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歌

【精選】詩歌作文錦集10篇

欄目: 詩歌 / 發佈於: / 人氣:1.9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那麼什麼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詩歌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詩歌作文錦集10篇

詩歌作文 篇1

初夏時節,取得貴州著名詩人李發模老師之允,經兒童詩人郭思思的邀約,筆者和貴州詩人卡西、童綏福、劉功明、蘇衞、孔紅、劉喻,以及詩歌評論家向筆羣等,一同前往遵義綏陽,拜訪著名詩人賀敬之老人。

賀老一生以超凡的藝術,創造着中國多個文藝大家之最。讓人最難忘的有紅色經典《白毛女》,膾炙人口的作品《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桂林山水歌》《三門峽歌》《西去列車的窗口》《中國的十月》等。不僅留下了無數精神食糧,也為國人的價值取向,可以説奉獻了無數經典的文化精髓。

革命老區遵義綏陽,是一個風光迤邐的縣城。也是紅色文化流傳,貴州文化人才輩出的地方,走進這片土地,就有一種親近感和相識感。

作為一個80零版年輕人,感覺對這次走進賀老而自豪。因為從小就看賀老的作品長大,可以説耳濡目染對賀老的崇敬之情無以言表。很多次都想要是真有機會走進這樣的大家,心中一定會由生無數崇敬之情,不僅感謝貴州詩友們的真情,也要感謝詩歌這塊藝術的純真。

筆者很愛文學,一直以來都只是一個愛好者,從來就沒有放棄對文學藝術的追求。雖然只是一個局外人,但也不忘品讀,隨時陪着如賀老一樣入心入肺提升心靈品質的作品。這是我們後人的福氣,也是前人為我們鋪設的文學路徑。這一次親自感受賀老大家,當然是期待的,也是難忘的。

在去綏陽之前,兒童詩人郭思思就在微信上給予了私信。似乎不是文學的聯繫,就沒有這樣一種真情,或者説,是郭思思的一種厚愛。綏陽算不上是貴州的名山名水,但詩歌之鄉的牌子,必然有其賀老光顧的意義。

一提到紅色文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遵義,想到遵義,就會想到“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著名紅色典籍。每個中國人,或許都不會忘記這些歷史,更不會忘記過去革命艱辛的路上,在貴州留下的足跡。

進入91歲高齡的賀老,或許更對這個地方倍加熱情。所以,來到遵義,賀老不僅思考,而且用一生的藝術才華,為這片熱土,增添了不少的光輝。來到貴州遵義,賀老沒有在繁華的遵義市區住,也沒有在“詩鄉綏陽”縣城,而是去到了綏陽一個叫做“雙洞河”的開發景區。

初夏的中午,這裏沒有和煦的陽光,也沒有感動的人流車影。有的只有自然的清新,還有貴州獨有的生態美景。來到賀老下榻的客棧,一種祥和的氣氛,熱情激動的感覺。因為午休,我們就和李發模老師一起坐在客棧的池塘邊閒趣。看着周圍的羣山,想起即將與賀老的見面,大家都情緒激揚,心緒難抑。

對於賀老的熟悉,應該説,是很小,大約20多年前,賀老走進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那時偶有感覺老人的影響,以及老人在文學上的重要意義。無限的崇拜或許就在幼時的心裏萌生。

或許是因為環境,也或許是因為詩歌的緣分。20xx年6月,貴州兒童詩人郭思思突然給筆者看了貴州詩人協會的題詞,告訴我“貴州詩人協會”這幾個字就是賀老所提之時,突然地感覺,就有一種未來説不定真會和這老人見上一面的感覺。

沒想到,兩年之後的這個初夏,真的就和老人相遇了,甚至走得那麼近,還有老人諄諄教誨的零距離。

有人説見名家很難,其實,我想説,見什麼人也都需要緣分。緣分真的會促成世界相連一起,或者是一種安排,也或許需要一些偶遇。比如我們一行與賀老相見一樣,就是這樣的順其自然,也是這樣的相映成趣。可有一個東西不能少,那就是藝術,那就是詩歌。

