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3K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

假如你只剩下三天的光明,你會做些什麼呢?或者只給你三天的光明,你又會做些什麼呢?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看完了後就寫下了這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得體會。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麼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話,那這將會是一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對於常人來説只是人生中的短暫的一刻。對於雙目失明的海倫來説,卻是可想而不可及的。現實生活中總是有部分人哀歎命運對於自己的不公,責怨上天沒有賦予他們聰穎的天資、超人的智慧,讓他們能一舉成名天下知。殊不知現實社會是靠知識才能生存的社會,沒有知識的人是不可能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我們可以好好學習,讓學問把大腦給佔據的話,就可以為以後的道路鋪上一層石頭了!讓我們給黑暗的世界帶來光明,給無望的世界帶來希望吧!

海倫凱勒的三天安排。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温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首先,我希望長久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了我面前,為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我將不僅要看到她面龐的輪廓,以便我能夠將它珍藏在我的記憶中,而且還要研究她的容貌,發現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動跡象,她正是以此來完成教育我的艱鉅任務的。我希望從她的眼睛裏看到能使她在困難面前站得穩的堅強性格,並且看到她那經常向我流露的、對於全人類的同情。“

有視覺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這一天,我將向世界,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2

“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温曾説。

小時候初次閲讀,我並沒有覺得這本書有什麼不同,也沒有被深深的震撼。

上了初中,我再次翻開此書,細細閲讀。詞藻很平凡、句子淺顯易懂,字裏行間處處隱含着凱勒不平凡的經歷,我卻沒有感受到她對生活的不公和抱怨,反而慢慢的在閲讀中感覺自己有了一種奮勇向上、自信的力量。

凱勒的一生中的遭受的坎坷是常人所無法體會的。

因為小時候的高燒,小海倫失去了視覺和聽覺,色彩斑斕的世界頓時只剩下了黑暗與無聲(我無法體會其內心感受,只能做此描述),她該是多麼的害怕。一切的挫折和痛苦使她的性格變得古怪、脾氣變得暴戾。她幸運的遇到了莎莉文老師,給他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到底是什麼讓她創造出了這樣讓人震撼的奇蹟,是什麼讓她如此堅強,及時命運對她不公,她也笑着面對?這是我在不斷感動和不斷堅強的讀完後產生的感想:因為她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在她的自傳中,一切事物都被描寫的那麼細膩、那麼的富有生機和靈氣,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如此生動。一位聾啞人是怎麼感受到呢?我曾經產生過深深的疑惑。“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卻是自由的”,海倫凱勒這樣説,這就是答案。

她的心是自由的,無論做什麼事,她都是以一種樂觀、欣賞和享受的態度去做的,她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在旅途中交到新朋友,去野外採摘鮮花、捕捉昆蟲,到户外騎馬、划船,雖然這些美景她無法看到、無法聽到,她可以用手去觸摸、用腳去體會,她可以用鼻子去嗅,用心靈去感受生命。每一次的出行、發生在她周邊的每一件事,都用心去享受,我覺得這是海倫凱勒活的比常人都充實、更加有意義。

在劍橋中學學習時,“一生中頭一次享受到和同齡、視聽正常的女孩生活在一起的情趣”。她也曾經對命運的不公怨恨過,不過很快就從陰影中走出。海倫曾説過,她很享受和正常人一起學習的時光,這也意味着她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最初的幾個星期裏,她遇上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最後,海倫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順利從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畢業。

我試着從海倫凱勒的字裏行間尋找她不懈的毅力的來源。她因什麼而堅持?是對生命的珍惜,還是對多彩人生的渴望?是莎莉文老師的努力,還是家人的幫助與鼓勵?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還是對醫療科學的信心?當我讀完最後的那篇文章,似有所悟。

在文末的那篇《給我三天光明》文中,主人公設想了讓她重新光明的三天:“第一天,我奉獻給了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第二天,向我顯示了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內心,海倫對光明的世界是極其的渴望。

