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

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1

微笑意味着理解和友善,微笑意味着真誠和愛意,微笑是生活中盛開的花朵,微笑是社會裏快樂的音符,微笑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紐帶。它是一把神奇的鑰匙。

微笑是一種神奇的力量,能給人美的享受。他是一個天生就沒有手足的人,可他只認為這是命運給他開的一個玩笑;沒有醫學原因能解釋他的情況,但他也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面對無數的挑戰與障礙,他憑着信心成長,微笑着面對生活,面對世界;正因為他擁有一股永不止息的激情,致使他遊歷了20多個國家。他,就是尼克,激勵着我們常人,讓我們更加堅強的面對生活和挫折。他給人的映像就是笑對世界,笑對生活。

微笑是一股源源不斷的甘泉,能給予你無限的力量。 8月14日,山東姑娘杜麗以微笑趕走了無緣奧運會首金的抑鬱。以690.3環的成績,拿到了北京奧運會女子50米步槍三種姿勢的冠軍,為中國奧運軍團奪取第19金,為中國射擊隊拿到第4金,同時也在自己的運動生涯中搏來了最彌足珍貴的一塊奧運會金牌。

原來,杜麗在丟掉首金後,杜麗甚至不願意在任何場合談論射擊比賽,並多次説“不想打了”。教練王躍舫安排她調節心情,除了讓她住到以前的宿舍,吃飯,睡覺,休息,過上與世隔絕的平凡生活外,還丟給她一面鏡子,告訴她“自己照照,苦着臉有多難看,你給我笑笑”,叫她對着鏡子練“微笑”。這一練,讓杜麗的心情慢慢好了起來,調整了心態,丟掉了包袱,取得了成績。

用微笑詮釋失敗,用堅強創造幸福!泰國商人施利華,是商界上擁有億萬資產的風雲人物。1997年的一次金融危機使他破產了,面對失敗,他只説了一句:“好哇!又可以從頭再來了!”他從容地走進街頭小販的行列叫賣三明治。一年後,他東山再起.。

當生活像一首歌那樣輕快流暢時,笑顏常開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時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價值。

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2

人生,靠的不是時間,靠的是珍惜,人生的路到底有多遠並不重要,當務之急是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準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着:"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鐘。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準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被德國法西斯屠殺。當盟軍解放集中營時,見到堆積如山的屍體,慘狀令人髮指,身經百戰的士兵也忍不住哭泣起來。可是他們還看到劫後餘生的人,這些人骨瘦如柴,有的已經不能行走,只能在地上爬行,他們顫抖地舉起手來向盟軍致意。

士兵問:“你們怎麼活下來的?”

他們説:“我們猶太人有一句諺語:幾時有生命,幾時就有希望。”

士兵深受感動。舉起右手,向這些飽受苦難的人們行軍禮致敬。

生命是寶貴的,誰開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殘忍的。想不到,多年以後,台灣女作家三毛,竟在醫院房裏,用絲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生命匆匆逝去,在很風光和精力旺盛地展開着自己人生的時候遽然消失,好像是留給後人一種思索,又好像無從把握生命的重量。這是無法承受也得承受的現實。

看着身邊的親人,鄰居,以及陌生人一個個的離去,不禁感歎生命的脆弱與世事的無常。

珍惜,感謝,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高考並列式議論文滿分作文精選3

世間有一筆財富,它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它似耀眼的劍刺破迷茫的天,如磅礴的水衝開前方的困難,又像崎嶇的路,引你走向勝利的彼岸。它就是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它看似簡單卻又不簡單。

平凡的偉大是堅持。但是淺嘗輒止也同樣讓一位天才黯然神傷。他是一個物理世界的傳奇人物愛因斯坦;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他開啟了科學歷程的新紀元。但有一次他失敗了。在想黑洞研究的過程中,他中途放棄了。因為這個問題的結論與他預想的相反。可是就在幾年之後,他的這一結論卻成為另一位物理學家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依據。他懊悔地説:“我本來是可其成功的,但是我放棄了!”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每個人一把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往往最後一把才是通往成功的鑰匙。只要你抓住了堅持這把鑰匙,成功的曙光就會毫不吝嗇的照向你。但一旦放棄了他,就算是近在咫尺的勝利也會悄然離開。

俗語説“成功乃失敗之母”。按理説那些失敗者完全可以嚐到勝利的喜悦,但他們往往缺少一種勝利的必要條件,那就是堅持。

費爾德曾構思了海底電纜的計劃,他把自己的所有財產都投資在這個項目上。可第一次鋪設電纜失敗了,第二、第三次均告失敗。面對失敗的打擊,他並沒有放棄這個計劃。在1858年,電纜鋪好了,很遺憾電纜只運營幾個星期就停了。之後他又在大西洋上來回50次籌集資金,眼看快成功了,可鋪到2400英里的地方電纜又斷了,一切又白費了,這次損失600萬元。1866年7月27日,經過12年不懈努力,電纜鋪設終於成功了。

通往成功的道路註定是荊棘叢生的。“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人盡皆知,所有的事例都告訴了我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是一個難以付諸實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