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餘秋雨

餘秋雨《行者無疆》的讀書筆記

欄目: 餘秋雨 / 發佈於: / 人氣:2.08W

《行者無疆》為餘秋雨的遊記隨筆,記錄了作者在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它是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下面給大家分享了《行者無疆》的讀書筆記,歡迎借鑑!

餘秋雨《行者無疆》的讀書筆記

《行者無疆》的讀書筆記1

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坐在圖書館的角落裏,手捧一本書,靜思生活事。這種令人嚮往的生活,我曾經歷過一次。手捧《行者無疆》,感受旅途之美。餘秋雨的《行者無疆》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作品。它記錄了餘秋雨在歐洲一些國家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算是一部考察西方的隨筆集。餘秋雨曾在書中感慨“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成熟,能把古典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這是作為一個學者對於文化的由衷的評價,更是餘秋雨值得人稱讚的地方。

一本書,最成功之處無疑是引起讀者思考,並讓讀者產生共鳴。毋庸置疑的,餘秋雨做到了。令我最佩服的便是,餘秋雨在描繪一座城市風光時,不僅僅是在寫景,更多的是個人的思考。正是他深入地思考與剖析,才成就了《行者無疆》這一傳世珍寶,我很慶幸我有讀過這本書,也很慶幸可以通過餘秋雨的視角去領略歐洲國家的風土人情。

閲讀了第一卷訪南歐中的羅馬假日,腦海中浮現的便是《羅馬假日》這部經典浪漫的電影。羅馬這個國家,隱藏着千百年來的祕密,藴含着深厚古老文明的文化,更散發出迷人的浪漫,讓許多人旅遊時都為之讚歎。不過讀完這章之後,我瞭解到原來羅馬人對於休假這件事情特別重視,五千八百萬的意大利人居然在休假時有三千萬到了國外,商店大門緊閉,街上空蕩蕩的,儼然一座空城。也是,一向安安靜靜與世無爭的羅馬人,自然樂於享受生活帶來的美好,休假便是他們使雜務中斷,焦灼凝凍,肢體迴歸的最好方法。正如文中的最後一句——“那麼羅馬,你的每一次空城,必然都會帶來一次人格人性上的重大增補”。羅馬這個神祕的地方,還有許多驚喜之處值得我們去探尋。

文藝復興大概拯救了歐洲中世紀的黑暗,在這一時期歐洲出現了大量被人們所稱頌所記憶的拯救者們,這些拯救者們也被稱作大師。每個時代的大師都有他們獨特的記憶,而這一篇《大師與小人》中講述的就是米開朗琪羅的一些故事。米開朗琪羅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雕塑家。他所都要經歷的,或者説應該經歷的事,他都是以一種更高的思想去看待、去發掘一些不同。大師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期待着自己的獨一無二,卻又更期待擁有對手,他們需要一個肩並肩競爭的人。但在他們的路上總有一些被稱為小人的人類,那些人被世俗所羈絆,但同時身體力行地去羈絆這些大師的人。大師們一邊要完成自己的著作,一邊又要抵抗着外界的干擾。他們從不懼怕真心藝術節之間的不服氣,因為一旦提到作品,他們都能夠盡釋前嫌。但是遇到小人時,無論怎麼辯解,語言都似乎顯的蒼白無力。從這一篇我們看出,生活中的小人,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也警示着我們,我們不應該去成為一個小人,應該以寬廣的胸懷,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去看待每一個人,而不是急於一時的利益,去阻止一個時代的發展。因為在文中寫到,作者餘秋雨認為,文藝復興運動退潮的標誌,應該是米開朗琪羅之死吧!這是時代的警鐘。

有關米開朗琪羅這一章已經讓我深有感觸,《流浪的本義》這一章又給我新的思考。巴塞羅那,這座城市的主題是流浪。流浪是看起來讓人觸目驚心的一個詞,一個會讓我想起貧苦大眾的詞,甚至是弱者的一部分,然而,我錯了。在這裏流浪者幾乎是旅行者的意思,是藝術家的意思。他們每一個幾乎都有高雅的生活追求,不為物慾困擾,選擇自由自在的生活旅行,他們追求生命的自由,生活的快樂。流浪者大街是他們藝術的展現,也許他們迫於生活在這裏賣藝賣物,但他們所表現出的藝術的氣息,所籠罩的文明的秩序,所融合的主客一體,讓文化行者――餘秋雨深深喜歡着這樣一個流浪者之地,並且百逛不厭。在真人雕塑這一小部分中,當人伴演的塑像追上小氣的“偷拍客”時,依然那麼有禮有節,“能不能再與你拍一張”,一句多麼委婉的話,既不會讓“偷拍客”尷尬,又可以達到收取費用的目的,同時期間體現出了人文主義關懷與真人塑像的高素質。他們嚮往遠方——他們詩意的棲居。