當我掩上書的時候,心中忽然想到:海倫凱勒在生活變得暗淡無光的時,父母和莎莉文老師給了她力量和勇氣;在她一次次走進人生陰影時,知識給了她走向光明的力量;在她平凡而多彩的生命裏,她因渴望“光明”而堅持!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3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有陽光照耀的時候,也有風雨侵襲的時候。就像我非常喜歡的海倫·凱勒一樣。

在很小的時候,猩紅熱奪取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沙利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學會了許多常人都不會的運動。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並掌握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也許沒有當初這些挫折的磨練,就沒有這麼出色的海倫·凱勒。

她一生都是在黑暗的世界中生活。但她不屈服這樣的命運,用自己的事實證明命運的好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本書我真的是百看不厭。每一句話都流露出她真實的內心。其中,有一段話真的觸動了我。

那是關於她自己的一個願望。如果她擁有三天的光明,她想做的事。第一天她要看人,看他們的善良、純樸與友誼使他們的生活值得一過。她要長久的凝視她的老師,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身上的一切。第二天她要看光的變幻莫測和日落是怎樣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第三天,她還要看日出。因為,這將是她見到光明的最後一天。看完日出,她想去探索與研究。她將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藝術館,她要努力記住這個世界的樣子。

她還説過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如果讓每一個人失去一天光明,那他以後會不會更加珍惜光明呢?”也許你會覺得這很容易啊,不就是失去一天的光明嗎?但是等你嘗試了,你會發現失去光明的痛苦。一個人失去了光明,不就等於自己的世界沒有色彩,更何況海倫·凱勒是一生都要生活在黑暗中呢?不由得,我更加佩服海倫·凱勒了,她的堅強,樂觀,堅持不懈,熱愛生活,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説,真的感到很慚愧。總感覺自己的生活不夠充實。特別是假期,要麼就是窩在家裏上網,不然就是看電視。偶爾想到學習時,會看看書,做做作業。我現在覺得,許多寶貴的東西,在擁有它時,你往往不知道它的可貴之處,直到失去了它,你才頓然覺悟它的寶貴。

有時苦難也是一種財富,就像海倫·凱勒一樣。其實,人,需要經歷苦難,需要苦難給予的磨練。温室裏的花朵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同樣,一帆風順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以為它缺少了苦難,少了苦難鬥爭的經歷,也就少了那份磨練。苦難可以培養人的意志品質,給與人毅力和勇氣。人要成功靠的就是這樣的堅強毅力和超人勇氣。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管面對失敗還是痛苦,如果我們能快樂的笑一笑,高歌生活的美好,那我們就會獲得幸福,甚至能擁有金燦燦的碩果。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4

暑假我追的劇是侶行,索馬里一個半躺在地上的男孩綻放着燦爛的笑容面對着鏡頭。掀開蓋着黑紗的雙腿,一羣蒼蠅轟然作散。那幾近腐爛的雙腿會給人帶來怎樣的痛楚,他怎能還笑得如此燦爛?“至少我還活着。”他理所當然地説着。

暑假我追的書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這個又聾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地努力,在老師沙利文女士的幫助下打破了無邊的黑暗和死寂,掌握了書面語言後又學會了説話,並進而學會了法語、德語和拉丁語,和耳聰目明的女子一起從頂級的哈佛大學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

“至少我還活着,活着,真好……”海倫凱勒一定這樣想過,所以才有面對生活的無比樂觀和熱情,才有對知識如飢似渴、鍥而不捨地追求,才有知難而進的信心和堅韌……

海倫凱勒那不屈服於命運的精神時時激勵着我。

記得暑假一始,我恨不得像憤怒的小鳥一樣離弦般蹦出去玩。但是媽媽總是在我耳邊嘮叨,既然報名參加鋼琴考級,就必須認真應對。老實説,那艱苦又枯燥的練習早已讓我對美妙的旋律十分漠然。於是坐到琴凳上謊稱手痛,可有一雙鋭眼的媽媽毫無表情地説,左手痛右手練,若兩隻手一直痛,學劉偉雙腳搬上來練。而我就一直呆坐着不摸琴鍵……見我的牴觸情緒,“居心叵測”的媽媽指指期末老師發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説:“那麼今天讓手休息,看會兒書吧!”

