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華】説課稿模板四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44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説課稿模板四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本節教學活動選自遼師大出版的《幼兒園探究式課程》託班下冊,課程是以托幼教育一體化為指導思想,依據託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特點編寫。本活動通過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引導幼兒在感知顏色的基礎上學習按顏色特徵進行分類,為此我確立了本節活動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分辨紅色和黃色。

2、按顏色進行分類。

3、在玩中體驗數學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與難點:

活動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

活動難點:是在活動中按顏色進行分類。

制定這個活動重點難點是依據託班年齡段特點,以及認知接受能力而定的,最終可以使他們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收穫。

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紅色和黃色雪花片,紅花籃和黃花籃卡片

二、説教法

根據託班幼兒特點,本次活動我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學法:首先引入情景,通過幼兒觀察,找到生活中看見自己喜歡的顏色。

2、遊戲法:與情景貫穿,通過玩中學,學中玩加深幼兒對顏色的認知。

三、説學法

1、觀察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尋找自己喜歡的顏色。

2、操作嘗試法:提供紅黃顏色雪花片,嘗試進行按顏色分類。

3、遊戲法:教師代入幼兒進行情景,進行分類遊戲加強幼兒對顏色分類認知。

四、説教學過程:

1、首先教師創設情景,寶寶們我是魔法師,我要把這個房間變成多彩的糖果屋,變變變!哇!好美吖!你們看看糖果屋裏都有什麼顏色,“引導”幼兒發現身邊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知。

2、出示紅色黃色雪花片,引導幼兒進行顏色分類。

3、玩一玩

教師再次代入情景,教師變成花籃媽媽,讓與自己同色的花寶寶來找花籃媽媽,對找對的花寶寶進行擁抱鼓勵,換顏色進行遊戲。

最後,教師變成紅黃花籃,擁抱所有寶寶們。帶寶寶們回家隨着教師思路自然有趣的結束活動,活動後把操作單和卡片投放到活動區。供幼兒繼續遊戲。操作。讓幼兒通過練習對活動進行延伸。

活動結束後,提示幼兒把玩具放到玩具盒內,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養成習慣。這也是很重要的。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聆聽!

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本節課選自中班的科學活動,中班的幼兒個性開始形成,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每天早上小朋友抹着不同的寶寶霜來到幼兒園,就會伸出小手讓別的孩子聞聞他的小手香不香,看着可愛的孩子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氣味很敏感,但是氣味是一種看不到,摸不着的東西,它又是無處不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選擇這一課題是讓孩子們感覺到氣味和鼻子的嗅覺功能是分不開的。

二 説教學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知制定了以下目標:

1感知幾種氣味,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能用簡單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我把這一點做為本節課的重點;

2判斷氣味,給氣味找朋友;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3感知鼻子的用途以及保護鼻子的方法。

三 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與生活、遊戲中,因此在活動中我採用了“提問法、觀察法、操作法、交流討論法”等來進行教學,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孩子們自我保護的能力。

四 説學法: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並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的學法有“觀察法、討論法和操作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講述鼻子聞到了什麼,符合心理學所説的“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提高”。

五 説教學準備:

新《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以達到預先設計的目標,在此活動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1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已接觸過不同的氣味;

2物質準備:香水、風油精、醋、酒各一瓶,裝有香水、風油精、醋、酒的稀釋液氣味瓶每組一套;用空氣清洗劑在教室裏噴出一個清香的空氣環境。

六 説教學流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帶領幼兒隨音樂進入瀰漫着香氣的教室,激發幼兒的興趣。

今天的教室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香香的)

你們是怎麼知道香香的呢?(用鼻子聞到的)

你們還用鼻子聞到過什麼味道?(可以讓個別孩子回答)

2進一步引導幼兒感知鼻子的用處:按組分發氣味瓶,引發幼兒興趣。

老師給你們每一組都發有有趣的瓶子,你們有什麼方法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呢?它們又是什麼味道呢?(引導幼兒用鼻子聞氣味,並請個別幼兒説説聞到的是什麼味道)

