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説課稿彙編4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説課稿彙編4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黃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內容。它是接中國地形,氣候之後更直觀動態地綜合反映中國的自然環境,同時是與下章水資源和區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區及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密切相關。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西部大開發知識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興衰與黃河息息相關,其中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黃河的水患,斷流缺水問題又是關係着中華民族發展“熱點問題”。而對黃河的治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極強的發散思維價值。

本課的教育教學目標是:知識目標:①利用好黃河水系圖,中國地形圖瞭解黃河的源流概況是本節課的基礎。②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③搞好黃河的綜合治理。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閲讀和運用地圖的能力;初步具有綜合分析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以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生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教育。

本課的教學重點:黃河存在的問題及綜合治理。

教學難點是:“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而不是教學的產物。作為教師應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處理,我是由淺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按照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因果關係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歡迎訪問

(二)説教學過程、教法、學法

第一步: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多媒體VCD,展示黃河的景觀,通過動態景觀能生動地、真實準確地感受到黃河那種磅礴的氣勢,陶冶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教師尋找切入點,自然導入新課。

第二步:學習新課

(一)黃河的概況:這部分內容是這節課的基礎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黃河水系圖》、《中國地形圖》找出下列內容:①發源地、入海、幹流流經的省區。②上、中、下游界線及所在的省區。③主要支流。然後發給學生一張無註記的黃河干支流圖,要學生把以上的內容填寫出來。並讓學生分析:黃河為什麼是我國第二長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呢?通過學生的讀圖、填圖活動突出了地理課“圖不離手”這一特點。這是“地理教學活動化”模式的第一步,既注重給學生提供過量的知識,又重視給他們創設“活動情境”。

(二)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也曾多次決口氾濫,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深重的災難。我們今天怎麼來看待它的功與過呢?以“黃河——母親河?害河?”為題,開設一個簡單黃河知識的講座。學生各持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然後找兩個有代表性的學生髮言,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補充,母親河的奉獻表現在:①塑造了肥沃平源;②提供了灌溉水源;③藴藏着豐富的水能。教師再次設置情景播放《黃河的水利工程》,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劉家峽、龍羊峽、三門峽等水利工程,並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水電站要建立在這些地方? 提供各種免費文書文檔

教師又緊接“黃河——害河?”提出問題:為什麼説黃河是一條害河?害在哪裏?提出問題之後,學生產生了要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這時又再一次設置情景,播放《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河治理》VCD,啟發、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得出結論,教師歸納、總結危害表現在:①上中游的水土流失;②下游“地上河”;③斷流。

(三)分析“地上河”成因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難點,我採用的是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透過現象,層層深入地分析,找出本質內容其步驟如下:①能運用課本上“地上河”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黃河下游河牀有何特點?②泥沙是黃河下游河牀抬高的主要原因。泥沙是從何而來的?再次播放VCD《黃土高源水土流失》,從自然景觀入手,符合人們認識自然的規律,使這部分內容生動具體,無形中降低了教學難度。根據景觀內容進行整理;從地形、氣候、植被、支流去分析黃河成為含沙量最大的河。③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流到下游華北中原後,河牀變寬、水流平緩,大量泥沙積於河牀,使河牀不斷抬高,形成“地上河”。全靠築堤約束河水,一遇暴雨隨時隨處都有決口危險。

(四)接下來就是探究治理黃河的方案,這是本節課重點內容。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分小組進行,通過各小組協作式學習,完成小組的課題任務。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每個課題小組都提出了自己的創意,寫在紙條上。上中游水土流失組:提出方案有七、八種。教師給予肯定,並用示意圖的形式給予補充(圖略)。揭示這節課的地理原理: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通過繪圖啟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並創設出一個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更易體會。下游組:治理黃河“地上河”方案:①改造現有河牀,將河牀修成“寬窄式”束水衝沙。②挖河固堤,利用吸泥機、絞沙機清除河牀裏泥沙。③修建水庫,蓄水攔沙。④泥沙淤積嚴重處,開挖新河道等等。斷流組提出:①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②在黃河上、中游修建水庫,攔蓄洪水。③發展節水農業、節水工業。④人工降雨等等。學生想法很多,不一列舉,想法有時雖簡單幼稚,但有創意強於無創意,而且使課本內容得到深化擴展。在這種小組協作的活動模式中,教師只是一個幫助者,通過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方案,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發出火花。有的同學還提出新的大膽的設想,如:設想A:從嘉陵江引水到渭河;設想B:從洮河到渭河開挖河道讓黃河干流不再經過黃土高源,以減輕黃河對黃土高原的侵蝕,減少黃河含沙量。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體會到地理知識的有用價值,從而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第三步:總結全節課。突出重難點:黃河之害,害在下游“地上河”的決口改道,究其根源是中游的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

