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神性的玉龍雪山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3.17W

作別九子海,我們的車便傍着玉龍雪山東麓,向甘海子索道站口奔去。

神性的玉龍雪山散文

據説圍繞玉龍雪山的景觀,大致分為高山雪域、泉潭水域、森林、草甸等景區。考慮到我們自身受不得更高處的不適反應,我和沈姐才保守地選擇了去藍月谷。因而此行看不到玉龍雪山海拔四千多米以上那番雪域風景,惋惜雖有,但因遇到這位能傾情介紹它的的哥,倒也感覺慶幸。我邊聽邊專注沿途的景象,更是特別貪婪地觀望車窗外的玉龍雪山。

此刻,造型玲瓏的玉龍雪山,坐北朝南,正沐在中午明媚的陽光下,山形造勢更突出秀麗挺拔。背依碧藍天幕,狀若永恆飛舞的玉龍。尤其被納西族人稱為“波石歐魯”最高峯,通體燦爍如銀劍指天。愈是近看愈是真切,那遠看白雪冠頂的峯頭,似流銀的白石巖和着殘雪一同皎潔。下有秀木葱鬱的森林託襯,雪峯愈顯險冷奇崛。更令其神祕是那峯頭行雲。抬眼閉磕間,時而云霧籠峯,宛如玉龍騰雲,且隱且現;時而云束峯腰,恰似白駒驚走。流雲之上雪峯孤傲威嚴,山勢馭雲氣,風雲際會,如聞蒼龍弘吟激盪塵寰。

美妙神奇的玉龍雪山,讓所有人都陶醉於它的時時藉着風光雲氣營造着旖旎美絕的豐富表情。碧空如水,羣峯晶瑩耀眼。活靈活現的玉龍雪山,觀之賞心瞧着悦目。故而我更慶幸,得到了一個恰當的距離和多個角度,飽覽了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在我眼中,如身着白族盛裝的雅士,偉岸深沉,風采俊朗,正深情款款地迎接我們的到來。我不禁喃喃自語:“真浪漫!”不料被沈姐聽了去,她問:“啥浪漫?”我笑着對她説:“聽説過玉龍雪山是天下第一殉情地嗎?”沈姐搖頭,想必她是難把“殉情”與“浪漫”聯想起來。的哥朗聲説:“在我們納西族,任何一對相愛又不被家教習俗所容許通婚的男女,一旦決心到玉龍雪山來殉情,按我們納西族古老習俗是:一不阻止,二給尊重,三不打擾。而對勇於來雪山殉情的每一段戀人,都能得到本族社會的尊敬和祝福。”是呀,有這純淨的雪山驗證他們忠貞的愛情,天上人間生死不渝,這還不夠浪漫麼?

“哎,梅里雪山你們去過沒有?”的哥問。

梅里雪山不在我們本次的行程裏,但有關梅里和玉龍雪山的傳説,我是很有興趣打聽的,“梅里雪山比玉龍雪山還美嗎?”“嘿嘿,怎麼説呢,作為你們遠來人,玉龍雪山重在觀看,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重在傾心盡力去體驗。不過也得要問各人的看點是什麼!”

小的哥侃侃道來。梅里雪山,又稱雪山太子。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內,位於怒江和瀾滄江之間。平均海拔都在六千米以上的山峯就有13座,號稱“太子十三峯”。主峯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比玉龍山扇子陡高出一千一百多米,是雲南第一高峯。離麗江大概三百多公里。

又聽十三峯。關於“十三”這個數字,在西方耶穌教裏代表着背叛,而在漢藏文化裏卻是一個“神”數。據我知在《天界篇》中有“十三護法神”一説。梅里、玉龍山羣峯齊聚,想必實有峯頭非絕僅有,但皆以十三個數冠名,定是取吉祥、神性之意。梅里玉龍分矗在納西、藏兩個民族區域,單從同取十三這個數字,可見藏族文化與納西文化的滲透,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

引人入勝的梅里“雪山太子”。傳説當年松贊干布攜文成公主由長安回藏的時候,途中生下一子,不幸夭折,文成公主痛不欲生。忽聽一聲震天巨響,祥光之中一座雪山橫空出世,屹立於羣山之巔。於是就説那是太子化成的雪山。藏語取名叫卡格博。卡格博長大並修煉成眾山之神,娶一美麗的漢族姑娘緬茨姆為妻。“還説玉龍山神不服太子,前去鬥法,被卡格博一鞭甩到咱麗江來了”,小的哥輕鬆説:“嘿嘿,玉龍山神屬羊的,玉龍雪山就是他化身,到了麗江就是我們納西族的保護神了!我們還叫他“三朵”!

