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現代作家 > 魯迅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評課稿

欄目: 魯迅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所有的好課都應能形成一個“場”,沒有“場”的課不是好課。如果聽課老師在聽課過程中,能不知不覺地浸潤其中,這樣的課,絕對是一種享受。這是一種精神相與,是一種生命交融的幸福。今天聽閆老師的課,我的確身在“場”中,我的精神、情感都被深深地捲了進去。説實話,全國許多老師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所聽到的已不下十次了,包括我自己也曾經上過。但今天我聆聽閆老師的課,我有幾個“想不到”: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評課稿

第一個“想不到”是:閆老師對《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個文本的定位,置於整個魯迅文化語境中,這是我想不到的。讀一課與讀一人,在不斷穿插中有機整合。我們在閆老師的課上可以看到很多不經意對魯迅的插敍,比如魯迅先生的120多個筆名;比如魯迅就“碰壁”寫過的兩篇文章;比如魯迅去世後簫紅的文章;比如當時萬國殯儀館出殯的經典的黑白照片;以及她向學生推薦的魯迅的作品,其他人寫魯迅的作品;以及《亞洲週刊》把魯迅作品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第一名,《影響中國歷史的100個人》一書中對魯迅的評價……這些使我們覺得閆老師的課是基於比較宏大的魯迅的語境之下,整體感覺這個課非常豐厚,無論是信息呈現還是人文意藴,因為置身於魯迅的大語境下,文本得到了充分的開掘。而大文本與小文本之間相得益彰,相映生輝,使學生不但走進了這個文本,更走進了魯迅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以為這一課上得非常大氣。

我第二點“沒想到”是:對於我們一定會關注的文本里的幾個小故事,比如談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閆老師敢於做出大膽取捨。仔細回味一下就可以發現,閆老師在處理的時候,每個小故事只截取了一個“立面”,讓學生從這個“立面”走進魯迅人格當中的一個“立面”。這樣的方式就跟我們以往的線性的、平面的處理完全不一樣,而是立體的,一個面一個面切入的。比如“談水滸”,通過“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這兩個詞讓學生來辯一辯,魯迅先生對周曄是在批評嗎?不要小看這個問題,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問題,學生討論後,閆老師一點,點到魯迅人格上的側面,他的幽默,他的風趣,他對孩子的那種無限的慈愛。這是一個側面,引到其他的方方面面。再比如“談碰壁”,閆老師也只説了一個“面”,讀讀這些對話,你覺得哪些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有哪些地方還不明白?諸如“黑洞洞的”、“碰壁”之類需要思考的詞語都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又很自然地凸顯出魯迅的另一個側面——“橫眉冷對千夫指”。所謂他的作品作為“匕首”,作為“投槍”,他是那個社會的良知,那個社會的正義,都得到了豐滿的解讀。接着“救助車伕”,老師又抓了一個側面:讓你最感動的細節。通過談你最感動的細節,凸顯出魯迅先生的另一個側面——“俯首甘為孺子牛”。每一個角度,閆老師都捨得取捨,敢於取捨,而這種取捨又基於她對魯迅文學、魯迅人格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每個故事截取一個側面,最後形成人物的形象卻是非常鮮明的,非常感人的,這是第二個“沒想到”。

