圖譜瞭解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在此次活動中我提供許多機會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説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熟悉旋律:以烏龜娃娃做客的形式引入,讓幼兒聽着歌曲的旋律學小烏龜背東西,看看説説小烏龜背東西怎麼樣?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欣賞歌曲:教師清唱歌曲後提問:你剛才聽到歌裏唱了什麼?小烏龜背了什麼東西?心裏怎樣?來引導幼兒説,幼兒回答後,教師要把句子唱出來。(老師要鼓勵幼兒表述完整,並給予積極的肯定。)

3、觀看圖譜:根據圖譜學習理解歌詞內容,引導幼兒在間奏處不唱歌有節奏做動作。幼兒在學説歌詞的時候,配上此句的琴伴奏,讓幼兒更熟悉這首歌曲的旋律。

4、整首學唱新歌

(1)師生齊唱(師用表情手勢,引導幼兒唱時注意在間奏處停下來做動作。)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個別領唱集體用單音字伴唱、小組、男女分開唱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

歌曲。經我多次實踐,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

6、創編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創編間奏處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地説説自己的動作,並引導幼兒互相學習,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7、延伸活動:幼兒到户外邊聽歌曲邊和教師一起玩《小烏龜背東西》遊戲。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利用遊戲結束自然又輕鬆,可以讓整節課推向高潮,令人意猶未盡。

音樂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1、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地位及作用

《電腦與音樂》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冊第四課的內容。本課主要讓學生通過使用CD播放器、錄音機及超級解霸等軟件,瞭解“窗口”組成的共性部分,體會電腦對音頻、視頻等媒體信息的採集、展示和加工方面的作用。

《電腦與音樂》是在學生了解電腦的應用、組成,學習鼠標的基本操作之後的一課,在本課學生第一次全面接觸和使用“窗口”。由於整個信息技術的學習多是圍繞着“窗口”軟件進行的,音頻和視頻的採集、加工處理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所以本課無論是在現階段的學習中,還是在後續的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教材處理:將學習錄音機軟件中“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關閉按鈕”等教學內容調整到第一課時進行,並引入一些常用軟件(如:Wrd、畫圖)。安排學生集中學習窗口操作的共性部分,對所學內容進行比較、拓展,為後繼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本課擬分三課時來完成:

第一課時:通過學習CD播放器等軟件,較全面地瞭解“窗口”組成及操作的共性部分;學會用“開始”菜單打開程序;掌握“懸停提示”的學習方法。

第二課時:學習使用錄音機軟件錄製聲音並進行效果處理。初步瞭解電腦在音頻信息的採集、加工處理方面的操作。

第三課時:學習使用“超級解霸” 軟件,初步瞭解電腦在視頻信息展現及加工處理方面的操作。

現就該課的第二課時進行説課。

2、 教學目標:

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根據這一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a、學會使用錄音機軟件錄製聲音。

b、掌握給“錄好的聲音”加上“變速、迴音、反向、音量變化”等效果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在學習使用錄音機對聲音進行採集、播放的過程中,學會利用已有生活經驗及學習方法來學習新知(知識的遷移)。

b、在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的過程中,掌握使用“幫助”菜單來學習軟件操作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a、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b、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學生互相幫助、共同研討、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

3、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使用錄音機軟件錄製聲音文件,並給錄製好的聲音加上“變速、迴音、反向、音量變化”等效果的操作。

本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使用錄音機對聲音進行採集、加工處理的過程中,體會電腦在音頻處理方面的作用。因此,掌握錄音機軟件的使用就成為本課學習的重點。

