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6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6篇)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

本書是一本閲讀指南,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閲讀的名作,曾是美國暢銷書的榜首。

本書提出了閲讀的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

基礎閲讀基本上讀完小學五年紀就可以達到的層次,可惜的是太多數人一直在這個層次。作者説,主要的原因是從小學以後,再沒有人教過人如何閲讀,而這本書就是彌補這個空白。在這個層次的人,基本上擺脱了文盲的狀態,能熟練閲讀報紙和填寫表格。

檢視閲讀分為速讀和粗讀。

速讀是瀏覽一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下目錄,如果有索引,也檢閲一下,如果有出版者介紹,也讀下,然後從目錄中找到你想了解的內容讀一下,最後讀一下書的最後三頁。通過速讀,就會了解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更多的時間深讀。

如果覺得可以花點時間來閲讀的話,可以通過粗讀來繼續瞭解這本書。粗讀也是快速閲讀,但是大多數人閲讀是一種“半出聲”來閲讀,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閲讀速讀。作者給出了一個好建議,指讀法。方法是這樣的: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併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動作移動。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動時,你就能讀到那些字句了。繼續練習下去,繼續增快手的動作,等到你發覺以前,你的速度已經可以比以前快兩三倍了。通過粗讀,可以瞭解全書內容,也可以為分析分析作準備。

分析閲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你要問幾個問題,一是你閲讀的書是什麼類型的書,二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描述整本書説了什麼並列出本書的大綱,三是本書的作者想説明或解決什麼問題。

第二個階段其實就是列出細綱。找到作者的關鍵字,找到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找出作者已經解決的問題答案。

第三階段是如何客觀公正評價一本書。通過上面二個階段後,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為,首先你要説的是你瞭解作者的觀點。不用急着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在做也出評論之前,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作者知識不足或知識錯誤,或證明作者的邏輯錯誤,或證明作者分析或者理由不充分。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你必須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要肆意評論。

主題閲讀是帶着特定主題,閲讀相關領域中的書箱。主題閲讀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帶着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單,瀏覽書單上的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第二階段是確定想關書的最相關的章節,然後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各個作者的相關觀點詮釋下。列出一系列問題,查看各作者的回答,分析這些回答,把通用的答案放在最前面。

總結:

任何事情背後都有其道理,連閲讀也是這樣的。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閲讀原來是分層次的。個人認為第一層次比較窠到達的原因是,一直有人給我們反饋,不管是父母,老師還是其它人。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層次很難有其它人給你反饋,如果能輸出出來,有人反饋也許能幫我們到達更高的層次。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

翻開《如何閲讀一本書》,是因為有好多同學老師都推薦這本書,都説是值得反覆看的好書。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這本書在1940年就已經有了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樣是越來越受歡迎。

可以説,單單是看譯者和作者的序,就讓我有了閲讀這本書的興趣。那就是他們説出了很多我對閲讀的看法,其中有一點就是大多數人的閲讀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1972年的時候,作者所在的國家已經漸漸地掃除了文盲,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差不多的一個文化普及的狀態,可以説很多人都能看懂書畫字報,可是卻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結構嚴謹的文字,就如一些論文,理論性地文章書籍。不是説字體不認識,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體會。

因為我就發現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看書,可以不用家長的陪伴也能自己一個人看圖畫,看拼音,看童話故事,那個時候的閲讀量很大,同時也幫到了我寫作文。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後,我的課外閲讀書籍減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學習上的書本。

如果説你給我一本小説或者故事的文章,我會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讓我看一些解答類的文章,或者大部頭的理論的話,就看幾眼就不耐煩,一點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閲讀一本書》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學會主動去思考,去閲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一本書為自己所用。

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反覆閲讀的好書,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學習點。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3