領略了南歐的人文氣息後,就再來欣賞一下令人驚歎絕倫的建築——阿汗拉布拉宮。在《死前細裝》一章中,作者對阿汗拉布拉宮進行了一番描繪:“今天我們一行來到這裏,首先驚詫它的巨大,層層進去,對於能否在一天之內走完它,已失去信心。”“阿汗拉布拉宮,就是在絕望的平靜中完成的精細雕刻。”之所以有阿汗拉布拉宮的建成,都是源於西班牙人和摩爾人的土地之爭。雄健得不受地域限制的祖先在贏得土地、又在百年後即將失去領地時,留下一批沒有地域安身的子孫。在格拉納達這座孤城,對峙了兩百年的戰爭顯得空寂、平靜。摩爾人在絕望中趨於平靜,在平靜中細細修飾着阿汗拉布拉宮。作者言道:“最準確的比喻應該是死前細裝,知道死期已臨,卻還有一點時間,自己仍然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於是就細細裝扮起來。”他們早已不在乎明日,不在乎外界,一切只為了自習更好的生活,把一切精力投入其中。與其説這是一種無奈,不如説是一種豁達。毫無意義地殊死搏鬥換來的`只會是哀鴻遍野的慘象,而趨於平靜、趨於祥和生活,最後得到的還可能會是流傳千古的創舉。很多時候,不需要太過追求利益化的目的,也不需要太過在意一個華而不實的虛名。以一個寬廣豁達之心去看待事物、精緻生活,往往才會把生活過得更加自由自在,更加精彩紛呈。

頭髮黑而茂密,眉毛平而寬厚,斯文眼眶後面是炯炯有神的雙眼,這就是餘秋雨,一位平凡又偉大的人物。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餘秋雨先生,從事着許多人都不考慮的事業,孤身一人考察並闡釋中華文明諸多被埋沒的重要遺址。《行者無疆》這本書,是旅行日誌,是文化追溯,是歷史重任。它不僅僅是一份記錄,更是餘秋雨先生高層級的思想成果。每一處古蹟,都有它獨有的特點,都有它自己的靈性。而這本書就是在告訴我們,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這歷史產物,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保護這文化瑰寶。歷史的車輪已無法迴轉,但歷史的遺蹟卻有溯可尋。行者無疆,行無止盡,這就是餘秋雨先生所要傳達的,也是我們需要踐行的。永遠謙遜,時刻學習!

“一切達觀,都是對悲苦的省略”人生之於歷史,不過是滄海一粟,浪尖一滴,如此渺小,如此蒼白,如此無助。然而有意義的人生決不僅限於此,我們都可以成為思者——虔誠地去拜謁那些遙遠而陌生的城市;不竭地去思索那些深邃而神祕的文化;狂熱地去追逐那些滄桑而又光輝的歲月。

我想,這也許就是餘秋雨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的讀書筆記2

近日,讀了餘秋雨先生2011年修訂版《行者無疆》一書。作者在自序中説:這次修訂,比第一版刪去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文字也有較大的改動,使之更加乾淨。讀《行者無疆》,如同在一個斜陽西下的歐洲老街,與餘先生不期而遇,於是坐在路邊梧桐樹下的長椅上,低聲地閒談着先生行走歐洲的見聞;又如同某個週末,在歐洲某個埋葬着許多智者的公墓裏,我倚靠在草地上,捧書靜讀。餘先生在當今,是少有的“文化人”。他的書,值得反覆讀。

很遺憾,至今我沒有去過歐洲。但對歐洲似乎並不陌生,尤其是南歐、中歐和西歐。目前中國人對歐美的瞭解,遠遠超過歐美人對中國的瞭解,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還包括其它方方面面。雖不陌生,但終究沒有去過和深入地研究過,有的只是片斷的,膚淺的。讀完此書,歐洲變得清晰起來。書中作者的很多思考讓我深受啟發,還有些是從來不知道的角度。

餘先生們此行的初衷是想通過對歐洲文明、歐洲社會的考察,來比較、思考中華文明和中國社會。餘先生講道,在學習歐洲文明的時候,不能繼續像文化前輩那樣一味抱歆羨和追慕的態度。中華文明和歐洲文明雖然差別很大,但既然都稱為“文明”,就必須應對所有文明共同的敵人,一切非文明的力量。二十一世紀最根本的衝突,產生在文明和非文明之間。守護全人類的整體文明,是迫在眉睫的當代大道。講的好,值得研究,我們的對外政策,對外宣傳,有時可以多個角度。

