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傳統作文

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交融滿分作文

欄目: 傳統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為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為信息技術這麼發達,打電話,發短信,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説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佈局,這裏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6公尺以上的建築甚至都被為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裏領略到現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一數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遊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築。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台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才會真正驚詫於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代建築,更多的是千年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國館內用高科技投影技術製作的《清明河上圖》;上海館中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日本館內會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機器人,等等,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展點。

京都的燦爛和世博的成功證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並不矛盾,我們既不能以傳統文化消亡的代價來推進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不能無視現代科技的發展來保護傳統文化。我們唯有堅持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兩翼齊飛,整個人類的發展才能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但是今天,它卻遭受着一種嚴峻的挑戰。

在二十一世紀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聯繫方式也日趨多樣化。手機聊天,電子郵件,漂流瓶……可以説是五花八門,無論那個階層的人,都在頻繁地使用。當然這種方式是好的,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對其是抱着一種認可的態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讓我選擇,我無法説出那一種方式更好,因為它們都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許,你認為,郵件省錢,效率高;寫信貴,速度慢。但是,面對着整齊劃一的電腦打印的文字,我們已經有一種視覺上的疲勞。而,書信,可以很好地抒發我們的情感,它給我們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字面的範疇!

當投身軍營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裏的來信,都會壓在枕下,反反覆覆地閲讀,也許,你認為這只是一封信,但你可曾想過,這裏麪包含了多少的期盼與等候;

當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他無法使用現代先進的溝通工具,收到遠方子女的來信時,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激動;

當身處逆境之時,收到朋友的一封來信,縱然是簡簡單單的關心的話語,也足以讓你感動得淚流滿面。

我們在電視上,也看見過許多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和許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都是靠書信來往。就是這小小的書信,讓愛心之路得以延續。當鏡頭給到那羣可愛的孩子,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帶着笑容,認真地閲讀着來信的場景時,我想,在那一刻,他們一定是幸福快樂的!

而如今,這種文明已經漸行漸遠,很難再去尋覓它的蹤跡,但是它並不會退出我們的生活!不管現代文明如何發達,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它不會消失!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它已是一行不滅的印記!我想説:朋友,當你面對電腦、手機的印刷體,出現審美疲勞時,不妨拿起紙和筆,寫一封信,給親人,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