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錦集10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6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説課稿模板錦集10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本節課的説課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節《折扣》。今天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分析、教學用具、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預測五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1)教材的特點及地位

折扣是商品經濟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繫,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新聞媒體、購物等多少有所接觸和了解,但這些認識還只是停留於感性階段。本課要引導學生把折扣問題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百分數應用題進行聯繫,加深學生對百分數應用題數量關係的理解,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打折”的含義,溝通打折與百分數應用題的聯繫。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準確分析、判斷,選擇最佳策略與方案的能力,

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的魅力,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

3)教學重點:理解“折扣”含義,溝通與百分數的聯繫,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分析判斷選擇方案。

第二部分 教法和學法分析

1)教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和任務驅動法等。

2)學法: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課堂活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展開。 第三部分 教學用具

PPT、黑板。使用PPT教學使授課內容更加生動化、直觀化,同時體現教育的現代化。 第四部分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 生活素材,發現折扣

將我自己逛商場的真實圖片分享給學生,學生自主、快速地進入學習情境。自主發現折扣問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並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第二環節 購物情境,學習折扣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折扣。通過觀察、討論、參與、探討弄清“打折”的百分比含義。

2)動手為商品設計折扣。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氛圍,通過自己動手設計與彙報交流,進一步理解並概括折扣涵義,感受自主創造的樂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3)溝通與百分數的聯繫,計算折扣。自主諸現價,交流認識,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會折扣問題實際是百分數的應用。

第三環節 商價練習,運用折扣

練習設計注重現實性、開放性,有梯度,使學生學以致用,檢查學習效果,昇華對“折扣”的認識,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探索創新能力,以達到預期效果。

第五部分 教學效果預測

在本節課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PPT的使用使課堂教學現代化。讓學生對購物充滿期待,增強了本課的生活性。會達到一個預期的效果。而且對於“折扣”與“百分數”聯繫的分析,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內容。

通過自主設計折扣、模擬購物等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成功的樂趣,感受數學的魅力。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學習5以內的序數》是小班下冊多元能力探索課程數學課中的一課時,內容有一座住着5只小動物的樓房和一幅兔媽媽營救5只兔寶寶的圖片組成。通過訓練第幾層樓房住着那隻小動物和兔媽媽營救兔寶寶的順序,讓幼兒學習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點數,初步建立序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的單向序數。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次的活動目標為:

1、認知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單向序數,初步建立序數的概念。

(2)學習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點數。

2能力目標

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三、説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樓房和兔媽媽營救兔寶寶的掛圖。

2、小狗、小貓、小豬、小猴、小羊的圖片各一張,小兔子不同顏色的圖片各兩張。

3、1—5的數字卡兩套。

四、説活動重難點。

1、重點:學會5以內的單向序數。

2、難點: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點數。

五、説教法

小班孩子的特點主要是直觀形象性,在本次的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觀察、提問,演示等方法。

六、説學法

孩子最大的樂趣是在“玩中學”,要在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幼兒在“幫小動物搬新樓”的活動中,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從而輕鬆地掌握序數的概念。

七、説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複習《方位詞》頭在上,腳在下、、、、、

(鞏固幼兒對上下,前後,左右的區別,為觀察樓房從下往上數有5層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啟發幼兒説出這是一座5層樓房的圖片,並粘上1—5的數字,並告訴幼兒粘上數字1的就表示第一層、、、、)

2、引出課題《學習5以內的序數》。

3、教師再次出示住着5只小動物的樓房,引導幼兒説出第幾層住着那隻小動物。

(1)教師將小狗、小貓、小豬、小羊、小猴的圖片擺放在樓房裏。

(2)教師提問:從下往上數,第一層住的是誰?、、、、依次説出每層樓房的小動物。

(讓幼兒學習從下往上的順序進行點數)

4、教師再次出示空樓房,鞏固對序數的認識。

(1)教師:小動物們要搬新家了,請小朋友們看看,搬家以後住在什麼地方?

(2) 教師:(指最下面)這是第幾層?

