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63W

道德乃人之根本,作為一箇中學生,讓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自己更美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

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1

古人有云,道德乃人之根本。現代化的文明社會中,道德就是社會規範對人的本能的制約。

正如老子所説: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想要擁有高尚的道德,必須爭取從一個品德兼優的人做起,只有你持續牢記道德之本,它便會隨時伴在你身邊。

道德是一種美麗的品質,只要誠實守信,不貪圖利益,那你便是一個美麗的人,那你便擁有文明風貌的像徵道德。

記憶的深處,我曾是一個美麗的人。那是一次不經意間的過失。初夏的一個黃昏,媽媽攜帶着我去市場買菜。我拉着媽媽的大手,臉上洋溢着歡樂的笑容,蹦蹦跳跳的行走在各攤位的間道中,在媽媽身邊大聲嚷着:媽媽,我要吃螃蟹嘛,你給我買螃蟹好嘛。高峯時的人羣已慢慢散盡,又隨着黃昏的降臨,只有各個買賣人的收攤的聲響。我和媽媽來到一個還沒收攤的攤位,媽媽問這老爺爺:這個螃蟹怎麼賣?老爺爺看還有客人,便高興的起身迎客:都傍晚了,給你們便宜些吧,嗯,就賣個36元一斤吧。你看怎麼樣,這些螃蟹挺鮮活的呢!媽媽也沒説什麼,拿出錢包就買了36塊一斤的螃蟹,便匆匆回家了。

回到家後,媽媽不經意間的提醒,到使我發現那位老爺爺好像多找了錢給我們,我立即跟媽媽説:我們的錢好像拿多了吧,我們要不要去還啊?媽媽説:多了就多了唄,還還什麼呀。我一時不知所措,只有不再追究,可晚上怎麼也睡不安穩。

次日清晨,我早早的起了牀,拿了積攢的零用錢自己騎着自行車趕往了菜市場,我來到菜市場,老遠就看見了那老爺爺的攤位,便興奮的跑過去,叫到:老爺爺,這是你的錢,你昨天多找了,還給你。老爺爺很詫異,隨即笑道,你真是個好孩子,謝謝你啊。嘿嘿,我聽了可得意了。

道德就似一雙手,解開心靈的枷鎖;道德就似一道門,需要你用雙手將它推開,外面的世界便是一副亮麗的風景秀;道德就似一片潔麗的雲彩,它孕育着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行為規範,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具備這樣的美德,更要發揚、傳承,與實踐。讓我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讓自己更美麗!

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2

孔子學生救人後接受了報酬就該被説成貪心嗎?難道用愛托起孩子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不應被授予感動人物的頒獎嗎?難道解決千萬人糧食問題的袁隆平不應獲得最高科技榮譽獎嗎?難道奉獻之後一定不能拿回屬於自己應得的利益嗎?接受並不代表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心,能鼓勵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與利益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有時是統一的。在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實現了倫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規定:如果有人拾到東西歸還失主,無論失物是金錢還是物品,失主須按照失物價值的5%至20%支付酬報。如果不支付這筆酬金,就無法領回失物。當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應該的,任何人都不應説他貪心,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與利益的'關係。這樣的規定會鼓勵更多的人行善,同樣也讓人們學會先義後利,學會感恩,學會細心。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係。“焦點訪談”一則報道説,有年輕人在一家醫療美容診所花了一萬多元做了增高手術後,不僅沒有達到診所承諾增加的高度,連正常的走路也成了問題。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中幾乎成了常事,38元一隻的青島大蝦,“天價魚”,3.8萬元一次的理髮店。此之謂失其本心,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損害顧客的利益,最終得到應有的懲罰。

75歲老人沈兆驊,先後資助了13位貧困學子,後來老人生病了,被資助的學生不是境況不好無力照料老人,就是因為資助中斷而再不跟老人聯繫。在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這樣呢,而像學生這樣見利忘義的卻不少。人們總説這個社會很現實,確實,在利益面前什麼都願意,沒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們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關係。在現在,社會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樣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做好事應該抱着不求回報的想法,事後就算得到回報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許會不經意地幫助了別人,也許在你的眼裏這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在他人的眼裏卻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或許他們會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想盡千萬百計來報答你,彌補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幫助了他們,何不再幫一次,完成他們的心願呢?那就坦然接受他們對你的報答吧。

利益與道德的議論文3

撫卷於案,初對孔子的話語感到不解:義救魯奴而不報賬的學生受責備,同樣是救人一命卻收下謝禮的學生反得表揚。掩卷沉思,方覺意義深遠。

看問題做事情應以誰為最大受益者為出發點。個人雖然收了貴重酬勞,但最大受益者卻是國家和社會,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實德與利的關係並非完全對立,只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高樹道德旗幟使我們對一切與之稍有偏差的行為做出錯誤的判斷。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間;德馨心必正,質雅品自高。”的確,道德是高尚的品格。從古到今,道德是永恆的話題,它是做人的基礎,無德者不立。但是我們在推崇道德的時候又往往過激,好像道德與金錢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敵人似的,在評價某個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時總會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錢上,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説是完全錯誤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萬元的首屆“最高科學榮譽獎”,若照以上之論,那我們便應認為他沒道德嗎?不,袁隆平的二系法雜交稻技術的推廣,讓中國讓世界多養活了億萬人口。相比之下,這500萬對於他的貢獻來説是微不足道的,國家之所以設此重獎,便是以此激勵科學家為國做出更大貢獻,讓世人明白中國是個尊重人才的國家,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國人才、留學者和外籍科學家來華工作。“重獎效應”在這幾年也確實卓有成效。

雅典奧運會中國取得歷史性突破,賽後國家重獎了獲金牌運動員,這件事引起很多議論,責難之語充盈於耳。但我認為重獎是一種催化劑,可以激勵更多的運動員創造佳績,説不定我們20XX年還會因此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呢。不能認為運動員拿了獎金就喪失了道德,女排隊員不是集體捐款給慈善機構了嗎?無獨有偶,來華賺得巨資的皇馬隊員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時將集體簽名出售球衣的鉅款捐給了中國慈善協會了嗎?

當然,我們不能見利忘義,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對落水漁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費後救人”的話不免讓人寒心,韓國某明星借“慰安婦”之名出“寫真集”的事件更是讓人為之憤怒,這種重利輕德,一心往錢裏鑽的行為令人不齒。

把道德與利益的關係處理好,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尤為重要,我們不應偏頗地盜用道德概念,而應理性地看待和處理道德問題。

朋友,讓我們用理智去審視利益,用理智去維護道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