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拋硬幣》 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55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拋硬幣》 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拋硬幣》 説課稿

《拋硬幣》 説課稿1

一、教學內容及簡析:

《拋硬幣》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中的內容, 教材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不確定現象——拋硬幣、摸球活動入手由淺入深的初步滲透概率的數學思想,是學習概率知識的開始。教材引導學生通過猜測,實驗、探索、驗證的數學方法,使學生在大量的動手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體會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對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通過分析、判斷做出合理的決策,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為進一步的學習打樁奠基。

二、説學情

二年級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統計知識,同時具備一些簡單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對於遊戲有強烈的興趣,這些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二年級學生的思維仍然以直觀形象為主,要想完成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轉變,有必要藉助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自去實驗,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我確定以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在具體情境中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斷,並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培養初步的分析、判斷、推理和數學表達能力

3、在探究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態度。

關於能力目標,最初我只關注了學生的數學表達,忽視了表達需要分析、推理和判斷作為支撐,在網友的幫助下,我才深刻的去理解教材,進一步走近學生,有了以上的教學目標確立。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使學生體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並用這些詞語對簡單事件進行描述。

課前準備:學生每6人一組。

教具準備:硬幣、盒子若干,黃白藍三色球,撲克牌,記錄單,相關課件

三、説教學流程: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這節課我以“遊戲活動”引領全課,採用“探究——體驗”的教學方式和“猜想——驗證”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應用。把本節課分為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2、活動體驗,深入探究。

3、靈活應用,內化提高。

4、評價反思,課外延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關於這個環節,我最初一直對自己設計的“抽籤”和“石頭剪子布”遊戲情有獨鍾,在網友的建議下我認真揣摩了教材中“拋硬幣”的真正意圖,最後堅定的選擇了拋硬幣活動,在學生猜教師拋,同桌一個猜一個拋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你們發現了什麼?從而切入主題,硬幣落地時有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這就是不確定現象。

意圖:這樣不但放緩了學生初步接觸不確定現象的腳步(因為石頭剪子布有三種可能,而拋硬幣會有兩種可能),而且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正面或反面兩種可能,而不是“誰贏了”這樣的結果之中,從而順利的進入到下個環節的學習。

第二環節:活動體驗,深入探究。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我分兩個層次帶領孩子,通過兩次摸球活動探究

第一層次: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第二層次;體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這兩次摸球活動雖然基本都是採取猜一猜、摸一摸、説一説的步驟進行,但又不盡相同。第一次摸球是學生無法看到什麼顏色球,在學生都摸到白球的驚奇中去掉外皮,露出廬山真面目(只有6個白球)之後去發現、去總結、去判斷生活中的事件。第二次的摸球活動是在學生知情的情況下(3個白球、三個黃球)猜測、試驗,發現,當然摸球的時候要求學生閉着眼睛,摸到球后看清顏色再放回盒子裏。

在這個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有兩點:1、出示課件明確摸球規則,使學生有目的、有秩序的操作,在有效的操作基礎上通過統計、分析、判斷才有了良好的數學表達。2、用規範的語言描述可能性事件是本課的難點,教學中在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説、讓學生模仿説、到獨立用可能性的詞語列舉生活事例,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台,契合了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研究》,也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這樣也很好的突出本節的教學重點,有效的突破了難點。

第三環節:靈活應用,內化提高

這個環節我設計的三個有針對性的練習

1、課本93頁連一連。這道題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摸牌説牌遊戲:請5位同學摸牌。其餘同學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説一句話。比如:第一位同學抽走5後,第2名同學不可能再抽到5,可能抽到1,可能抽到2,也可能抽到 3,還可能抽到4。

意圖:在學生抽牌説牌中讓學生“開口説、動腦想”架起了思維與語言的橋樑,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3、小組合作,按要求裝球。

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會摸到藍球。

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會摸到藍球。

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摸到藍球。

意圖:讓學生進行逆向思考,對本節知識進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第四環節:評價反思,課外延伸。