就在見面的這一天,賀老聽説我們一行人等候。他就責怪祕書應該早點叫他起來,不要讓我們久等了。來到他房間,開始是疑惑,然後是感動。91歲高齡的賀老坐在沙發上,他不僅勉強站起來,還步履蹣跚的走到門口相迎。或許就是他的這個動作,讓我們久久不能平靜。他老人家不僅精神矍鑠,而且依然思維敏鋭,第一句話就是“你們久等了。”這是一種感動,也是一種接納,更是一種胸襟。

我們大家都坐定之後,謙遜的賀老始終笑容滿面對着我們,而且似乎等待着我們的“有求必應”。我們有呈上賀老的佳作舊時版本的,有為賀老朗誦或許他都忘記詩歌的。聽得入神,笑容滿面的賀老,始終一副認真的樣子。

聽完大家的客套,他沒有厭倦,也沒有提醒。相反,還是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説,“貴州是詩歌大省,18年前來過貴州,感覺貴州這些年的變化很是欣慰。貴州的詩歌,未來一定會發展無限,前途光明。詩歌主要是和土地有關係,貴州是一片熱土,一定會孕育出很多美麗的詩歌。”之後,他又一一的聽着大家的侃侃而談。

當然,面對着賀老,或許大家早已把很多要求忘記。只要能説的,大家都爭着交流,每個人也都用飽滿的熱情,真實的表達,敍述着對詩歌的熱愛。

他説,土地與詩歌,就是一種感情。在過去,他曾經為綏陽提過一回筆,兩句話“鄉有詩,方為詩鄉,詩有鄉,始具詩魂”。這句題詞,大家也早就熟悉在胸,但親自讓賀老解讀出來,或許意義又更上了一種深度。

相談甚歡,不覺也是一個多小時,為了賀老的健康。大家在保健醫生和祕書的要求下,也不得不結束了和賀老的接觸。賀老不僅是一個胸懷博大的老人,還是一個淳樸、真實的著名詩人。他對土地的熱愛,就像他對詩歌的熱愛一樣。談話中,他無數次提到詩歌與土地的關係。或許這就是詩歌的真正意義,也是賀老幾十年來人生的閲歷,也是對生活、對工作、對事業、對自己的人生、對詩歌最核心的總結。

如今,詩歌發展的綏陽,真的就與賀老這兩句名言,有着密切的聯繫。也但願貴州的詩歌能夠在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能夠走進賀老,或許是我們一生的滿足,也是對這位奠定中國無數文藝之最的老人無數年來的崇敬,也希望老人的要求,也能夠在貴州這片熱土上,找到一些土地與詩歌的意義。

