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患得患失》寓言故事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6.97K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患得患失》寓言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患得患失》寓言故事

《患得患失》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裏聽説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後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一番,好盡情領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於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裏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着説:“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户的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一向鎮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説:“后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當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面臨任何情況時都應儘量保持平常心。

《染絲的聯想》

墨子在經過一家染坊時,看見工匠們將雪白的絲織品分別放進熱氣騰騰的染缸裏,浸泡良久後取出,在晾曬時就變成不同顏色的織物了。工匠們工作得十分辛苦而認真。

墨子仔細地觀察了染絲的全過程後,頓有所悟,不覺長歎一聲,自言自語地説:“本來都是雪白的絲織品,而今放到青色顏料的染缸裏浸泡後就變成了青色,放到黃色顏料的染缸裏浸泡後就變成了黃色。所用的顏料不同,染出來的顏色也隨之不同。如果我們將白絲先後放到五種不同顏色的染缸裏各染一遍,它就會改變五次顏色了。如此看來,染絲的時候,人們就不能不謹慎從事啊。”

接着,墨子又從染絲的原理引伸開去,進一步產生聯想,從而深深地感到,其實在人世間,不僅是染絲與染缸的顏料有關,即使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不也存在着一個會染上什麼顏色的問題嗎?

這則寓言提醒人們,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純潔無瑕的青少年,當他身處五顏六色的社會大染缸之中時,一定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真理,擇善而從,以促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長。

《齊桓公見鬼》

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齊桓公有一次在沼澤地裏打獵,由齊相管仲親自為其駕車。突然間,桓公看見了一個鬼?他趕緊握着管仲的手,驚魂未定地問:“仲父你看到什麼了嗎?”

管仲如實相告:“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齊桓公回宮以後,嚇得丟魂失魄,從此就病倒了,竟至幾天卧牀不起。這時,有個名叫皇子告敖的讀書人,主動求見桓公,對他説:“這是您自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鬼怎麼能傷害得了您呢?一個人的體內如果產生了怒氣並且鬱結起來,那麼他的魂魄就會遊離於體外而使人精神恍惚;怒氣上升而不下降,人就會愛發脾氣;怒氣下降而不上升,人就會發生健忘;而如果這股怒氣不上不下,恰好鬱結在身體的正中,它就會傷害心臟,這時人就要生病了。”

齊桓公聽後,不禁半信半疑地問道:“那麼,到底世間有沒有鬼呢?”

皇子告敖肯定地回答:“有的!室內有鬼名叫履,灶房有鬼叫做髻(ji)。院子裏的糞土堆上,有個叫雷霆的鬼住在那裏;在東北方的牆腳下,時常有倍阿鮭(gui)蠪(long)一類的鬼出沒其間;在西北方的牆腳下,則有泆(yi)陽鬼安家;水中的鬼叫罔(wang)象,丘陵的鬼叫峷(xin),山上的鬼叫夔(kui),原野上的鬼叫彷徨,而沼澤地裏的鬼則叫委蛇(wei yi)。”

齊桓公趕緊追問:“那委蛇是怎樣的形狀呢?”

皇子告敖形容説:“委蛇嘛,像車轂(gu)那麼大,像車轅那麼長,穿着紫衣裳,戴着紅帽子。委蛇特別不喜歡雷車發出的隆隆聲響,一聽到這種聲音就會抱頭而立。誰如果能見到委蛇,那就是將要成為霸主的一種先兆!”

齊桓公聽了這一席話,頓時笑逐顏開。他興奮地説:“我所見到的正是你説的這種委蛇呀!”於是,他趕緊重整衣冠,與皇子告敖對坐交談。還不到一天的時間,齊桓公的病就不知不覺地好了。

俗話説:“疑心生暗鬼。”齊桓公見鬼是一種心理病態,皇子告敖用心理治療的`方法,去滿足齊桓公的心理需要,使他的病不治而愈,這個故事是令人深思的。

擴展: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着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説的話。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説:“你在宮裏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説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説:“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説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説:“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説:“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楚襄王説:“我現在太懊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莊辛説:“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莊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説:“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説:“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非常懊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於是他接着對莊辛説:“莊愛卿,那麼咱們該怎麼辦呢?”於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寓意

一、人不怕做錯事情,就怕做錯了不及時改正;更怕不但不及時改正,而且還不斷地錯上加錯,時間長了,最後可能連補救的機會都沒了。

二、“補牢”的時候,先看看羊圈裏的羊是否因耽擱時間太久已經全部死亡,如果不及時補救,那麼即便補救了也無濟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