捧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便放之不下,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海倫.凱勒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極具有健康心理,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渴求他人的憐憫,她憑着自己堅強的毅力到達了理想的彼岸……

在海倫的指引下,我不再耍小伎倆,我主動親近鋼琴了……考級的前一天,我自覺地坐到鋼琴面前,足足練了5個小時。媽媽一臉的竊喜,她當然知道有海倫凱勒陪伴着我,督促着我。然而感動我的不僅僅是海倫的奮鬥和成就,還有她那精靈般的心智和樂觀。在無邊無際無聲無息的黑暗中,海倫卻對生活充滿了7d3f美好的感受。她説,怎麼可能在樹林裏走了一個小時卻看不到值得注意的東西?樺樹光滑的表面或松樹粗糙不平的樹皮對她而言都是美到極致的可愛之物。她用她善良的心進行着美麗的遐想,做着璀璨的夢。

與海倫相比,我應該幸運多了。我擁有光明,可以飽覽萬千世界;擁有聽覺,可以傾聽美妙悦耳的歌曲;擁有聲音,可以説出柔和動人的話語……我是健康的、朝氣的、快樂的、陽光的,我有什麼理由在媽媽面前耍技倆?有什麼理由在書本和作業面前倦怠?我完全可以用自己健全的體魄,用充沛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在幸福的家庭中無憂無慮的生活,健康快樂的我是否更應該懂得珍惜和感恩?——感恩爺爺奶奶百般的寵愛;感恩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疼愛;感恩老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感恩夥伴們一起成長,一起歡樂……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5

19個月時,命運和她開了一個玩笑,一瞬間,她只能在黑暗中探險着,蹣跚前進;她只能在無聲中摸索着,如履薄冰。而在讀到她在莎莉文的幫助下,學會第一個字,學會第一句話,我就如自己學會站立,學會走路時的心情。而後,這位老師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她的前進之路,雖多荊棘,她卻像一個探險者不怕艱難,最終成就了一個奇蹟。她就是海倫·凱勒,一顆人類史上永不隕落的恆星。而我第一次知道她,是因為海倫的自傳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感歎她的`堅強意志和過人天賦後,竟感覺到自己欽佩海倫還有一個原因:她心懷感恩。

她在功成名就後,不忘自己的啟蒙老師——莎莉文。其實沒有莎莉文也沒有海倫·凱勒的成就吧?!而她沒有忘記,每個幫助她的人,她都沒有忘記!也因此,才會有海倫·凱勒吧。

總覺得像海倫那樣就行了——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而近日,我覺得感恩,不僅僅是如此。那次和同學一起出去運動,運動後,口渴難忍,便買了2瓶飲料來解渴。運氣又出奇的好,中獎又得到了兩瓶。在喝下兩瓶之後,想把空罐子扔進垃圾桶時,旁邊一個很像拾荒的小孩子就很誠懇地跟我説:“大哥哥,你把飲料瓶給我,好不好?”當然沒有異議,施捨似的給他了那兩瓶空罐子。而同學卻不是那樣,要把還屬於自己的那瓶飲料喝光後給那小孩子空罐子,小孩子那空靈的眼神讓我讀到了感恩。可我卻在一旁哂笑,對同學説:“你怎麼了啊,喝得這麼撐就為了給他那個空瓶子?還不如直接拿飲料給他啊。”同學很平靜,只是淡淡説了句:“老師説過要感恩。”我愣住了,他又接着説:“那小孩子是不會要飲料的。”這我卻不信,便拿着最後一瓶飲料找到了那個小孩子,給他。他卻搖搖手:“爸爸説不要得寸進尺,要學會感恩別人。你剛才已經給了我兩個空罐子,我不能再要你的飲料了啊!”那時,我真正的懂了“感恩”這個抽象的動詞——含義如此深遠啊。

