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記憶裏我的父親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91W

在小時候的記憶中,父親每天下班回家時,總是腰板挺拔,邁着矯健的步子,如風一樣。到了家,父親會穩穩的坐在正對門的椅子上,腳下像紮了馬步一般,從不搖晃。父親年輕的時候是軍人,在部隊擔任文書。一年,奶奶因闌尾炎穿孔扔下三個未成年的孩子突然故去,爺爺不得已才急招身為長子的父親回家,娶親,承擔起一家的重任。

記憶裏我的父親散文

這樣,我們家除了父母,還有叔叔,二姑,小老姑,兩個哥哥,和我這個老丫頭。一大家子人,全靠父親三十幾元的收入,但日子過得有條不紊。二姑是在我家考上大學的,後來進北京當了工程師,叔叔也念到高中後參加工作了。小老姑從三歲就在我父母跟前長大,她比我大九歲,比大哥只大四歲,像是我大姐,從我記事起,我的家就是”四個孩子”。父親復員後沒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文祕工作,進商業當了一名駐在員。父親駐在的地方——糖鹽貨場,離家有大約有三十里地,他常年奔走在家和貨場之間。每到年末,父親總會拿回一個大紅”先進工作者“的證書。父親話語不多,説話聲音不高,也從沒斥責過我們,但他不拘言笑,從不抱怨,極有威嚴。也許端正的言行讓我們佩服,也許原版是好的,複印出來的怎麼也不會太差。我上學的時候,在父親的目光鼓勵下,一直很上進,如果有什麼事做的不夠好,就會不自主的抬頭偷看父親的臉。父親一臉剛毅,眼睛很小,也不犀利,只是會泄露一些失望,還有那一聲歎息。而這,卻是我不能承受的,我一定要趕緊做好,看到父親欣慰的樣子才安心。

父親愛整潔,家裏唯一的辦公桌上放着一個灰色的木質書架,書架上的書是齊齊整整,桌面也總是乾乾淨淨的。父親常坐在正對門辦公桌旁的椅子上,讀書看報。在成長中,每當有困惑時,父親簡短的話,總讓我茅塞頓開。父親的慈愛也是濃濃的,小時候,大約十一二歲的年齡,我有些叛逆,一天傍晚,我和媽媽賭氣離開家。我們大院的下道邊上堆放着用來更換下水道的水泥管子,我靈機一動貓了進去。就要沉落的夕陽,照進來,父親的身影從眼前一閃而過!我看着他心急火燎的從我身旁奔過去,竟沒吱聲,沒想到直到天很黑了,父親才從外邊回來,原來他跑遍了所有覺得我可能去的地方。父親也並沒有責備我。高中時候我是父親的驕傲,學習也算名列前茅,每天早晨,父親都會先檢查我的自行車胎,補足氣。那三年學習緊張時我常偏頭痛,父親便坐在炕沿邊,用有力的大手給我按揉太陽穴,直到我入睡。

我是父親的公主,父親要好的'朋友財大爺來我家串門,握着我的手也很喜歡的樣子。財大爺自己家有四個女兒,而父親只有我一個。至今我和他的四女兒我們醫院的醫生還是好姐妹,每當提起父親,財姐都敬重有加,我倆算是世交。父親心裏裝着我們,急我們所急。他在承擔着整個家,但從不埋怨生活給予他的重壓。他像浩瀚的大海似乎可以平復一切,使我們少小的家安穩而祥和,過得無憂無慮。

光陰荏苒,一年又一年,就這樣我們在父親的威嚴和慈愛中幸福地長大。父親的品格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的人生,我很傻,不勢力,不大計較物質得失,一到朋友有難處時就忘了前嫌,這樣我才覺得很踏實,心安。朋友們都説我比較體諒理解人,這一定是承襲了父親的基因和受他的影響。既然是一脈相承,改是改不了的了。

父親愛讀書,也總在本子上寫着什麼。我結婚後的日子過的特別快,沒注意什麼時候歲月在父親的臉上刻密了年輪。有一天,我回孃家,父親笑着説將來他故去的時候要留給我一樣東西,他拿出一本冊子,説他年輕時候寫的,知道我愛寫東西,就留給我!我嬉笑調侃説:“以為留給我什麼寶貝呢,原來是一本手冊啊!將來你的手記會是可以變賣的資產。”這麼説着,也覺得父親説的那種情形太遙遠,遙遠得不用想,也就沒有收下那本承載父女之情的小冊子。父親挺拔的脊樑是我們的大山,怎能不是我永遠的依靠呢。

可是後來,父親得了腦血栓,再也不能健步如風。他拄着枴杖在我家那趟平房區過道上來回移動,腰身也彎了下來。我們求醫問藥也沒有控制病情的發展,漸漸的父親手臂拘攣,言語也有些不清。那時候我每天忙碌在工作和自己的小家之間,需要輸液時,會連續跑些日子,平時陪伴父親不多。有一天我抽空去看父親,他幾次想説什麼,都吐字不清,就示意我拿筆來,讓他寫。我遞給父親,可是他只在白紙上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波紋,氣急的父親把筆摔了出去。從此,他再也沒有表達出他的意願直到過世。每當回想起這一幕,就很心悶。到現在也不知道父親要和我説什麼!當年父親説的小冊子也沒有找到,竟成了我一個遺憾。更遺憾的是自己作為一名護士,卻眼看着親愛的父親病情一步步惡化而束手無策,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白痴天使!也許有什麼好的方法會治好父親的病,只是自己孤陋寡聞不知道才害了父親!

有一天,我在上班,突然接到大哥簡短的電話,“你回來吧。”當我慌忙帶着救護車到父親家的時候,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我。那年,他剛剛69歲。現在他離開我們已經八年了,剛失去父親的時候,我寫過一篇祭文,表達我的哀思。現在想來什麼都沒有用,子欲孝而親不待,是我永遠的傷痛。現在每當看到一項醫療技術的提高,就想父親要是能活到現在該多好啊!但逝者已逝,兒女們要在以後的日子裏,積極進取,充實快樂的生活。這也一定是父親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