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古鎮二題優美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5.92K

藍印花布

古鎮二題優美散文

走在烏鎮的大街小巷,眼裏不時被沿途店鋪裏各式藍印花布衣、包所吸引。它們雖然製作簡單,但做工講究,款式特別。這些面料都來自該鎮的染坊。

烏鎮的藍印花布染坊是當地的一大旅遊景點。走進染坊,便見偌大的空地豎起了一個個高大的簡易木架,丈把長的布匹就從那高高的木架上垂掛下來。這些幾近成品的布匹都是藍底、白花。它們晾在那兒,被風吹動,就象一個個成熟的女子在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美麗。這時候,你彷彿走進一個裁縫店,看到中意的布料,情不自禁地走過去,隨手抓起那塊,把它貼在身上,比劃着、遐想着。

烏鎮的藍印花布吸汗、透氣性好,穿在身上隨意、舒適、又不失風情,老少皆宜。男人可把它製成馬褂、馬褲。女人可用來製成對襟的短衫或旗袍。老年人可以把它製成頭巾。設若製成揹包、手提袋、吉祥物,卻也是別具一格。

記憶中,常有這樣的場景:慵倦時,走進一座宜人的茶樓,身着藍印花布衫、扎着麻花辮的姑娘巧笑盈盈地走過來,纖纖玉手提起白底藍花的瓷壺將淡香的清茶倒入一樣白底藍花的瓷杯裏。茶未入口,而人已醉了。

在烏鎮,我有幸看到了藍印花布的製作過程。首先是白色的底子上刻上精美的花紋,然後把它放在染缸裏浸泡。每一種布製作完成,需浸染九次。那染料不是其它的東西,而是普通的板蘭根汁水。浸染過的花布不僅色澤鮮豔,且不易褪色。

在烏鎮,一位穿着藍印花布衣的大媽將花布的製作過程一一展示給我們看。她們一邊熟練地操作,一邊面露笑容地向遊客介紹。那感覺多象藍印花布,親切、温暖、舒心。

小橋流水人家

沒有想象中的驚險和跌宕,一腳踏進周莊,我便被青碧的流水,如虹的拱橋,枕河人家所吸引。典雅、寧靜、古樸的周莊就象一幅淡彩畫,含蓄、温婉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六月的周莊,細雨菲菲,垂柳飄飄。綠瑩瑩的'水面不時被一個個雨點弄破,濺起一朵朵銀色的水花。河面上散泊的小舟象一隻只水鴨停在那兒,偶爾被穿着雨衣、戴着斗笠的船家撐開長篙划向遠處。那欸乃櫓聲、舞動的槳影,讓人想起宋時“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楫好夷遊”的詩句及“水鄉深處煙柳濃,輕舟搖櫓碎照影。踏歌尋覓前人跡,幽深巷弄待故人”的美妙意境。

站在石砌的河岸邊,踏着齊整而又狹窄的青石板路,我的視線向着河流的方向延伸。彎曲的河道每隔不遠就有一座石橋橫跨兩岸。這些橋古樸意拙,形態各異,卻又渾然天成。早年的周莊“咫尺往來,皆須舟楫”,而現在,船多成了遊玩的工具,橋則承載着不計其數的遊人走動、貨物運行。周莊的橋很多,有貞豐橋、富安橋、世德橋、壽慶橋……最有名的應屬“雙橋”了,當年陳逸飛將這座橋畫入了《故鄉的回憶》,帶到了美國。從此,這座跨越太平洋的橋便蠻聲海內外;從此,周莊便在世人的眼裏驚豔起來。

倚橋憑欄觀望,河道兩岸粉牆黛瓦的店鋪、宅院滿目皆是。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店,大部分賣的都是手工藝品:木製的、陶瓷的、蠟染的、刺繡的、泥塑的,也有賣字畫的、古玩的……走進古老的民居,飲一飲主人熱情端上的阿婆茶,品品味美的阿婆菜,聽聽吳儂越語的崑曲,不知不覺,絲絲甜潤便在心裏瀰漫開來。抬頭望樓檐下竄竄紅燈籠,更感到周莊的安靜和祥和!

拱橋,流水,青石板路,依水而建的老宅,這就是周莊。如此恬靜、雋永、雅緻的周莊,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人的心境呢?三毛曾説,這是她魂牽夢繞的水鄉,是她心中的故鄉。

的確,當我們羈旅千里萬里,能夠尋到故鄉的感覺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