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學語文《紙船和風箏》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6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紙船和風箏》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紙船和風箏》説課稿

一、説課內容簡介: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20課《紙船和風箏》,是第五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

二、教材解讀:

(一)文本解讀

《紙船和風箏》講的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講了小松鼠和小熊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又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吵架,最後兩人互相體諒,互相寬容,又和好如初。

故事的動人之處在於,當松鼠和小熊因為一點小事吵了一架之後,他們表現出的內心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的方式和感人場面。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賭氣只能使“裂縫”擴大,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只要我們帶着一顆童心,帶着對真摯友情的嚮往,去學習課文,就一定會受到深深的感染。

對於這樣一篇文章,敢於率先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通過文章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從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格。

另外本篇文章有兩大特色:首先這是一篇童話色彩濃郁的文章,生動有趣的場景和通俗淺顯的語言易於讓學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語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樂”、“祝你幸福”、“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通過對此類語言的學習,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更好地溝通。

(二)文章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五單元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寫的。從識字五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讚、學會欣賞別人,到相互幫助、和睦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課文是本組教材中的第四篇課文,通過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相互稱讚、學會欣賞別人的基礎上能更好地與人溝通。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這8個要認識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會寫8個字,這8個要會寫的生字是:壞、鬆、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詞語“快樂、幸福、飄蕩、漂流、難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之情。

3、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麼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二)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之間深厚的友誼。

教學難點:抓住“松鼠高興得哭了”這句話,引導學生體會松鼠為什麼高興得哭了?從而使學生明白當我們的感情和友誼產生“裂縫”的時候,容忍和諒解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四、設計理念:

1、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2、為學生創設多種語文實踐的機會,加強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

3、“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激揚美性服務。

五、教學設計:

(一)實物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1、教師一手拿摺好的紙船,一手拿着風箏:“請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根據學生回答,師板貼實物紙船和風箏。

2、板書課題:20.紙船和風箏。

3、指導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嗎?紙船和風箏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激發學生的閲讀期待,針對兒童的'心理特點,巧妙地創設情境,構建一個個引力強勁的磁場,抓住學生的心,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探知慾望)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彙報交流自學情況:

(1)讀生字卡。

(2)找朋友遊戲——連字成詞在遊戲中鞏固生字,在輕鬆愉快地氣氛中學習,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請學生説説讀了課文後你讀懂了些什麼?

(三)讀文識詞,通讀理解。

1、學習1—6自然段。

(1)自讀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説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為了好朋友?

(2)指名交流。師隨機板書:快樂、幸福。

(3)指導朗讀“祝你快樂”、“祝你幸福”。當小松鼠和小熊在紙船和風箏上寫上這兩句話的時候,心情會怎樣呢?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嗎?

(4)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

(5)齊讀1—6自然段。

2、學習7—11自然段。

(1)自由讀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

(2)指名交流,隨機板書:飄蕩、漂流,分別寫在紙船和風箏的實物下方。

(3)聯繫實物,比較識字“飄、漂”,你是怎麼記這兩個字的?

(4)用“飄蕩、漂流”造句。

(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實物,聯繫兒童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區分同音字“飄、漂”的形和義,並且力求做到識用結合,用“飄蕩、漂流”造句)

(5)指導朗讀,讀出小松鼠和小熊難過得心情。

師:小松鼠和小熊為了一點小事吵架,心情一定很——

生:難過、傷心。板書:難過。

誰能讀出小松鼠和小熊現在的心情?

(6)指名讀,齊讀。

(7)最後他們和好了嗎?他們是怎麼做的?出示:“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指名讀,小組讀。

(8)齊讀7—11自然段。

(四)解決難點,深入理解。

1、指名讀11節,既然小熊願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應該很高興,為什麼還要哭呢?而且是高興得哭了,他又在高興什麼,哭什麼呢?

(這部分是本課的難點,這裏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可能會多樣化,也許小松鼠是在為小熊又願意和它做好朋友了而高興,也許它是在為自己首先和小松鼠和好而高興,也許它是因為害怕小熊還願不願意和它做好朋友而哭泣,也許它在是擔心小船會不會順利被小熊收到而哭泣……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充分尊重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

2、讓我們帶着這種複雜的心情,齊讀11節。

3、如果你是小松鼠,現在你會在紙船裏寫點什麼呢?生試寫1到2句話。

(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學生內心的童心童趣被激活了,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適時地設計小練筆讓學生寫一寫,既是對文本的補白,又是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的平台)

4、彙報交流。

5、齊讀課文。

(五)鞏固生字詞。

1、指導學生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

2、開火車讀。

3、指名讀。

把詞卡貼在黑板的大樹上,摘下來領讀、齊讀,在讀中加深對詞句的理解,體會詞語的含義。

(六)指導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

2、小組合作,互相評價。在生字中找你認為寫得好的字,衝它笑一笑,或再高興地讀一遍。

語文教學要有人文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

(七)作業:

1、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好朋友聽,並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你的心意。(把學到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好友聽,這也是對語言運用的絕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會得到同步的發展,給學生創設了語文實踐的機會)

2、每篇積累。讓學生從本課中找到喜歡的詞句,並記住它。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每一課都讓學生去發現好詞、好句,並記住,既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學到豐富的語文知識,又能讓學生養成時時積累、事事積累的好習慣。

(八)板書設計。

20、紙船和風箏

快樂幸福紙船和風箏實物

飄蕩漂流

難過

高興得哭了

設計理念:板書上的這幾個詞,是貫穿全文的關鍵詞,把小熊和小松鼠心情變化過程清楚地呈現出來,使學生很快能理清文章脈絡,放在黑板上學生反覆識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