自從那以後,每每看見拾荒者,無論渴不渴,都去買一瓶飲料喝掉,然後很尊敬地把空罐子送給他(她),而我不能施捨似的給他們空罐子或直接給他們飲料,因為他們有尊嚴,他們知道感恩。

世界上有許多種感恩,海倫的感恩理所應當,那是真愛;而博愛才是真正的感恩,這是我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而發。對啊,感恩是對生命恩賜的領略;感恩是對生存的釋然;感恩是對現在擁有的在意;感恩是對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對賜予我們生命的人的牽掛;感恩是對陌路關愛的震顫……最後,我想和大家説幾個字:請像海倫那樣,像我一樣——心懷感恩!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6

讀一本好書就像品嚐一杯香茶,清香甜美;讀一好書就像品嚐一杯咖啡,回味無窮; 讀一本好書就像夏日裏的一支棒冰,清涼爽口。我讀了海倫。凱勒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

海倫。凱勒小時因生了一場大病,導致她耳聾眼瞎,但她以一顆堅強、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和超常人的毅力,面對困境不向命運低頭,挑戰生命的極限,最終在逆境中崛起,在黑暗中找回了人生的“光明”,並且以她慈愛的心,幫助了世界各地的殘疾人士… …能做到這些,不正好説明了海倫。凱勒是一個奇蹟嗎?—海倫。凱勒曾有一個願望,就是能重見光明。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會第一天,去看自己善良的老師與朋友,看他們的活動,感受他們的温曖與友誼;第二天,去博物館裏欣賞那別具一格的藝術品,欣賞它們獨特的物質美、聆聽它們講訴人類進步的奇觀與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第三天,去人們為生活拼博常去的地方—城市,去領略高樓大廈的壯麗景色與尋找歡樂。可見,眼睛對於一個盲人來説多麼重要啊!可惜,海倫。凱勒連這麼微小的願望都沒有實現。相比之下,我們是多麼幸運,多麼幸福啊!假如我是海倫、凱勒的話,看不見東西該多難受啊!世界多美好,多麼絢麗多彩,可眼前只能是一片漆黑,是多麼可怕呀!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眼睛,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海倫。凱勒的經歷使我聯想到了自己。有一次,媽媽檢查我的作業時,發現我的字都是“貓抓形”的,媽媽為了我練好字,特意買了幾本字帖讓我練。剛開始練時,我還精神抖擻。認真地練,後來,天天寫,天天練,讓我不知不覺地覺得有些煩了,但我後來想,海倫。凱勒學習可以做到學而不厭,學而不倦,我為什麼不可以呢?後來我從中受到鼓舞,並堅持下來,還練出了比原來好很多的字。這讓我悟出一個道理: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奮鬥;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追求;被人瞧不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瞧不起自己,自己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就像洪戰輝所説:“只要精神不倒,就沒有什麼能難倒你;只要脊樑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挫折,怎能成功?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就一定能成為強者。我堅信,意志創造奇蹟,堅持就是勝利!

評語:小作者開篇以排比句式作頭,引出了書的重要性,進一步進而引出了自己所喜歡的書,開頭很獨特。接着文章談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給人的啟迪,小作者難能可貴的是,文章第三段結合自己的實例進行了説明有精神的重要性,非常棒!加油!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7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的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海倫。凱勤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熱情的態度勸戒世人應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擁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使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凱勒想看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這卻只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夢。在整整的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裏,竟磨練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着頑強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誰能想象年幼的海倫面對自己又聾又啞又瞎的現實曾經也墮落過,暴躁過,為上帝的無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為她在老師,莎利文的幫助下,正確了自己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並依靠着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竟奇蹟般的重新振作起來,用那僅有的卻又藴藏着不可思議的力量的精神去創造更多的奇蹟!日復一日,海倫成功了,她終於成功了!她藉助了自己的雙手看到了美麗的世界,聽到了絢彩的世界。海倫的不幸與生活在黑暗中的痛苦是我一輩子都無法體會的,但她對生命的永不放棄是令世人刻骨銘心的。海倫·凱勒説過:“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將把這三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温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裏,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海倫的三天就如此僅僅有條,可我們的時間和機遇還很多,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正是苦難鑄就了海倫。凱勤堅強的性格。她作為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卻有着超過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達自己對求知的渴望和對人類的真摯熱愛。

