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河塘舊事》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8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塘舊事》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河塘舊事》説課稿範文

《河塘舊事》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語文11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謳歌了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淳樸的愛。

2、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

1通過對文本的深入研讀,學習生字新詞,品味文中優美的句子及修辭手法。

2在對故事情節的學習中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及其作用,培養寫作能力。

3瞭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情感目標

感受大自然和諧的美和人類純樸的愛。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賞析景物描寫的優美,歸納寫作要領。

教學難點:

理解小夥伴們的性格特點並領悟文章的主題。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圍繞中心選材,理清文章的感情線索,體會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學會使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敍事,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發表見解。確定此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就是以單元主題為依據,同時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課的設計以景物描寫為線索,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探索語文知識的環境。培養學生景物描寫的能力,並在其中穿插對於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品詞析句、寫作能力及文學鑑賞力,使語言素養也有所提高。

二、説教學過程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第十一冊“往事”這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到外祖母家過暑假,在荷塘邊度過的一段美好生活。

作者筆下的荷塘是美麗的,作者巧妙而生動地運用比喻向我們再現了荷塘的美景。除此之外,一些動詞地恰當運用也為荷塘美景地成功介紹增加了分量。如:“浮光躍金”、“嵌”、“泛”、“漾”、“點綴”。

接着,作者向我們介紹起了荷塘之往事---狗刨比賽和擊水遊戲。“撲通通”撲通通”、“像哪個鼓隊敲亂了套似的一陣亂響”形象地寫出了比賽時的忙亂和緊張。“大菊花似的浪”又一個比喻,浪花的形狀躍然眼前。另外,從比賽後的“氣喘吁吁”和昏昏欲睡”可見當時比賽的激烈,反映出小夥伴們的快樂生活和無拘無束的性格。

擊水比賽是激烈的,作者精選了一些詞語:“擊”、“鬧”、“急速”、“射”、“撞擊”、“混”再現了比賽的激烈。而“當我們互相扭在一起時,便停止了擊水,哈哈大笑起來“,表現了小夥伴們的親密無間。

文章的.......之處是“我”溺水時。作者寫出了自己遇險時的狼狽與危險,隱藏了小夥伴們的着急。最後,小夥伴們“在水中排成一隊。手拉手鐵鏈般地將我拖到岸上。”既寫出了小夥伴們的機智,又寫出了他們的善良與淳樸。

一切景語皆情語。荷塘美景的描寫為介紹人性美作了鋪墊。結尾一段點明中心。

在教學設計上,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學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突出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把握住“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和諧統一,然後在這條主線上讓學生進行合理恰當的拓展和遷移,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昇華,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小組討論法、賞析理解法、歸納總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對生活的深深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薰陶和教育。教法上,教師進行組織引導並注意點撥。學法上,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質疑並能深入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首先,採用直接導入法,揭示課題,留足夠的時間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文章2---4自然段文字優美,多處運用修辭,渲染了荷塘美景,教師着重要引發學生閲讀和探究的興趣。積累詞語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使學生快速進入文章,體會角色。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掌握情況。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及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同時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交流討論後回答,教師注意引導;在學習人美這一部分時,教學難點是理解小夥伴們的性格,尤其是他們救人之後的“哈哈大笑”的理解,最後,本文的亮點是結尾處高度概括的語言,是文章的主題得以昇華,要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思索,使之受到良好的薰陶與教育。

三、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教學藝術,既要醒目,又要悦目,對教學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我認為,板書首先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技術,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與教學隨時可以保持同步的自由性與交互性。所謂“醒目”,是指能將課文的重點、難點一覽無餘,能將學生的疑問盡收眼底。所謂“悦目”,是指一篇課文用幾堂課上完了,學生腦海中留下了無數的葉片,更重要的是而且留下了這些葉片組合成的體現文章的樹幹的“圖像”。板書成為一篇課文濃縮的精華,它是令人受益匪淺的“壓縮餅乾”。由此可見,即使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板書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生薑末,而是體現教師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益的長流水。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敍事散文,文章層次清楚,寫景部分抓住了荷塘的形狀、色彩及荷花的姿態三方面,敍事部分抓住了作者和小夥伴的三件事,結尾是全文的中心句,根據文章的結構與重點我採用了提要式板書法。

《河塘舊事》説課稿2

一、説教材

《荷塘舊事》是北師大版第十一冊“往事”這一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寫景敍事散文。作者回憶了童年時到外祖母家過暑假,在荷塘邊度過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繪了月牙泡的美好的自然之景,同時也塑造了一羣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

二、説設計意圖

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本篇文章分為兩課時,四個環節進行授課。第一課時為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學生感知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設置“初讀感知—品讀賞析”兩個環節。在第一課時中完成詞語積累,掌握文章主要內容和學習描寫荷塘美景的部分,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問題。

第二課時為“研讀探討—拓展遷移”兩個環節。在這一課時裏要對文章中的難點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突破教學難點並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拓展遷移昇華文章的主題。教法上,教師進行組織引導並注意點撥,教給綜合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學法上,結合年段研讀探究型學思閲讀教學的課堂倡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質疑並能深入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本節課是第一課時。教學重點:品味文中優美的詞語及修辭手法。教學難點:理解景物描寫及其作用,培養寫作能力。

三、説教學流程

(一)首先,採用直接導入法,揭示課題,留足夠的時間學習課文的重點段落;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我讓學生快速默讀全文,找到描寫荷塘美景和記敍童年舊事的兩部分內容,藉助閲讀提綱,學生快速而又準確地將課文分為四個部分,把握了文章主要內容:

(1)舅舅帶我到鄉下外祖母家過暑假;

(2)描寫了美麗的荷塘;

(3)我和小夥伴玩“狗刨比賽”和“相互擊水”遊戲;

(4)我想炫耀卻遇危險,小夥伴兒及時相救;

(5)我留戀憨直淳樸的笑聲和那同天上月牙兒一樣的荷塘。

解決閲讀篇幅較長的文章如何從整體入手,理清文章脈絡,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難點。

(三)精品細讀,感受美景。

本文2~4自然段,着墨於景物描寫並非閒來之筆,實際表現了自然和諧之美,與後文展現的人類淳樸之美相映成趣。通俗地講,就是景美人更美。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品詞品句,讀中感悟。抓重點句子體會荷塘的美,創造一個開放的平台讓學生各抒已見,各有所悟,各有所得。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能結合自己畫出的句子進行彙報交流,體會到荷塘如詩如畫的美。

(四)對比閲讀,體會寫法。

作者筆下的荷塘是美麗的,作者巧妙而生動地運用比喻向我們再現了荷塘的美景。在教學中我出示有比喻句和沒比喻的課文片段。讓學生對比閲讀,交流比喻句的作用,再根據板書總結描寫景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五)重視積累,學以致用。

作業佈置我關注學生語言的積累,要求摘抄詞語,背誦片段。還有課外閲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擴大學生的閲讀面。要求學以致用,運用本課所學描寫景物的方法寫自己喜歡的景物,做到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