整本書由一個個地理概念或是文化古蹟、人物、故事串起來,初讀的人或不瞭解的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本不錯的旅行筆記,直至讀到結尾“總結在寒夜”一節,恍然大悟,再返回去讀,才會對作者寫此書的初衷和結構佈局有深刻的認知。總結在寒夜一節中,作者歸納出對中華文明有價值的七個對比性圖像:一行字母,即美第奇家族與文藝復興。作者經過思考後得出,社會轉型成功的關鍵,在於必須集中權力資源、財富資源和文化資源,一起開創一種新文化;一片墓地,即德國費希特、黑格爾的墓地。作者講道,同樣是知識分子,德國同行在整體上遠比中國同行純粹,並因為純粹而走向宏偉;一份圖表,即里昂一家博物館列出的該市十九世紀的創造和發明。中國由於長期封閉,不僅基本沒有參與人類近代文明的創造,而且對西方世界日新月異的創造態勢也知之甚少。這種情形,使文化保守主義愈演愈烈,嚴重阻礙了創新的步伐;一座城堡,即温莎堡以及不遠處的伊頓公學。中國近代以來激進主義對社會元氣的損傷、民間禮儀的破壞、人權人道的剝奪,已釀成巨大惡果。而英國該經過的都經過了,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順着經驗走,繞過障礙走,怎麼消耗少就怎麼走,怎麼發展快就怎麼走,是一條不錯的路;一羣羣閒人。中華文明注重實用理性,拙於終極思考,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較少關心人文理想。財富無限而生命有限,當人生的黃昏終於降臨,你們會在那裏?;一塊巨石,即冰島“法律石”。中華文明的一大隱脈武俠精神,本性上是無視法律的,造成了中華文明與近代社會的嚴重阻隔;一面藍旗,即歐盟的旗幟。目前中國大踏步走向國際社會,既有可能因視野打開而顯出氣度,又有可能因競爭激烈而倒退回狹隘。(實際上,對我來説感受更深的是歐盟大門口鐵柵欄上一大羣男孩和女孩的雕塑,青年人永遠是社會的希望,青年興則國興。目前我們政府用人體制上在鍛鍊使用年輕人方面似乎有些倒退)。上述七幅圖像遠遠不能完全概括本書。對本書,可能會有一些人質疑作者的寫作真的有那麼純潔、高尚嗎?作者所做的比較、思考的角度都有道理嗎?有些觀點還需要商榷?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作者行走歐洲所思所想是值得稱道的,作者和鳳凰衞視做的這件事是值得鼓勵和點讚的。我們的政府和社會應該給餘先生們更大的空間和保護。

我認為,貫穿本書還有另外一條線:就是文化與城市的關係。書中的多個章節都有對城市文化的描述、總結、反思,對城市文化空間的構建,以及城市中文化與人的關係、文化與生態的關係、文化與文化的關係等等。作者是深受中華文明薰陶的“文化人”“知識分子”,自然就有一種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自然就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思考,自然就要為中國正在進行中的城市化浪潮發出一些聲音。

比如:

在古本江先生一節中。作者通過為什麼古本江先生把基金會落户里斯本來説明一座城市,最好的文化建設是機制,是氣氛,是吐納關係,而不是一堆已有的名字和作品。文化無界,流蕩天下,一座城市的文化濃度,主要取決於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產力。文化吸引力的產生,未必大師雲集,學派叢生。這一點值得我們很多號稱有一定文化積澱的城市和津津樂道我們這個地方有多少名人的城市以借鑑,更值得那些沒有很多歷史積澱和大師雲集的城市借鑑。

在生命的默契一節中。冰島,一個地處世界邊緣的地方,在世界的歷史上,有沒有它都是一樣的,今天的情況也好不到那裏去。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他的總統説:我們冰島地處世界邊緣,每一個國民都可以自由地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生活。作為總統,我需要考慮的是,創造出什麼力量,能使遠行的國民思念這小小的故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樣一個地處世界邊緣、早先只有海盜才光顧的地方,故土、鄉愁同樣存在。

