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學習資料 > 禮儀常識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

欄目: 禮儀常識 / 發佈於: / 人氣:1.82W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因素之一。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喜歡的朋友來看下吧。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講禮儀的民族。隨着現代社會的進步,禮儀在我們生活中起到的正面作用也越來越大。很多媽媽向達媽反應,在寶寶的教育過程中,寶寶的禮儀教育無從下手。今天來和大家聊聊禮儀教育。

有一次我問一位媽媽,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禮儀。她説她不希望她的孩子出國後成為異類。

懂禮儀的孩子更受歡迎

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很有天賦,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個個都是精英、棟樑,但是我們可以培養我們的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一個被眾人接納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不僅有利於他今後的學業、事業的發展,也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乾淨的、有禮貌的、有教養的、懂得尊重別人、理解他人,並具備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孩子,是受人歡迎的;而那些會去搶別人東西的,接到禮物會直接問多少錢的,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會嘲諷、挖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受歡迎的。

在我們的兒童禮儀班裏,總會有一些同學被大家評為最受歡迎的人,他們見到老師會鞠躬,上台表演落落大方,平日裏又不失幽默和機靈,最重要的是他們會體恤那些比他們小的、需要幫助的同學。

禮儀是一種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

西方教育是兩條腿走路,即學堂教育和教堂教育相輔相成的“兩堂”教育。而我國的國民教育只有學校教育這一個體系,少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孩子們長了很多的本事、技能,但有時卻不懂得如何做人、處世。大學擴招後,我們的社會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但整個社會的粗鄙現象卻越來越嚴重,因為升學不考素養這門課,這是我們教育的悲哀。其實教育的根本是幫助孩子成為具有人性光芒的人,而不只是成為知識淵博的機器或者怪物。

十年前有一家世界500強公司招聘員工,來了一堆北大、清華的應屆畢業生。面試結束後大家發現公司錄用了一個看起來並不是十分出色的學生,問其原因,竟是在眾多的學生裏,只有這個學生是雙手接名片的,並且在接待員給他遞水杯時,他接過水杯説了聲謝謝。

很多年輕人在應聘時並不清楚面試官要考察的是哪方面能力,所以會盡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但有時不經意中表現出來的急功近利反而讓他們失分不少,要知道在面試過程中,你良好的修養和因修養而展現出的彬彬有禮一定會給你加分的。但這種修養絕不是一蹴而就、可以突擊的,它是從小培養的一種行為習慣。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想,才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才會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才會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才會有什麼樣的命運。禮儀是一種行為習慣,是一種家庭習得,所以要從小培養。有的家長很重視家庭教育,經常找孩子談心,開家庭會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本質的東西是什麼?是家庭生活、家庭習得,孩子會在家庭生活中學習到一切他可以學到的東西。

這個時代是學禮儀的最佳時機

中國古話講,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富二代”的父母正好出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們的童年正好經歷了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強烈的物質匱乏感會讓他們產生一種“難民心態”。常年的物資匱乏,會讓人形成一種匱乏精神和危機意識,就是無論客觀情況如何,主觀上都會感到“匱乏”,“匱乏”的結果就是爭搶。其實,近三十年來,物資匱乏的情況早已不復存在,城裏大部分人的生活普遍也都是舒適和富足的。然而,儘管處境不一樣,人們的心態卻沒有改變多少,因而行為習慣也沒有太大的改變。有一次朋友聚會,我發現一個老總吃飯特別快,不到2分鐘就把飯吃完了。後來他告訴我説,他以前是當兵的,在部隊裏要是吃飯慢,就要餓肚子。到了現在,雖然他已經很富有了,但還是無法從容地吃飯,慢慢品味一桌好菜。還有一些老人家裏會囤積很多沒用的東西,總覺得丟掉可惜,其實那是心裏堆積很久的對物資缺乏的恐慌。

