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人教版數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比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比的知識”的深化,是後面學習解比例知識的基礎。它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小學階段學習比例初步知識的一項重要內容,分兩段來進行教學:第一段教學比例的意義,通過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概括了比例的意義,第二段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比例中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的和的關係。這樣便於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後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為此,教學時先複習比的基本知識,使知識間發生遷移,再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知,最後深化新知,為以後學習解比例等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計算、觀察、比較,讓學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

(3)學會用比例的意義或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並寫出比例。

3、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並寫出比例。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讓學生在“計算——觀察、比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

三、説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獲得,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基於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先複習比的一些知識,什麼叫比?什麼叫比值?然後出示四個比讓學求比值。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教學比例的意義;第二部分,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

第一部分:先為學生提供四個實際情景圖:天安門升國旗儀式、校園升旗儀式、教室場景及簽約儀式。情境中都有國旗,各個圖都標出了國旗的長與寬。讓學生寫出比,再計算它們的比值,然後觀察、比較,發現比值相等,問:“那他們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呢?”是讓學生深刻地瞭解到,只要兩個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説兩個比相等。運用黑板上的幾個比例式,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給學生直觀的`印象。教學比例的意義後,及時組織練習。第一個是判斷導入部分的四個比能否組成比例,(p33做一做)並説明理由。第二個練習是,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運用了比例的意義,而且對比的性質也有一定的運用,以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個練習是給出2、3、4、6四個數,讓學生組成不同的比例。三個練習,每一個都在逐步的延伸,意在達到熟練運用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部分:在認識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時,我讓學生看課本自學,然後讓他們自己説説比例裏各部分的名稱。

在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質時,我先讓學生計算,然後觀察發現規律,進一步驗證規律,最後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質。接着就做些練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及應用。特別強調了已知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利用這個式子改寫成比例。

(三)鞏固練習。在鞏固練習環節中,第1題是三個判斷題,是對基本概念的鞏固。第2題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寫出比例,這裏需要從學生逆向思維的角度去解決問題。第3題是用四個數組比例,這題學生在組的過程中沒有方法和順序,那麼在交流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髮現方法,總結規律,使學生不僅把題做對,而且指導自己更好解決問題。第4題是拓展題,讓學生根據當前所學的知識猜數,一方面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知識,另一方面,為下節課“解比例”做鋪墊: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項,這是下節課要研究的內容“解比例”。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運用了哪些學習新知?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Tags:性質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