意圖:課末通過:你認為你這節課表現怎麼樣?有什麼收穫?有什麼感想?課後繼續調查生活中可能性的事情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談收穫,談感想,自我評價,對自己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一個反思和總結的作用。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過程性評價。在每個環節選出優勝組。鼓勵提問:下個環節那個小組可能獲勝呢?激勵學生: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滲透可能性的知識。也成為為課堂的一抹亮色。

四、説板書設計:

拋硬幣

——可能性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可能性分為確定和不確定,確定分為一定和不可能,不確定用可能來描述。這樣的板書,突出了本節教學重點。使學生一目瞭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大家從課件上可以看到我的板書,這裏我想説説課題,在研討的過程中,我一直困惑的是:北師大教材的課題大多以情境命題,我在情境課題之後加上數學課題,這樣是否可行?

五、説教學效果和反思:

正是在網友和各位的老師的幫助下,我才會一次次讀教材、讀學生,一次次反思、一遍遍修改,才會使學生在體驗感悟中理解了可能性的知識,才會在猜想驗證中提升了數學能力。比較好的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也不知不覺獲得了提高!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拋硬幣》 説課稿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92頁《拋硬幣》

【教學目標】

1.在活動情境中體驗事件的發生有的是確定的,有的則是不確定的。

2.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斷,並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加以描述。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在簡單的猜測和實踐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激發興趣,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

5.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事件發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初步體驗可能、一定、不可能,能用自己語言加以描述。

【教學難點】

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設計理念】

1.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教學時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發展,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快樂。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精髓。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創設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讓他們覺得數學是那麼的親切熟悉,從而產生強烈的自信心並快樂的學習。

2.課標指出: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以活動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去實踐探索、合作交流、發現總結,獲取知識,使孩子們樂學善思,體驗成功。3.在教學活動中,適時、恰當地使用激勵手段,注意學生情感的鼓勵與交流,利用多媒體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景,引導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體驗人文關懷,思想教育藴涵其中。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硬幣7枚、紅白藍乒乓球若干、塑料籃6個、紙盒6個、選題卡3張。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引出課題

1、談話:

師:同學們喜歡玩遊戲嗎?平時都喜歡玩哪些遊戲?

(鼓勵學生説出自己喜歡的遊戲,學生產生積極情感)

2.拋硬幣,初步感知

(先請學生觀察硬幣,説明正面、反面)

師:同學們先猜一猜,硬幣落下後哪面會朝上?

生1:正面會朝上。

生2:反面會朝上。

師:到底哪面朝上,我們驗證一下。老師先拋一次驗證。

3、小組活動。

課件出示活動規則:先猜一猜,再拋。每人拋一次,用你喜歡的方式統計。

(小組活動,學生情緒激動,神情專注,氣氛熱烈)

生1彙報:(一一説明)

生2:我們組××和××是正面,××和××是反面。

生3:我們組中4人拋的是正面,2人拋的是反面。

生4:我們組3個正面,3個反面。

4.小結:

師:不論怎麼拋硬幣,落下後正面反面都有可能。到底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我們是不能確定的。因此,我們可以説:可能會正面朝上,也可能會反面朝上。

師:請同學們用可能説説拋硬幣的情況。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前提。這一環節根據學生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從學生喜歡玩的遊戲談話導入旨在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近的情境,用學生喜愛的遊戲引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然進入學習情境,帶着積極的情感體驗去猜測、探索,初步感悟新知。】

二、活動探究,體驗發現

1.體驗可能:

師:在裝有3個白球和3個紅球的盒子裏摸球。請同學們先猜一猜每次摸到的會是什麼顏色的球,再摸球。每人摸一次,用你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小組活動開始。

(分組活動,教師巡視,然後小組彙報)

師:從各組彙報的摸球情況中,你發現了什麼?

2.體驗不可能:

師:從剛才的盒子裏能摸出黑球嗎?為什麼?