(引導幼兒明白開始數的這一個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的數數。

5、動物與樓房對應,(師幼共同幫助小動物搬家,鞏固對序數的認識。)

(1)教師:小貓住第二層。(請一名幼兒上前操作粘上小貓的圖片)

(2)教師:小狗住在小貓的上面,小狗住第幾層?(請一名幼兒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動物與樓層的對應,提問同上。

6、樓房與動物對應,(師幼共同説出小動物搬家以後的位置,加深對序數的認識和理解。)

(1)教師:第一層住的是誰?(啟發幼兒説出)

(2)教師:第三層的下面是第幾層?住的是誰?

(3)依次提問到每個樓層,步驟同上。

7、教師小結:要知道小動物住的位置,可以數一數,數到幾,就是第幾層。

8、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檢測幼兒這節課所學效果)

(1)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從上往下數,一共有幾隻小兔子?這些小兔子分別排在第幾?(啟發幼兒觀察回答)

(2)教師:請小朋友取下數字卡,依序排放在不同小兔子的後面。

(三)結束部分

老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5以內的序數,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那邊數起,開始數的那一個就叫第一,數到幾就是第幾。

八、活動延伸

課下我們到室外,讓5個小朋友手拉手排隊,看看全班有幾組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別站在第幾組的第幾個。(讓幼兒觀察自己的位置,説出自己排在第幾。)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裏,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裏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設計理念: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着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説的時候,心中就有説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樹葉多彩的世界裏。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一顆大樹(樹幹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裏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重點: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裏(老師指着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黃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綠樹葉寶寶在哪裏?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裏面放2—4片樹葉。

3、操作後簡單講評幼兒操作情況。

五、延伸活動,激發繼續探索的興趣

1、請幼兒按黃、綠兩種顏色排排隊。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設計意圖: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為下環節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並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遊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在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對顏色的分類。

延伸環節讓幼兒繼續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研究願望

説課稿 篇3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這一課程的設置能使學生通過綜合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並使這種興趣與精神轉化成持久的情感與態度。“綜合實踐”學習領域的總體特徵為拓展性、探索性、創造性,因此學習內容的開發與課題的設定都體現這一特徵。《走進花的世界》一課的教學研究即由此而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自然、社會的認識,能從自己周圍的生活和自身的經驗中獲得主動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逐步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圍繞“花”這一主題,以豐富、多樣、開放的內容文字、學生活動場面等,揭示了“綜合實踐”學習領域的主要教學要求和線索。

二、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感官對花卉進行觀察,瞭解一些花卉的基本知識(包括種類、特點、作用。)而且通過本次活動,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

2、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培養主體參與意識和羣體合作精神,在實踐中發現問題、運用研究性學習方式研究自然界奇妙的事物和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在小組合作探究、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自學新知、與他人合作、主動探究、積極參與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探索的精神。

2、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分享勞動成果,感受相互交流的樂趣,激起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喜愛之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主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調查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説活動過程。

即將為大家展示的是我和我校的四年二班學生共同完成的綜合實踐活動---《花與我們的生活》成果彙報展示課.從活動過程的設計來看,本次活動目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學會實踐調查研究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

下面就整個活動作具體説明:

一、研究大主題的產生確立

《花與我們的生活》的這個研究主題,仔細研究後我認為以自然界常見的花卉為活動對象,設計觀察、調查訪問、交流、實踐、活動、延伸等活動,我個人認為綜合實踐課的設立並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科技、科學知識,研究得多麼深,而是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身心、能力得到提高才是目的。所以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點,添加了頌花、成果展示、實踐等活動,開展一系列探究花卉的活動,並努力做到學科整合,集常識、語文、信息技術、美術、音樂等學科知識為一體,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實施中的小主題的產生

這個主題我是分為四個階段來完成的,分別是導入激趣、調查整理、彙報展示、擴展延伸。

1、作為教師都知道導入環節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對所要研究的問題產生興趣,綜合實踐課更是要通過本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所以我的導入課是選擇在學校的電腦室來完成,首先我先為學生提供了中國十大名花的圖片,(出示幻燈片)從視覺上來調動學生,果然讓他們發出了美的驚歎,接着通過學生的調查,驀然發現原來生活中平常的花並不平常,自己對花的瞭解很少,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探究熱情,最後再讓他們自己利用網絡搜索和花有關的內容,為確定小的研究主題埋下伏筆,學生從網上和身邊生活中來進行搜索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他們基本上是從花的種類、花的作用、花的特點、觀賞之外的作用、甚至是頌花等幾個方面進行彙報的,這也與我提前的預想基本一致,分組工作較順利地完成,但是通過這種形式我也發現大多數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不強,必須在老師或少數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搜索任務,這一點也是今後讓學生鍛鍊加強的地方。

