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滿分作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交融

欄目: 科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46K

導語:現代中國思潮演化具有“交替式”演進的特點。所謂交替,一是“交換”,一是“替代”。一個思潮不會在它的頂峯期間駐留太久。宛如海潮的推進,一旦到達顛峯,隨之下降,接着另一個思潮取而代之,奔逐新的峯頂。

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交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為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為信息技術這麼發達,打電話,發短信,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説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佈局,這裏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6公尺以上的建築甚至都被為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裏領略到現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一數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遊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築。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台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才會真正驚詫於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代建築,更多的是千年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國館內用高科技投影技術製作的《清明河上圖》;上海館中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日本館內會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機器人,等等,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展點。

京都的燦爛和世博的成功證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並不矛盾,我們既不能以傳統文化消亡的代價來推進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不能無視現代科技的發展來保護傳統文化。我們唯有堅持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兩翼齊飛,整個人類的發展才能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交融

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過程是這樣的:無知→恐懼→敬畏→神學→思考→哲學→邏輯→科學。從敬畏到神學,傳統文化只進行到一半的路程。就斷裂了,缺乏信仰的國人社會發展的路徑基本就是打打殺殺的改朝換代,無法用理性去建立一個不斷改良的社會。怎麼斷裂呢?就是獨尊儒術的結果。比如春秋時代的墨子提出“天志”和“明鬼”主張,他説,“如果所有人都能相信鬼神可以施福降災,賞善罰惡,從而為全社會產生一種共同的約束力,就能達到天下大治。”可惜墨子被獨尊儒術淹沒了。他的理論就是脱離人治,建立宗教信仰的雛形。

現代文明,為什麼必須跨過“神學”這道坎呢?因為神學是人類的大腦思維通向宇宙的階梯。人生天地間,面對三大關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獨立思考)。什麼是科學?神學與科學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西方基督教文化氛圍下科學研究的誠實態度、求真精神、創新思想、榮神益人的動機等等,只有建立其宗教神學,人類的思考才會有這樣的高度和廣闊。可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由於缺乏宗教神學,思維井底之蛙。偏重實用的技術而忽視科學,四大發明即是實例。沒有人與然,沒有人與自身,只有人與人的實用處世哲學的思考。行為靠本能、直覺、情緒、利益、經驗、占卜、偶然、盲從。

人對宇宙的認識目前來看好像是一隻狗狗看待人類一樣,狗狗的理解能力有限,它們雖然能夠看懂人的一些行為動作,比如走路,吃飯,撫摸,説話,但狗狗是無法理解人類怎麼有汽車,怎麼會看電視等等。因為狗狗沒有邏輯推理。它不會理解人類複雜的行為,所以他的理解範圍只能靠眼睛。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人類缺乏邏輯推理同樣也會犯狗的錯誤,以前我的微博經常寫歷史段子,然後加上自己的思考。經常有人這樣回覆,“你胡説八道,你造謠,你親眼看到了?”

寫這樣的文章很不容易,必須翻很多書。打開木心文學回憶錄,木心説:中國文化五千年……幾乎沒有哲學家,沒有正式的大自然科學家。諸子百家是熱心於王、霸的倫理學家、權術家,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哲學嗎?兵家、法家、雜家,都在權術範疇。什麼是哲學?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意義,無功利可言。中國哲學家只有老子一個,莊子半個。

黑格爾説:“邏輯到中國就玩不轉了。”愛因斯坦也認為,中國沒有西方科學兩個基礎,即形式邏輯和通過系統實驗找出因果。中國傳統文化,起於陰陽五行巫祝,落於玄學。都是感性積累,自然科學的實證、證偽、求真還原等思維無法成長,面對現代文明所以只會山寨。

中國文化基本就是個經驗文化,如同“狗狗看人類”,缺乏思維論證,沒有一個結構嚴密的邏輯體系,邏輯基本空缺。所以缺乏科學傳統,缺乏科學精神,是我們文化中的.一個重大缺陷,中國人不喜歡探求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喜歡探求人與人的關係,要建設成高度文明的國家,必須突破傳統文化的束縛。缺乏科學沒有邏輯導致政治和科技都落後於人。

科學是建立在邏輯與實證基礎上認知世界的方法,人類總是通過不斷的探索、自我質疑、自我證偽來持續發展以及完善的,而從來就缺乏邏輯、實證的中華文化,自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之後,早已褪變為一種建立在崇古、敬祖基礎上,不求上進、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狹隘文化。

科學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的盡頭是精神,精神創造一切!離開精神就不是人類。而人類的精神層面脱不了愛,自由,渴求真理。沒有對真理的抗爭,人類是不會有所作為的,沒有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死亡的理解,人類也不會反省!西方的勇敢來自於對信仰的堅持,美國詩人雅各·拉塞爾·羅威爾説:“真理總在絞刑架上,謬誤卻端居寶座。然而,絞刑架管着將來,在未知的朦朧中,上帝站着,在暗影中,看顧屬他的人。”沒有信仰的國人,人生渾渾噩噩,只能用“活着”兩個字來形容。周作人説:“當災難來臨時,只有跪下來順服的沒有站起來抗爭的,當災難過去後,只有站起來控訴的沒有跪下來懺悔的。這大概也是我們民族特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