第四步:目標檢測,概括分析,使知識系統化。

本課通過“地理教學活動化”模式運用,以課題小組形式讓學生參與學習,以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探究。整個課堂的活動思維線索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何解決更好。其意義在於①變陳述性教材為探究性教材;變講授為主的教學,為解決問題式教學。②選擇恰當內容,拓展為“小課題”活動,擴充數學內涵。③強化探究過程評價,讓各類學生均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春天的盛會》.

一、 説教材

《春天的盛會》屬於北師大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春天來了”主題中的一個話題。本單元內容是為學生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而設計編寫的。本單元總體目標是:通過一系列親近自然的活動,感受自然的美,培養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的情感;通過觀察、討論、交流、展示活動,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探究自然的興趣,增強好奇心,養成愛問“為什麼”的習慣。本單元共包含四個小話題:1、春天在哪裏;2、我們播種春天;3、和春風一起玩;4、春天的盛會。《春天的盛會》這節課的主題思想是:通過討論、展示自己觀察看到的以及欣賞課件中春天的美麗,豐富情感體驗,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增強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材圖文並茂,精選了很多精美的圖片,圖中小朋友的言談舉止、面目表情非常貼近教室中的學生的生活,學生非常愛看,都願意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卡通小動物或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為呈現方式,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啟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

二、 説學習目標

基於教材的編排特點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我是這樣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的。

1、 通過展示、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活動,梳理春天的變化,抓住春天的.特點。

2、 通過春天小劇場的演唱,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春天帶來的歡樂,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

3、通過春天作品展和遊戲坊活動, 增強愛護植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難點是體驗春天帶來的歡樂。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的達成學習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小朋友們蒐集一些有關反映春天的資料。

2.教師準備反映春天美麗景色的資料。

3.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

三、 説教學方法

制訂了主體學習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達成學習目標。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綜合課程。該課程強調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體驗性。所以,在組織本課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對春天進行觀察,充分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帶來的歡樂,同時體驗不愛護環境對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從而,讓學生懂得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是每個人都應做到的。教學的主要形式為:創設情境,組織活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從而實現學習目標。

關於學法,本節課,我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四、 説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 去年冬天,雪地裏來了許多小動物。小朋友們想一想,都誰來了?(回憶人教版 一年級上冊語文《下雪了》一課內容)

(隨着學生的回答,課件依次出示:小雞、小鴨、小狗。)

2、誰沒有來呢?(青蛙)

3、青蛙為什麼沒有來? (它在山洞裏冬眠呢!)

4、小朋友們看,今天誰來了。

( 課件出示:青蛙)

(二)、創設情境,組織活動。

活動一:春天作品展

1、 課件出示青蛙:呱呱,嗨!小朋友們,你們好,我睡了整整一個冬天。春天來了,春姑娘把我叫醒了,讓我來看看美麗的春天。你們能告訴我,美麗的春天都在哪嗎?

2、啟發兒童將收集、整理好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及動植物的觀察記錄,製作的春天的花、樹和蝴蝶等展示在教室的牆面上佈置“我和春天”作品展。

3、 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和欣賞春天的作品,感受春天的氣息,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二:春天小劇場

引導兒童分組在教師里布置各種遊戲角,開展各種與春天有關的遊戲。通過唱歌、跳舞、表演等節目表演,體驗春天的愉悦。

1、 課件出示青蛙:這麼美麗的春天,讓我們一塊兒來唱春天的歌、跳春天的舞吧!

2、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春天的歌曲和兒歌?

3、 生生互動:小組的幾個同學想一想、唱一唱、跳一跳。

4、 師生互動:老師帶領全班小朋友邊唱邊跳。

5、 試着用肢體語言表現植物的生長過程,模擬春天動植物的變化。

活動三:通過沙塵暴的到來,讓學生增強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1、 課件出示:大風的聲音、荒涼的景物。(師在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偷偷點擊鼠標)

2、 師:美麗的春天去哪啦!是誰把美麗的春天帶走了?(使學生明白亂砍亂伐、亂丟白色垃圾等一些破壞環境的不良行為使春天變得不再美麗)

3、 小組討論,教師可分組加以引導。

4、 讓個別小朋友發言。

5、 師:怎樣才能把美麗的春天找回來呢?