詩歌作文 篇2

誰家姑娘

陽光温潤,書香裊裊,

有佳人温婉如玉,

百媚多嬌。

獨坐樓閣,斜陽灑案,

佳人執筆傾城笑,

浮生醉了。

裙下之塵

我是一粒塵

在空氣裏飄蕩,沒有方向

隨風

我嫉妒雪花

她比我優雅,高貴,純潔

她有方向

飛揚

融入愛人的心裏

我是一粒塵

沒有風的日子裏,我什麼都不是

我怕累

累倒在陰暗的角落裏

我愛黑夜

黑夜窩藏了我的渺小

我是一粒塵

我也會凋亡

雨的滋潤是我的極刑

捲縮,墜落,化作泥土

等待來世

來世依然是一粒塵

我不過是一粒塵

在別人的世界裏

飄呀飄,蕩呀蕩,沒有方向

隨風

但我有夢

借一清風,輕吻她的臉

在她的秀髮深處紮根

但我不能

那是醜陋的玷污

我不過是一粒塵

渺小,醜陋

孤獨,絕望

我不想絕望

我必須有夢

求一場雨

讓我凋亡

捲縮,墜落,化作一滴泥

緊緊地粘在她的繡花鞋上

在她的裙底下

我不願有來世

花季夢

茫茫歲月

憶流年於舊夢

花開花落時節

歎挽昔年事

青葱歲月

皆印於空洞之心

同傘下

漸離的人影兒

紅塵事以遷

殘夢吾舊年

同窗難以擬何情

淡淡憂愁

同雨墜入大海

願,

雨季不再來

花季夢

灰黑天空

傾不盡無窮皓月

如星繁點

黑夜密佈

傾城淺笑

唯獨窗靜坐

雁羣南飛

朝花暮已殘節

拾舊夢

紛雨花凋缺

蒼茫星空

待傾城邂逅

瞬隙時空格

交於熱脣

花葉千苞放

杯空倒愁緒

詩歌作文 篇3

詩歌,記載着人類文明發展歷史,記載着文豪詩人的七情六慾,詩歌也有着它獨特的韻味。

小時候,我的爺爺教我的第一首詩,就是《詠鵝》,從那時起,我與詩歌的不解之緣就開始了。

曾經,爺爺教給我一首《登幽州台歌》,我開始去了解陳子昂的一生。陳子昂當時胸懷大志,獻出一條好計給將軍,卻不幸被貶為軍曹。他這一生,真可謂是懷才不遇啊!可是他寫出的千古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被後人廣為流傳,也是為他這悲喜交加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我的學詩之路,跟陳子昂一樣,也是充滿忐忑與變數的。我曾憑藉温州小作家杯一等獎進入了文學社,我寫的詩也被老師大加讚賞。可在那之後,我的寫作水平一落千丈,一些詩寫的連小學三年級的都不如。我獨自坐在溪邊,望着快要乾涸的小溪,心中那條詩歌的溪流似乎也快乾涸了。這時,我的啟蒙導師,我的爺爺走了過來,陪着我看着小溪,語重心長的對我:詩寫不好沒關係。我以前也這樣,作文寫的亂七八糟,俄國詩人普希金説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不要被一時的困境打敗!

我回到家中,坐在書桌前,看了看我曾經優秀的詩歌作品,又抬頭看到陳子昂的畫像,我忽然有了些許感觸。我提起筆,寫出一篇令自己滿意的七絕,我頓時感到舒坦,那重千斤的石頭,終於落了下來。我才發現,原來詩歌還有這樣的力量!

幾年後,我又來到那條以前將近乾涸的小溪,它已不再是曾經那副窘迫的樣子,現在的它流淌着川流不息的河水,我的寫詩水平也像這溪水一般,連綿不絕,可是我的爺爺,他卻不再人世。

我最親愛的爺爺,是你賜予我與詩歌的情結,你對我的付出與愛,好似那潺潺的溪水,滋潤着我的心靈。我將永遠保留着這份情結,在詩歌的道路上不斷地走下去!

詩歌作文 篇4

落葉是秋天的使者。第一片落葉被風兒輕輕地帶走了,落葉被帶到了田野裏,落葉微微地伏在棉花上,用小小的聲音告訴它:“棉花,棉花!秋天來了,快快展開你的綠葉,拿出你毛絨絨的棉花吧!”第二片落葉也被風兒帶走了,它落在了松樹的家裏,告訴小松鼠:“秋天來了!秋天來了!快快儲存好糧食,否則過冬時就沒吃的了!”落葉被一片片地送走,反覆地傳遞着一個消息:秋天,來了!正所謂“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呀!

落葉是秋天的禮物。“哎呀!好多落葉呀!”人們互相説着。落葉不是很大,但是卻五彩斑斕,紅色、綠色、黃色、黃中帶綠……各式各樣,美麗動人。輕輕撿起一片落葉,放在鼻翼上,一種朦朦朧朧的味道頓時遍佈全身。那種迷迷糊糊的味道彷彿把我們帶回了童年,帶回了以往那美好的時間。啊!陶醉在林間,回首無限快樂!輕輕踩上去,“咔嚓咔嚓”的聲音此起彼伏,動聽美妙。一片樹葉落在肩頭,請不要扔掉它,放在書裏夾夾好,讓它陪伴你一起閲讀。

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花兒。看!它那鮮豔的顏色!遠遠望去,紅色、黃色、綠色連成一片,讓人回味。這樣的美麗,已經無詞可以描述,請靜靜感受它的魅力!“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果然説的沒錯。

落葉是飽含深情的。春天養育它的大樹媽媽給予它營養,夏天,它鬱鬱葱葱,在風裏舞蹈着。而秋天到了,離別的時刻到了,它含着淚,乘着風哥哥的車,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養育它的母親,在風裏左、右、左、右,翻轉着,搖擺着,飄蕩着,“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最後毫無聲響地落在了地上。

落葉真美,秋意正濃。請用掌心托起落葉,在瞬間中守住美麗的秋天!