她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誡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類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有健康身體而沒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會抱怨命運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憐憫,他們會憑着自我堅強的毅力到達理想的彼岸。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8

再次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卷,其中依然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但卻又一次深深地打動了我。的確,海倫凱勒那“不平靜”的人生及她與命運抗爭的歷程鼓舞了我,給了我奮鬥的力量,作為正常人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而且又失語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萬物,海倫就是用心靈去傾聽着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看見了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7歲,她在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於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聾盲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時由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到劇院或者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漫步在大街、公園,瞧瞧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會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到的沒一件事物。

”“此後,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的樣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風險給我有生命和無生命的朋友;第二天,我要看人與自然的歷史;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現實世界中度過。”這一段話是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寫的語段。這個語段深深打動了我,每次翻開這本書我的腦子裏就會浮現出這三句話,時刻提醒自己珍惜現在美麗的時光,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像海倫這樣不服輸,不因自身殘疾而跟命運抗衡,從而改變了命運。

我想起2年前我初看這本書時發生的一件小事。……“妹妹,我給你講海倫.凱勒的故事吧。”“海倫.凱勒!哪國明星呀?”“不是,她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偉人。”“那有什麼好講的啊,你還是講講Jay最近的消息吧!”……從沒有遭遇過災難,從沒有體驗過不幸,甚至從未領悟過挫折的弟弟妹妹當然不會思考人生,他們只有享受快樂,他們是那麼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羨慕,沉浸在快樂中,在一覽無餘的光明中,我們失去了對現有事物的感恩,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彷彿人生一路輕歌慢舞,精彩世界任我逍遙。

再回首,恍然如夢,再回首,荊棘密佈,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回首,一切都在昏暗中消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時刻充滿感恩之心,用充滿感恩的心去接受一切,觀察一切,那時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是如此美好。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9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 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人間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閲讀。他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閲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海倫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簡直是細中之細,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活。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0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在一歲零七個月時,失明、失聰,成為了一個集盲、聾、啞於一身的殘疾人。七歲前的海倫?凱勒由於沒有獲取正確信息的途徑,心靈之窗被禁錮,造成她脾氣暴躁。但她7歲那一年,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此後半個世紀一直與海倫?凱勒朝夕相伴,用愛心和智慧引導她走出無盡的黑暗和孤寂。

後來,海倫?凱勒學會了脣讀,可以通過“手”聽到馬克?吐温為她朗讀的短篇小説,並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學業,不僅成為了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有了一顆美好的心靈。還在大學期間寫出了自傳體處女作——《我的生活》。大學讀完後,踏入社會的海倫?凱勒?凱勒並沒有沉寂在自己的世界裏,她積極奔走,到處演講,為殘疾人的公益事業籌措基金。她雖然生有殘疾,但卻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走出了黑暗和寂靜。全文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章節。

裏面全篇載滿了海倫?凱勒對光明的渴望和嚮往,字字句句中透露着如果有三天光明的渴望和快樂。如果能給海倫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到人,看到人的善良、看到人的温柔、看到人的友情。而海倫第一個想看到的人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最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小姐,她要將老師的臉龐深深地印入腦海裏。是她將海倫從黑暗世界中拯救了出來,讓海倫認識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果沒有莎莉文老師,就沒有海倫?凱勒今天偉大的成就。海倫不知道怎麼用“靈魂的窗口”——眼睛來觀察朋友的內心,就算是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也無法通過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內心。這對於海倫來説是繁忙而重要的一天。她想要看到太多太多的人以及事物。下午,她會去大自然遠足,當黑暗快要降臨時,海倫會使用聰明的人們發明的電燈泡從而來延伸她的視線。第二天,海倫會隨着黎明一道起來,肅然起敬地看太陽喚醒沉睡大地的壯觀景象。在這一天,海倫要把從古至今的歷史文化瀏覽一遍,看看人類在變化無窮的時間長河裏進步的足跡。

