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走進老遊戲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進老遊戲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進老遊戲説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請大家伴着《清晨》這歡快的樂曲一同與我走進童年,走進老遊戲。

一、課題的產生

大家對我手中的玩具並不陌生,看到它倍感親切,甚至會饒有興趣的玩上一會。(教師用手中的三個口袋玩幾下)這些老遊戲老玩具承載着我們童年時代的温暖和甜蜜。

過去的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僅享受到遊戲的快樂,懂得了友誼。本身的靈活性、協調性,競爭意識,羣體的合作意識,都在玩樂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

“玩,是孩子道德養成的搖籃”,“玩是孩子發現自我的橋樑”,“玩是孩子必需的生活維生素”。玩,在現代理論中,已經被廣泛認同。

可是現在我們的孩子游戲情況如何呢?在一起玩遊戲的時間少了,遊戲的空間小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減了,甚至學校裏流行起玩“粘手”,那樣子令人作嘔。玩具動手動腦不動窩。孩子素質指標普遍下降。每學期學校都要搞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等,比賽前學生一陣風似的購買、練習,比賽已過就拋之腦後。

另外美國科研人員一項長期的調查研究表明,小時候能夠常常進行一些有獨創性遊戲的兒童,長大後具有更強的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能力。

玩樂中發展體魄,培育健康的心理,在愉快的玩樂中學習知識,

這比機械地學習會有更加明顯的效果。

所以鑑於以上原因又根據我省教科所編髮的《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這本教材,確定了《走進老遊戲》這個課題。

二、情景設置

⒈出示燈片。

(教師示範跳格子,花樣踢口袋,旁邊學生圍觀)。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把他們帶到操場上。場地上放着一根橡皮筋,一根跳繩,一個口袋,畫着幾個格子。讓學生試着去玩。跳皮筋、跳繩、砸口袋,這些常見的遊戲學生能比較熟悉,但面對幾個格子,學生面面相覷。一時間,歡騰的操場安靜了。

這時我拿起口袋就去跳房子。熱烈的掌聲過後,學生的眼裏流露更多的是羨慕。

我看火口已到,就説“孩子們,老師的童年就是伴着這些老遊戲度過的'。那時雖然沒有電腦,沒有電動玩具,但是我們卻非常快樂,因為我們有許多許多好玩的遊戲。你們願意走進老遊戲,體驗老師童年的快樂嗎?”這樣就和孩子們一起確定了《走進老遊戲》這個活動主題。

三、活動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型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實踐性課程模式。它具有強烈的綜合性。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了活動的總目標。

(出示知識目標的燈片)

知識目標主要是學生通過自主調查,瞭解身邊老遊戲的種類,認識運動的重要性。學會老遊戲,梳理老遊戲的玩法,能把它介紹給別人,快樂地活動。

能把《三字經》、《弟子規》、《日常生活歌謠》等規範守則,以及古詩文在遊戲中自覺誦讀。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瞭解和體驗研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掌握收集、調查和歸納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創編簡單的新遊戲。

(出示技能目標的燈片)

技能目標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開展這個實踐活動,學習制定活動計劃、自覺參於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示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態度與能力,勇於創新的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出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燈片)

在實現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同時,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激發學生愛運動、愛探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與他人學習交際時彬彬有禮、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和協作意識,體驗運動的樂趣,學習的輕鬆,激發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四、整體思路

(出示整體思路的燈片)

活動的整體思路是

1、走近老遊戲,瞭解老遊戲。

2、走進老遊戲,學玩老遊戲。

3、剖析老遊戲,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4、把老遊戲賦予新內容,展示交流。

5、走出老遊戲,創編新遊戲。

6、開發“快樂遊戲,古韻留香”的課程資源。

7、活動體驗,把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寫成作文

五、活動中的重難點及應對策略

學會老遊戲,把它們賦予新的內涵,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體驗運動的樂趣,學習的輕鬆。在活動過程中發現老遊戲中不健康的或與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因素,及時刪除或調整。

六、活動過程

這次活動歷時兩個月,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

(出示活動三個階段的燈片)

(一)準備階段

首先學生根據各自感興趣的問題,交流整合,自願結成小組,並確定小組主題,制定了活動方案。

(出示學生制定的四個活動方案的一幅照片)

有①玩具的話題(玩具組)。

②家長對玩的看法的調查(調查組)。

③我們喜歡的遊戲調查(心聲組)(見表格1)。

④老遊戲又回來了(遊戲組)。

(二)實施階段

〔出示“(二)實施階段”的燈片〕

這是活動的重頭戲,大概用一個半月。

1、活動目標

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問卷,引起人們對小學生“玩”的關注。

初步學會簡單處理信息的方法。

能根據訪談所得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和建議。

自制玩具、自編遊戲,充分發展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並學會創新。

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的遊戲,與父母更好地溝通,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各小組資源共享,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減輕學生平時的課業負擔,開發“快樂遊戲,古韻留香”課程資源。

2、活動流程

(出示活動的三個過程的燈片(1)探索與展開

(2)調整與深化

﹙3﹚拓展與創新

(1)用三週的時間對老遊戲探索與展開,四個小組分頭行動。

①問卷調查組

首先設計調查問卷,

然後對67名家長進行調查,

師生共同統計問卷,

(出示共同統計問卷的照片燈片)

最後撰寫簡單的調查研究報告

②玩具組

首先走訪玩具店調查玩具的價格及什麼樣的玩具最受孩子歡迎?