2、上過綜合實踐課的老師都知道調查整理這一階段的實施是決定了是否會產生有效的研究成果的重要環節,但他也是最難開展的環節,學生的研究方向過散,也不太會整理蒐集來的資料,作為老師大多身兼其他學科,也沒有很多的精力進行細緻指導它,我只能利用課上時間一個一個小組來指導,沒有指導的同學可以在本組獨立研究或先寫其他學科的作業。通過這樣的作法學生的研究方向性更明確,資料更符合本組的彙報主題,老師也能及時的瞭解每個組的情況,給予知識上、技術上、資料交流共享上、以及彙報形式上最適當的幫助。另外,在指導中我發現學生在為彙報做準備時採用的方式多是口頭讀資料,所以我在課上反覆強調彙報的形式是要把你的資料生動的表現出來,讓同學們感興趣樂於接受才行。

3、在彙報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欣賞各種花卉的圖片,講講花的名字和有關花的故事來增加學生對花的感性認識,引發了學生愛花之情和對花的瞭解。通過大量的蒐集調查,讓學生掌握了有關花的知識,從而也為學生的學習氛圍創設了一定的情境,使學生融入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給人以視覺美感,使學生得到了美的薰陶和感染。

三、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1、上課的過程還比較蒙朧,現在在探索階段,所以上課的尺度不能很好把握,不知道這個主題的學習需要幾課時,雖説自己可以放寬,但總不能看到學生沒全部學好,又多一課時,這樣下來,其他的主題就不能進行教學,緊張的三週下來就不能把所有主題學完。怎樣分配這個尺度,一個學期制定幾個主題比較合適?還得繼續嘗試。

2、在學生調查研究整理材料的過程中有些吃力,需要教師給與很大的幫助。

雖然問題還存在,但我們已經看到可喜的一面,通過整合,學生的觀點已經慢慢在改變,而且學生確實學到很多東西,知識點非常豐富,用“開心快樂”一詞來形容學生學習一個個有趣的主題的心情,已經理所當然了。主題學習的千變萬化,確實能抓住兒童的好奇心。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大主題的確定能決定課程開展的順利與否,這固然很重要,但作為教師要成為一個有心人,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運用教師的智慧來設計解決問題則更是課程實施過程中最根本、最寶貴的靈魂,是生命線,因為這是在活動過程本身中所迸發出的自然本質,在這一片廣闊的沃土中,等待着我們去開墾。我深信,只要以開放的先進的教育思想來進行課程改革實驗,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全文首先用兩個自然段點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從青海高原這株柳樹生長環境的惡劣和這株柳樹的巍然撐立寫出其強大的生命偉力,繼而猜測和想象那株柳樹存活、長粗的生長過程,進一步體現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頑強毅力,接着又寫了家鄉灞河柳樹的極易生長,從側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於與命運抗爭。最後以震撼人心的話語點明瞭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從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詞句堆砌華麗,語言流暢,氣勢磅礴,恰當的比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徵的描寫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與家鄉灞河柳樹作了比較,第6、7、8三個自然段的想象佔據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寫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

雖然六年級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對柳樹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學過關於詠物、表現生命力強的文章,但學生並沒有接觸過側重通過環境的描寫、多角度的比較來詠物並表現人生哲理的文章。還由於學生對青海高原特有的氣候和地理特點普遍缺乏感知和體驗,再加上課文中只是運用語言直接描述,因此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環境的惡劣是教學的難點,而在此基礎上對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實質的朗讀感悟和解讀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學的重點。

鑑於以上分析,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學會課文中8個四會字和5個二會字,重點理解鍛鑄虐殺摧毀等10個詞語。

二、教學目標:

2、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夠體會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進而能夠理解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生哲理。

3、憑藉語言材料激發學生熱愛生命、不抱怨命運、敢於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情感。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分兩個板塊開展教學,一是以青藏鐵路通車的鮮活事例和青海高原地貌的圖片、錄像導入,讓學生直觀感知青海高原的氣候和地理特點。二是通過放聲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節檢查讀課文、快速瀏覽課文了解大意、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怎樣的柳樹等四遍目的不同、要求不同、形式不同的讀書,為第二課時進一步精讀課文掃除障礙。[小第二課時根據課文特點,緊扣神奇展開教學,這是明線,以作者的情感深化為線索,這是暗線。通過品讀語言文字去觸摸作者受震撼的心靈,進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偉力,去感悟不抱怨命運,以頑強毅力和韌勁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人生哲理,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為此預設了以下四個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一:圖文對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樹