第三個“沒想到”,就是這個課的後半部分,每一次我都認為應該結束了,然而還沒結束。每到這個地方,我都在想,這堂課該結束了,她還能轉出什麼東西來呢?巴金寫下《永遠不能忘記的事》,閆老師補充這個材料讓學生來讀,然後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這些人物,你最關注誰?於是有的讀一羣小學生,有的'讀一位十三四歲的女孩子,有的讀兩個穿和服的太太,有的讀禿頂的老人……感覺學生整個情感已經完全進去了,這個情感已經到一個很高的“高原期”了,這個課好像應該差不多了,應該很難再上去了,沒想到閆老師“一轉”,又“轉”出了新的境界。什麼境界呢?讓學生來想象,在前去弔唁的人當中,也許會有阿三,也許會有車伕,當然還有周曄……然後,面對先生的遺容,想象腦海裏浮現出了什麼,內心湧動着一份怎樣的情感?所以閆老師讓學生寫的時候是請學生把這份真摯的情感寫下來。孩子們寫得都很好。我以為孩子們這樣的精神狀態,不能簡單地用寫得好來形容。我認為,此時此刻,孩子們真正走進了魯迅先生的精神境界,已經真正置身到魯迅文化的這個“場”中去,已經真正地實現了“移情體驗”。文字是什麼?文字説到底是人的一種精神表徵,説到底是人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的確認。他的精神活動越深刻,他的文字就越深刻;他的精神活動越豐富,他的文字就越豐富;他的精神越敏感,他的文字就越敏感。所以從這個角度説,語言和精神是相融的;所以海德格爾説語言就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語言。當然這裏的語言是廣義的,倡導詩意的棲居,倡導語言之途的徜徉,道理就在這兒。對語言的品位,對語言的表現,直接關係到一個生命的存在。然後孩子們都讀完了,讀懂了,讀好了以後,我覺得應該到此為止了,沒想到閆老師又一“轉”,轉出了什麼呢?那就是——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還有什麼?除了那浩如煙海的作品,還留給我們什麼?這一次“轉”,又轉到了一個高的境界。如果説第一次“轉”是一次精神訴求,是“骨梗在喉” ,不吐不快,在“吐”的過程中,他確認了自己作為一個生命而存在。但這時的表達,這時的傾吐是感性的。第二次又一“轉”,轉到理性層面上: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難道僅僅只是作品嗎?還有什麼?那就是先生的精神,一種高山仰止,“與日月同輝,與天地齊壽”的品質。這是第二次“轉”。第二次“轉”了以後,我認為已經轉到了那麼高的層面了,已經不能再轉了……沒有想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被她“轉”出一個新的境界來—— “轉”出臧克家的詩——《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所以,第一個層面是感性認識的“轉”,第二個層面是理性認識的“轉”,那麼第三個“轉”是詩性層面的“轉”,這是最高的境界。詩性層面就是把感性和理性有機整合到一起後,直指心性,直指人的靈魂的“轉”。這首詩只讀了兩遍,閆老師讀了一遍,全班學生讀了一遍。孩子們第一次接觸臧克家的詩,讀得真好。這種讀我以為不能簡單地用技巧去評價,——當然,朗讀需要技巧,但這個讀確確實實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這是第三次“轉”。第三次“轉”完以後,我以為真是到頂了,真的到“珠穆朗瑪峯”了,沒有辦法再上去了。沒有想到,閆老師又一“轉”——不得不説魯迅,轉到來推薦魯迅先生的作品,轉到孩子們對魯迅先生的體認,是不是還停留在阿三所説的話上:先生就是這樣的人,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這句話是不是能全面的、準確的涵蓋魯迅一生或魯迅先生的精神呢?那麼這叫什麼層面呢?由感性的層面一轉,轉到理性層面;由理性層面一轉,轉到詩性層面;由詩性層面再一轉,轉到了孩子的人格層面。這一“轉”跟閆學老師上課前説的一句話是相呼應的。她告訴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這樣得出來的才是自己的結論。”魯迅先生的精神,最本質的精神,是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對真理不懈地追尋。這才是魯迅人格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魯迅精神留給我們21世紀最豐富、最寶貴的民族遺產。所以後面閆學老師為學生推薦作品,看似簡單,其實用意極深。到這個時候,人和文真正地合在了一起,人和課真正地合在了一起。所以這個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老師是用什麼精神在教“魯迅”?是用魯迅的精神教“魯迅”。用這樣的思想去展開教學,一步一步,漸入佳境,直至高潮。

而這一課最大的智慧是——希望用魯迅這樣的精神,為學生的精神生命抹上一筆温暖的色彩,為學生精神生命的成長奠定一塊寶貴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