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合集六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02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弘揚傳統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弘揚傳統作文合集六篇

弘揚傳統作文 篇1

“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中國共產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的確,生活中的共產黨就是這樣做的。

還記得20xx年四川那場大地震:“是共產黨員的,跟我來!”這是汶川縣藏族幹部、銀杏鄉沙坪關村黨支部書記龍德強,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兄嫂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難的消息後説的一句話。正是因為有了這句話,這個距震中僅14公里的村寨,沒有在地震中受到更大的損失,全村514名倖存者及時從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孤島”有序地安全轉移。

5月12日下午2時28分,沙坪關村在頃刻間被夷為平地,58人當場死亡,倖存村民極度恐慌,亂作一團。此時,遠在7公里外的羅圈灣溝四級電站檢查工作的龍德強,來不及掩埋一手撫養大的侄兒的遺體,冒着生命危險,淋着暴雨在巨石的縫隙中連跑帶爬趕到村裏。在村口得知自己的妻子和兄嫂遇難的消息後,這個堅強的藏族漢子差點暈倒,失聲痛哭。他來到妻子遇難的地方,跪倒在地,留下一句“老婆,對不起了!我要去看鄉親們!”之後,揮臂高呼:“是共產黨員的,跟我來!” 在龍德強的帶領下,村上倖存的黨員幹部和民兵在餘震中,冒着不斷飛落的石塊,一方面攜老扶幼向外轉移,一方面冒着生命危險,在隨時可能倒塌的廢墟中儘可能地搜救每一位羣眾。到晚上7時左右,全村4個村民小組、500餘名羣眾全部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帶。

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員,舍小家,為大家,與人民心連心,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共產黨才能永葆青春,才能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並建設好我們的祖國。你看,共產黨建立90年,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用電器滿目琳琅,人民生活日新月異,人們怎麼不擁護這樣的黨呢?怎麼不熱愛這樣的黨呢?望着胸前的紅領巾,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想:我要好好學習,為我們的黨,為我們的祖國增光添彩,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和人民。

弘揚傳統作文 篇2

文化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民族之所以有凝聚力也完全是因為文化讓我們有了民族的歸屬感,而文化也是我們國家立身於世界之林的根本,沒有一點文化底藴的國家,發展只是一句空談,甚至只是一個笑話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而中華文化則賦予了我們每個炎黃子孫深厚的思想。現在我想談的是眾多傳統美德中的幾個。

助人為樂。作為高中生,我們對於這句話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可真正做到助人為樂的佔了多少。事實上我們中的許多人扮演的一直是看客這個角色。看看《感動中國》中的感人事蹟。因為幫助別人而奉獻了自己的精力,青春,時間,這不是為了去博得大家的讚賞與關注,其實這是對生命,對人生的一種態度。人嘛,生下來就是去經歷一些事,去做一些事,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在平凡中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有句話叫“見死不救”,對於這點我表示真正的憤怒。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與救贖的,這不僅僅是對生命的質疑,更是對自己良心的放逐。

為什麼會有人在看到幼童卡在陽台上即將掉下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爬上樓房用自己的雙手去託着一個岌岌可危的生命,為消防人員贏來寶貴的救援時間,讓一個還未綻放生命光彩,充滿希望的小生命留在這個世界上呢?是我們中華文化賦予了他一顆讓人尊重的良心。所以作為祖國的未來棟樑的我們,請讓我們用我們的行動去感動身邊的人,去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弘揚傳統作文 篇3