出示香水、風油精、醋、酒問幼兒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們又是什麼味道呢?請幼兒聞聞並回答:我聞到的味道是香香的,裏面裝的是香水;我聞到的味道是酸酸的,裏面裝的是醋,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再次讓孩子們聞聞氣味瓶,告訴孩子們,氣味瓶裏也裝着這些東西,請你們聞一聞,然後把氣味瓶送到和它一樣味道的朋友那裏去好嗎?幼兒自主操作完成第2個教學目標。

3引導幼兒討論鼻子的用處,擴展經驗:

你們在家裏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你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為什麼呢?請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還能幫助我們呼吸。完成第3個教學目標。

4總結:鼻子不僅能聞到各種各樣的氣味還能呼吸,引導幼兒回憶碰傷鼻子或感冒時的感覺,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鼻子裏有許多細細的血管,很嬌嫩,容易受傷,出血,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鼻子,讓它健健康康的,平時不能挖鼻孔,鼻子癢時要輕輕的按壓,流鼻血時不要慌張,首先坐下來,頭不要過分仰,以免血液流到喉嚨,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兩側鼻翼,暫時用嘴呼吸,請大人幫忙處理,用藥棉塞住出血的鼻孔並用冰毛巾敷額頭。完成第4各教學目標。

5結束部分:户外體驗:

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走出教室,到户外體驗用鼻子呼吸新鮮空氣的感覺。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曲胡笳救孤城》是新教材第十冊中的'一篇課文。記敍了一個歷史故事,讚頌了劉琨面對入侵強敵時的勇敢與智慧。

課文開篇先交待了時代背景,西晉末年,北部邊疆很不安寧。在這種情況下,劉琨駐守晉陽城,勇氣可嘉,也為下文智退敵兵做了鋪墊。

課文接着寫匈奴騎兵將晉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晉陽成了一座“孤城”。此戰,敵我力量過於懸殊,晉陽守兵不過兩千,而匈奴騎兵則有5萬之眾。在劉琨沉着指揮下,守城將士“利用有利地勢英勇抗擊,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儘管如此,由於“援兵未到”,加上“城裏兵力減弱,糧食在減少”,“孤城”晉陽仍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劉琨不能不“急得團團轉”。

然後,課文用5個自然段的篇幅,詳細描寫了一天晚上,劉琨登樓巡察,面對冷月、荒漠……他發生一聲聲長嘯,驚動了匈奴兵營。劉琨由此想起了“四面楚歌”的故事,就讓人取來了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胡笳,對着匈奴兵營深情吹奏。劉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騎兵的思鄉情。匈奴將領眼看將士們無心戀戰,就連夜撤兵了。

“一首胡笳曲,救了一座孤城,被傳為千古佳話。”課文就此戛然而止,顯得簡潔傳神,既交待了故事的結果,又點了題。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教師只需針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做強調;在詞語理解上,學生已經掌握不少方法,課前已經能通過預習自主學習詞語。在課堂中,教師更應做到在詞語的運用和表達方面下功夫,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詞語的理解上。

學生通過四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概括、表達、感悟的能力。作為老師除了繼續提供一些學習方法之外,還更應注意每個教學環節設計上的層次性。不僅使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吃得下,也要保證學習能力較強學生能吃得好。

因為這是一篇歷史課文,因此在設計教學環節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基本能力、興趣。做到讓學生不僅能進入文本,更能從文本中感悟到主人公的品質。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在讀文中理解“水泄不通、悦耳動聽、哀傷悽婉、淒厲、四面楚歌、千古佳話”等詞語的意思。

這些詞語的理解並不只是單純的理解,可以説這些詞語貫穿整篇課文的教學。從引出課題對“聞雞起舞”一詞的理解;到整體感知各種方式對“水泄不通、悦耳動聽、哀傷悽婉、千古佳話”的理解;然後運用這些詞語進行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在研讀課文時,還將“淒厲、悽婉”進行比較;通過觀看錄像知道“四面楚歌”的意思。真正發揮詞語的作用,而不是隻為理解而理解。

目標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把課題補充具體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在處理這篇課文的朗讀方面有整體感知的讀;有理解後的感悟讀;有融入自己感受的情感讀;有老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讀……多層次的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披文入情、以情悟文。因為課題一看馬上就能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因此只要把課題説説具體就是文章的