6、 小組討論,教師可分組加以引導。

7、 讓個別小朋友發言。

8、 師: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多!我們一塊兒來看看美麗的春天回來了沒有。

活動四:春季小畫坊

1、 課件出示美麗春天的圖片。

2、 師:這麼美麗的春天,讓我們用彩筆把美麗的春天畫下來吧!留住春天,再次體驗春天的快樂。

(三)小結本節內容,佈置作業: 裝扮春姑娘

啟發兒童用畫筆繪或用彩紙、植物、廢舊物品等做成各種春天的景象,來為春姑娘打扮、裝飾。

五、説板書設計 春天的盛會

如黑板所示,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圖文並茂,孩子們非常喜歡。

總之,正如葉聖陶老先生説過:解放孩子的手,讓孩子多做一做;解放孩子的腦,讓孩子多想一想;解放孩子的嘴,讓孩子多説一説,在這些理念支撐下,整節課我努力營造讓兒童在做中學的氛圍。讓班上的學生與課本中的小朋友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幸福與快樂,一起感受大自然中美麗春天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窮樂趣。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分析

1.説教材的地位。《社戲》是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就體裁而言,它屬於小説。就內容而言,它是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經歷,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對故鄉的眷戀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體現了語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關係。因此教學本文除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就是培育學生對課外生活的關注。

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通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閲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情節

2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情感目標:1。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2.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追憶及作者眷戀故鄉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中景物描寫對錶現主題的作用;體會小説通過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主題的作用。

難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讚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

五、教法、學法

教法:1、誦讀法,2、質疑法、3、點拔法

六:教學理念: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1、強調學生自我的閲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大語文閲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還強調"要加強朗讀,重視閲讀感受和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在"讀"中感悟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

2、讓學生,學會聯繫自己生活實際上。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來閲讀本文,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充份的理解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3、重視互動合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融洽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引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自主構建探究問題、發現解決問題途徑的閲讀方式,並逐步學得合作技能。

七:學情分析:學生們喜歡讀,有初步的體驗能力,能結合生活實際上。來品讀文本。

八:教學過程(第二節內容):(第一節課解決問題2、解決字詞障礙;3、理清脈絡;熟讀課文;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

(一)導入新課:配樂同學朗讀有寫童年的美文。

(二)整體感知:

1.放播放有關“社戲”的圖片。

2.學生在預習情況,跳讀課文精彩片斷。。

(三)師生合作探究: 你發現了文中有哪些美?

1.你喜歡文中哪個人物,理由?(引導:人情美)課文塑造了熱情的夥伴和淳樸的鄉民形象,用“我喜歡文中的 X X(人物),因為他(他們)……(評價其性格、品質),比如…… (舉人物表現)”的句式,寫三言兩語,簡筆勾勒人物形象。

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是一個聰明、機靈、善解人意、考慮周到、辦事果斷的好孩子頭兒。六一公公:是一位寬厚、善良、淳樸、好客、熱誠的老人

2. 小朋友們偷豆情節:“偷”反映了小朋友們誠懇待客的熱情,“偷”跳動着小朋友們純潔無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們周到天真的天性.

3. 江南的美景如詩如畫;這些語句作者寫得很美,美詞美句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請自選一段你認為寫得美的句子,讀一讀,然後用“我覺得_______(美詞)用得好,好在它寫出了(或表現了)_________”的形式對你選讀的美詞進行品味

引導學生:品味美詞:從色彩 氣味 聲音 心情 動態方面品味美詞。如:

“朦朧”和“皎潔”用得好,好在它們寫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碧綠”“淡黑”“紅霞”分別寫出了豆麥、、燈光的色彩美。

“縹緲”“仙山樓閣”寫出了戲台的神奇美。

“清香”寫出了豆麥和水草的氣味美

“潺潺”寫出了水聲美,“宛轉”“悠揚”寫出了笛聲美。

“輕鬆”“舒展”表現了“我”心曠神怡之情。“船慢”表現了“我”的迫切之情。“沉靜”表現了“我”由焦急而平靜之情。“自失、彌散”表現了“我”的陶醉之情。“回望”表現了“我”的依依之情。

“起伏、踴躍”寫出了的動態美。“躥”“喝彩”分別從正面和側面寫出了船行的輕快美。

3.為什麼:戲並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麼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從以上分析,得出對難點的主題的理解)

