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患得患失的故事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患得患失的故事

  【患得患失的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為人的問題,他説: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為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庸人自擾的故事】

唐朝蒲州刺史陸象先對手下十分寬容,對於犯錯的官員他都是批評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他在慫恿官吏犯錯誤。一次一個官吏犯了錯誤,陸象先在批評他,祕書説要體罰,陸象先反對。祕書退下去説:“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

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嗟來之食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餓死,貴族錢敖想發點善心,他在大路上擺上食物,準備施捨給飢餓的人羣,當有難民經過時,他傲慢地喝道:“喂,來吃吧!”誰知那餓漢表示寧願餓死也不吃這嗟來之食

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痴人説夢的故事】

從前一個外國和尚到一座中國廟裏燒香,廟裏的小和尚問他何姓及來自何國,外國和尚不懂他的話,跟着説何姓何國人。小和尚向住持報告外面來了何國一個姓何的和尚。眾和尚紛紛出來看熱鬧,搞得大家啼笑皆非。

痴:傻。原指對痴人説夢話而痴人信以為真。比喻憑藉荒唐的想象胡言亂語。

  【百感交集】

西晉時期,統治集團內部戰爭頻發,“八王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太子洗馬衞玠面對動盪不安的時局,決心把家遷往南方,説服母親南下,在將要渡長江時,他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始終牽掛着朝廷的.安危

  【大公無私】

典故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公説: “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説: “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公説: “你只問我什麼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裏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公説: “現在朝廷裏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公説:“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 “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麼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閒話嗎?” 祁黃公説: “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並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讚祁黃羊。孔子説: “祁黃公説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

像黃祁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説“大公無私”啦!”

Tags: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