最近讀了不少關於閲讀的書,發現之前的讀書方法有些問題,所以就決定”從頭再來“。之前在閲讀中瞭解到了主題閲讀的這個概念,準備先讀一部分關於閲讀主題方面的書。

今天就讀到了這本《如何閲讀一本書》,這幾天利用碎片時間,在網上也讀了不少關於讀書方法的文章。發現很多內容都出自於這本《如何閲讀一本書》。

可以説很多關於閲讀方面的書,多多少少都有這本書的影子。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就是因為這本書出的夠早,不過裏面介紹的閲讀方法,到現在看來也是很實用的。

書中把閲讀分為了四個層次: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拆閲讀,主題閲讀。

第一層次就是基礎閲讀。這個沒什麼好説的,基本上能識字讀書的人都在這個層次,只要有閲讀能力的人,都在這個層次。

第二層次就是檢視閲讀。這個相當通讀或者略讀,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先了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書的主旨有個大致的瞭解。

然後根據自己對書主旨的瞭解,挑選幾個跟主旨息息相關的章節來讀。遇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可以放慢速度讀一下,就這樣快速的提取書中的精華部分。

當然我的理解是也可以整本書快遞的閲讀,一目十行,遇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在慢下來閲讀。現在很多書大部分內容都是引經據典,一個章節精華部分也就是開頭的引題,和最後的總結,中間全部都是舉例説明。按照這個方法閲讀,一般200頁左右的書,幾十分鐘就能讀完了。

第三個層次就是分析閲讀。很多朋友都會疑問:像上面這麼快速的讀一本書能記住嗎?分析閲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説白了這個章節就是教大家怎麼做讀書筆記的:

第一,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第二,整本書在談的是什麼?

第三,作者是藉着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把以上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肯定還會重新回頭去翻書,這就相當於又通讀了一遍。當然,這些讀書筆記也要拿出來經常看看,加深印象,這樣才能把作者的論述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第四層次就是主題閲讀。這個概念我開頭的時候提過,這裏詳細説一下。可能讀了一本書之後,我們的部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可以通過讀這本書同一主題類型的書來解決問題。

主題閲讀首先就是先確定書單,大家可以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一本書進行大致的瞭解,看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書,最後確定一個書單。

在讀書單裏面的這些書的時候,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書有哪些論點是類似的?有哪些論點是相悖的?為什麼會相悖,哪個更有道理?

主題閲讀不僅能拓展我們的視野,還能讓我們思考起來,在思考的同時,也是我們內化的過程。

當然,主題閲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輸出。我們通過一系列的主題閲讀,不斷的內化。形成一個我們自己的一套理論,能夠把這套理論寫出來,或者是教給其他人。這個時候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吃透這些書,達到我們讀書的目的。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4

閲讀一本書時,就像是接住作者拋出的球,並且作者通常拋出的不止一個球,你能接住多少個球,決定了你能理解多少作者所傳達的信息。

大部分人都會領略到作品中的優秀之處,但是並不知道為何優秀,這本書所傳達的方法是將抽象的感官體驗,通過有邏輯,有目的的主動閲讀,來轉化為可以條理化輸出的形式。即,讀懂後可以講出自己理解,並與自己的知識體系結合,橫向的思考。為了達到這樣優秀的閲讀體驗,需要明白閲讀的四個層級:

1、基礎閲讀:可以認清所有字,能夠通順的閲讀完整本書。

2、檢視閲讀:有系統的粗讀和略讀一本書,讀完後不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但需要有對整本書框架和側重點有所理解,明白整本書的篇章,哪些是核心文本輸出,哪些是輔助例證。簡單來説,能看到人體的骨架,脈絡,但不需要思考人是如何行走的。

3、分析閲讀:這個層次的閲讀要難一些,需要帶着問題去開展,分析閲讀需要認真的去吃透每一個篇章每一個句子,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去解答心裏的疑惑。去最大限度的接受作者傳遞的信息。如果説檢視閲讀是為了有限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知識,那麼分析閲讀則是在無限的時間裏理解最多最好的知識。