難民是會爭搶的,因為不搶就吃不上。有難民心態的人如今依舊會爭搶和囤積,儘管當下的物資完全可以滿足,因為那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我曾經陪同一個北歐訪問團乘飛機從桂林飛往西安,那天正好趕上晚航班,飛機上一百多個人,除了七八個中國人外,餘下的都是外國人。飛機抵達西安時,在前輪剛剛碰到地面的一剎那,那七八個中國人就像子彈一樣從座位上彈了出去,一下全都擁到了機艙門口,幹嗎呢?搶着下飛機!此時飛機還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險,空姐無奈地把他們一個個又按回座位上。這時我旁邊的美國人哈哈大笑,他們覺得太可笑了,怎麼會有人搶着下飛機?歐洲人也很無奈地搖搖頭。當時我們團裏很多客人都扭過頭來看我,因為除了那七八個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國人,我當時的感覺就是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我對他們説我們中國有14億人口,不是人人都坐過飛機,當他們坐過一次,知道坐飛機不用搶,以後就不會再搶了。

後來我明白這不是一個人、幾個人的問題,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問題。如果在十年前,我們讓孩子學禮儀,也許有的家長並不會接受,因為禮儀是學會了,可孩子也失去了爭搶的能力。記得1998年我和家人一起去泰國,一個團44人,到哪兒都搶啊,我因為沒去搶,結果就是沒飯吃,沒有座位坐,在特定的時候爭搶變成了一種生存能力。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裏,富與貴是一樣的,沒什麼區別,但事實上是兩回事。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英國的哈利王子是貴族,但依舊被派到阿富汗做一名機槍手。他們認為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天職。

一個孩子的公民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如果不重視這方面的教育,30年後一些孩子會變成一個高工資、高成就、高社會地位的“三高”人士,卻很有可能會絆倒在“教養”兩個字上,我們不希望那天的出現。

用禮儀改掉孩子身上的壞習慣

我們現在常常會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在公共場所跑來跑去,大聲喊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我餓了,我餓了”,卻忘記和長輩、父母甚至保姆打招呼;去同學家做客進門就説“你家好小哦,連鋼琴都沒有”;坐在父母的豪車裏,卻不停地向窗外扔垃圾;吃飯時愛吃的菜夾個沒完,或者乾脆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顧別人吃不吃。

我們有時會大聲地呵斥孩子,你吃飯不要吧唧嘴,説話不要沒大沒小,你不要這樣亂髮脾氣,不要總和人家攀比。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其實我們的孩子就像杯子裏的水,很多家長是在不停地倒掉杯子裏的髒水,而禮儀的學習是倡導不斷地給孩子注入新鮮的活水,與其每天批評他不該做什麼,不如經常告訴他應該做什麼。當好的習慣養成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壞的習慣消失的時候。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2

禮儀是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我國俗有"禮儀之邦"美稱,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説法。然而,現在很多家長都忽視了這一點,以至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了諸如傲慢,自私,沒禮貌,貪心,懶惰,脾氣大等等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無外乎是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採取了與孩子成長天性相違背的方式方法。由於家長們都對孩子百般順從,無限制的溺愛,導致孩子成為了一個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禮儀、禮貌。在公共場所和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亂扔垃圾、説髒話、接打電話不文明等失禮現象。長此以往,孩子的陋習不能得到有效改正,不僅對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阻礙,更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所以,禮儀教育迫在眉睫,必須引起家庭和社會的足夠重視,為此,必須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雙管齊下,最大限度的改正幼兒的陋習。

一、幼兒禮儀教育的現狀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方面已經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並已取得可觀的成績。但是對學生開展有意識地禮儀教育方面卻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從98。7%的人對我國禮儀教育的現狀持否定態度可以看出,我國禮儀教育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分析其現狀原因,主要有三:

1、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由於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政治思想建設而忽略傳統道德建設,學生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成了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

2、教育過程中對於禮儀教育的重視不夠。素質教育雖然已提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仍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重視不夠,重智輕德的現象還是存在。在農村學校,教師對於學生的禮儀教育更是少有考慮,學生的禮儀修養與現代社會的要求已嚴重脱節;

