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識字之癢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8.24K

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識字了,老師是我的外祖父。他老人家只上過幾年私塾,學問不大,但他對讀書之人十分尊敬,對勤學之事很是看重。外祖父用自制的“字塊”——一寸見方上面寫着漢字的硬紙片——教我認字。從人、手、刀、口、羊開始,每天認幾個。我若忘記或記錯了,他就會手舞腳蹈又比又劃幫助我記憶,而當我能順利地實現他的“教學任務”時,他就毫不吝嗇地給予我諸如“不錯”、“能幹”、“我的孫子一學就會”之類的表揚,所以我學習進步很快,認識了不少字。有時祖孫兩人在街上閒逛,他也會抓緊時間,教我認沿路商店的名牌和店內的字,什麼“明碼實價”呀,什麼“童叟無欺”呀。有一次舅舅陪着外祖父去一個商場裏買東西,把我也帶上了。在他們倆人和老闆商議價格時,我站在一邊認真地讀着掛在商店裏的字。突然,我拉着外祖父的手,大聲地説,外公,這個商店是“貨真價實”的呀!老闆一聽高興極了,連聲誇讚我小小年紀很是聰明,並立即停止了和舅舅的討價還價,同意降價出售。回到家中,外祖父把這件事向父母親大肆渲染了一番,他十分高興,我也很得意。只有父親嚴肅地説:“要謝謝外公教你,你還要繼續努力,要學的東西還多得很呢!”外祖父説,“不要這麼早就來謝我,等他長大了,用賺的錢替我買點酒,我就心滿意足了。”我什麼也沒説,只是不住地點頭。不用説,識字給我帶來了巨大快樂。

識字之癢散文

不過,這種“即興發揮”也曾給我帶來苦惱。

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親帶我去看戲。走到戲院門口,只見海報上有四個大字:“霸王別姬”,我不假思索,大聲讀道“霸王別臣”,身邊進場看戲的人聽了,朝我笑了起來:“小戲迷怎麼亂認字啊?”父親的臉也有點掛不住了,把我拉到一旁告訴我:“這個字應讀ji音,它的右邊並不是‘臣’字,何況它的左邊還有一個明明白白的‘女’旁!‘姬’是古人對婦女的美稱。”我一時大窘,臉熱到脖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記憶中,這是我在識字問題上的第一次嚴重失誤。

最糟糕的一次失誤是在我大學畢業分到學校之後不久發生的。一次開會,校長照例訓示,訓示結束的.時候他説,上面發了一份公費醫療方面的文件,事關人人,要校醫讀一讀,讓大家知道內容云云。校醫五十好幾了,那晚上大概又喝了不少老酒,從校長手中接過文件,才唸了開頭,正文還沒念,就對校長説:“我年老眼花,燈光也不行,看不清楚,換個人唸吧。”領導也不言語,只用目光掃視會場,然後對着我説:“劉老師,你來念!”説話間那校醫就把文件遞了過來。文件的內容是宣佈哪些中藥只能自費不能報銷,其中有一項“鹿茸”。我那時還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從不吃藥,更沒吃過中藥,可謂素昧藥品,看到這“鹿茸”兩字,也許是條件反射,以為是鹿的耳朵,於是“鹿耳”應聲而出。這一下會場像炸開的鍋,噓聲笑聲震耳欲聾。混亂之中,那校醫站起來,一臉怪笑大聲宣佈:“諸位同仁,諸位同仁,太學生説鹿茸是鹿耳,所以我校從此之後只有鹿耳沒有鹿茸。”我年紀輕輕,初涉社會,竟鬧出如此笑話,簡直丟人已極,我甚至不知道是怎樣離開會場的。更不幸的是,那時我正在談戀愛,女朋友知道此事,使我顏面盡失,她也有所不解,説你怎麼連這個“茸”字都不認識?也不想想就念?我是百口莫辯,只是內心掠過一陣疑惑:難道這“茸”和“耳朵”一點關係也沒有?女朋友是小學語文教師,心地善良,見我傷心欲絕,勸慰我説,中國字那麼多,總會有不認識的。以後遇到沒有把握的字,不要想當然,不要張口就念,不要胡亂聯想,而是在生字處停頓,再真誠地問別人應該怎樣念,這樣既表示你的虛心,又不會出洋相。按照女朋友教我的這一招,果然屢試不爽,多年未出差錯。女朋友後來成了我的妻子,幾十年來,凡遇到自以為是並宣稱不怕老婆的朋友,我都把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告訴他們,女人是一部書,妻子的智慧遠勝於丈夫百倍。怕老婆是美德、是時代潮流,道理很簡單:怕老婆的丈夫一定會少犯錯誤,走向成功——當然這和識字無關了,打住不説。

兒子是“七十年代下的蛋”,優點不少,像學習努力呀,工作上進呀,團結同志呀,注重家庭呀,孝敬父母呀,等等。只是文化根基不甚堅實,上學的時候讀書是為了拿學位,工作之後讀書又僅僅是為了在專業上的發展,因此,書雖讀得不少,但談不上涉獵廣泛,離“博覽”的境界就更遠。我有時批評他舉止“沒有文化”,他是既不承認又不否認,就算是接受了。只是有一回,他和新婚的妻子回來吃飯,在飯桌上,不知怎麼扯上了哲學,我説了一句“否極泰來”,説的時候,把“否”字讀成了fu,這一下,兒子抓到反擊的機會了,把筷子朝桌上一拍,一付反攻倒算的樣子:“爸爸,你一天到晚説我沒有文化,原來你也未必有多少文化啊!”他得意地説,“這裏的‘否’要讀成pi,是不好的意思。否、泰是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最壞的卦,‘泰’是最好的卦,‘否極泰來’就是壞到了盡頭,好的就來了的意思。”我查了詞典,果然和兒子講得分毫不差,於是心悦誠服,向兒子承認這種失誤是自己的功底不夠所致,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當然,我也未忘記父親的責任,告誡他不要驕傲。兒子笑咪咪地點頭稱是。

一次喝茶,一羣人天南海北地擺龍門陣,在座一位朋友是已退休的知名校長、桃李四布的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我突然想到“否極泰來”一事,忙趨身過去説明原委虛心請教:對於“否”字,何時該念fou,何時該念pi?有何規律?”特級教師一臉正色:“沒有規律。不少多音字在特定詞組裏念特定的音。要想不出錯,那就要背。”“那麼,經常遇到的有多少種?”我問,他説:“至少有三四十種。”我再問,“如何避免出錯?”特級教師回答得更加乾脆:“兩個辦法:一個是我剛才説的‘背’,二一個就是像你這種情況,錯一次就教訓深刻不會再錯了。”説得我目瞪口呆無言以對,同時也由衷感歎: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此時此刻,我直感到自己沒有眼光,高中畢業時為什麼報考的是數學系而不是中文系。記得剛進大一的時候,同系有一男生,終日哭泣,不吃不喝,輔導員問他何事,他説,他只想學中文,不願到數學系來受罪。輔導員有些奇怪:“你的第一志願就是數學系呀!”他説:“是的,不過那是中學老師越俎代庖,不是我的本意。”弄得輔導員一點辦法也沒有,又怕鬧出人命,把此事上報學校高層。校長倒也通達,居然同意他轉入中文系。現在想來,當時我也該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唉!現在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蘇軾老先生曾經説過“人生識字憂患始”之類的話,有人讚賞他和西方思想家叔本華觀點類似,大有哲學之意境。但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體會不深,總認為他有點過激,是在發牢騷。現在看來,蘇老先生的這一説法真還有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