生1:不能摸出黑球,因為盒子裏只有白球和紅球。

生2:盒子裏根本就沒有黑球,所以不可能摸出黑球來。

師:好。還不可能摸到什麼顏色?

生1:不可能摸出綠球。

生2:不可能摸出藍球、黃球和紫球。

生3:不可能摸出其他顏色的球。

生4:除了紅球和白球,別的顏色的球都不可能摸到。

3、體驗一定:

教師出示一盒球,搖晃均勻,請學生先猜再摸球。

(學生紛紛舉手,説明猜想)

師:下面請幾位同學來摸球,驗證一下大家的猜想。

生1摸出的是白球。(猜對的學生異常興奮,繼續猜,有人猜可能會是白球,還有人猜可能會是紅球,個別人依然堅持別的顏色)

生2摸出的還是白球。(猜對的學生更加興奮)

生3摸出的依然是白球。(學生已經迫不及待想説明原因)

生答:我知道下來摸出的還是白球。因為盒子裏裝的全是白球(許多學生表示贊同)

師:怎麼裝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生1:盒子裏裝的全是白球。

生2:盒子裏只裝白球,其他顏色的球都不裝。

4、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學生注意觀察,教師往盒子裏裝入6個白球和1個藍球。)師:同學們猜一猜,摸出的會是什麼顏色的球?

(學生紛紛説出自己的想法後,請8位學生摸球,並將結果統計在黑板上)

師:從統計的結果來看,你發現了什麼?

生1:可能會摸出白球,也可能會摸出藍球。

生2:摸出白球的次數多,藍球的次數少。

師追問:為什麼摸出白球的次數多而藍球的次數少?

生2:盒子裏有白球、藍球,所以白球、藍球都有可能摸到;但白球數量多,摸到的次數就多,藍球數量少,摸到的次數就少。

師小結:好。盒子裏的白球數量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次數就多;籃球數量少,摸到籃球的可能性就小,次數就少。

5、選禮物活動:

出示智慧老人送來的禮物袋,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禮物,在小組內説説應該在哪個袋子裏摸,才會摸到自己喜歡的禮物,然後全班流彙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在猜一猜、摸一摸、玩一玩、説一説等充滿童趣的活動中,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助於學生知識的主構建】

三、再次體驗深化拓展

1、裝球活動:

(請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抽取選題:1號題是怎樣裝球才能保證摸出的可能是黃球?2號題是怎樣裝球才能保證摸出的一定是黃球?3號題是怎樣裝球才能保證摸出的不可能是黃球?)

師:第一位同學會抽到幾號選題呢?第二位同學會抽到幾號選題呢?第三位同學呢?

(按照抽取地選題,小組活動裝球,然後彙報。)

生1:摸出的一定是黃球,應裝的全是黃球。

生2:摸出的可能是黃球,應該裝黃球和白球。

生3:我補充。應該裝黃球和其他別的顏色的球。

生4:不可能是黃球,應裝白球和藍球。

生5:除了黃球以外其他顏色的球都可以裝。

生6:什麼球也不裝,摸出的不可能是黃球。

2、説一説:小白兔可能會吃到蘿蔔嗎?

(電腦出示一隻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和智慧老人)

師:小白兔只有回答了智慧老人出示的問題才能夠吃到蘿蔔。小白兔可着急了!我們一起幫它算一算,二十幾加十幾得多少?

生1:三十多。

生2:四十多。(小白兔得到兩個蘿蔔可高興了。)

師:小白兔還能吃到蘿蔔嗎?

生3:五十多。

生4:不可能是五十多,因為29加19才是48,所以不可能是五十多。

生5(受到啟發):也不可能是二十多。因為21加11是32。

生6:有可能是四十。例如25加15剛好是40。

(好多學生表示贊同)

3、看圖説話:

(一位小男孩正在花園踢球,球飛向三樓的玻璃窗,窗下走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孫子。)

師:同學們説一説畫上誰在幹什麼?