海倫將會到博物館,觀看地球歷史的長河以及人類精彩的創作。到了晚上,海倫準備去看一場話劇或電影,讓自己心中裝滿戲劇文學,久久無法入睡。第三天,海倫再一次迎接黎明。她今天決定就在紐約,她居住的地方過普通的生活,她看到了來來往往行走的人們,一棟棟高樓大廈,周圍各種商店……

晚上,她依然會去看一場話劇或電影領略人類精神世界的諧音。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遺忘的凱歌!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1

一個聾啞盲人,嚮往着光明,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對於一個對光明極度嚮往的人來説已經是很滿足的了。

海倫·凱勒——這個偉大的女性,一次高燒後,她失去了光明,她聽不見,看不着,連説話也很困難。正如一隻失去翅膀的蜜蜂,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但堅強的海倫在死亡的懸崖邊回過了頭,最終,她在沙利文的幫助下,一舉成名。

我很佩服海倫·凱勒,一位正常人能夠做的事,海倫·凱勒做到了,而一位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倫·凱勒也能做到,我不禁被她的那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一名從小就既聾又啞甚至是瞎的人,她能夠憑着她的觸覺,憑着她的堅持不懈,寫出了多本令人震撼的書,而她的個人傳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人們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她的故事。海倫是多麼熱愛着豐富多彩的世界!她從不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多麼的自卑,而是更加努力,頑強。在艱難中獲得力量與堅強的性格,而且得到了人類的證明與敬佩和巨大的成就!這幾點讓給我很驚訝!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流下了淚水,可我從海倫·凱勒身上得到的是一種力量!這是怎樣的一種力量啊!頑強、富有毅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艱難中進取,我不知怎樣用語言去描述,但我知道這是一個人為實現一個在別人眼中不可能達成的目標的力量。馬克·吐温説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從一個嬌縱的小姑娘成長為了一個偉大的人。

書中海倫有這樣一句話,“使命的我可以給那些看得見的人們一個提示——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人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嚐每一口佳餚吧,猶如明天你再也不能嗅聞品嚐。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通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為世界向你顯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不過,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悦目的。”

她那麼嚮往光明,命運卻帶給她一片黑暗,她又是那麼的讓人嚮往,因為她的精神已經超越了一切,讀着海倫的自傳聯想到了自己,我身體健康,器官良好,作為正常人,我卻因為自身的惰性,浪費學習時間,只是一味追求幸福,實在感到自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實在是一本好書,它能振奮人心,它讓我越發覺得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要懂得滿足,學會生活。

希望大家有空走進海倫的世界,感受那一份沒有光明的世界,體味或許我們一生都不會感受到的生活。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2

上帝把你的一扇門關上了,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題記

她的眼睛從光明變為黑暗,但她的內心卻從黑暗走向光明;她的耳朵聽不見各種美妙的聲音,但她的記憶卻絢麗多姿,五彩斑斕;她雖很難表達想説的話,但她卻用一隻沾滿墨水的筆和一顆盛滿激情的心在紙上寫下文章篇篇。你們也許會問她是誰?她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兼主人公——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我最愛看的書之一,主要講了書作者年輕時的經歷:海倫·凱勒於1880年6月27日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兩歲時的一場大病,卻無情地奪去了她的視力與聽力,使海倫·凱勒成為又盲又聾又啞的殘疾人。這場厄運使她脾氣變得暴躁起來,直到她的指導老師安妮·莎莉文到來才改變了她的生活。安妮·莎莉文用獨特的教學方式,教她説話、拉丁文、單詞……還帶她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最後,海倫·凱勒靠着大家共同的努力,考上了他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在整本書的最後,她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來呼籲人們要珍惜這世界上的一切。