教學難點:錄音前對音頻屬性的設置。

對音頻屬性的設置,需要經過:雙擊“音量”圖標打開“音量控制”面板——單擊打開“選項”菜單——單擊選擇“屬性”——單擊“錄音”——單擊選“麥克風”——單擊“確定”——單擊選擇“錄音控制”菜單中的“麥克風”——拉動“音量”控制拉鈕來調節音量——關閉“錄音控制”面板(共九步)。步驟多但又必不可少的操作,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操作困難較大,因此成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 説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求知慾強。在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後,已經能夠較熟練地使用鼠標和鍵盤,並已逐步養成了在電腦上去嘗試、去發現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教學遵循素質教育原則、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培養學生達到本節課既定的目標為中心,結合本專業特色,具體使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演示法、對比法、分層輔導法。

(1)演示法:對於本學科而言,操作是學習的重點,演示法可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地反映,故在學習此類新知識多采用該法。

(2)對比法:在學習“給聲音加效果”時,處理的方法較為相似。對比法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找到操作的共性,發現事物的一般性規律。通過對聲音添加效果前後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電腦在音頻加工方面的作用。

(3)分層輔導法:對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之能克服困難,領悟所學的知識;對學習順利的學生加以適當指導,以提升其知識的掌握水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知識,達到教學的目標。

2、學法:實踐法、小組合作法、對比法。

(1)實踐法:本學科是一門動手能力極強的學科,因此充分的實踐是學好本學科的關鍵。

(2)小組合作法: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來學習新知,既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 共同提高。

(3)對比法:學生通過對比,發現“效果處理”的相似性,得出操作規律,快速掌握操作方法。

三、 説教學設備

1、安裝有網絡教學軟件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

2、學生機:安裝有win98操作系統、“超級解霸”等軟件,並配有耳麥。

3、一對方便插拔的音箱,以便在學生機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四、 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 師:老師這裏有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詳見附件),想請我們班的故事大王講給大家聽。如果講得好,老師會把他(她)推薦給學校的廣播站講給全校同學聽!有哪位故事大王願意上來試試啊?

2、 請學生在講故事時手拿麥克風,要求儘量體現角色的特點。師悄悄進行錄音。當學生講完第一個自然段時,教師示意學生停止。

3、 師:老師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本來準備得好好的,可是到臨場發揮時就有些失常了,大家想想看有什麼好的辦法嗎?(生紛紛出主意想辦法,最後得出:先錄好再拿去放就好了!)

4、 師:我們用電腦就可以錄音!(播放剛才的錄音,引出本節教學內容:電腦中的錄音機)

***設計意圖:把“童話故事”作為聲音採集的內容,成功地吸引了愛聽故事的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新課教學:

1、錄音準備

(1)請學生説説用電腦錄音時需要準備什麼軟、硬件。(學生根據剛才的觀察説出:麥克風、錄音機)

(2) 轉播一位學生的電腦屏幕,請學生利用“開始”菜單把“錄音機”打開並找到錄音機中的“錄音”、“停止”和“播放”鍵。(師提示學生可回想一下家裏錄音機或錄像機上的這些功能按鈕上的圖形特點。根據生活經驗來找,利用類比的方法來學習)

(3) 請這位學生試錄音,並當場播放所錄內容。(學生會發現聲音根本沒錄上)

(4) 師:為什麼沒有錄上啊?大家想想看!(請幾位同學説説他的想法)

(5) 師總結、指出:在用電腦中的錄音機進行錄音時,要先對“音頻屬性”進行正確設置,才能錄音,否則就會出現剛才的情況(錄不上)。這個設置工作,有點繁瑣但不難掌握,只要你跟着老師一起做,就可以設置成功。

***設計意圖:由實際問題引發思考,而後獲知解決方案,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利於後續設置方法的學習和掌握。

(6) 教師示範“設置音頻屬性”的操作步驟,請學生跟隨教師一同進行設置。設置完成後,再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檢查相關設置,並説明“錄音機”能夠錄音的設備狀態(錄音機窗口中的綠線若有波形變化,説明可以錄音;而若是一條直線,則不能錄音)。