其次進行組內討論:

a.為什麼中國傳統玩具離我們越來越遠?

b.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玩具?

第三奇思妙想見行動:

(出示自己動手製作玩具的照片)

舊玩具新玩法,自己動手製作玩具

第四訪問家長,最喜歡讓孩子玩什麼樣的玩具?

最後寫出自己的收穫和感受。

(出示一幅學生寫的感受的照片燈片)

③遊戲組舉動各大

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瞭解老遊戲,走近老遊戲。

(出示向家長了解老遊戲的有圖示、有文字的資料照片)

然後再進行整理可以寫成小説明文,也可用錄音、畫圖等方法。

第三梳理老遊戲的種類(見表格3)。

(出示統計“老遊戲”統計表的照片有學生的字跡)

第四步學玩老遊戲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遊戲小組的同學去通過各種渠道學會玩老遊戲。

(出示一張建軍教學生學遊戲的照片)

第五寫出自己的收穫或看法。

④“心聲組”將“我們喜歡的遊戲”調查梳理成報告,來表達孩子們的心聲。(可以結合表格1説明)、

(出示學生的統計表以及撰寫的調查報告的照片)

(2)三週的探索與展開之後,

①我就利用了一節課的時間進行調整與深化

(再次出示三個流程的燈片(1)探索與展開

(2)調整與深化

﹙3﹚拓展與創新

各組將前期實踐活動進行彙報,通過展示作品、情境模擬、節目串演、圖片、數據、表格、論文、調查報告及談論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等形式喚起學生對過程的回憶,這是一次自我回憶、內化的過程。

(出示王寧彙報玩具店採訪情景的照片)

這是王寧同學彙報他們小組在玩具店採訪時的照片。他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參觀訪問記,讓大家瞭解即使訪問的經過,知道各種玩具的特點及同學們的喜好。

(出示孫玉夢讀調查問卷的照片)

這一組對67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了56份調查表,從家長所填的情況來看,有50%的家長對小學生的“玩”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他我們準備從網上書上多查找些資料,建議開一個全校性的家長會,進行一次“玩”的專題講座。

(出示裴海濤一家三口共同遊戲的照片)

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海濤高興地説:“通過這次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的遊戲,我和他們成了好朋友了。”

還有的同學得意地向大家介紹自制的玩具。

②各小組彙報得津津有味,之後趁熱打鐵,比較新老遊戲的異同,寫出簡單的體會。

③引導各小組討論發現新問題:如有的老遊戲雖然新式活潑,但是內容不符合時代發展,缺乏新意,有的內容不夠健康等,進而生出的新的小課題,調整活動策略,確定下階段活動重點,重新分組,深入後期活動。

(出示重新分組的燈片

A賦予新內容,改編老遊戲。(改編組)

B繼續開展自制玩具,自編遊戲活動。(自制組)

C快樂遊戲,快樂誦讀。(誦讀組)

D為“玩”的主題講座在充分準備。(全體師生)

E創編新遊戲。(自編組)

有改編組、自制組、誦讀組、自編組,各有分工。

(3)拓展與創新

綜合實踐活動的在於實踐和創新。根據在“調整與深化”環節中發現的問題、制定的策略,大家集思廣益,積極行動。如,改編老遊戲,豐富老遊戲;自制玩具,編成遊戲;摸索在遊戲過程中誦讀古詩文的方法;創編新遊戲等。目的是使學生玩得更高興、更健康、更有意義。

例如:

(教師出示實物)我們把拍畫遊戲改編一下,使我們在玩的時候也能鞏固識字、積累詞語或古詩等。

(出示一張編花籃、拍手、體育課上做遊戲的組合照片)

有的老遊戲在玩的時候適合背誦古詩文,可以在玩的時候背誦,既鍛鍊身體又積累知識。如“編花籃”適合背誦古詩詞,“對對拍”適合背誦《弟子規》等。

有的兒歌遊戲的歌詞太陳舊,我們把它改編新童謠。

有的老遊戲雖然挺好玩兒的,就是不夠環保,我們把它改編一下。

(出示禮儀拍手新歌或規範新歌)

我們把規範守則等編成兒歌,在遊戲的時候誦讀,隨時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有效果又不枯燥。

在遊戲的時候可以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