“三朵節”,麗江納西族自治州全體放假三天。各村各寨的納西族人抬着全羊到北嶽廟祭祀、燒香。“那才真叫熱鬧了呀!你們不知道呀,如今麗江古城整得太商業化了,真可惜呀,再沒有我小時候生活在古城裏的那種感覺了。“雞豆粉”也沒我們小時候那樣好吃了……知道北嶽廟嗎,在麗江的北沙村那兒!”車急行得似乎也興奮起來,顛簸得把小的哥的感慨和話聲也搖晃得有些凌亂。但我是完全聽懂了。

玉龍雪山,在唐代南詔國主異牟尋曾加封為“北嶽”。千百年來,成為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的聖山。麗江“三朵節”便是納西族的標誌節目,算來至今也有一千二三百年的歷史。納西族的先民們,把對自然的崇拜、對祖先的崇拜、對英雄的崇拜,集中在“三朵”的祭祀上。一代代他們是通過“三朵節”,不斷傳承地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理念。

“失蹤的日本登山隊是在這兒嗎?”上海來的小夥子顯然是較我們多聞了些。

“哦,登山隊來過好幾撥呢,還沒有一撥成功登頂的”。山難,發生在1991年1月2號梅里雪山那一次,中日登山隊一共17個。最後一次通話説是遇到風雪回到營地了,可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誰也不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情況,多少專家都沒能推測出原因,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可惜還有我們本國幾個同胞也一併失蹤了,真是悲劇”,武漢來的小姐姐細聲惋惜道。

“其實呀,德欽縣的那些藏民們,對那次山難並不感到驚訝,他們還幽默地説,在登山隊開始爬山的時候,太子卡格博攜妻子緬茨姆到印度開會去了。待他們回來時,卡格博發覺自己的臉上癢癢,似有蚊蟲叮咬,就用手指輕輕撓了一下。這一撓不要緊,聯合登山隊全軍覆沒了。”

還説那一次德欽縣藏民,聽説有外國人來登越他們心目中最聖潔的佛界淨土,曾集體到縣政府請願反對。

“我們的玉龍雪山神奇不是無緣故的!”的哥提高了聲調意猶未盡趕着説:説那次山難是遇到風雪了,可在199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第三次來登頂,日本隊帶來了世界一級先進的登山通信設備,在日本國內還租用了地球衞星頻道,監測天氣雲圖。在那一次,我們的玉龍雪山對登山隊員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連續的晴朗天氣。可偏偏等到他們準備登頂的關鍵時刻,日本國內發來衞星雲圖報告,説有一場暴風雪即將降臨玉龍雪山。不得已,他們趕忙下撤,等到他們退到山下,日本國那邊又傳來報告,那片雲圖偏離雪山轉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的'大雪山着實和那幫聯合登山隊開了一個大玩笑,使得第三次登頂功敗垂成。

我想這也許機緣不到。但對的哥介紹的語氣裏明顯感覺到他內心裏的信服。

在人類的文明史中,一個民族的繁衍生存,無不是要依託某一自然物,賦予它們“神識”,作為精神皈依。因此每個民族都會確立某象徵,作為一種信仰。因這種信仰,具有各民族的個性,從而也衍生了各民族的獨特文化。再由這種文化經歲月磨礪,成就他們的文明。故此他們必有屬於他們的天人靈魂感應圖騰。這種圖騰是人與自然的鏈接,是眾人意念集中的神化。因而玉龍雪山便被賦予了這一使命,順理成章成為納西族人的聖山。

從車窗望出去,玉龍雪山就在眼前了。但從小的哥那堅實的後背,望過去,遠遠不僅於此。

我不知道這個地球上有多少座高山,據説到目前為止,剩下沒被人類踏頂征服過的高峯,屈指數來所剩不多。人們喜歡登山,就如一位學者説的:人與山相逢,便會產生奇蹟!我完全信服這句話。誠然每座大山都具有無窮的魅力,因為它能夠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追求和需要。比如畫家與攝影家酷愛高聳山脊的優美線條,雲蒸霞蔚的深谷光影莫測的變幻,以及四季更替所展示的迷人色彩;比如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迷戀大山所孕育的紛紜繁茂的生命世界。一座大山就是一個完整的“物種博覽會”,其生物多樣性無與倫比。同時它又是清潔的淡水和土壤養分的倉庫;旅行家和旅遊者則從山中體驗人類久違了的荒郊野趣,享受遠離塵世浮華喧嚷,享受返璞歸真、沐浴自然的閒情逸致……

當然,熙熙攘攘紛至沓來的人們,不全是這“家”那“家”。而大山總是來者不拒,一懷寬容兼收幷蓄,將世間的一切塵囂一概納入它的懷抱,為之消煩平燥。只因山不無真實、不無純情。事實上,大山是江河之源,江河乃人類文明之源。江湖山野乃為眾人寧靜養心的去處,迴歸山水,讓心歸家,促成了當代人的休閒時尚。

但有着幾千年文明史的人類,對待自然對待大山似乎總是欠缺一點温柔、欠了一點仁慈、欠了一點理性。未能善待大山中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乃至於最終未得善待是我們人類。

就如我説聽到的,千百年來納西族那一對對為愛情長眠於玉龍雪山中的殉情男女,他們把愛情交於他們信仰,把堅守忠貞付與山神,超凡脱俗地不容外人褻瀆驚擾。與玉龍雪山共存,其意志所在,根本不需要人為的添枝加葉,或為它增加些現代元素的什麼奇思妙想,只須人們無為待之,就是尊重。

玉龍雪山就在那裏,風貌高潔而神性,凡是來人都心存幾分敬畏。我想讓神山守着神祕,不僅是對納西人的尊重,更是對自然該有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