(7) 分層練習:請學生試試自己的電腦是否可以錄音。如果可以的就進行試錄;不能錄的,請老師、同學幫忙將音頻屬性設置好。(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重點輔導沒有設置好的學生)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兩次示範,學生的互學和教師輔導來突破教學難點,將錄音前的準備工作做好。

2、用錄音機錄音

(1)請剛才那位“故事大王”來重新講述童話故事,另一位同學擔任錄音師進行錄音。(由於該故事較長,錄音時間超出60秒,錄音時學生會發現錄音在60秒之內有效)

(2) 師演示延長錄音時間的方法,提示學生如果錄製的聲音不滿意,可以利用“文件”菜單中的“新建”來重新錄製。(選“新建”後,彈出的對話框選擇“否”)

***設計意圖:演示可以直觀地反映教學內容,讓學生紮實掌握學習的重點內容;適當地給學生補充相應的課外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

(3) 學生活動1:全體學生2人一組進行錄音練習,錄音內容《獅子和螞蟻》,也可試試菜單中的效果(變速、迴音、反向、音量變化)。

3、用錄音機給錄製好的聲音加上效果

(1)師:為了使角色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富於個性,需要對聲音進行效果上的處理。(展示教師的範例,讓學生感受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對信息表達的幫助)

(2)師帶領學生閲讀“幫助”,演示變速效果的處理方法,教會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看“幫助”,用對比法學習其它效果)。

(3)將全班分為四大組,每組分別指定完成一種不同的效果,其它效果為選做內容。

(4)學生活動2:每組根據教師分配任務選擇錄音內容,在完成指定的效果之後,練習加上想要的其它效果。(利用電腦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5)教師巡視分層輔導,重點給選擇錄音內容有困難的小組及操作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相互交流,分工合作,羣策羣力,培養合作精神;教師講解可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學生活動1、2的目的:通過多次充分的練習(學生試——師演示——學生練的過程)突出重點內容。

(三)作品展示及評價

把學生活動2中的分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開展自評、互評、師評。

自評:小組推選1到2名代表,講述操作過程,説明所加效果的目的。

互評:請其它組的同學説説,聽了作品及小組自評後的感受、建議。

師評:較全面評價操作過程,效果與聲音內容相匹配的通用性方法和原則。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評價,讓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錄音機處理聲音所用的各種效果,體會“聲音效果”對信息傳遞的作用。

(四)提高

我們利用電腦不但可以播放現成的聲音如:CD、p3音樂,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錄製聲音,或對聲音進行加工處理,如:截取其中的一段,合成一些聲音。(我們不僅可以使用現成的,而且還可以創造)老師這裏有一些用錄音機截取和合成的例子,請同學們來欣賞欣賞。(師播放一些課前準備好的作品)

***設計意圖:對學生沒有能力去做的一些操作,教師展示成品,可以讓學生更多地瞭解電腦在聲音信息處理方面的作用。

(五)小結及課後實踐

小結:這節課,我們利用電腦對聲音進行採集、加工處理,並從中體會了電腦在音頻處理方面的作用,使我們對信息技術應用的瞭解,又上了一個台階。

當然,錄音機功能過於簡單,還有許多效果是不能完成的。我們可以在課後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了解功能更為強大的軟件,去嘗試、探究這類軟件的使用方法。

課後實踐:回家後,使用家裏電腦中的錄音機或功能更為強大的軟件,請爸爸媽媽幫忙,將你講的故事錄下來,加工處理並保存成文件。帶到學校來,我們要繼續進行“故事大王”的評比。獲勝作品將送校廣播站安排播出。

***設計意圖:小結可以使學生對信息處理的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加深對信息技術內涵的理解;同時也給學生意示了更為廣闊的探索天地。課後實踐可以將體驗延伸,使體驗更加充分。

五、 教學反思

1、 本節課以錄製和加工“童話故事”為主線,將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有機地融入其中,既包含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又附着豐富的情感價值,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開始學習,在使用錄音機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2、 學生練習環節:學生在進行“錄音內容”選擇時,教師的指導應及時、到位,才能使學生更為順利地完成作品。

