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詩歌

語言煉字類詩歌鑑賞複習解題指導

欄目: 詩歌 / 發佈於: / 人氣:2.9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離不開的就是練習題了,通過這些形形色色的習題,使得我們得以有機會認識事物的方方面面,認識概括化圖式多樣化的具體變式,從而使我們對原理和規律的認識更加的深入。一份什麼樣的習題才能稱之為好習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言煉字類詩歌鑑賞複習解題指導,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言煉字類詩歌鑑賞複習解題指導

考查方向

1、對關鍵詞語的品味(含義及表達作用)

2、對關鍵詩句的理解(含義、色彩、情味、效果等)

3、當題幹要求品評某一個字眼的藝術效果時,就是考析詩眼或析煉字。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煉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從詞彙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

4. 對語言風格的概括(格調、色彩、境界、情味等)

解題格式

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答題要領

A.煉字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裏?有什麼作用?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劣問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説法嗎?為什麼?

答:

2、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後兩題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説“照”而説“鋪”,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案:

B.關鍵詞類答題: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説,為什麼?(2002年高考題)

答:

C.分析語言特色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淺顯 辭藻華麗 委婉含蓄 簡潔洗練 沉鬱頓挫 渾厚雄壯 多用口語 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例2:

長干曲四首(其一)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4分)

答:

附詩歌語言鑑賞知識:

一、鑑賞用詞之妙——煉字

煉字的基本內容:從大的範圍來説,古典詩歌的煉字不出煉實詞與煉虛詞兩個方面。

1、煉動詞。

例1:陶潛“悠然見南山”。“見”字用起來更能達意。“望”是有意識的,而見是無意識地,自然地映入眼簾。用一個“望”字,人與自然之間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係,人彷彿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觀照的對象。而用一個“見”字,人與自然不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係,人在自然之中,與自然一體,我見南山悠然,料南山見我亦如此。與自然一體也就與天地一體,與宇宙一體,是天地境界或者近於天地境界。

例2:分析“雲破月來花弄影”的藝術描寫特色。

答:由於“雲破月來花弄影”而使滿篇生輝。這句詞詞少意多,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態:雲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雲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雲、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例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例5: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蒸”、“撼”具有誇張色彩。

2、煉形容詞(或副詞)。我國古典詩詞中煉形容詞,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形容詞的活用特別是活用作動詞。

例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例2: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粧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3、煉數量詞。優秀詩人的筆下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過去有一首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永不見。”庾信《小園賦》中的“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

例1:“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鄭谷把僧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枝開”,改為“一枝開”,齊己因此而拜鄭谷為“一字師”,這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了,不必贅述。 4、煉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鍊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盛唐詩人善於運用虛字,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為減色,歐陽修《晝錦堂記》首句本為“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遞走後飛騎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因此而使文義大為增光,那麼,從上面所引的詩例中,我們就更不難領略詩詞中煉虛字的美的消息。

5、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着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或抓住能表現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紅與綠道出了蔣捷感歎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着色的思緒”。

二、總體的語言特色

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風常見於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王維、孟浩然的詩相對比較清新。

平淡: 平淡又稱質樸,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説出的。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敍述,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詩歌不但絢麗,而且朦朧晦澀,李賀的詩也比較絢麗。

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不繞彎子,一語道破,一語中的。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

簡潔:語言簡練利落。 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

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敍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説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後期的詞。

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還有沉鬱頓挫 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雄健

雄渾:雄壯、強健、渾厚等,這一般是用在諸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人的身上。

詩歌鑑賞之煉字技巧

詩歌的表達技巧就好比是她美麗的裝扮,作者的立場、價值態度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就好像是這位美麗的女子向我們娓娓道來的她內心的體會。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語言是詩人描繪形象,展示技巧,表情達意的載體。準確理解和分析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歷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其中的煉字又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詩歌鑑賞所有考點中被稱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對這一考點的掌握常常是學生的一個弱項。下面就具體談一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在講授這一考點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煉字有一個直觀的瞭解,筆者給他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相傳,蘇東坡與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説出“輕風、細柳、淡月、梅花”,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説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後,得意地説:“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説:“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輕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搖”、“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相宜,顯得和諧,並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清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麼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

詩歌語言煉字類新解及試題

問:前人謝榛評此詩説:“‘湧’字尤奇。”其實前一“垂”字亦“奇”,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垂”“湧”二字的精妙。

答:“垂”“湧”二字確是用得精妙。(步驟一:表明看法) “垂”,低,低垂,星星緊貼地平線。“湧”,翻滾,湧動。月照大江,月光隨影湧動。(步驟二: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垂”“湧”二字描寫星星低垂於廣闊原野,月光下江流湧動着的景象,這種闊大的景象恰與“危檣獨夜舟”之“獨”、“天地一沙鷗”之“一”情景交融。(步驟三: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闊大的景象之下是一個極其渺小的自我,居無定所,浪跡天涯,突出了被廣闊時空所擠壓的詩人飄泊無依孤苦憂懼的形象。(步驟四:聯想想象,點出意境,或表達的感情)

答題提示:詩學是人學,詩詞最終要抒寫的也是人的形象、人的情懷。我們讀詩,就是要讀出詩後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