詩歌作文 篇5

我從小就喜歡讀詩。

幼兒時,在幾個長輩旁邊,我用那稚嫩的童音一遍一遍地讀着會讀而不理解的古詩。在她們的誇讚聲中,我享受着讀詩的樂趣。

小學,我對詩的痴迷更進一步。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們在老師的領讀下一遍又一遍地讀着李白的《靜夜思》,我奇怪,這短短二十個字為什麼佔了課本的整整一頁?當老師對分析這首詩後,我才深深知道李白那種像明月一般透明的思鄉情感,是一頁紙遠遠承載不了的。此後,我對詩更痴迷了,每讀懂一首詩,讀懂一個詩人的情懷時我就像探險家找到寶藏時一樣興奮。

現在,詩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每到晚上,我做完作業後,我家便成為詩的殿堂。你看,一位美麗的婦女正拿着書深情地朗誦着詩歌;你看,一位帥氣的先生正對着窗外流利地背誦那古樸的詩詞;還有一個活潑的孩子,他正在品味詩中傳達的情感,臉上顯得很陶醉。沒錯,這就是我家。三人齊聲朗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媽媽説:“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躺在病榻上不為自己的病體擔憂,卻想着為國家戍守邊疆,多麼可敬啊。”爸爸説:“做夢都是騎上戰馬馳騁邊疆的情景,風雨飄搖中的宋代有這樣忠貞的人是多麼可貴。”一首詩歌,那麼短的`字數,卻包含了一個時代,包含了一個民族的心聲。還有什麼比詩歌更能在最短的時間裏產生這種巨大的震撼力呢?

早上,爸爸洗臉刷牙,媽媽鍋台邊忙早餐,我整理書包,在晨起這緊張的交響樂中,我們不忘搶背一遍昨晚上品過的詩歌。詩歌,是我家三口的温馨劑,是我心靈的熱雞湯。

我愛詩,愛詩人的情懷,愛詩意的生活。

詩歌作文 篇6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想了好幾個標題,如原生態的魅力、原始的力量等,最後都不滿意,便換成了原漿詩歌。喝酒的人都知道,原漿是沒有勾兑的酒漿,大約70度左右,一口喝進去,如同一道火焰,沿着咽喉呼叫着下滑,直辣得飲酒人雙眉緊皺。但片刻之後,飲酒人會雙脣微微張開,情不自禁地喊一聲:“真過癮!好酒!”

讀詩如同飲酒。有些詩歌像勾兑的酒水,當時喝着舒服,但沒有後勁,不值得回味。我更願意讀那些原漿式的詩歌,那是一種蕩氣迴腸的靈魂衝擊。

幾年前,我在濟南書店購得一冊《外國抒情詩精華》,裏面有英國詩人休斯的詩歌數首。一開始,我只是稍微喜歡休斯,對他的意義並不是真的理解。更準確地説,我是沒有做好靠近他的準備,我的酒量還不夠大。去年開始,我沒有理由地喜歡上了他,我簡直被他那種原始的、不加雕飾的藝術美給迷住了。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他的詩歌給予我的震撼,一點也不過分。像火山突然爆發?像暴風驟雨席捲而來?像一羣野獸進入村莊?驚訝、慌亂、刺激、目瞪口呆,我簡直無法準確地表述我當時閲讀的表情。

那真的是一團團火、一聲聲雷、一道道波濤、一輪輪烈日!你聽,休斯的詩句帶着野外的狂風在月夜呼嘯而至——

“風掠過,彎着腰的狼發顫了。它嚎叫,你説不準是出於痛苦還是歡樂。地球就在它的嘴邊,黑壓壓一片,想通過它的眼睛去觀察。它來回走着,拖曳着肚子,可怕地嗚咽着。它必須餵養它的皮毛。夜晚星光如雪地球吱吱地叫着。”(《狼嚎》)

“我的雙腳釘在粗礪的樹皮上。真得用整個造化之力才能生我這隻腳、我的每根羽毛:如今我的腳控制着天地或者飛上去,慢悠悠地旋轉它——我高興時就捕殺,因為一切都是我的。我軀體裏並無奧祕:我的舉止就是把別個的腦袋撕下來——”(棲息着的鷹))

“整整一夜,這所房子遠遠地漂浮海上,樹木在黑暗中崩裂,羣山在轟轟作響,風大步踏過窗下面的田野,推開黑暗和炫目的夜露踉蹌向前。”(《風》)