3、 作品評價環節:學生評價可能會比較簡單,教師應引導學生全方位地評價。

音樂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五月的夜晚》,這是一篇歌曲教學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説課。希望我能將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 、 説教材

首先是説教材,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江蘇少兒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五月的夜晚》。它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調純樸簡潔、旋律起伏委婉,頗具特點,歌曲表達了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1、培養學生保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2、指導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五月的夜晚》,並樂於參與到音樂活動和即興創造活動當中。

基於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3.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本課的難點是:掌握歌曲節奏(切分節奏、小附點等)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説教法和第三方面説學法上面談談。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於本課的特點,我還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3. 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説學法

我們常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最後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創設情境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 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神祕、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欣賞圖片並伴隨音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 學唱歌曲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範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五月的夜晚》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麼情緒?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介紹作者,讓學生初步瞭解作者的信息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

讓學生對其有初步的瞭解。

3、教師完整地範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4、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5、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6、難點的解決:(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解決方案:可以通過用手擊拍以及畫強弱箭頭圖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和小切分節奏音型。

(三) 歌曲處理

歌曲處理的方面我首先請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試着將已經學過的切分節奏、連音線標註在合適的地方,嘗一嘗説説感覺如何。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然後,採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創編活動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個表演組,一個是合唱組一個是舞蹈組,每個組推薦一名組長。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能夠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 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這節課的最後,我採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説説《五月的夜晚》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説説對歌曲的理解?最後師生在《五月的夜晚》的愉快聲中的結束本課。

音樂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小動物們唱歌》是九年義務教育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音樂中的動物們”中的一節歌表演課,它是一首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個小節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於學生識記。歌曲中採用了動物們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們歡快的心情同時分辨聲音的強弱。為今後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從而達到第三單元的單元總要求:通過歌表演、音樂活動、唱歌等多種藝術形式,理解並感受人與動物們之間的密切關係,豐富學生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們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表現、創造等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體驗學唱、表演、實踐、審美中進行簡單的歌詞或動作的創編。

根據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所熟悉的動物們叫聲,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2、學唱歌曲《小動物們唱歌》,並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歌詞和動作創編。

3、通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係,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學生的感受、鑑賞以及創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要結合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和認識規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並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出來。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頭飾、實物投影、彩紙等。

二、説教法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為主。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發學生以最大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學習與活動各個環節。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於是一開始我便採用“情境導入法”,為學生創設一個“動物們園”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彷彿身臨其境的感覺。

2、遊戲互動法。課堂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沉悶的課堂氣氛必將導致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採用“遊戲互動法”便能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樂於參與,樂於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審美體驗。

3、直觀教學法。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較為薄弱,課堂上過多講解與説辭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思想。所以,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動物們頭飾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直觀中領會、強化、提升。

三、説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新理念。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特徵,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於學習、樂於參與。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小動物們唱歌》的直播直播現場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律動)。

首先,我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用樹、動物們娃娃,彩色紙等在教室中創設了一個“動物們園”的情景。然後教師扮演小兔子,隨着《小兔子乖乖》的音樂,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跳走進教室。通過這樣一個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面樂於參與全過程學習做好鋪墊。

(二)、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聲音的強弱。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等特點,我設計了猜一猜遊戲,比一比誰的耳朵靈的活動。通過播放各種動物們的叫聲,每次播放是以兩組動物們為一組,強弱關係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獅子——小雞

引導學生聆聽,並模仿,從中進行比較兩種聲音的強弱。學生在玩中感受了聲音的強弱,自然地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三)説一説讓學生説説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聲音的強弱。讓學生説自己熟悉的聲音,便是把音樂教學跟她(他)與社會生活緊密融合。

(四)新歌教學。

1、展示大歌單。一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出示大歌單,有助於學生初步更加直觀的瞭解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2、播放錄音。感受與鑑賞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學生養成喜歡傾聽的好習慣。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説一説:你聽到了什麼?或者通過聆聽,你知道了什麼?