在阿勒河一節中。真正要讓一座城市與眾不同,更重要的是處理城市和自然的關係,這比現代和古典的關係更加難辦。文中提到的柏林和伯爾尼,讓我心神往之。

在河畔聚會一節中。作者這樣描繪當年朗貝爾夫人和曼恩公爵夫人的沙龍。馬車鈴聲一次次響起,一個個我們一見臉就知道名字的文化巨人從悽風苦雨中推門而入,美麗而聰明的女主人,輕輕撿起貴族世家的舊柴火,去添加法蘭西文明的新温度。寫得好極了,多了會變得媚俗,少了則平談無味,讀起來直入心扉,無以言表。

還有幾點不得不提。

一是作者的筆墨功夫。文筆太優美,太有畫面感了!喻人、喻物、以物喻物等等,筆墨恰到好處,多則濃,少則談,缺則無味,還少了點驚喜。看過餘先生用的詞,不管換什麼詞總是顯得有那麼點不得體。也許是我見識小,當今文壇能有幾人與作者並駕齊驅!

摘錄幾段:點燃亞平寧一節中:……。焦黃的跑車(一輛焦黃色加長敞篷跑車從一個古典莊園看上去非常破敗的大門中開出)託着金髮(車上坐着二位金髮意大利美女)的火焰變成了一具通體透亮的火炬,像是執意要點燃亞平寧山脈。……。金髮終於飄到了雲底,正巧這裏黃昏降臨,白雲底緣一溜金光,它真的被點着了;仁者樂山一節中:……。現在是八月,山風已呼呼作響。可以想見,冬季在這裏會很寒冷。這些木柴那時將在煙筒裏變作白雲,從屋頂飄出。積雪的大山會以一種安靜的銀白來迎接這種飄動的銀白,然後兩種銀白在半空中相融相依。突然有幾個彩色的飛點劃破這兩種銀白,那是人們在滑雪。追詢德國一節中:……。德意志有大森林的氣質,深沉、內向、穩重和靜穆;現在,這個森林裏瑞氣上升,祥雲盤旋,但森林終究是森林,不歡悦、不敞亮,靜靜地茂盛勃發,一眼望去,不知深淺。還有,在突破的一年一節中,對愛因斯坦一張黑白照片的描述,堪稱經典,這樣的文章實在應該入選中學生的課本。

二是對大師與小人論述。在大師與小人一節中,作者通過米開朗琪羅後半輩子因為小人長期陷於苦悶、掙扎之中,而不能“創作自己真正的作品”(米開朗琪羅之死是文藝復興運動退潮的標誌),將大師面對小人的無助刻畫的入骨三分,作者對小人的厭惡也躍然紙上,我想這是作者感同深受的。大師與大師之間,可以互不服氣,可以心存介蒂,但一到作品之前,大多能盡事前嫌。小人,他們是各種偉大的消解者。作者強調,歷來糟踐人類文明最嚴重的人,不是暴君,不是強盜,而是圍繞在創造者身邊的小人。但餘先生要知道,有大師就一定有小人,大師和小人相互依存,小人是依附於大師而存在的。

三是對海洋、大河文明和山地文明的總結。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視野開闊、通達遠近、崇尚流變,這一點,早已被歷史證明。由這樣的文明產生的機敏、應時、鋭進、開通等等品質也就是所謂“智”;與此對比,山地文明會以敦厚淳樸、安然自足、萬古不移的形態給我們帶來定力,這就是所謂“仁”。其實,整個人生,也就是平衡于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悦,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恆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脱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們體驗迴歸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邊的哲學是不捨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正因為如此,我想,一個人年輕時可以觀海弄潮、擇流而居,到了老年,則不妨在山地落腳。

四是對知己的定義。何謂知己?如果無從定義的話,看看作者筆下的歌德和席勒。就人生境遇而言,歌德極盡榮華富貴,席勒時時陷於窘迫。他們交往期間,歌德儘可能的幫助席勒,大到幫他買房,細微到水果、木柴。更重要的幫助是具體地支持席勒的創作活動。反過來,席勒也以自己的巨大天才重新激活了歌德已經被政務纏疲了的創作熱情,使他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他們同時生病,貧窮的席勒死後骨骸被安置在教堂地下室。歌德得知席勒亡故,泣不成聲,病中的歌德不清楚席勒下葬的情形。沒想到二十年後教堂地下室清理時,人們才想起席勒遺骸的問題。沒有標記,雜亂無章。席勒自告奮勇負責去辨認。在狼藉一片的白骨堆中辨認二十年前的顱骨,他唯一藉助的,是對友情的記憶。面對一堆白骨,餘先生猜歌德很快找到唯一可行的辦法:捧起一具具顱骨長時間對視……

餘先生的書需要細細品味。希望不久,我再重讀或閲讀他的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