“草地上警惕的光滑的鶇鳥是可怖的,它像捲曲的鋼而不象生物——一對平穩的烏溜溜、無表情的眼,兩條細腿準備做突兀的躍動——一縱,一跳,一刺以奪得瞬間,拖出一條蠕動着的蟲。沒有懶散的躊躇,沒有慵倦的注視,不歎氣,也不搔頭。就只有跳躍,劈刺和掠奪的瞬間。”(《鶇鳥》)

休斯是二戰後英國文壇上湧現出來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國著名自白派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的丈夫,後者於1963年自殺身亡。他自1957年因發表詩集《雨中鷹》而一舉成名之後,給英國文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他的詩,打破了傳統詩歌平板、陳滯的修辭傳統,力主用直白、強烈的語調錶現深刻的內在情緒。休斯的詩與温柔無緣,與慢條斯理沒有關聯。休斯的詩深入大自然,盡力地進行開掘。他詩歌的主體多數是自然和荒野。他的詩歌是暴力的宣揚和展示,他擅長將動物界的暴力演繹為活潑耐讀的風景。他在詩中大量使用豐滿、鮮活的意象,以説明本人對於某些社會現象的看法。休斯描寫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力量的對比,並試圖以此來找出兩方的某種相似之處,並通過自然界的某些生物來發泄自己對於人類社會的不滿和隱憂。

好了,我無需在這裏饒舌了。你看,那羣可愛的思想的狐狸已經在神祕中向我們的地界靠近了——“穿過空地,象一隻眼睛,廣闊深邃的碧綠顏色,閃閃發亮,全神貫注,來到幹它自己的事情,直至帶着突然強烈炙熱的狐狸氣味它進入了頭腦裏黑暗的洞穴。窗外依然沒有星辰,鐘聲滴答,紙上卻已印下了文字。”(《思想的狐狸》)

詩歌作文 篇7

落葉,是秋天的使者。

一陣秋風吹過,一片泛黃的銀杏葉飄落。又一陣風吹過,那泛黃的銀杏投入風的懷抱。銀杏隨着風的腳步,開始了一段新奇的冒險。它要去告訴世間萬物,秋天,來了。它走過田野,玉米爺爺長滿了鬍鬚,大豆寶寶賽起了跳遠,高粱笑紅了臉……它悄悄地告訴農民伯伯:“秋,來了。”望着那張蒼老的臉,它偷偷的笑了。它走過果園,柿子樹上綴滿了小紅燈籠似的柿子,沉甸甸的,把枝頭都壓彎了;蘋果羞紅了臉,如同嬌小的新娘。它輕輕地告訴饞嘴的孩子:“秋,來了。”聞着果香,它陶醉其中。它又走過了森林,告訴小動物們:“秋,來了。”聽着動物們奔走相告的腳步聲,它滿臉幸福……真是“萬物已驚秋”呀!

落葉,是秋天的禮物。

一陣秋雨過後,落木蕭蕭。走上大街,街上滿是樹葉,越積越多,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這些落葉,大到如蒲扇,小到如細針。有的呈水滴狀,綠的深沉,綠的蒼翠,彷彿可以看出它們飽受風霜;有的像一把小扇一般,披上了一件黃袍子;還有的如同那耀眼的紅星,火紅火紅的,像一簇簇正在燃燒的火焰……走上去,沙沙作響。真是落葉滿金陵呀!

落葉,是秋天最美的花。

秋風裏,楓葉如花。那變幻莫測的楓葉正由青變綠,由黃變紅,遠遠望去,燦爛一片,紅色中夾雜着點點金黃,金黃中夾雜着碎碎的新綠。那紅星一般耀眼的顏色,照亮我們前進的路。古人云:“霜葉紅於二月花”真是一點也不錯!