3、教師範唱。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一個雙簧遊戲,教師有表情的自彈自唱,要求學生 根據老師的演唱裝嘴型(張口默唱) 。這樣既加深了師生互動的目的,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喜愛。

4、模唱旋律。也就是唱一唱歌譜,在這一環節,我採用小動物們的叫聲“喵” “汪” 或者 “啦”來模唱旋律。改變了傳統的一句一句的、單調的跟唱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小學一年級還不要求學生去認識學會旋律的音名和唱名。

5、朗讀歌詞。在學生熟悉和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後,朗讀歌詞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讀歌詞,既加強了歌曲的節奏訓練,又為學生能大聲的、流暢的、字正腔圓的演唱歌曲做下了鋪墊。

6、教唱歌詞。這個環節我採用低年級學生最實用、最直觀的聽唱法來教唱歌詞。學生在模唱了旋律、朗讀了歌詞之後,唱會歌詞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這個環節還要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唱歌的姿勢。比如抬頭、挺胸面帶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的處理。學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後,我再根據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強弱、以及用什麼樣的情感去表現歌曲。用自己的歌聲去打動別人。

8、創新。《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了“鼓勵學生創造”的理念。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創作環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演唱”“伴奏”“表演”“創編”等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學習,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張揚個性發展。

9、表演。讓學生把他們小組的創作表演出來。老師進行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評出“小小創作獎”、“大大方方獎”獎品貼額頭,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10、音樂中深透德育教育。以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動物們園”中歡快地唱歌,快樂地跳舞,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從而無形中初步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於樂。

(結束語)整堂課,我力求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景,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愉快的學習,盡情的表演創造,身心都有一種“美”的感受。

整堂課,我儘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用自己的肢體去表演,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翱翔。

音樂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與此次説課活動,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四年級音樂課《跳起來》,下面我將從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一 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跳起來》是一節音樂欣賞課,主要欣賞《馬刀舞》《小步舞曲》兩首風格迥異的樂曲,一首激烈昂揚,一首舒緩優雅,形成鮮明的對比。並且兩首樂曲作為背景音樂在許多電影電視中出現過,通過以往的記憶學生更容易理解欣賞樂曲,《馬刀舞》富有激情的快節奏的音樂能夠很好的提高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欣賞熱情,以優雅的舞步體會《小步舞曲》。

(二)教學對象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音樂欣賞能力,對於音樂的節奏,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演奏樂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對於電影電視媒介中常出現的`但沒有留意的音樂在欣賞的時候更能夠提起欣賞興趣。

(三)教學環境的分析

本節課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實踐活動來配合欣賞教學,從而更好的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備多媒體設施的教室,桌椅的擺放要預留出一片開闊的空間為課堂實踐活動做準備。

二 教學目標

(一)欣賞管絃樂《馬刀舞》,古鋼琴獨奏《小步舞曲》。通過迥異的風格對比討論分析不同風格的音樂描繪的是怎樣不同的場景,利用哪些元素來表現出不同的場景。

(二)欣賞的過程中利用音樂軟件辨別管絃樂的演奏樂器,通過舞蹈的形式體會小步舞三拍子的音樂特點。

(三)在《馬刀舞》中感受緊張激烈的戰鬥氣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緩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 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兩首樂曲的特色欣賞與對比分析