主要內容。

目標三:能在研讀課文中感悟孤城淒涼的意境和胡笳曲的魅力。

這是整篇文章的難點。因為故事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處理這兩方面時,都設計了對關鍵詞句的品讀。如“孤城”的“孤”到底是什麼意思?“冷月”的“冷”這個字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淒厲、悽婉”的比較等。另外這些詞句的品讀都穿插一定的能力訓練:概括能力:説説孤城的原因;想象表達能力:説説劉琨當時的想法;説説匈奴士兵聽到悦耳動聽、哀傷悽婉胡笳曲時想到了什麼?使得整個文本的把握更顯深度。

目標四:知道四面楚歌的故事,感受名將劉琨的勇敢和智慧。

四面楚歌的故事通過觀看錄像,出示句子:項羽的部下聽到楚歌,想起了家鄉和親人,軍心動搖,戰鬥失敗。並能根據這個道理總結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原因。在對主人公劉琨的感受和認識方面主要是通過資料的介紹,文本中描寫劉琨句子的反覆誦讀,以及出示詩人陸游對劉琨的評價:劉琨死後無奇士,獨聽荒雞淚滿衣。使學生真正感受劉琨的勇敢和智慧。

四、教學設計

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後,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詳見關於教案設計部分),着力體現以下三點:

(一)多樣化教學,拓寬文本的廣度

這篇課文與西晉歷史有關,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我們經常説語文教學要堅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在處理這篇課文關於一些歷史資料方面的教學時,通過以下幾個手段:

胡笳這一樂器的認識和對西晉背景的介紹,通過看圖、閲讀史料的方式來認識;一段生動形象的錄象使學生對“四面楚歌”這個成語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文中適時插入的古詩品讀,既讓學生對文本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又契合了整篇課文的基調,喚起學生的舊知和對古詩文的熱愛;最後,《空城計》的推薦延伸了學生課外學習的渠道。一篇課文的容量也由此擴充。

(二)多角度訓練,增加文本的厚度

課堂短短的35分鐘始終提醒我們的是:這堂課你重點訓練什麼?怎麼訓練?在處理本教材時,我重點訓練學生概括、想像説話、以及推敲語言文字的能力。對全文的概括,對孤城原因的概括;對劉琨無計可施時劉琨想法的補白,對匈奴人思念親人與家鄉的內容補白;對“冷月”、“荒漠”等詞的推敲,“悽婉”“淒厲”兩詞的比較……

此外,這樣的訓練不是單一的,而是與朗讀緊密結合。有整體感知的讀;有理解後的感悟讀;有融入自己感受的情感讀;有老師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讀……多層次的朗讀訓練旨在讓學生披文入情、以情悟文。

(三)為課文補白,挖掘文本的深度

仔細研究文本,會發現課文在某些地方運用了略寫的手法。如劉琨在城樓凝視遠方,只寫了景,而沒有寫劉琨當時的想法,這一聲聲長嘯也不知從何而來。因此在學生結合上文,知道晉陽城成為一座孤城的原因後,再讓學生結合當時的環境,指導他們想像,長嘯由來的原因就十分清楚了。

另外,匈奴人聽了胡笳曲後就退兵了,課文只用了“思鄉之情”四個字解釋原因,對學生來説太過簡單。因此,我還原給學生匈奴人在草原上的生活,與戰爭時的生活做對比,通過想像説話訓練,真正理解匈奴人退兵的原因,感受胡笳曲的魅力,從中切實感受劉琨的智慧。

説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同事: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長頸鹿和小鳥》也就是(用乘法口訣求商),這課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除法”的第一課,它是在本冊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基礎上的後續教學,在這之前,學生對除法的意義已有了初步的體會,會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本節課通過長頸鹿給小鳥準備房子的情境,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6-9乘法口訣求商,進一步讓學生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重點是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就是能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及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教材是我是這樣安排的:

首先展示的是一幅情境圖:上面有這樣的數學信息“42只鳥”,“6只小鳥住一間房子,我要為它們準備幾間房子?”然後是:想一想“如果來了48只鳥,長頸鹿需要準備幾間房子?”再後來安排的是口算練習,最後是;數學故事“分草莓,”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拓展練習。

鑑於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我選用的是情景教學模式,把整節課串成一個。

請各位領導和同事提出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