1、投影一幅廣袤無垠的青海高原圖片(沒有樹),創設學習情境,學生自由讀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並説一説,這株柳樹是極其平常的柳樹,為什麼它生長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三個層次體會柳樹的神奇:

第一層是圖文對照,想象青海高原環境的惡劣,能長出一株唯一的柳樹,這是神奇的,然後體會哦的一聲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層是圖(稍遠)文對照,想象這株柳樹的生長環境比其它地方更惡劣,卻還能長出這樣的柳樹,這是神奇的,並通過反覆讀反問句提升學生的情感;

第三層是通過圖(近影)説柳樹的神奇,通過文字想柳樹的神奇,通過朗讀感悟柳樹的神奇,然後通過討論這株柳樹好像在向我們訴説着什麼來體會柳樹的生命偉力和作者的情感。

[扣住神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了落腳點,並依據課文特點採用了比較、環境渲染、圖片創境設情等方法體會神奇,同時巧妙地抓住每節最後一句話讓學生感悟作者情感的提升,也感染了學生自己。説、讀、悟融為一體。]

學習活動二:引發想象,感歎生長中的柳樹

1、指名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第6、7自然段,體會在作者的想象中,這株柳樹的生長過程又表現出怎樣的神奇。

2、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讀第6自然段的語句並抓住有幸萌發保存生命繼續存活三個方面體會柳樹的神奇,然後用(什麼條件下)其它的而只有的句式靈活地説一説在這三個生長過程中柳樹的神奇,接着通過朗讀和體會奇蹟般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來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提升學生的情感。

3、在初步體會柳樹長粗過程的語句的基礎上想象柳樹遇到高原風雪、雷轟電擊以及其它災難的情景,並扣住多少一次又一次用想象讀增強體驗,然後抓住一種多麼頑強的精神,通過説和讀來感悟作者情感的進一步提升。

[首先抓住關鍵詞語引發學生與作者一起想象,情景交融,接着在作者想象的基礎上,進而描述情境引發學生再展開更為具體的想象,讓學生對柳樹頑強的感悟更加直觀和強烈。同時,學生想象的過程中在口頭表達和思想認識方面的語文素養都有了展示和提升的空間。]

學習活動三:前後聯繫,感悟對比中的柳樹

1、在與名貫古今的家鄉灞河柳樹的比較中,還能看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嗎?邊讀課文第8自然段,邊找到關鍵詞句來體會灞河柳樹的特點,並適時用圖片來展示兩種柳樹的形象和生長環境的不同。

2、用引讀的方式比較兩種柳樹在外形特點、生長過程、吸引人處等方面的不同,然後抓住同是一種柳樹,生活的道路和命運相差何遠一句話來體會它們之間的本質不同處,並説説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對自己的命運它是怎樣做的,從而使情感又一次昇華。

[這一設計讓學生聯繫上文、結合圖片來感悟這兩種柳樹的不同,真正體會到這一段落的寫作意圖,並逐步滲透到人生哲理的感悟,這既是情感上的感悟,也是學法上的指導。]

學習活動四:整體回顧,深刻體味人生哲理

1、小結上文的學習,引出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然後引導學生聯繫上文體會九十九條死亡之路。

2、探討柳樹是靠什麼成就了一片綠陰,然後以這篇課文僅僅是在寫柳樹嗎?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引導學生在平等對話中揭示人生哲理。

[對人生哲理的認識不是簡單的説教,而是充分利用文末的點睛之筆由物及理,由現象到本質,讓學生聯繫上文從整體上解讀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偉力,在此基礎上感悟到人生也應該不抱怨命運,以頑強的毅力和韌性與環境作抗爭。]

説課稿 篇5

【課文簡説】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寫了“父親”通過艱辛的努力,在荒涼貧瘠的山坡上為家人開闢出了一處菜園。讚揚了父親執著、勤勞的品質。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園,“父親”毅然要開一塊菜地,重點描寫了開荒、填土和育肥,生動細緻地描寫了“父親”的言行,字裏行間流露着對“父親”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學習“父親”認準目標、不懈努力的`精神;二是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理解“父親的菜園”來之不易和其象徵意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⑴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乾它,以後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

