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的格式模板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7.98K

有時候,我們自己讀了很多書,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寫讀書筆記,或者想寫的時候寫不出來。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讀書筆記模板,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筆記的格式模板

讀書筆記的格式1

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閲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羣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例如: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

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內容鑑賞,探討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係,就會輕鬆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摘錄式——主要是為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仿寫式——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心得式——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簡縮式——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

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活頁本

活頁本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也便於日後查閲。

卡片

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註,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全文複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複印編目分類留用。

記憶

如果能用大腦記下來的話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筆記中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書籤式

平時讀書時遇到需要背誦的內容,可記在書籤上,夾在書裏、放在口袋裏或插在專放書籤的袋子裏 ,一有空就讀一讀背一背,記得牢為止,再把它存放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圖像式

閲讀完之後,可以將書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整理成概念圖或思維導圖,這樣相對對傳統的文字式讀書筆記,更加方便快捷。

讀書筆記的格式2

學好語文,首先要學會讀書。而要學會讀書,做讀書筆記則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良好方法,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強化記憶和加深理解,甚至為以後的創作積累素材,奠定基礎。不過,讀書筆記有繁有簡,有難有易,形式多樣;作為小學生,我們需要掌握的是以下基本的四種:

1、作記號

這是最常用的讀書筆記。在日常讀書看報的時候,如遇到精彩之處或對自己有用的句子,都可以用符號標出來,這樣,下一次再看的時候就比較有目的性了。常用的符號是在文字下方圈點或劃線,小三角(△)也是較常用的符號之一;在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則可以用紅筆打一問號,便於之後向人請教或自己查詢。

2、眉批、旁註

這兩種方式,其實我們小學生朋友在日常的課文學習中也經常用到。所謂眉批,就是在書上對文章的某一段或某一句甚至某一個詞加以簡明的評論,如“妙極了”、“用得好”、“我贊同”之類。旁註則是自己在閲讀過程中對某些字詞或內容的解釋和體會等。它們主要是記錄下你靈光一現時的偶感隨想,所以字數一般不宜太多,要精練。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寫“眉批”“旁註”的書可一定得是自己的喲!

3、摘錄

讀書過程中,大家常會發現一些自己非常喜歡的優美詞句吧,那就把它記下來吧。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又或者,這書不是自己而要還人的,那麼,記住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們抄下來,這便是摘錄。它不僅能提高同學們的欣賞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積累了作文的素材,方便自己運用。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可以自備一本摘錄本,專門摘錄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者古詩詞。當然,摘錄是“多多益善”,不過,還是需要“精益求精”喔!順便提一句,為以後查找原文方便,同學在摘錄完之後最好註明一下出處,即你是從哪本書上摘錄的。

4、讀後感

想必有同學看到這要“哀歎”了:又是讀後感!其實,讀後感完全沒有大家想得那樣“恐怖”,相反,它非常簡單:在看完一本書之後,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體會和感想吧,那麼,不要猶豫了,把這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整理成文,這就是讀書心得了,即讀後感。需要注意的是,讀後感不是對課文內容的簡單複述或概括,它的重點是在“感”:大至一本書,小至一句話,你看了之後是怎麼想的,就怎麼寫。

讀後感最能顯示出同學們的閲讀能力和文學欣賞水平,希望各位同學在平日的看書閲讀過程中,能熟練地綜合運用以上一些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寫出真正如自己所想的“讀後感”;如此,你也就真正意義上讀懂了一篇文章一本書。

讀書筆記的格式3

為了提高閲讀的效率增進獨立治學的能力還應該採用輔助手段。這就是做讀書筆記。一邊閲讀一邊做筆記這是是古今中外許多學問家的閲讀習慣是行之有效的傳統的讀書經驗。善讀書者總是書學離筆。

一. 讀書筆記的作用

做讀書筆記有如下好處:

1. 記可加深印象經常做讀書筆增強記憶。

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作筆記就是將讀、想、寫結合起來。腦、手並用自然比只讀不寫印象要深刻得多。比如作摘要就比單純的讀書多了一遍挑選和抄錄;寫讀書心得更是將閲讀的收穫和體會進行了一番加工和整理加強了記憶的牢固程度。通過做讀書筆記還可以將零散的資料進行分類做到有條有理地記憶提高了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2. 做讀書筆記能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