“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這是海倫·凱勒曾經説過的一句話。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讓我感到這世界的萬事萬物對於一個盲人來説有多麼珍貴,在海倫·凱勒從鄰居口中的瘋女孩變成在哈佛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一表人才的這條路上,又有多少的艱辛,多少的坎坷。她讀書時不是像我們一樣,必須用手觸摸書面,才能知道這是什麼字。走路時,不能看清路面,不像我們能隨意地跑跑跳跳。“《霜王》事件”沉痛的打擊,讓她從幼稚走向成熟。與別人交流時,她只能用那難懂的脣語……這讓我想到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在27歲時患上耳鳴,而且後來越來越嚴重,這能聽見十分細微的聲音。以至於在作曲時,要將金屬管的一頭對着耳朵,另一頭對着鋼琴,感受金屬管的震動。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創造出了一首又一首世界名曲。

從海倫·凱勒的身上我認識到了:我們常常抱怨一到期末作業太多,累得手好酸,好麻。可這對海倫·凱勒來説簡直不是問題——因為她是殘疾人,在學習生活方面比別人多付出了好幾倍的努力,這一點痛苦對她來説根本不值一提。海倫·凱勒付出汗水學習知識,知識的力量正如黑漆漆的大海上閃爍的明燈,照亮她的內心世界。而我們學習也應該像她一樣,學無止境,不斷用努力換取的成功。

還有安妮·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把我深深地感動了——找遍天下也難以找到對學生如此用心,被家人一次又一次看扁,卻無怨無悔的老師呀!

僅僅三天的光明,對海倫·凱勒來説是一種奢侈。1968年,她去世了,卻一直沒有實現這個願望。而我們卻有千萬天的光明,更應該好好珍惜。身體上的殘疾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疾。黑暗只能封閉你的眼睛,卻永遠也封閉不了你如天使般透亮的心靈。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3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一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温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蹟。第三天,我要在現實世界裏,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間度過平凡的一天。

我想説:光明對我們來説不是奢望,聲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對我們來説,並不缺乏完善的身體組織,我們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頑強,不向命運投降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於創造奇蹟的心!為善為惡在一念之間,生命中的奇蹟出現與否也是一念之差。上天賜予我們眼睛,是讓我們看清這個世界;上天賜予我們思想,是讓我們改變世俗,讓精神世界更美好;而上天賜予我們雙手,是為了讓我們擁抱未來,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4

”這一句充滿無限感恩的話語,讓我心潮澎湃。感恩,在當今這個社會中已然被人遺忘的動詞不由得勾起了我的思緒。漫步在河邊,感受一陣陣傍晚的涼風迎面吹來,看着河裏綠色的的水在夕陽的照射下,呈現出一派波光粼粼的生機。耳畔,遠離了所有的喧囂,竟然還能聽見幾聲鳥鳴,頓覺心曠神怡。

一下子,心中所有對世俗的不滿,對學習的煩惱,對一切一切的憂慮都一掃而光。心頭竟然還浮現出一絲久違了的幸福。倏忽間,不由得恍然大悟:大自然,多麼頑強的生命羣體,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當人們爭名於市,爭利於朝的時候,她寬容地接納了人們的一切;當人們為了追求物質生活而對它肆意破壞的時候,她默默的忍耐;當人們不停地向她索取時,她無私地付出。當我們失意時,可以對着蒼穹發泄;當我們快樂時,可以在藍天下嬉戲;當我們無助時,可以在美景中尋求心靈的慰藉。

大自然默默地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温暖與美好,讓我們擁有了如此之多。頓時,煩惱、憂愁,蕩然無存。手指無意間觸到了斑駁在路邊牆上的痕跡,心隨之顫抖,哪個調皮的孩子又在上面刻下了屬於自己的記號。是啊,古老的大自然,如母親般,如春泥護花般的呵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她給予的,太多了;我們所擁有的,太多了,不是嗎?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讓我們雙手合十,感恩擁有,感恩大自然吧!風,似乎更柔和了些。初夏的夜晚,沒有過多的燥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寧靜,月光如水,慢慢的從黑幕上瀉下,如一串美好的音符輕輕地點過湖面,留下滿地白銀。也只有此刻,大自然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寧,我放輕腳步,唯恐驚醒了她的夢,恐怕這也是我們對她報以感恩的唯一方式吧!對面的樓房中傳來一曲悠揚的小提琴曲《卡農》。