4、主題閲讀:這是最難要求最高的一個層級,屬於“返璞歸真”的境界,當你完全真正讀完一本書後,你所理解的東西一定會和現有的知識產生碰撞,你需要將他們合理的安放。你會用A書中的例證去補充B書的論據,會有C書的故事對比D書的情節,這個過程起初會使你混亂,但堅持思考下去,你會在雜糅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都屬於進階閲讀,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

分析閲讀,是讀者一頭扎到書中去,理解吸收一切所有明顯和潛在的信息。因為信息的差異化巨大,所以在面對不同書籍,如想象文學,歷史文學,數學科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時,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而目的就是儘可能高效和深刻的去讀懂每一本書,獲取最多的信息。因此《如何閲讀一本書》被劃分到實用類書籍,和字典一樣,在你看不懂某個字的時候翻起字典,在你不知道該如何看懂一本書時,去翻《如何閲讀一本書》。

而主題閲讀,則更強調主動性,首先要做到這一層次的閲讀,你要理解你所追求的主題是什麼,比如關於愛:情侶之間的我愛你,和我愛吃檸檬的愛是不一樣的,這是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物之間的情感區別。那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與情侶之間的愛是一個主題嗎?可以是,因為這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不是,因為親情與愛情是不同的。這時候取決於你主動的思考,你需要去確定你想要閲讀的主題。因此,這時候所有的書籍都變成你的資料,你只需要從你要的書籍中找到你要的主題就可以了,而過多的信息則需要被剔除。簡單來説,分析閲讀是得到過程,而主題閲讀是取捨的過程。

如果你有相對的閲讀量和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讀到這裏你會發現一個哲學問題:要使用主題閲讀必須要讀主題相對應的書,而除非你讀了主題相對應的書,否則你沒辦法做主題閲讀。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有兩個方向:

1、無指向的去今可能的多讀書,自己本身就具備對應的知識體系,可以獨立去思索篩選甚至是去定義對應主題。

2、有一個老師,告訴你哪些書是你該讀的主題書,這位老師相當於在主題閲讀的閉環裏為你開了一個小口,接下來你可以獨立的去循環,但是這個缺口有一天會成為你的障礙,因為老師所給予你的主題,是基於他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有一天你的知識儲備所帶給你的思考超越這個認知的時候,最初的主題則需要被打破。

這是主題閲讀真正的難點所在,恰如一句話所説: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回到本文開篇的問題,你是否想要去提升自己的閲讀理解力?有時候你發現,重讀一本書,依然有許多新的東西可以發掘,這是因為你的理解力進步了,你接住了作者拋出的更多的球。而當你重讀時,感到乏味,則説明,你的理解和這本書持平(我個人還有一種觀點,這本書遠超你的理解能力)。在不斷提升理解力的過程中,也自然會擁有識別好書的能力,這則是在閲讀理解之外,心智上的成熟和進步。但當你的答案是否的時候,這一切都與你無關了。

迴歸理性,説到《如何閲讀一本書》本身,它是貨真價實的工具書!所傳遞的是抽象的思維模式+具象的實踐方法。在讀書這件事上,它就像一張網,你可以把這張網當作裝飾掛在那裏,不屑一顧。也可以去打撈一番,賺個盆滿缽滿。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今天的閲讀內容為主題閲讀、閲讀與心智的成長兩個板塊。

閲讀的第四個階段:主題閲讀。其實主題閲讀挺像我們在寫論文的過程,通過不同書籍的閲讀,截取相關性的東西來完成整個閲讀過程。

主題閲讀也分為兩個階段:一為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裏,我們需要針對研究的主題,參考圖書館目錄、相關專家意見列出一系列書目,並通過對書目上的書進行瀏覽,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對你的主題確定清除的概念。

二為閲讀階段,在這個階段大致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為:檢視閲讀所有書籍,並找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章節。

第二步驟為:根據主題創立一套中性的詞彙,帶引作者與你形成共識。

第三步驟為:根據主題建立一箇中性的主旨,並就此主旨列出相關問題,並在書籍中尋求解答。

第四步驟為:界定主要議題及次要議題,然後將作者對各個議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議題之旁,形成不同作者間的討論。