3、家庭教育對禮儀教育的忽視。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為中心、惟我獨尊的思想,同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嚴於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開展家庭教育中,家長普遍未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根本沒有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對禮儀更是持無所謂的態度。另外,部分農村家長的禮儀素質不高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禮儀修養的提高。

二、學習禮儀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1。有利於幼兒的專注力、秩序感的培養

安靜、有序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的基本保障。一個懂得禮儀、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幼兒在想介入別人的工作的時候,就會有禮貌的徵求別人意見,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做遊戲嗎?""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嗎?"同理,當他知道別人想介入到自己的工作領域時,也會很有禮貌的同意介入。這時候,孩子就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這件事情上,這樣就提高了孩子的專注力,進而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交的朋友也更多。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秩序感,還能讓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進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2。有利於幼兒獨立性、自信心以及尊重他人等習性的養成

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打開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朋友的增多無疑又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並且這些朋友還能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際交往能力。

3。有利於促進幼兒的社會化

個體社會化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社會環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禮藉助於普遍性來控制人,並通過教育使禮成為人的第二天性。"幼兒的社會化離不開禮儀教育的干預,"知書達禮"就是對幼兒社會化的一種表徵。通過對幼兒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社會公德的禮儀教育,幼兒形成了社會習慣,逐步趨向於社會化。所以説,禮儀教育在幼兒的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4。有利於促進幼兒的審美能力的發展

禮儀教育還可以促進幼兒去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優雅的穿着儀容,優美的走姿、站姿無不散發着美,這種美不僅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着巨大作用,而且也能淨化幼兒的心靈。通過禮儀教育,使幼兒做到知禮、達禮、崇禮、用禮,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多方面的促進幼兒審美能的發展。

三、幼兒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國內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個體的發展中,某些行為的習得有一個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內,個體處在一種積極的準備和接受狀態,如果給予必要的刺激和幫助,這些行為能力就會迅速發展起來,併產生長久的影響。學前期幼兒,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禮儀教育實質是培養人的教養,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的一門學問。人是社會的人,這就決定了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單純的學習知識和智力開發,而是要使人適應社會的需要,推動社會的發展,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在社會中生活,只有學會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自立於社會,才能做到自尊自愛,才能營造出和諧融洽的人文環境和文明社會。

現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萬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所以,我們的教育要培養人,首先就要注重培養有教養、知禮儀的人。倡行禮儀教育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特別是在今天,針對"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獨生子女來説,從小就受到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不少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習慣於以自我為主,往往缺乏一種與人謙讓、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心、體諒別人,有時顯得智力有餘而教養不足,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也有一些孩子因為不擅社交,孤獨無伴,而形成了孤僻、內向、偏執等不良性格。而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幼兒園開設禮儀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交往、合作,不僅有利於孩子教養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發展,也有利於提高下一代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促進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可以和小朋友或是小朋友家長交流分享教育心得和經驗,從中總結出有利於幼兒發展成長的經驗再用在幼兒教育的實際教學過程,這樣就能為幼兒提高綜合素質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孩子就會始終保持一種正態的心理狀況,這種正態的心理狀況會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四、怎樣落實幼兒禮儀教育

