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32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課稿

一、説教材

語文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承載着人類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它不能脱離所表達的內容孤立存在,其中就兼顧生命教育的的傳統,古典時期的語文甚至是為即在生命意識形態而存在的。新時代的語文教學,已經確立的昌明的人文精神,新課標更是把語文的性質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這種前提下,提升“人”的生存意義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正在試行的人教社試驗修訂高中語文教材在戰略上作了重大調整,一批閃耀人性光輝的好文章以嶄新的面目出現。第二冊的《我與地壇》以及今天我要説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都是這樣的好作品。

二、單元教學原則

(一)單元教學理念

本單元是第三冊的第一個抒情散文單元。鑑賞抒情散文要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閲讀教學的原則是“批文入情”,由“感”入“悟”,“感”是基礎,“悟”是昇華和沉澱的結果。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各有所“感”、所“悟”,才是創新,才是真正的鑑賞。

(二)單元教學思路

散文的賞析因文而異。《我的空中樓閣》從不同的角度精心描繪作者自己心愛的小屋,與《故都的秋》的隨意點染幾處特色景物的寫法不一樣;同樣是心理景象《燈》以聯想為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想象為主,高昂着生命的激情。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兩個方面,重點突破,不必面面俱到。

三、本篇課文的地位和作用

在導語中我已經説過,這是一篇閃耀着人性光輝的好作品,我將本文看作高中語文教學與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相整合的典範性文本。學習本文能使學生了解海倫·凱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對生命的珍視,對生存的渴望,對生活的讚美,對人類的友善情感和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四、教學安排

(一)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引導,在教師、教材、學生之間形成情感的共鳴;學生通過閲讀、比較、聯想,走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方式:多媒體輔助教學。

(使用依據:新課標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電化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展現的特點,對於激發學生的情趣,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方法:

引導、鑑賞、評説、比較、聯想相結合。

(使用依據: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應該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

1、生命教育目標:學習作者的精神,豐富自己對生活的'認識。

2、能力培養目標:訓練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3、知識培養目標:訓練學生整體閲讀、信息帥選、對比閲讀能力。

(確立依據:本單元其他三篇作品的教學以鑑賞為重點,因此本篇課文目標設計我想另闢蹊徑,在知識能力培養的基礎上,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二)教學重點:

如何通過課堂以及作品,讓學生走入教師、海倫·凱勒、史鐵生三個殘疾人的內心世界。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確立依據: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比較大膽的創新。文本、教師、學生怎樣達到情感的共鳴,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學難點安排在對學生聯想和想象上,因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全文都是以“假設”為基礎,教學過程也將需要在閲讀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四)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目標

(1)瞭解作者海倫·凱勒的相關資料。

(2)閲讀課文,明確作者在假設的三天中,做了些什麼。

(3)重新回顧、閲讀高中第二冊史鐵生的《壇我與地》,體會兩個人對人生命運的不同體念。

(確立依據:知人論世是閲讀文學作品的前提,所以瞭解作者有必要。本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必須在課外閲讀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實現。)

2、導入新課(2分鐘)

在20世紀,有一個盲人,以她獨特的生命及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生中,她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個無光、無聲的歲月。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1965年她還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婦女之一。馬克·土温説,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設計思路:學生面對多媒體畫面,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悠揚的旋律響起。教師用飽含情感的語言介紹作者,使學生受到感染。)

3、教學第一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健康(8分鐘)

(1)教師:一個失去光明的人的世界,我也許難以想象的,但是,我卻理解另外一種痛苦——身體殘疾,失去行動的自由。在走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前,也許同學們會想,假如給我三天健康,我會去做些什麼呢?

(2)多媒體演示第一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作為一個殘疾教師,我的人生體驗,或許能夠給學生更真實、親切、可信的感受。閲讀教學的過程應該是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多邊交流的過程。課堂要以教材藴含的情感為源頭,以教師的情感外觀為渠道,流向學生心裏,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促進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形成一定的`情感氛圍。也就是在這個氛圍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闡釋,達到閲讀教學的目標。)

4、教學第二模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14分鐘)

(1)教師:同大家一起分享了對我來説無比愉悦的三天恢復健康的快樂時光,下面讓我們陪同海倫·凱勒進入她想象中的光明世界。

(2)多媒體演示第二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本模塊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理清楚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動內容,二是這些想象如何真實得表現作者的內心世界。第一個問題重點考察學生對信息的篩選和對文章的整體把握,這是高一年級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第二個問題考查學生的鑑賞能力,也是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對前面三篇課文學習情況的一個檢閲。)

5、教學第三模塊: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10分鐘)

(1)教師:我們在高中第二冊課本里,還學習了另外一篇殘疾作者的作品,就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已經佈置了大家將這篇文章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對照閲讀。接下來希望大家説説看,假如給史鐵生三天健康,他將會如何度過?

(2)多媒體演示第三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也許有人説,你已經説了“假如給我三天健康”這個模塊,這第三模塊的設計是否多餘?我的想法是,這兩篇文章不僅作者的遭遇相同,更重要的是,它們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揭示瞭如何正確面對生命中出現的不幸這樣一個現實問題。《我與地壇》記述了作者面對厄運的心靈覺醒和奮進過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們明白瞭如何在不幸中用真情擁抱生活。兩者對比閲讀、思考,無疑會給學生更多的啟迪。)

6、教學第四模塊: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10分鐘)

(1)我們都希望人生的道路上一番風順,可是,有的時候,在災難的來臨卻是突如其來的。假如,我們僅僅是假如,假如讓你失去三天光明,你們將如何面對呢?

(2)多媒體演示第四模塊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這一模塊和上一模塊的都是檢閲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但是作用卻不一樣,前者在上面已經説了,而在這一環節中,我想讓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如何面對苦難這樣一個嚴肅的話題,既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能引導學生關愛生命,珍惜健康,完成生命教育的目標。)

7、小結全文(2分鐘)

教師:同學們,我們從海倫·凱勒的三天光明中,從史鐵生面對地壇的思考中,沒有看到恐懼、淒涼、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內心,堅強的意志,對生活無比的熱愛,他們的人生之路更應該是一曲高昂的《命運交響曲》。

(設計思路:師生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結束教學。)

Tags:説課稿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