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寓言

含有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欄目: 寓言 / 發佈於: / 人氣:6.44K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具有文學的價值,而且具有豐厚的思想內容,中國人許多卓越的見識往往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説不了解中國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認識中國文學。

含有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説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説: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説: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説: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裏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着,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腦袋説: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裏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該認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鑿壁偷光

【鑿(záo)壁偷光】這則成語講述的是漢代人匡衡(kuānɡ hénɡ)勤學苦讀,最終學有所成的故事。

漢代時,有一個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奮好學。但是,他的家境貧寒,父親沒錢買蠟燭供他晚上讀書,天一黑,他就無法看書了。匡衡看着時間這樣白白浪費掉,心裏非常難過。他的鄰居家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氣對鄰居説:“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窮人,就惡毒地挖苦他説:“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他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匡衡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附近有個大户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户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説:“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幹活,不用報酬(chou),只要讓我閲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好學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請求。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攀龍附鳳

“攀龍附鳳”這則成語的“龍、鳳”是形容有權勢的人。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的人。

這個成語來源於《漢書·敍轉下》,午陽鼓刀,滕公廄騶,穎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

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母連名字都沒有。劉邦原名季,意思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才改名為邦。

劉邦三十歲時,當了秦朝沛縣的一個鄉村小吏——亭長。他為人豁達大度,胸懷開朗,做事很有氣魄,很多人都和他合得來。當地的蕭何、樊噲、夏侯嬰等,都是他的好朋友。這些人後來都為劉邦建立漢朝出了大力。

樊噲是劉邦的同鄉,是個殺狗賣狗的`。陳勝、吳廣發動起義後,沛縣縣令驚恐萬分,打算投起義之機響應陳勝,就派樊噲去召劉邦來相助。不料劉邦帶了幾百人來時,縣令又反悔起來。於是,劉邦説服城裏人殺了縣令,帶領二三千人馬誓師起兵。

夏侯嬰與劉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來是縣衙裏的馬伕,每次奉命為過往使者趕車,回來時經過劉邦那裏,總要與劉邦閒談很長時間,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後來夏侯嬰當了縣吏,與劉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劉邦與他鬧着玩,一不小心打傷了他。有人告劉邦身為亭長,動手打人,應當嚴懲,夏侯嬰趕緊為他解釋。不料,後來夏侯嬰反以偽證罪被捕下獄,坐了一年多班房。後來劉邦在沛縣起兵,他和樊噲主動參加,並擔任部將。

劉邦的勢力逐漸發展後,有個名叫灌嬰的人又來投奔他。灌嬰是睢陽人,本為販賣絲綢的小商人。此人後來也成為劉邦的心腹,領兵轉戰各地,立了不少戰功。

公元前208年,劉邦根據各路起義軍開會的決定,帶領人馬西攻秦都咸陽。第二年初,劉邦大軍兵臨陳留,把營紮在城郊,當地有個名叫酈食其的小吏前來獻計。酈食其對劉邦説,現在您兵不滿萬人,又缺乏訓練,要西攻強秦,如進虎口。不如先攻取陳留,招兵買馬,等兵強馬壯後再打天下。酈食其還表示,他和陳留縣令相好,願意前去勸降;如縣令不降,就把他殺了。

劉邦採納了酈食其的計謀。酈食其連夜進陳留城勸説縣令,但那縣令不肯起義。於是酈食其半夜割下他的頭顱來見劉邦。第二天劉邦攻城時,把那縣令的頭顱高懸在竹竿上,結果守軍開城門投降。在陳留,劉邦補充了大量糧食、武器和兵員。

接着酈食其又推薦了他頗有智勇的弟弟酈商,酈商又給劉邦帶來了四千人。劉邦就任命他為副將,帶領這支隊伍西攻開封。後來,劉邦又戰勝項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漢王朝。

劉邦當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噲、夏侯嬰、灌嬰、酈商等人也先後被封為舞陽侯、當汝陰侯、穎陰侯和曲周侯。

皮毛相依

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高興得不得了,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

魏文侯對這件事並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麼多,怎麼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徵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候外出巡遊。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揹着一簍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問那人道:“你為什麼要反穿着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來背東西呢?”

那人回答説:“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説:“你知道嗎?其實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揹着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徵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於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並語重心長地開導他們説:“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矇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眾大臣深受啟發。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