(二)教學難點:課堂實踐活動中三拍子的小步舞與《小步舞曲》音樂的節拍要卡拍

四、教法、學法分析

《跳起來》是一節生動有趣的欣賞課,四年級的學生欣賞能力正處於萌芽狀態,所以本節課以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為主,老師“知識情景引導”為輔,通過老師的情景引導,語言提示讓學生去發現欣賞過程中的亮點。在欣賞過程中採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體驗欣賞教學方法,《馬刀舞》從單純音響和現場演奏兩個角度去欣賞,不同的欣賞效果對比非常明顯,更容易使學生理解樂曲,《小步舞曲》從聽音樂欣賞到以舞蹈的形式來體會樂曲,使學生融入到音樂當中,感受樂曲的魅力所在。《馬刀舞》欣賞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管絃樂的知識,以對樂曲的聽覺記憶為線索,共同探討總結所聽到的樂器,老師對其進行整理,將知識點慢慢具現化,由討論到總結到梳理層層進行,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記憶。《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動為主,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師生共通過合作,老師來領舞帶動全體學生,舞蹈的同時,用肢體與綜合感官來理解音樂。最後全體學生共同討論欣賞後的對比總結,讓學生從老師的引導中漸漸獨立能夠把自己在欣賞中的所感所想進行總結。

五、教學流程圖

活動流程圖活動內容和目的

導入 播放影像資料,導入課程

一.《馬刀舞》欣賞

1.播放《馬刀舞》的音頻資料

2.再次播放,細細聆聽品位

引入管絃樂小知識

(1)PPT圖片展示管絃樂隊的整體隊形的縮略圖

(2)利用textb軟件將學生聽到的和沒有聽到的樂器從外形到音色一一展示

3.播放現場版《馬刀舞》視頻

切入:聽完緊張快速的《馬刀舞》,讓我們稍作休息,換一首別樣風格的音樂來放鬆一下吧!

(二)《小步舞曲》賞析

1.播放巴赫的《小步舞曲》

2.樂曲作者---巴赫簡介

舞曲體裁説明

3.根據小步舞三拍子的特點教授舞步

強------------弱-------弱

邁小步-----踮腳-----踮腳

4.老師喊拍子來指導學生進行分步練習

老師找一學生合作,進行領舞,播放《小步舞曲》,以舞會的形式全體學生一起跳起來。

(三)對比總結

課堂小結。

音樂説課稿 篇6

導讀: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單純的技能技巧。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設計意圖

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單純的技能技巧。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根據以上的指導思想,我設計以下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能享受唱歌的樂趣,並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的幽默、風趣。

3、教唱歌曲《顛倒歌》,並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説教材

《顛倒歌》這首歌曲旋律有個性,歌曲形象、生動,歌詞幽默、風趣,詞曲結合得比較好,唱起來上口,它十分真實地描述詼諧逗樂的動物場面。幼兒對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兒在唱歌時感到十分愉快,有利於形成他們樂觀、開朗的性格。

《顛倒歌》音域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兒童最感舒適的音域內進行,比較合適幼兒唱,速度為中速,節拍為2/4拍,節奏平穩,幼兒易於掌握。

《顛倒歌》的重點在於在活動中能享受唱歌的樂趣。因為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難點在於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的幽默、風趣。要求唱歌時有表情,這種情意的產生應出自幼兒的內心,表現在幼兒的歌聲中。這就要求幼兒不僅要理解歌詞,掌握歌曲,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自內心的表現出來。這對幼兒有一定的難度。

四、説教法、學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為目標服務,因此根據歌曲的特點及幼兒的具體情況,運用了遊戲法和直觀法,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幼兒音樂感受力,音樂想象力,音樂記憶力。

遊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老師通過設置疑問,配以色彩鮮豔的圖片,把幼兒帶入一個詼諧有趣的場景中;視聽的結合,有助於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老師的整體教學法及分段教學法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進一步學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及感受力,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歌曲的風趣,同時也提供給幼兒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