父親的對這片來之不易的土地不僅瞭解,而且熱愛,用“難為”和“拼了命”,説出了這塊菜地的貧瘠與荒涼,所以父親才不顧眼前利益,決定把這一季豌豆翻進土裏,育肥土地。

⑵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這塊菜地經過父親的精心伺候後,由原來的貧瘠變得土質肥沃,菜蔬茁壯,與周圍荒涼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這正是父親堅持不懈的成果。

2、對詞語的理解:

堅毅:堅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區找一塊菜地是相當困難的,家人都覺得不可能,面對家人的疑惑,父親卻非常有信心有決心。

猙獰:面目兇惡的樣子。文中指父親剛開出的菜地,被暴雨沖走泥土,露出了無法種植的巖石。

氣餒:失掉勇氣和信心。

貧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裏不明白,不理解。

説課稿 篇6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我理解為:一是讓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讓學生感受宋慶齡的誠實守信”作為情感目標;把“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作為知識目標;把“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作為能力目標;把“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確定為教學策略。

在讀的方式上採取由淺入深,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層層遞近的方式讀。如同燒磚,多讀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温,温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變成了磚頭,磚和土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書讀到一定程度,課文語言和精神營養就會轉化為學生心靈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會成為學生語感結構和精神系統中有活力的細胞了。

具體做法是: 一讀,統攬全篇,弄清課文寫的人物是誰,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二讀,抓詞理句,找出能説明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三讀,進入情境,突出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四讀,劃分角色,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總之,略讀課文一定要加強閲讀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説課稿 篇7

執教者:程璐

地點:武漢市江夏區鄭店中學初二(6)班教室

時間:20xx年4月30日

目標:

1、知識目標:弄清説明的層次、説明的方法、體會語言的生動準確

2、能力目標:速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感情

重點:學習説明的層次、語言特色、寫法特點

難點:①文章較長;②層次關係難以把握

設想:運用“巧妙裁剪”法,長文短教,上成讓學生充分活動的説讀課——即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選點進行説的話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學習。

課時:一課時

操作:

一、導入:

①請同學們一起説,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是——《時間的腳印》(板書)

②時間有腳印,可見這個標題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根據預習,我們知道時間的腳印,實際上是指——時間的記錄,將石頭對時間的記錄説成是時間的腳印,可見標題還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看來大家預習得很好!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15分鐘)

下面我們來讀課文。這篇文章很長,共有31個自然段,我們不能按照通常的方法逐字逐句的出聲的讀,而應帶着問題,快速的默讀。

頤搶此俁粒一起解決三個問題?

1、跳讀:貼標題。

我這裏有五個小標題,“時間漫談”、“石頭的毀滅與新生”、“石頭上的故事”、“讀懂記錄,造福人類”。它們分別可以歸納一些段落的內容,請將它們寫到這些段落的開頭,作為小標題。

如:1-5段講了生活中的時間與大自然中的時間,可以在第1自然段的旁邊貼上小標題“時間漫談”。大家照着將其它的標題貼上去。

2、尋讀,説過渡。

課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請找出幾個這樣的例子,説説它們各自承啟了哪些內容。怎麼説?這樣説:“……”是過渡段,它表明“……”。如:第5段“巖石是怎樣記下時間的呢?”是過渡段,它表明下面將要介紹巖石是怎樣記錄時間的。

3、掃讀,講故事。

這篇文章為我們分析了巖石記錄時間的奇異功能,它們是原始的“鐘錶”,述説着遠古的故事。請你掃讀課文三、四部分,講述一個巖石中的故事。如:如果礫巖中包含着從前的鵝卵石,這説明了巖石生成的地方是當時陸地的邊緣。

三、組織説讀活動(25分鐘)

1、介紹方法:本文作者運用了很多值得學習的方法,將死寂的巖石寫得生動有趣。下面請同學們分組探尋你認為值得借鑑的寫法,並用“好在……因為……”的句式説話,向全班同學彙報你的發現。

2、教師示例:如:好在“課文開頭由人記錄時間的方式引出巖石記錄時間的方式”,因為“這樣由人們熟知的事物導入對未知事物的説明,既自然又有吸引力,且層次清晰”。

3、學生活動:(分小組活動)

