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認識乘法的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29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認識乘法的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認識乘法的説課稿

説教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説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3、滲透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説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説教學難點:

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説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我校數學教育專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比較高,但存在兩個學習誤區:1、渴求實踐,排斥理論。這種輕視、討厭、逃避、拒絕理論的'學習心理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效果;2.強於接受,弱於研究。我們的學生已習慣於被老師“灌輸”和“填充”,對研究型的學習方式很不適應。而這對於培養能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師資十分不利。

説教法學法:

1、理論解析法:由教師運用講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必要的理論知識,引領學生初步感受理論的價值。

2、案例分析法:理論必須用起來,學生才會感受到它的真正價值。案例分析,為實踐與理論之間架設起了聯繫的橋樑,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考,有助於學生把理論逐漸內化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

3、問題研討法:問題是學習的心臟,運用問題研討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説教學過程:

抓準新舊知識的聯繫,促進學生學習的正遷移.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着相互依賴的關係,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再現和再強化相同加數連加是十分必要的 。

1、出示:5+5+5+5+5+5這些算式寫起來比較長,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它.(板書課題)通過準備題,使學生進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數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數連加式題的特徵,並能初步認識到:相同加數連加,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從而為學習乘法做了孕伏。

2、加強直觀,藉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例題的處理要藉助卡片(紅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圓形卡片)的直觀演示、操作來達到初步理解乘法意義的目的.具體可採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連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數的個數--寫出乘法算式,並指導算式的寫法、讀法和定義,並認識“×”號.認識“乘法算式”要通過教師的直觀演示、學生實際操作、認真的觀察分析來完成.

3、鞏固練習,強化新知。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注意設計出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饒有趣味的練習,這樣可以鞏固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4、課外延伸,拓展學習時空。

在進行課堂小結之後,佈置課後作業。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有經驗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好像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地留下來不講。”我想,課堂學習時間的結束不代表學生學習活動的停止,作為教師,我們有必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拓展作業,讓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進一步地開闊視野,豐富經驗,生成智慧,增強素質,體會那種由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板書設計:

認識乘法

① 加法算式

2+2+2=6

乘法算式:2×3=6 讀作2乘3

表示3個2相加

2表示相同的加數是2,

3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是3個。

② 加法算式

3+3+3+3=12

乘法算式:3×4=12 讀作3乘4

表示4個3相加

3表示相同的加數是3,

4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是4個。

總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