做讀書筆記並非簡單的“摘、抄、輯、錄”之類的純技能性工作首先就有一個擇取、篩選的問題。這“擇取”和“篩選”要經過思考和判斷必須在認真閲讀之後以對書的內容有清楚的理解為前提。而通過做筆記又能促進對書的內容的更深刻的理解。

3. 做讀書筆記有助於情報攝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個英國作家出版了一本轟動一時的小冊子把希特勒的軍隊部署包括168名軍官姓名全部披露了。希特勒大怒命令他的特務頭子親自審理此案。該作家被騙到柏林納粹問他怎樣得到情報時出人意料竟“都是來自德國的報紙??”。德國的報紙在長期的新聞報道中不斷地零零星星地透露了一些軍隊情況該作家用小本子今天記一條明天摘一點最後湊出了整個結構。可見做筆記有助於我們獲取情報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所用。

4. 讀書筆記是積累資料的有效方法。

積累資料是學習、工作和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功。人的頭腦要記的東西太多即使是記憶力很強的人也會有一定的限度到時候遺忘的。所以做學問的人幾乎都要利用筆記來積累資料、幫助記憶。筆記能彌補記憶的不足。做讀書筆記就好像是建立資料的“儲存庫”。一量需要有關資料就可以很方便地到“儲存庫”中去尋找。當然記筆記、做卡片還要強調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地見什麼就記什麼。作為中學生積累資料時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根據自己的學習任務來做筆記以促進自己的學習;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某些方面的學習專長來蒐集資料積累知識。這樣做一方面有利於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專長同時也為今後的進一步深造或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礎。

5. 做讀書筆記能激發創造性閲讀。

做筆記時邊讀邊想邊想邊記會鍛鍊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會使思維更加活躍在閲讀過程中觸發靈感冒出思想的火花產生一些新見解、新構思、新發明。讀書筆記成了創造的激發器。

二. 做讀書筆記的方法

1. 符號筆記

就是用不同形狀或不同顏色的線條、圖形在書刊上作出標記。有時還可以配合符號寫上簡要的幾個字使符號的意義更具體明確。

這種筆記一般在初次閲讀時使用目的是引起注意。因為在閲讀過程感到有些問題須作進一步思考或者要設法記住它便隨手標示出來準備回過頭來再仔細研究。

必須強調的是書刊要是屬於自己的才能在上面打上各種標記。如果書刊是圖書館或朋友的藏書切忌使用這種形式。常見有人在借來的書上面亂寫亂畫這種舉動的用意可能借此炫耀學識但在別人看來這些圈圈點點刻畫出一個醜陋的靈魂令人噁心。一個自尊自重的人是不該去做這種蠢事的。

符號筆記的各種符號各代表什麼意思由自己掌握。但要注意:各符號使用前要加以設計線條和圖形的含義要固定閲讀自始至終都要前後一致不能一天一變否則反而把自己弄糊塗了。使用的符號不可過多這樣才能保證一打開圈點過的書就能看明白。還要注意圈點和勾劃的地方也不宜過多通篇都加了五花八門的記號反而起不到突出重點的作用。

2. 批註筆記

批註筆記就是在書眉上寫上校文、訂誤、提示、心得、評語等眉批或在原文後面加尾批在行與行之間加行批在正文兩邊加旁批在佳妙處加旁點在最精警處加旁圈。這類筆記的好處是隨讀隨寫不受約束往往迸發出思想的火花。寫得好的批註筆記小而精見解獨到一語破的能啟發頓悟即所謂“思理入妙要言不繁。”這樣的批註是哲學思辯性與文學精煉性的統一不但於筆記者本人有回味的價值其他讀者亦以一睹為快。

批註時應該做到既言之有物又簡明扼要。批語要有分析不管是褒是貶都應該説出點根據來。但批語也不應過長囉哩囉唆地説不到點子上也不好。

和符號筆記一樣這種形式也是當書刊是屬於自己時才適用。

3. 摘抄式筆記

就是把原文重要的語句、數據、公式、定理、精彩段落、精闢的論述、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實、資料等摘錄下來甚至全抄原文以便日後查檢。關於詞句、個別論點、個別事物的摘錄則宜用卡片或活頁紙的形式以便於分類保存查檢;長篇文章的詳細抄寫宜用筆記本的形式可多備幾個筆記本按需要分門類分別抄寫。更為省事的就是將這些文字(或圖畫)剪下來帖在筆記本或不用的雜誌上。如果書刊不是自己的則可以先複印後剪貼。採用摘抄式筆記須注意:

(1) 摘抄那些精彩、有價值、有必要的內容。

(2) 錄後要經過核對注意與原文相符甚至標點符號也要與原文一樣否則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錯。

(3) 摘抄前後或中間有所省略要用省略號表示。如果遇上原文已有的省略號要加括號註明“(省略號為原文已有)”以便於區別。

(4) 一定要在抄錄(或剪貼)後註明資料的來源如書名或刊名、編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需要時可查考原文。

(5) 使用卡片摘抄資料時一張卡片只能記一條材料否則不便於分類也不便於檢索。

(6) 如果能在抄錄後隨時寫一點體會、感想可以加深自己對原文的理解。

例一:(抄錄名言)

類:名人名言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首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

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資本論》法文版序言見《馬克楊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頁。)

---- 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習慣

例二:(摘抄優美的語句)

類:作文·寫景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佈玉立婷婷的荷花。紅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帶雨皎皎無瑕;怒放的嫩蕊搖黃;含苞的嬌羞欲語。再加上綠蓋疊翠青盤滾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

(描寫夏日荷塘景色。摘自《荷葉詠》

4. 索引式筆記

即將所讀書、文中的重要資料按問題性質將出處、作者、頁數等在卡片上記明。索引是檢索資料的一種工具。在什麼情況下要做索引筆記呢?第一種情況是為了研究某個問題急於從很多書中找全有關這方面的資料讀過以後來不及摘抄;第二種情況是整本書中有關某個問題的論述材料很多簡單抄摘不解決問題詳細抄下來又太耽誤時間;第三種情況是自己有這本書只需要按問題編出索引隨時查閲就很方便不需要再專門抄摘;第四種情況是有時寫的專題筆記很多使用時查閲起來仍有困難也還需要做一個筆記材料索引。

索引的特點就是隻記一個意思(或文題)和出處非常簡明。除了方便查閲外有時單把有關某個問題的所有索引瀏覽一下也非常有益它能夠幫助你概要地掌握全部觀點和材料。

例一:

如何培養創造力 類:創造篇

見楊智主編《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

第115-118頁第257-259頁

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版

例二:(筆記材料索引卡)

春(朱自清) 類:散文

見《讀書筆記》3號本 第5頁

5. 提綱式筆記

編寫提綱就是把整本書的內容要點用簡練的語言以標題的形式依次地記載下來。提綱是一篇作品的明細表採用不同種類的提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作品不同角度的內容。做提綱式筆記既概括了讀物內容鍛鍊了概括能力又使我們印象中的作品更具條理性便於掌握全書的內容、邏輯結構、作者的思想脈絡和寫作方法其效果比重讀一遍還要好。複習時便可憑藉這些提綱生髮開去產生豐富聯想而又不把主要意思遺漏掉。不少讀者就是通過提綱的辦法把書“讀薄”的。

讀書筆記的格式4

《名人傳》是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是世界傳 記文學作品中的典範之作。通過這幾部傳記,作者試圖恢復二十世紀文學崇高的人道主義傳統,恢復其豐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該書描寫了處於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 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

貝多芬——一個耳聾的音樂家,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一個憂鬱症患者,一個賦予巖石生命的工作狂,一個享受痛苦、捨棄歡樂的英雄;

托爾斯泰——一個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安撫良心的英雄。 三位偉人雖然出身經歷不同,性格特點迥異,但為了實現生命的價值,同樣都需要面對這樣那樣的困難、障礙,承受這樣的那樣的磨難、挫折或失敗的打擊,從 這個意義上講,人是生而平等的。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的過程之中。不經奮鬥得來的享受不會給人帶來任何快樂、只有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後攀登上生命 的巔峯,才能感受到靈魂昇華的喜悦。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明。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 貝多芬所説的:“人啊!靠人自己吧!”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 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 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 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 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 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 功,是因為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 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 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 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 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 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 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 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 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名人傳》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 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 他還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 尺。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 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 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