4、集體交流:(學生述説,老師即興點評)

三、學生積累(5分鐘)

1、摘抄雅詞:二字雅詞、四字雅詞

2、摘抄美句:擬人句、比喻句排比句

3、抄背小詩:

附:板書設計:

時間的腳印

陶世龍

跳讀:貼標題

尋讀,説過渡

掃讀,講故事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本課為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課文生動形象地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從小學會認識大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作者藉助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俗化、大眾化,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聽、説、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有關大自然的一些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我為本課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滿各種知識。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觀察、瞭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設計理念

(一)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説,閲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大自然的文字》一課的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時,我先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表情,去讀懂教師臉上的文字,繼而引出課題,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在學生用一句話來概括“大自然文字的作用是什麼”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學生活動的參與者;當學生就“課文是怎樣把森林裏的花崗石介紹得具體、生動、形象的”進行討論交流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1、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課堂上,我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的情感體驗。

2、滲透課堂活動中的人文性

現代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在“拓展延伸”這一活動中,我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自己懂得的大自然的文字。這種實踐性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教學中,對於大自然文字的品讀,我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努力讓學生通過自主體驗,在字、詞、句、篇的聯繫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台,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例如課堂中小練筆的設計:“選擇你喜歡的一種大自然的文字,仿照課文,試着把這種文字介紹的生動、具體、形象!”這一環節,大多數學生不拘一格地寫出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地球清潔工》是西師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知識小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小動物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內容通俗易懂。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這些清潔工為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倡導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2.教學目標

①喜歡這個知識童話故事,知道故事裏講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樣做地球清潔工的,有對自然,對生物觀察探究的興趣.

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用自己的話講故事,與小夥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3.教學準備

①準備海鷗,鯽魚,烏鴉,蚯蚓,屎殼郎的圖片.

②準備一張招工信息.

(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海上清潔工----海鷗,淡水清潔工----小鯽魚,地面清潔工----烏鴉,地下清潔工----蚯蚓,牧場清潔工----屎殼郎,為地球環保所作的貢獻,內容通俗易懂。藉助圖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等手段,幫助學生體悟各種小動物對環境保護的奇妙功能,進而用自己的話創編故事,並與小夥伴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二、説教法學法

將“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有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通過遊戲、文字、圖片,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瞭解地球清潔工為保護環境所做的貢獻。

2.賞識成功: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之間的多向交互,讓學生交流自主學習成果,激勵了學生的創造慾望,促進了學生自信心,自我意識,自我概念的形成。“讓學生感受一個成功的,主宰的自我。”

三、説教學過程:

《地球清潔工》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知識小故事,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以前忽視的各種動物,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以平時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認識來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介紹知識性質的自然課。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在閲讀中學習如何運用説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後繼續探索其他地球清潔工的興趣。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講《屎殼郎出國記》的故事導入新課,第一時間內抓住學生聽故事的願望,引出本課的主角之一----屎殼郎,然後立即出示屎殼郎的圖片新穎鮮活,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從而使教學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目光,延續至整堂課,並順利展開教學。

(二)、創設情境,認識各種地球清潔工

創設遊恐龍園的情利用課文中的情景:動物環境保護站要招收一批清潔工,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咱們也去看看吧.讓學生初讀教材,並融入到課文內容中,在瞭解課文內容後,分別對老師的板書問題進行勾畫填充。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答案,最後,結合圖片,進行全班交流,把問題和答案對號入座,串講課文內容.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適時對學生給予表揚,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提煉,最終達到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目標。

(三)、聽聽我説書

這是一個複述課文內容,加深印象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試着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內容.其他同學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大膽對同學表述不當的地方提出意見並做適當的修改.使全體同學加深印象,為下一步的自主表演做鋪墊.

(四)、看看我表演

這一環節回扣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表演故事.創設適當的情景,引起學生的表演慾望.平常毫不起眼的這些被我們忽視的小動物們原來默默的為地球做了這麼多的貢獻,你們想怎麼表達對他們的敬佩之情呢?讓學生分小組自主合作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表演慾和積極性,培養其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樂在其中.達到在學習中表演,在表演中進步的目的.最後評選出優秀小組作適當的獎勵,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力量大!