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老人孩子那份淳樸真摯的感情和特有的農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親 密的關係。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未曾見到過,在以後 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見到的。“我”對這段往事的深情回憶,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所謂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戲代表了作者對天真爛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回憶,充滿了一種浪漫理想色彩,表現作者對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也反映了,對農家小朋友真摯情誼的深深眷戀。

(四)小結:作業: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把你對“童年的美”的理解幻化成美麗的文字。

説課稿 篇4

一、 説教材

1、本節課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後學習化學鍵知識。本節內容是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對分子結構知識——離子鍵的學習,學習這些知識有利於對物質結構理論有一個較為系統完整的認識。本節課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是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學生首先要知道化學鍵的概念。而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從微觀角度來解釋這些化學反應是怎麼發生的,生成物是怎麼形成的。雖然這些知識很抽象,學生理解時會有些困難,但它將會幫助學生更好理解化學反應的發生,從而找出規律。離子鍵是指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抽象的東西,完全要靠學生的想象力來理解,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都為離子鍵的概念和形成過程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關於離子鍵的內容——複習學過的活潑的金屬鈉跟活潑的非金屬單質氯氣起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氯化鈉的過程。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實驗的方式引課,從宏觀到微觀予以拓寬加深,然後在此基礎上提出離子鍵的概念。根據教學大綱和本節教材的特點,我設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理解離子鍵的概念;瞭解離子鍵和形成過程和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的的形成過程。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事物發展的本質的哲學思想。對立統一論思想:電性相反的離子構成了離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兩個方面。

3)情感目標:通過觀察鈉跟氯氣起反應實驗,從宏觀上體驗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學變化,激發學生探究化學反應的本質的好奇心;通過課件演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是學生深入理解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形成,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象力。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化學鍵和離子鍵的概念,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

難點:離子鍵的概念,用電子式表示離子鍵的形成過程。

二、 説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採取啟發-掌握式教學方法並充分發揮電腦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作為物質組成的重要理論,離子鍵是一個純理論、極其抽象的知識,至今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對於學生來説,化學鍵沒有實驗、沒有具體感官認知,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所以如何創設一種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積極思考的最佳學習心理狀態就很重要了。而啟發-掌握式教學就重在教師的啟發,創設問題情景,以此調動學生內在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另外,電腦多媒體以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形式強化對學生感觀的刺激,這一點是粉筆和黑板所不能比擬的,採取這種形式,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這樣一節完全是理論知識的課,更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原子、分子等微觀世界放大無數倍,通過動畫、模型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1、新課引入

播放鈉和氯氣反應錄象,讓學生加深實驗現象,思考氯原子和鈉原子如何結合成氯化鈉,反應的微觀實質是什麼?引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離子鍵。目的是從學生身邊熟悉的知識入手,讓他們能很快並清楚地體會什麼是作用力,從而引出新知識。

2、講解

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變化的本質,提出問題,鈉和氯氣如何形成氯化鈉。利用多媒體演示氯化鈉的形成過程和氯化鈉晶體的模型,分析成鍵原因、特點,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再來分析哪些原子之間會明顯以離子鍵結合?在週期表中處於什麼位置?通過具體實例啟發學生歸納離子鍵的特點及離子鍵的成鍵規律並學會利用這些規律如何判斷離子化合物。然後引導學生思考除了離子化合物外我們遇到的其他物質又是如何形成的,為下節課的教學做鋪墊。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我們看不到的微觀變化展現出來,不僅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知識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判斷的能力,並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學習任何事物都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道理。

3、鞏固歸納

針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討論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答案,並佈置作業。至此教學目標完成,最後提出一道思考題,讓學生思考。歸納鞏固學到的新知識

三、練習

1、下列電子式中正確的是( D )

2、下列電子式中正確的是( C )

3、用電子式表示下列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其中正確的 (C)

四、佈置作業:

為了節約時間,擴大容量,本節課的板書利用多媒體顯示。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説明,謝謝大家。

五、板書設計

第三節 化學鍵

一、離子鍵

1.人們把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稱為離子鍵。

成鍵微粒:帶相反電荷的離子;

相互作用:靜電作用(靜電引力和斥力);

成鍵過程:陰、陽離子接近到某一定距離時,吸引和排斥達到平衡就形成了離子鍵。

2.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最外層電子的式子。

原子電子式:

離子電子式:Na+ Mg2+

3.用電子式表示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Tags:説課稿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