師:想想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生1:球可能會打碎玻璃。

生2:球可能會反彈下來砸到老奶奶和小孫子。

生3:球可能會跑進別人家裏,砸壞電視機或其他物品。

生4:球可能會打碎玻璃,玻璃掉下來會弄傷老奶奶和小孫子。

生5:砸壞了人家的東西要賠。

生6:砸傷了老奶奶和小孫子得趕快送醫院。

師:可能發生這麼多危險的事情,你想對小男孩説些什麼?

生1:不要在花園踢球。

生2:應該找沒人的地方去踢球。

生3:應該到比較空曠的地方去踢球。

生4:到體育館去踢球,就不會傷到別人。

生5:千萬不能到馬路上去踢球,太危險!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創設了不同的活動場景,再現日常生活畫面,將學生數學學習活動與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融合起來,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合作精神、估算能力,又體現了人文精神,滲透了人文關懷,藴含思想教育】

四、總結談話點撥聯想

1、師: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2、結束語: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事情是一定發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發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只要我們勤動腦,多思考,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準確判斷,這樣,我們會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請同學們多留心生活中的事情,看哪些事情是可能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是一定發生,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媽媽,好嗎?

《拋硬幣》 説課稿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拋硬幣》是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第九單元的第三課。“拋硬幣”是學生在學習統計知識的基礎之上,對“可能性”這一生活中的概念的認識和研究。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從統計結果的分析中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遊戲化的情境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數學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可能”這一數學概念。

(二)教材處理

1、教學對象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還處在小學的低年段,他們對新知識充滿好奇,喜歡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但是對數學概念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比較薄弱。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可能性”這一數學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只是沒有形成一個知識的系統。這時候我首先採用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景導入,讓學生的聽故事的過程中參與其中,學到新知,使概念的教學生動起來;接着我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驗證一下自己剛才的猜測,使學生學習的理論有實際的經驗為基礎,也使學生在驗證活動的過程中享受成功的體驗;然後我引用書本中的拋硬幣,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問題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聯繫我們身邊的問題,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用“可能性”來表述的現象,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説教法、學法

1、創設問題情境,初步感受知識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根據這一教學思想,我認為在課堂教育環節上,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是引導孩子初步感受知識,培養他們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在講“可能性”時我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景引入新課,形式新穎,別具匠心,讓學生的聽故事的過程中學到新知。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學習心理,並表現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於這樣步步引導,環環推進,產生的教育效果是良好的,為下面的學習鋪墊道路。

2、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和驗證知識

小學生腦中的具體形象,決定於對感性材料的依賴性,所以對抽象的數學概念的學習,可以通過向學生提供感性材料,結合相關情境,讓學生自己逐步探索、發現和總結。特別是實際操作,既是學生認識概念、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徑,也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學習的重要手段。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感悟知識的內涵。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合作意識

教育活動從來都是師生、生生多邊互動的。首先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其次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必須重視。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採取了合作互動的方式,選擇小組合作的形式,達到相互交流啟發的目的。學生在學習中參與意識越強,合作意識越濃,越能發揮他們的潛能,越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4、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

“可能性”教學中,教師沒有過多講解的含義。這是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將學生帶入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體會、理解“可能性”,然後再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意向。為創造性思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教學活動,學生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可能性的知識,同時也認識數學來源於生活。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引入新課,學生的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展開想象,運用所學合理猜測,初步感受新知,引出數學概念。

2、小組合作,動手驗證

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情況,驗證剛才猜測的結果。對新知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合理練習,鞏固新知

運用拋硬幣這一小遊戲,讓學生先運用所學的知識猜測結果會怎麼樣,説説為什麼這樣推斷,課後再進一步驗證結果。

4、課堂總結,形成系統

讓學生回憶今天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使所學的知識得到整理,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鏈。

5、聯繫生活,拓展課堂

引導學生找找我們的身邊有什麼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的現象。使學生感受到處處有數學,數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使數學學習不侷限於課本與課堂。

Tags:硬幣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