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課文

《荷塘月色》課文原文

欄目: 課文 / 發佈於: / 人氣:2.09W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荷塘月色》課文原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裏坐着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着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説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mi)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han)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fan)婀玲(夏注:這裏是音譯violin小提琴的意思。)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着小船,唱着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説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裏説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夏注:諧音“憐子”,愛你之意。)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這樣想着,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教學

本版中的荷塘月色教案一共分為兩個課時,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花卉引導同學回顧思考有關荷花的詩文,以及人賦予它的特定文化內涵(出示幻燈片),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教師)第一次聽説朱自清這個名字並對他產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最終,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後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幻燈片出示)

二.課文閲讀:

(一)配樂朗讀。

(二)同時給文章每個段落加上番號找出文中表現作者心情的語句。

(三)抓住關鍵詞語,理出作者遊蹤,探究作者情感路線。

導語:相信優美的誦讀已經讓我們沉醉其中,現在大家來看看文章開頭,再思考幾個問題。

問題1: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麼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

師生交流明確:主要是由於“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夜深人靜之時本應好好休息了,但許多事情剪不斷,理還亂,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來排遣內心的煩惱!

全文就是圍繞“頗不寧靜”這一心情展開的,它就像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始終在全曲中迴盪!

問題2:為排遣不寧靜,作者散步的遊蹤是怎樣的?(齊答)

師生共同明確

遊蹤:家——小路——荷塘——家

問題3:一夜暢遊,朱自清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嗎?

學生齊答(只讓學生回答“找到”還是“沒有找到”)到底找到沒有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請看第3自然段的內心獨白,我們先一起來朗讀這個自然段。

學生朗讀

問題4:這一段獨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樣的心情?

學生明確:儘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種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這幽僻的壞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才能夠拋開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可見作者對現實的不滿!“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為能夠暫時得到自由,欣賞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見作者幻想超脱現實!

(四)幻燈片出示課文心情的脈絡

(五)朗讀課文4.5.6段

看完了荷塘月色教案的第一課時之後,我們在一起來看看第二課時。

導入:提問:由課題可以知道,本文屬於寫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課文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兩種景物的呢?

三、鑑賞、分析課文的景物描寫部分

(一)誦讀、鑑賞第4段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這一段寫什麼景,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明確:月下荷塘美景,寫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荷韻五個方面

3.提問:作者是怎樣從這五個方面描繪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這些句子,展開想象,閲讀品味它的妙處

明確:(第1組)荷葉:“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運用比喻手法寫出荷葉的風姿由“出水很高”聯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兩者不僅相似,而且寫出其動態美

(第2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裊娜”寫出荷花的飽滿盛開狀,“羞澀”寫荷花含苞待放這兩個詞本是用來描寫女子嬌美姿態、羞澀神情的,現在用來寫荷花,賦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這是擬人寫法接着連用三個比喻,分別描繪了淡月輝映下荷花晶瑩剔透的閃光,綠葉襯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閃光,以及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寫出了荷花的神韻,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

(第3組)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提示學生參看“練習二”)由嗅覺向聽覺轉移“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如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等,其間感覺的轉移伴隨想象的跳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遠處的“歌聲”,烘托出幾分幽雅和寧靜來

(第4組)荷波:“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微風過處葉花顫動的情狀,既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第5組)荷韻:“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作者把所見與想象結合,“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情傳意,這裏用來寫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葉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卻由葉子的“風韻”想象到那葉子下的水“脈脈”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寫景重點本段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手法,描繪了月下荷塘的美景,這些手法令人浮想聯翩更絕的是全段不着一個“月”字卻處處有月請同學們朗讀品味

5.齊聲朗讀課文第4段,品味其寫景特點

(二)誦讀鑑賞第5段(仿照第4段的鑑賞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個學生朗讀

2.提問:本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難寫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寫出荷塘上月色的特點?明確:葉、花、樹,寫出了月色朦朧飄渺的特點

3.提問:月色本是難狀之景,作者用了一些傳神的動詞:(如:“瀉”“浮”“洗”“畫”等),描繪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試結合語境分析這些動詞的特點(可分成4組討論後回答)

明確:瀉——既照應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寫出了月輝照耀,一瀉無餘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動感

浮——寫深夜水氣由下而上輕輕升騰,慢慢擴散、瀰漫,以動景寫靜景,描繪霧的輕飄狀態

洗——寫“葉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種奶白色而又鮮豔欲滴的狀態

畫——有“人為”動作含於其中,彷彿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倩影”,寫出了投在荷葉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師生共同小結:本段雖着意寫月色,但又處處不忘荷塘,用幾個傳神的動詞,從不同角度寫出淡月輝映下荷塘裏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請同學們看着掛圖展開想象,進入情景,朗讀課文

5.齊聲朗讀第5段,體味作者寫景的高明手法

(三)誦讀、鑑賞第6段

1.齊聲朗讀

2.提問:本段寫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與課文第2段照應,試比較兩段寫景的異同(閲讀比較後回答)

明確:相同:都寫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寫了樹、小路

不同:第2段重點寫了小煤屑路的寂靜、陰森,寫得簡略而本段則以樹為着眼點,由近及遠,寫了樹色、煙霧、遠山、燈光,再由靜到動,寫到蟬聲、蛙聲,顯然,

3.提問:本段寫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選用了一些疊字疊詞(如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陰陰、隱隱約約等),試結合語境,説説這些詞語的妙處(學生閲讀後回答)明確:遠遠近近、高高低低——寫出了樹的錯落有致,既開闊又有立體感,用語平實自然重重、陰陰、隱隱約約——傳神地描述出特定環境中的景物特點,不僅寫出了樹木之多,而且加強了葉色的濃重氣氛

4.師生共同小結

疊字疊詞的運用,不僅傳神地描寫了事物的特徵,而且照應了第2段中“蓊蓊鬱鬱”的樹,“陰森森”的小路讀起來節奏鮮明,韻律協調,富有音樂美請大家再次朗讀體會

5.齊聲朗讀第6段,體會其特點

(四)學生找自己喜歡的句子,説明原因

(五)下面四句詩,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寫《荷塘月色》一文的動機和心情?

l.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l.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l.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作品結構分析:

全文共10個段落,每段都有其獨立的內容,但從作者的行蹤變化上看,從扣文題的主體文字與宕開筆墨寫聯想的“閒筆”來看,這10個自然段還可以劃分成幾個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於我們對內容的分析和對主旨的探索:

緣起:第一段:獨遊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觀荷塘:第四段: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離荷塘:第七、八、九段:聯想古代江南採蓮的舊俗

第十段: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從寫景狀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寫觀荷緣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寫荷塘月色(景)(主體)

第三部分:(7-10)寫景中人(情)(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