1、重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説:"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孩子集萬千寵愛一身,在家裏嬌生慣養,成了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從小獨自玩耍,與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難、缺乏自制力和堅持性、對人沒禮貌等性格特徵,不少家庭對孩子的禮儀教育的缺失,導致孩子在家裏沒有大小之分,長此以往,對孩子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甚至可能演化成霸道、專橫、唯我獨尊,稍不如意就對長者拳打腳踢的惡果,如不加制止,後果不堪設想。在幼兒園我們會對孩子加強禮貌用語的教育,而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細節中去教育孩子,例如見了熟人主動問好;分別時説“再見”;爸爸媽媽工作、學習和休息時不要去打擾;爸爸媽媽説話時不應去插嘴;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影響了別人要説"對不起";不經允許不亂動別人的東西;要求別人幫忙時應説"請"等等。家長在家也要對孩子進行最基本的禮儀教育,例如坐的時候應該怎麼坐;吃飯的時候應該怎樣;客人來了又應該怎樣;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有禮貌和懂事的小孩子。這樣日積月累,從細節入手,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長還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如果家裏有老人,家長可以和老人溝通,告訴老人寵愛孩子的壞處,要有理智的愛孩子,我相信老人會支持年輕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做到孝敬老人,不説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優美的鋼琴歌曲,或者一些靜心的輕音樂,各種民族樂器演奏的歌曲,這樣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藝術的情操。所謂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日常在家裏,應該注意言行舉止。孩子從小就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説,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別人説“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孩子若有説粗話的習慣,不要認為他們年紀還小,什麼都不懂。雖然他們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話的意思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説什麼,但是隨着他年齡的增長,他的壞習慣就會慢慢的形成。如果發現了孩子説粗話,那麼就應當進行思想教育,及時阻止孩子繼續説下去,不要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打罵。對孩子進行打罵,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強的叛逆心理。可以每天讓孩子背誦一些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時間一長就會見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樣,這樣不僅讓他們學到做人的道理,同時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可謂一舉兩得之法。所以説,從小養成孩子的文明禮貌習慣,學會説禮貌用語,對孩子的發展和成長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當中,家長要與老師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還有我以上提出的教育方法,只是我的個人意見和在實踐中的一些心得。人生中,有三樣最重要的:生命、時間、還有一個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講信用,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將會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輝煌。

3、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問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兒,馬上給予表揚。並且在課餘時間老師給孩子講德育故事,跟孩子講禮儀,並讓孩子上台來表演,讓孩子實際操作。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電話等等。在家孩子講禮貌的習慣就要靠家長堅持不懈的培養。家長可以利用各種機會、各種場合讓孩子得到練習和鍛鍊,例如可以主動請鄰居的小夥伴來家裏玩,教他們彼此以禮貌相待。千萬不能因為怕孩子沒有禮貌,就不帶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鍛鍊的機會。還可以讓孩子從做家務開始做起。讓孩子做家務,第一,他會感恩;第二,會讓孩子學會養成勤勞的習慣;第三,促進孩子的人際關係;第四,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做事的承擔能力,這也是現在社會當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長也要在生活中訓練孩子做家務。

兒童的禮儀是在社會性交往和實際操作中養成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培養。結合活動,禮儀教育課程化。 教師要充分挖掘幼兒園一日各個環節中的禮儀教育內容,制定每個年齡段幼兒一日活動禮儀行為標準。每週以故事和生活化的教學為內容,使幼兒禮儀教育更貼近幼兒的生活和需要。在幼兒來園環節上,要從大班開始選出禮儀小標兵每天早上8:00——8:30輪流接待全園的小朋友和幼兒家長。禮儀小標兵的文明用語以及標準的站姿、手勢不僅為中小班的幼兒樹立了榜樣,而且,也為幼兒家長做了很好的示範。將禮儀教育活動滲透到幼兒園各個活動之中。禮儀教育是社會性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要以禮儀教育為突破口,滲透到各個教育活動之中。同時,結合"母親節"、"五一國際勞動節、"三八婦女節”、"端午節"、"六一"兒童節等節日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親人、愛同伴的感恩教育,使幼兒懂得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從而自覺自發的去遵守去執行。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3

中華民族5000年的悠久歷史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新世紀傳承歷史文明、弘揚民族文化、築就和諧強國的宏偉目標,對國人的禮儀素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品行優秀的接班人,幼兒園的教育是關鍵。

一、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必要性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衣食無憂的優越環境裏,更多的家長和幼兒園,只注重孩子知識性的提高,而忽略了孩子文明禮儀的培養。過多的呵護、過度地溺愛,讓“小皇帝、小公主們”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自私、任性、説髒話、不懂得尊老愛幼、與人交往不謙讓等。孩子們智力有餘而修養不佳的事實告誡我們,抓好幼兒園的禮儀教育迫在眉睫。

其次,3—6歲正是行為習慣養成的敏感時期,這一時期可塑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因而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習慣的理想時期,更是文明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抓住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教育,讓他們從小養成學禮、知禮、懂禮、用禮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其良好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二、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原則