(五)、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絕不僅侷限於課文知識,同時要求適當拓寬。在可結束時,給學生設問:難道除了課文上講的這些清潔工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我們現在還不瞭解的地球清潔工嗎?讓他們課後自己查閲,記下相關資料,組織交流討論。課外延伸要求學生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情,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板書設計:

17

地球清潔工

海上清潔工----

淡水清潔工----

地面清潔工----

}-------地球清潔工

地下清潔工----

牧場清潔工----

説課稿 篇10

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説明,它們是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愛蓮説》是現行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課本164頁上已明確指出: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本文和《陋室銘》一樣,都是託物言志的名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學習時要反覆誦讀,用心品味,以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同時也要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2、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2)、知識目標:誦讀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學習以蓮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

(3)、能力目標: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教學重難點

(1)、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以花喻人的含義及託物言志的寫法。(難點)

二、教學方法

1、對初中的學生來説,疏通課文的字詞句應是其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內容,在疏通課文這一環節上,我設計了“提問答疑法”,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由同學之間相互提問,相互答疑,疏通課文的字詞句,以此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並獲得相應的自學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2、本課中“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是一種新的表現手法,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設想借助於現代多媒體的手段,為學生設計問題,輔以相關的資料,運用“討論法”、“遷移法”,來實現這一教學目地。

總之,本堂課我所注重的是通過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指導來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養,在最近發展區內推動學生進步。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作是美麗聖潔的象徵。通過欣賞蓮的形象,讓學生覺得蓮花美並能説出蓮花美在哪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從感官上吸引學生,為本堂課創設美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請欣賞—(展示蓮花組圖)(蓮花是美麗的,那麼我們學過的讚美蓮花的名句有哪些呢?)讓學生回憶所學過的寫蓮花的詩句並展課件:針對寫蓮名句進行解説,讓學生對本課有初步的認識(我設計這一環節是這麼考慮的:首先,通過提問,一方面複習舊的知識,另一方面拓展學生的視野;其次,為本堂課的內容服務。)

2、簡介文體及作者:以提問並藉助多媒體展示的方式介紹文體“説”及作者周敦頤的相關知識。此環節的目的是:檢查預習,讓學生了解“説”這種體裁的特點,獲得有關作者的信息:

3、朗讀訓練 完成教學目標:學習文言文,朗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誦讀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即本課的教學重點)及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朗讀訓練通過以下五步來完成:①、課件展示課文朗讀,讀時請學生注意字詞讀音,注意讀課文的語氣。多媒體展示重要字詞讀音。②、再播放一遍課文朗讀,大家可以輕聲跟讀,體會一下怎樣朗讀文言文。③、齊讀課文,這一遍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讀通課文,聲音響亮,精神飽滿。④、同學之間相互提問,相互答疑,疏通課文的字詞句。重點字詞句課件展出:⑤、當堂背誦第一自然段。

4、設疑討論:這一部分,我主要設計了四個問題:①問題1。作者把蓮花比作什麼?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花?表現了蓮花哪些品格?此問題設計的目的是——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完成德育目標。②問題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麼?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哪三種處世的態度?③問題3。文章題為愛蓮説,為什麼還要寫其他花呢?回答此問題後齊背這三個排比句。(予謂菊……君子者也) ④問題4。找出課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麼態度?⑤託物言志的寫法(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第二段的句子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將三種花的品格擬人化了。主要的是把蓮花比作君子,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託物言志。那麼,本文中又“託”了哪幾種“物”,“言”了哪一些“志”呢?學生思考後,展課件:針對課件詳細講解本文託物言志的寫法

5、拓展訓練(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當堂訓練,(訓練內容略)這個訓練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參與,準確地把握志與物之間的聯繫,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並暗示性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6、佈置作業 :這個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能準確地把握志與物之間聯繫的基礎上,進一步訓練其描寫能力,從而能使物與志達到完美的統一。強化本節課的難點內容。以上4、5、6三個小環節:設疑討論、拓展訓練、作業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的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能通過本課基本掌握使用託物言志這一表現手法的能力,也為今後寫文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後以概括性的語言對本課的內容進行總結,並讓學生去感悟一些做人的道理。

附板書設計: 愛蓮説 周敦頤

生長環境:不同流合污

蓮 體態香氣:正直通達 君子

風度氣質:端莊嚴肅

託物 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