落葉,是飽含深情的。

陣陣微風吹來,落葉緊緊地抱住它們曾經最温暖的家——大樹,可弱小的身軀畢竟比不過強大而又有力的風。它們離開了它們曾留下歡聲笑語的家。在風中,它們時高時低,時快時慢,它們正在給大樹獻上最後一曲。落身芬芳的泥土,那曾經的點點滴滴浮上心頭,一滴晶瑩的淚水滾落……“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秋葉如詩,秋意正濃。

詩歌作文 篇8

東街西街南街北街

轉盤道景觀大道堡旭大道

小城的街道從不官方稱謂

隨小城人的習慣

根深蒂固

行走在小城

從一條街走向另一條街

心裏會默唸着他的名字

就像熟悉自己

小城的街道很窄

許多車種擠在一起

人們在夾空中穿來穿去

小城的街道很寬

車子長着翅膀飛了起來

人們在斑馬線左搖右擺

街道兩側的平房

被高樓大廈取代

高高的塔吊林立在小城每個地方

推土機的聲音

碾碎了過往的歲月

小城正慢慢變大

就像是一本包裝精美的書

厚重厚重

要去細細讀懂

有一天小城變成了大都市

我該去哪裏尋找我的故園

是否要將時光倒背如流

去拾起我的鄉愁

用記憶去填補記憶的黑洞

詩歌作文 篇9

詩歌的語言,如行雲流水;詩歌的意境,似大霧瀰漫山谷般朦朦朧朧。我喜愛詩歌,視它如生命,它是我才思的源泉,是我精神精髓。你可曾聽到,屈原那滿心的熱血在澎湃;你可曾看到,靜女的俏皮可愛,與男子的憨厚踟躕;你可曾感受到,劉蘭芝與焦仲卿生死離別的痛苦……只是我內心最深處的感動。

我曾聽到,屈原身為貴族卻對社會制度有着自己的見解,也聽到他想改革的心靈吶喊,當然還有他那鬱郁不得志的苦悶。是他的香草美人,讓我看到了高尚的品質,是他的“不撫壯而棄穢兮,來吾道夫先路”讓我感受到了他急切的想要改革的願望。是他的汨羅江之死,讓我無限惋惜。

是他讓我懂得了,我們應心懷大志,為身邊的人出一份力,做一點貢獻,如果沒有那千古流傳的《離騷》,我如何懂得這些,如何獲得心靈上的成長?!

我曾看到,女子約見男子卻又躲在角樓裏的俏皮,也看到憨厚的男子不知如何是好的踟躕。是《詩經》優美而押韻的文字,讓我看到了熱戀中的男女的熾熱情感是《詩經》讓我感受到了那熱烈卻含蓄的美好:是《詩經》改變了我對古人刻板、教條的看法,發現原來他們的生活也是豐富而多彩的。

是靜女讓我看到女性可愛而俏皮的心,是《詩經》開啟了我對美好青春的嚮往。如果沒有它,我如何全身心地感受青春的歡樂和美好?

我曾感受到,蘭芝回孃家後的無奈與思夫之情,也曾感受到,焦仲卿對蘭芝的深情與依依不捨。是她讓我感受到了“欲加之罪”的無情,也讓我瞭解到愛情的堅貞與偉大,讓我感到“蘆草韌,盤石堅”的深情。

如果沒有這悽美的《孔雀東南飛》,我如何能感受到“舉身付清池,自掛東南枝”的悲壯和那生死不相離的情感?!

詩歌,你對我很重要,是你帶我看遍人間的悲歡離合,是你讓我感受到人情感的美好,也是你讓我在詩歌中成長,學會了奉獻,學會珍惜朋友,親人之間的微妙的情意。

詩歌作文 篇10

現在的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的詩人,已經很難達到古人作詩的水平,但是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詩歌正在逐漸走下神壇,我們當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草根詩人,他們出身平凡,用最樸實的文字寫出了自己的生活經歷,每一首都直擊人心。

關注詩歌的人越來越多,這並不是一件壞事,詩歌逐漸走下神壇,深入大家的心中,這也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在寫詩的時候,要保留着對詩歌最原始的那種敬意,雖然文筆可能不一定會有前人寫的那樣好,但也要力求有詩歌最起碼的韻調。對詩歌來講,不管是翻譯外國的詩作,還是自己創作,不能亂造。

幾年前,馮唐版《飛鳥集》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因為在他的翻譯之中,語言過於生活化,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粗俗的語言,這就誤解了泰戈爾本來的意思,在他原本的詩句之中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創作。詩歌最基本的屬性就在於它優美的語言,高雅的意境,雖然現在詩歌走下神壇,內容變得更能夠反映大眾內心,但是內容也不能顯得過於粗俗,過於直白沒有意義的語言會瓦解詩歌本身具有的一種意境和情趣。

願現代的詩人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保存自己對待詩歌的虔誠態度,用心真正去創作一些有內容情趣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