㈠漸進性原則。

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階段的教育內容應相互銜接,要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無律、他律到自律的心理髮展規律。小班重在學習文明禮貌用語,培養初步的文明禮貌習慣;中班瞭解基本的文明禮節常識,初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大班重在提高幼兒的道德認知水平,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

㈡實踐性原則。

幼兒園的文明禮儀教育應重視過程,注重實踐,堅持教、學、做的和諧統一,把文明禮儀落實到教學活動和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要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實際,把各種文明禮儀要求具體化、生活化。創新教育形式,注重實踐訓練,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努力把文明禮儀要求內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

㈢整體性原則。

將文明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教育課程中,科學、有序、系統地整體推進。文明禮儀教育既要注重幼兒個人文明禮貌行為的培養,又要促進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既要加強優秀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又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增強現代文明禮儀意識;既要讓幼兒掌握基本的`禮儀常識,又要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幼兒文明生活、幸福成長。

三、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

㈠融入教學課程,促進禮儀養成。

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幼兒園主題教育及各學科教學中,從認知、情感、行為的綜合養成教育上達到“知行合一”。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生理、心理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教學課程。教學活動要“富理於情、富教於樂”,使抽象的禮儀道德概念在幼兒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緒、情感體驗中形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認識觀念,養成良好的禮儀道德行為。

㈡優化教育環境,營造良好氛圍。

環境對幼兒文明語言的形成,禮貌行為的發展,有重要的示範、薰陶、感染作用。幼兒園要注重創設優美整潔、富於教育意義的環境。校園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教室裏乾淨、清爽,休息室裏温馨、整潔,樓梯、遊戲室的牆面上張貼“請講普通話”、 “上下樓梯請靠右”、“您好”、“謝謝”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語條幅,在走廊上創設文明禮儀文化長廊,在教室製作“我們是乖娃娃”、“孔融讓梨”、“小雞和小鴨”等主題牆畫,在語言角投放文明禮儀方面的書籍和圖片……清新的校園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能讓幼兒身心愉悦,精神飽滿,潛移默化中促進其良好的思想素養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㈢融入遊戲活動,陶冶禮儀情操。

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遊戲是最佳的方式。教師要根據幼兒生理、心理和教學目標的需求,適時開展益智、益體、益德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對待周圍人和事的正確態度,發展其觀察、語言、想象和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如:通過《熊貓的客人》、《金花學説話》、《小猴請客》等角色遊戲讓幼兒感受到禮貌待人的好處,通過《今天我值日》、《對不起、沒關係》、《讓座》等歌曲表演,使幼兒懂得與同伴、長輩交往的一般禮儀;通過《小雞和小鴨》、《猜猜我有多愛你》、《小羊過橋》等講故事活動,使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互相謙讓,要與同伴分享快樂,關心他人等。

㈣注重教師示範,樹立學習榜樣。

幼兒園禮儀教育要重視教師的榜樣作用。幼兒特別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可以説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認真的模仿和學習。因此,作為幼兒園的教師要注意言傳與身教的統一,自覺嚴守教師禮儀規範,衣着打扮大方得體,言行舉止文明端莊,性格品質活潑健康,為人處事温和寬容;工作中要愛生如子,以理服人,熱情為家長服務;對待同事團結謙讓,互敬互幫,時時、處處為幼兒樹立禮儀榜樣。

㈤密切家園聯繫,強化禮儀習慣 。

禮儀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園”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是消除幼兒兩面性行為的有效途徑。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繫,如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講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了解科學育兒的有關知識;開展家長禮儀講座,提高家長的自身禮儀素養,讓家長有針對性地瞭解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實地跟蹤幼兒成長正反面的典型事例,組織家長分析交流。教師要定期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目標和動態,尋求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實現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互動和一致性。

幼兒接待禮儀的重要性4

幼兒園必須抓好幼兒文明禮儀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所以我園把禮儀教育作為研究課題,目的就是為培養文明有禮、品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奠基。