那悠揚的旋律穿透層層衣物的阻隔,直抵我內心深處。音樂,一直是我所鍾愛的。也是傷心時唯一陪伴我的。那曲《卡農》隨着空氣傳入我的耳中,驅除了我心中僅存的一絲陰霾。

聽着這音樂,我不禁跟着它輕聲哼唱起來。哼着哼着,心情豁然開朗!是啊,生活本如此美好,他給予了我們如此多的樂趣,我們為何總是要悲觀消沉,辜負生活呢?我們對任何事物多應該抱有感恩之心啊!腦海中又浮現起書中的內容,想到安妮.莎莉文一生小心呵護着海倫,想到海倫因為感恩兒和老師相伴走過一生,想到海倫期待在三天光明中想做的一切,我不禁明白了……生活對我們如此美好,讓我們沒有遭遇海倫.凱勒那樣的變故,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感恩生活,感恩大自然,感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感恩大自然,它給予了我們生命和一切。感恩生活,他讓我們感受到了太多的樂趣。感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如此在感恩中成長,足矣。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悟15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中,我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想讀這本書很久了,但一直沒有機會和時間讀,剛好趁着暑假可以好好享受了。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的內容是在語文書上,但具體哪冊書已經記不清了。

我在語文書上第一次認識和了解到有海倫·凱勒這個身殘志堅的偉大女作家。我無法想到一個盲聾啞人居然能做到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甚至比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做的更出色,活得更精彩!她簡直就是奇蹟般的存在。她的事蹟真的震撼到了我,讓我迫不及待的想了解更多關於一個無法看見。聽見和説話的人如何堅強地活下來並如此出類拔萃。

通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關於海倫的自傳,我走進了她的生活與世界,看到的不是一個黑白世界,而是比我們正常人所看到的世界更美麗,更絢麗多彩。她用她的世界觀詮釋了她所瞭解的愛,她用她的奮鬥與努力詮釋了什麼叫做平等,她無限放大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在她身上永遠體現着愛國,平等,民主,友善的社會主義精神。

如今還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她的三分之一的努力?為了夢想,為了平等,她可以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倍的努力去學習,也從不放棄喊苦喊累,就算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中,別人都認為她承受不了,但她依然堅持,努力的學習更多知識。為了考上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她像常人一樣主動學習了德法拉丁希臘四種外語,政史地等科目,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毅力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她的理想大學。要知道哈佛是一所如此高等的學府,連那些稱作“學霸”的人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如願以償,何況一個盲聾啞人?她不僅在學習上出色,還在社會慈善機構有一番作為。她非常關心社會殘疾人士,組織基金會,擔任會長。一九六五年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二十世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這不正體現了她追求愛國·,平等,民主和友善的社會主義精神嗎?

她的一生如此的不幸但有那麼的幸福,她身邊有着那麼多關愛着她的人。莎莉文老師的出現是她一生的轉折點,她是叫她從黑暗中甦醒過來並讓她擁抱光明的人。莎莉文老師是她一生的恩師,朋友,再生母親,她對她的幫助與付出可謂嘔心瀝血,她不求回報,任勞任怨的教育海倫知識,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她的身上永遠散發着勤勞,敬業,友善的社會主義精神,是當今時代教師的模範。

海倫·凱勒這種積極樂觀向上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就她不平凡的一生。她是如此的友善與民主,關愛着身邊的每一個人,她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與他人平等學習的機會。她是如此的完美,正是她的殘疾讓她美的獨特,與眾不同。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我會努力做好,待人友善,平等看待每一個人,努力學習,堅強勇敢,為國爭光。

Tags:光明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