五、説學具準備

貼絨教具:獅子、老鼠、大象、螞蟻、小鳥、小魚、公雞、母雞。老師出示了顛倒的圖片,使幼兒馬上形成鮮明的對比。圖片直觀形象,提高了幼兒的興趣。

六、説教學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音樂活動的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導語、引起興趣(複習律動)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尤其是幼兒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學習各種知識,從而發展各種能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開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的興趣,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老師導語:“今天森林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動物都來參加森林大會,看,第一個跑來參加的是小馬。”幼兒聽音樂做騎馬動作進教室。老師:“誰第二個來了?”幼兒學做小猴子動作。

音樂説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為我的新秀課進行評審,下面我對<<誰在叫>>這節課進行簡單的説課: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音樂一年級下P60—61,學唱歌曲《誰在叫》。

[教材分析] :

本單元教材內容是《汪汪與咪咪》,在歌曲中出現的形象都是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形象。在這學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關小動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鵑圓舞曲》、《數鴨子》、《我的小雞》、《貓咪別淘氣》等等。《誰在叫》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動物形象,教學中,我結合教材並聯系生活實際,開發學生想象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活動,使學生在今後生活中更加喜歡和保護動物,美化了學生的心靈。

[學生分析]

上學期,我通過與學生的接觸,互相瞭解,我面對的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雖小,但天真活潑,在課堂上已經能大膽唱歌、跳舞,師生能互相配合,同學們已特別喜歡上音樂課。因此,在該課中,我便結合學生情況,設計説一説、唱一唱、演一演這些學生興趣濃厚的活動方式,更好地激發學生學好音樂、表現自我的慾望。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誰在叫》,並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各種動物的叫聲

及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教學中結合唱、編、演多項活動培養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以及創新能力。

[教學設計意圖 ]

1、在音樂課堂中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精神,讓學生主動探究新知,學會唱新歌,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多項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設計理念突出一個“新”字。

2、音樂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參與,體現一個“動”字。

3、教學內容圍繞主題,結合生活實際,採取説、唱、編、演、畫多項活動使音樂知識生活化,體現音樂課堂中的“情”、“樂”、“美”。

教學流程

一、課前複習先前所學歌曲<<數鴨子>>,目的是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種寬鬆愉悦情感氛圍,同時也為導入新課起到一個過度的作用。

二:在授新課的環節中,課件出示課題<<誰在叫>>後, 讓學生聽一聽,是哪種小動物在叫?它們是怎樣叫的?學生通過聽,説,培養了他們的欣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敢於大聲説話。然後播放歌曲錄音《誰在叫》前半部分,讓學生對這一部分有個整體的認識,這也體現了低年級以聽唱為主這一要求。分句教唱是為了讓學生能更準確地唱準歌曲旋律,在教唱”啦”部分,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更易於記住歌曲的旋律,讓學生用動作來表現歌曲時,我讓學生自編動作,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緊接着學習歌曲後半部分,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先理解歌詞, “小貓想捉老鼠”、“小雞找媽媽”、“還有小魚”、“……”,瞭解了動物之間的生態關係,教育學生細心觀察事物,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歌曲的教唱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句子,學生找一句,跟鋼琴學唱一句,既學會了歌曲,也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學生邊唱邊隨音樂做小動物可愛的動作。教唱過程中,師可採用師生地唱、分組對唱、學生領唱,打擊樂伴奏等教學方式使學生儘快熟悉歌曲。

三、激發學生寫一寫,小組合作編創歌詞,使課堂充滿活力

1、讓學生根據歌曲內容,聯繫動物生活習性,模仿其動作,創編各角色舞蹈動作,再分組表演。

2、分小組編創舞蹈動作。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對小雞、小貓、小鴨、小豬、小老鼠、雞媽媽、小魚各角色聯繫自己的生活實踐和想象,編創可愛的舞蹈動作。

3、分角色表演。

(1)小組內各自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表演。教師對有困難的個別小組的活動給予及指導。

(2)開展各小組比賽活動。教師對每個小組成績都予以表揚,對編創得較好的舞動作師生共同學習、借鑑。

最後小結本課所學內容,並教育學生從小保護小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體現音樂審美教育這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