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大顆子醃菜的經典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82W

大顆子醃菜學名叫“大頭青”別名又叫“高腳白”,垛上人習慣叫它大顆子菜,或直接就叫醃菜。醃菜醃菜,故名思義,這種菜是直接用來醃製的菜。醃菜一般在立秋前後栽種,立冬前後採收,生長期就二個多月吧。醃菜好服侍,幼苗期戽戽水,長大成型後澆澆糞施施肥,再打打農藥治治蟲,無需費多大的氣力就大功告成、即可採收醃製了。

大顆子醃菜的經典散文

從小在垛上出生的我,可以説是吃垛上蔬菜飯長大的,“米不夠、瓜菜代,菜粥菜飯當家飯”是垛上菜農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的基本生活寫照。吃粥吃飯離不開一碟鹹菜,這鹹菜就是大顆子醃菜醃的鹹菜。醃鹹菜各家各户的醃製方法大同小異:講究的人家先將醃菜一顆一顆的從根部到莖葉內內外外清冼一遍,剝去老莖和黃葉,然後再晾在外面曬上二、三天,待菜身曬焉了再醃;性子急的主婦乾脆不洗不曬直接入缸一層一層的碼上“大鹽”,碼滿大缸後用一塊厚實的大石頭壓在上面,一大缸鹹菜,就醃製完了。過個幾天再翻出來在“木澡桶”裏用鹽盤一遍,再入缸再碼上少許“大鹽”,待過上十天八天,醃菜鹹就可以食用了。毎年入冬時節,生產隊的社員們總是會搖擼運上一條又一條水泥船的醃菜,出遠門在四鄉八村以及到周邊縣城鄉鎮賣醃菜。

對醃菜鹹菜,我是情有獨鍾,百吃不厭。想起當年的辰光來,就會口舌生津,涎水都會流出來。醃菜醃製的鹹菜可生吃,可烹炒可煮熟了吃。生吃切下根和莖蘸點醋或蘸些辣椒,如果再淋上點麻油或生抽,那個滋味兒甭提有多爽口和美味。炒着吃加些生薑絲再拌些紅胡椒麪炒得脆嫩嫩的,出鍋後再灑上些蒜花或葱花,嚼在口中齒舌生香,好下飯呢。當時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很貧苦,一年四季過到頭也沒什麼好吃的食物,要想改善家中的伙食,最好的菜餚便是醃菜鹹燒豆腐卜頁,醃菜鹹燒蠶豆、醃菜鹹燒野兔燒茨菇了。進了臘月,醃菜鹹燒螃蚾燒羅漢兒魚,經過一夜冷凍後,第二天端上桌吃粥吃飯便是上好的美味。那時候裏下河地區的城鄉老百姓們都是醃菜鹹一年吃到頭,不分春夏秋冬,幾乎頓頓是醃菜鹹“打滾”。在春上伏天,醃菜鹹根莖切下來佐飯,鹹菜葉子燒蛋湯,故有此一説:“醃菜鹹,當家菜。”

次年到了大伏天,氣温升高了,當年吃剩下的醃菜鹹不宜泡製在缸中儲藏,家家户户便會在自家門前的'院子里拉上幾根繩索,出缸晾曬醃鹹菜,在繩索上穿上一顆又一顆,形成一串串一道道奪目的風景。歷經曰久晾曬,直至完全瀝掉水分曬成乾菜方入“尺八”鐵鍋裏煮熟,然後再晾曬煮熟的鹹菜,待到再曬成乾菜後切碎入壇封壇,即可長久經年儲藏了,且年頭存儲得越久,色澤越深紅,口感越來越美味好吃。老百姓們這時冠以它雅號“老鹹菜”。“老鹹菜”風味獨特,吃法多樣,這裏就不去説它了。

如今,人們的飯桌上愈來愈少見醃菜鹹了,但醃菜鹹照常是有人家要醃製的。只是醃的數量少了許多,醃的鹹菜的品種多了許多,如雪裏蕻、大頭菜、榨菜、三臘菜等等,等等。我真的慶幸自已是個垛上人,是個菜農的子民。是父母親用蔬菜的精華養活養大了我,是一顆顆醃菜鹹補給了我生命的滋養和活力。我對醃菜鹹的情感就是我對垛上的眷戀,對家鄉垛田的眷戀。這也應該可以説是一份淡淡的鄉愁,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