確定了園本教研課題後,我園將全面開展各項活動和對幼兒進行禮儀知識的集中教育齊頭並進,使禮儀教育真正發揮實效。我們將禮儀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中,從晨間接待開始,在入園、進餐、睡眠、學習、遊戲、户外活動、盥洗、入廁、離園等各個環節中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包括生活衞生習慣、行為規範及文明禮貌。具體措施有:結合本園實際,紮實開展“禮儀伴我行”爭星活動,把幼兒的儀容儀表、活動(上課、排隊、慶祝活動等)禮儀、尊師重長禮儀、語言禮儀、園內公共場所禮儀等五項作為評比內容。在班級設文明禮儀爭星表,設立“文明小天使”示範崗,每天早上迎接小朋友、家長的到來,激發幼兒個個爭當“文明小天使”的願望。我們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並隨時關注幼兒,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幫助、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通過開展禮儀教育,我們感受到其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識

幼兒由於接觸社會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幼兒園等場所,許多生活常識比較缺乏,而通過禮儀教育可以使幼兒懂得許多生活常識,諸如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識。在禮儀教育過程中,通過學習進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行走禮儀、交往禮儀,兒童能夠懂得如何稱呼別人、問候他人,怎麼樣與別人交談等方面的生活常識。

二、有利於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要求,“禮俗可以保持秩序”,禮也是社會個體道德素質的外在表現。通過禮儀教育,幼兒可以學會尊重長輩、團結同學、禮貌待人、遵守公共場所的社會公德、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增強道德自律能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三歲孩兒定八十”的經驗告訴我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孩提時代開始培養。因為幼兒期正處在個性及品性形成發展的重要時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是發展幼兒社會行為的重要內容,其意義深遠。

三、有利於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我國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有着注重禮儀的傳統美德。從孔子時代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到“舉案齊眉”、“讓棗推梨”、“虛席以待”、“倒履相迎”、“三顧茅廬”、“程門立雪”,以禮待人的案例層出不窮,數不勝數,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在今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和諧社會的構建、社會秩序的維持、人們的相互誠信和互相尊重仍然呼喚禮儀教育。通過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要使幼兒學會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禮儀、遵紀守法、顧全大局、尊敬師長、待人真誠有禮,做到“誠於中而形於外”。

四、有利於增強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能力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一份幼兒教育未來方向的報告,即幼兒的“四個學會”: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在21世紀的今天,四個學會尤其重要。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培養幼兒怎麼樣學會與其他個體、其他羣體進行交流、溝通,可以培養幼兒的EQ(情商),讓兒童能夠更好地生存。“不知禮,無以立也。”幼兒通過學習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能夠知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他者,從而有利於增強幼兒學會生存、學會共同生活的能力。

五、有利於促進幼兒的社會化

個體社會化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社會環境,更需要教育的作用。“禮藉助於普遍性來控制人,並通過教育使禮成為人的第二天性。”幼兒的社會化離不開禮儀教育的干預,“知書達禮”就是對幼兒社會化的一種表徵。通過對幼兒社會生活方式的教育,社會公德的禮儀教育,如公共場所不得亂扔垃圾等,幼兒獲得了社會習慣,逐步趨向社會化。所以説,禮儀教育在幼兒的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六、有利於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

禮儀教育還可以促進幼兒去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優雅的穿着儀容,優美的走姿、站姿、走姿,無不滲透着美,這種美不僅淨化了社會環境,而且也感染着幼兒個體。通過禮儀教育,幼兒能做到知禮、達禮、崇禮、用禮,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它能夠充分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社會性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3~6歲正是習慣養成的敏感時期,抓住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使幼兒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將關係到幼兒一生的發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我園以開展幼兒禮儀教育課題為契機,廣泛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系列活動,時時刻刻從弘揚中華美德、傳承民族文化的角度,將文明禮儀教育放在心上,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習慣的同時,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讓文明禮儀教育滲透於孩子的各項活動中,進一步提升了全園師生文明禮儀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彰顯幼兒園特色,提高幼兒園品味,打造幼兒園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