八峯山下,漊水河畔,滿山紅革命烈士陵園翠柏林立,像鐵骨錚錚的站崗衞士,威武雄壯,注視着前方,滿山紅山花鮮豔照人,把整個滿山紅裝扮得花枝招展,格外顯得朝氣逢勃,這裏就是湘鄂邊滿山紅革命烈士陵園。也是彭德懷元帥入黨介紹人段德昌將軍戰鬥過的地方。段德昌將軍的忠骨安葬於鶴峯滿山紅烈士陵園(國家一級烈士)。 湘鄂邊的英雄兒女,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堅持長期革命鬥爭,段德昌師長,王炳南團長,賀英巾幗英雄等革命先烈,他們的忠骨灑在湘鄂邊鶴峯蘇區的紅色土地上, 湘鄂邊滿地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地。鶴峯是賀龍元帥母親的家鄉,他從小在外祖母王金姑的家鄉鶴峯太平生長,與鶴峯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領導創建了紅四軍,1929年創建了湘鄂西第一個縣蘇維埃政權根據地。

上午,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鶴峯滿山紅湘鄂邊革命烈士陵園。那具有土家古樸的民族風格的陵園大門,便把我們帶進了莊嚴肅穆的情景之中。

我們胸前戴着潔白的花,向烈士們獻上花圈,向烈士們默默哀思,當我們從烈土紀念碑繞行一圈,又沿石梯步行到老紅軍段德昌師長,王炳南團長,賀英巾幗英雄,烈士紀念碑前,默默哀思時,在我們腦海裏彷彿看到聽到了當年紅軍在湘鄂邊的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槍聲,衝鋒號聲。一幕幕革命戰鬥場景。

紅軍戰士們踢踢腳邊敵人的屍體,左邊的兄弟右臂上插着一支箭,卻用不熟練的左手死命地砍着,右邊的兄弟殺紅了眼,大聲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來,他用衣袖抹抹額頭的汗水......紅軍在遠方揮舞着梭鏢,彷彿在用鮮血畫畫一般,那顆永遠不曾低下的頭顱,是所有湘鄂邊人的希望,好像旗幟。 他含笑。 怒吼!!刀搶擦亮, 紅旗漫卷,革命戰士在那一瞬間,那雙凝望着天空的眼睛,卻終究是沒有閉上眼睛。可憐漊水河邊的忠骨們,猶如夢裏的人兒。 不知她們的那一邊是否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血紅呢? 我們長久住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以一個農民的兒子血管裏固有的對泥土的愛,久久地注視着捧在手中的泥土,苦澀的眼淚和汗水,帶着火樣的熱情一起流進土裏。在陽光直射,泥土曾染紅了我白色的鞋底。那是熾烈的陽光和暴雨,調製成紅的顏色。我們的祖先曾在山洞的巖壁上,用它畫出獰獵的歡樂和敬畏的白虎圖騰。

啊!細細摸一摸這泥土吧,便能感到濕潤和温暖,那是火的温暖和血的温暖, 為了保衞這塊土地,這裏曾經馳騁過戰鬥者的馬蹄, 倒下去的團防軍被泥土埋葬,倒下去的紅軍們則把身軀交給了鮮花,交給了草,交給了永恆的記憶。紅色土地啊!使我深深眷戀。我舉着粗糙的酒碗和戰士乾杯,紅色土地上特有的豪爽和義氣,使我久久沉醉。他們為人民而生,戰鬥而死。 他們的豐功偉績,永垂青史。 依然在紅色的土地上發光發熱。

弘揚傳統作文 篇4

中華民族的傳統豐富而深刻,身為中國人,都會因此而自豪,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崇高情懷,為此,中華兒女都會為自己的祖國高聲怒喊:祖國萬歲,人民萬歲。

我身為中國人,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因為心中的慷慨激昂,有莫名的力量激發我的愛國情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是如此渺小,但是我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人民服務,進我的綿薄之力。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因此我校曾組織一次學習雷鋒的活動。在敬老院裏,有很多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們無依無靠,看着他們我的眼眶紅了。

在這次活動中,每個人都懷着真摯的感情去做每一件事情。為他們梳頭,讀報,疊被,擦桌子,剪指甲。臨別時我們依依不捨,有一位盲人爺爺,他頭髮花白,臉上迭起了灰色的皺紋,每天自己坐在屋裏承受着黑暗的世界,臨走時,他緊握着我們的手,久久不想鬆開,看着他的微笑,我流淚了,心裏只能對他默默祝福,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那次的經歷我印象深刻,也培養了我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進步。

中國的傳統美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資源。只有做到這些社會才會進步。人總是要有信念作為內心前進的動力,我們民族有過歷史的輝煌,也有過歷史的屈辱,但是隻要我們有傳承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國將永遠雄踞東方!