第五步驟為: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凸顯主題,並將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清楚的界定出來。

在主題閲讀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詞彙表達作者的意見,但形成議題的觀點時儘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設限,更為客觀。

在閲讀與心智成長這一塊,作者強調如果你的閲讀目的是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閲讀者,你就不能任何書任何文章都讀,你必須有所揀選,對你所讀的書要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超過你的能力才行,這樣在閲讀的過程中,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心智其實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而主動的閲讀,思考對於心智就是一種運用,雖然社交媒體發展迅猛,我們看似動動手指就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並不是來自於我們,往往會看過就忘了,並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成長。

所以,今天起開始閲讀吧,拿起你手邊的書,去主動閲讀,取主動思考,去讓每一本書帶領你邁向更好的自己吧。

《如何閲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

不得不承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書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讀書,但凡看得見且識字的人不就會讀嗎?中國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紀便在家長的殷切教導下讀起了書。讀書,不就是拿一本書,然後翻開扉頁,或精讀或略讀,把書中所寫都看完而已嗎?難道讀書還有什麼特別的規則?

作為愛讀書之人,我看過的書也算不少。我的書櫥裏有各種類型的書,人物傳記類的,童話類的,長篇小説類的等等。但簡單來説便是兩類,讀完的和未讀完的。我個人喜歡的讀書方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娛樂性質的小説,我選擇一目十行地讀。掌握故事梗概便可。當然,如果文筆特別好的,我也會放慢速度,領略文字之美。對於學術類的書,因其往往晦澀難懂,我經常反覆的研讀。同樣的方法也用在讀推理類作品上。各種方法不一一例舉,但是共同點就是我不愛勾勾畫畫。既然喜歡讀書,當然要看看別人是怎樣讀書的,並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説實話,最初,我是抱着玩笑和好奇的心態讀這本書的,但是在看過這本書後,我確實學到了許多。首先,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讀書一般不看第二遍,當然個別我非常喜愛的書除外。一本書我往往看過一遍便歸入開頭提到的“讀完的書”那一類,並不再會去翻閲。我這種做法在作者眼中無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這本書中説的一樣,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該同情”。因此,我在看書時不

再給看過的書“判死刑”,而是時不時的拿出以前看過的書來回顧。堅持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不僅僅是個別好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發現,有些在第一次讀時覺得枯燥乏味的書,在第二遍讀時也顯現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謂收穫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許多可看的書。

其次,書中所提及的閲讀的4個層次也讓我耳目一新。這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閲讀、檢視閲讀、分析閲讀和主題閲讀。所謂基礎閲讀是關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點並不難理解。檢視閲讀則是通過限時地、有目的地快速閲讀找出書中談及的重點、主題的分類、基本組織框架。接着是分析閲讀,即帶着問題全盤閲讀、完整閲讀,該階段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於儘量消化書中的系統性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後是主題閲讀。主題閲讀又稱比較閲讀,意思是通過閲讀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

這四種層次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但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基礎閲讀幾乎每本書都在做着。而分析閲讀和檢視閲讀則多用在做閲讀理解時。主題閲讀則會用於寫讀後感或比較時。但作者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的。除了基礎閲讀,其他幾種我都是在課業需要或有目的的進行,並不是自發地以這些方式閲讀。換句話説,我讀書大多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追隨喜愛的作家,並不是為了閲讀而閲讀。對於閲讀,我們應當懷着虔誠的心態,去體味,去感受。

而對於閲讀的態度,則是主動。讀書是與作者的對話。一本新書彷彿是一個陌生人,他飽含學識卻不願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地去拿起一本書,才開啟了你與作者的交流之門。

閲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於時代的侷限性,這本書關於閲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閲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於閲讀紙質書籍,對於電子書、網絡資訊的閲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儘管很多時候我們閲讀也許是為了放鬆或打發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去閲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閲讀。記得有人説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閲讀一本好書,對於作者,對於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麼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閲讀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