弘揚傳統作文 篇5

自古以來,“孝順”就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古時,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以孝為大,有一句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因此可以看出人們對孝順的重視。

讀《陳情表》中,李密為了對祖母盡孝,不惜放棄高官爵位,抗旨不從。謹拜表以聞,希望陛下能矜憫愚臣,聽臣微志,恕劉僥倖,保卒餘年。然後再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古代還有察舉制,就是看一個人是否孝順廉潔,從而給他一個官位,李密由於是一個孝順的人,因此前太守逵察李密孝廉後刺史陳榮舉李密為秀才,但李密需要供養祖母,辭不赴命,但是詔書特下,違抗聖旨的罪是很大的,只好準備赴命,但祖母病危,李密不知怎辦,但還是希望可以陪伴祖母走到最後。

李密能夠有如此的堅強意志,始終都以孝為先。能夠感恩,這是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迷失的東西。一些人只知道有“孝”這樣的傳統美德,但他們卻做不到。更有一些人早已遺忘,這是現在存在的很大問題。還有些人認為,有時和長輩通通電話,不讓長輩擔心,或説一些關心長輩的話,這樣就足夠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長輩們最希望的是自己兒女能陪在自己身邊。能夠時時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會使他們很高興,也會很幸福。不要讓長輩們感到孤獨,這將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

“孝”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並被歷代所提倡。使得優秀的文化傳統延綿至今,並將發揚光大。“孝”是我們每個人應做的事,也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美德。李密能夠為了孝而抗旨,為了孝能夠放棄自己一片光明的未來,而現在社會的一些人,只顧着自己,不考慮父母的感受,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只顧着自己的事業,自己的高興與幸福,在不考慮父母感受的時候,卻已經深深的傷害了父母,讓父母傷心,孤獨,這也是很不孝的。孝順,孝順不僅僅要對父母盡孝,而且應順着父母,不要違背父母的想法,父母是為了孩子,不會無謂的去傷害我們,他們處處將會為我們考慮,因此我們應順着父母,這不僅是對他們盡孝,也是對他們的順,也是弘揚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有效方法。

百善孝為先,我們應弘揚我們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弘揚傳統作文 篇6

中華文化是我們老祖宗流傳了幾千年下來的文化,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傳統美德。隨着現在社會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人們漸漸的開始將他忘卻了。。。。。。

在説傳統文化之前不得不提到一本著作《論語》。《論語》是儒家的經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教育原則等。最早接觸到《論語》是在小學四年級,那時候,我們班主任要求我們每天朗誦和背這本書。一開始我們只知道一個勁兒的死背,後來慢慢地,背熟了之後,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這本書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做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論語》的核心就在於:仁,這是一種道德觀念,以“愛人”每本;禮,“不以禮,無以立”,“禮”規定了每個社會角色在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行為規範;功用,“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禮能夠創造和諧,禮能明示行為規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禮有文飾作用“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孝,孝為仁之本,孝順父母是沒個子女應盡的本分;悌,順從尊長,尊敬尊長;忠,為人君臣,必定要忠直一心;信,做人不能不講信用“人而有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義,對朋友,要深明大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廉,為官者,必要心正心淨,以不貪為首要;恥,做人要知道恥辱,知恥才能改過。。。。。。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大字,是人最基本要做到的。

説到這兒,一定就要説一説,我們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創始人。一生以仁為本。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儒家文化。

儒家的思想內涵豐富複雜,封建的皇權發展出理論和思想。

弘揚傳統文化是每一箇中國人應盡的本分,當然,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忘記中華的古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幸福伴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