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金色花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金色花》是一首泰戈爾的散文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金色花的讀後感,歡迎大家的閲讀。

金色花的讀後感

金色花的讀後感一

《金色花》無疑是一首充滿大膽新奇想象之作,詩人借用“金色花”這一擬物,把童稚之心表現得如幻如真。

通常人們寫到孩子的童真和頑皮時,大概只能想到寫他怎樣的可愛,如何的淘氣,怎樣的在媽媽面前撒嬌作痴,或故意做違拗之語,以引起媽媽更多的注意和關愛。

而泰戈爾的想象卻常常在人們的意料之外,他選取了“金色花”這一喻象來處理這一普通題材。偉大的作家大多都具備這種才能,善於在人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挖掘出與眾不同的奇妙之處。

小孩子要跟媽媽來一次調皮。他不採用別的方式,而單單要變作樹枝上的一朵金色花,笑嘻嘻地跳着,搖擺着,俯視着他媽媽的一切工作,又讓他媽媽找不見他。

變成金色花的孩子是一刻也不肯得閒的,千方百計地給他的媽媽搗着亂、逗着趣。他要讓媽媽聞見花香,卻不知這香氣是從她孩子身上散發出來的;他要將自己金色花的影子正投到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歡舞跳躍着伴着媽媽的視點遊移,卻又不讓媽媽猜出這便是她自己孩子的影子。黃昏的時候,玩夠了鬧夠了的孩子這才從樹上下來,落到媽媽的面前,纏着要講故事聽。而當媽媽責怪他跑到哪裏去了時,孩子卻神祕而又自豪地答了一句:

“我不告訴你,媽媽。”

他是在極力將調皮成功的喜悦掩飾着哩!

沒有什麼比孩子的世界更可愛了。沒有什麼人對童心的體察比泰戈爾更洞幽燭微的了。這便是一個偉大詩人的高明之處。

金色花的讀後感二

《金色花》是一首泰戈爾的散文詩。泰戈爾是印度著名的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他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文中,沐浴着母愛的“我”幻想有朝一日變成一朵金色花,默默無聞地為母親做些事情,能讓她生活地更美好,抒發了母-子情深。詩的開頭大膽假設,想象自己變成了聖潔金色花,為下文自己的為母親默默奉獻的行為奠定了基矗詩的第一部分寫出了“我”變成了金色花後,開始和媽媽捉迷藏,偷偷的看母親工作。詩的第二部分,介紹了孩子的三次嬉戲。“我”與母親的第一次嬉戲——默默的散發香氣,讓母親為之精神一振。與母親的第二次嬉戲反映出了“我”無時不刻都牽掛、思念着母親,把自己小小的影子投在母親的書頁上,讓母親不被光線刺傷眼睛,又不讓母親發現,給母親一個小小的驚喜。第三次嬉戲是在牛棚裏,突然還原成母親調皮可愛的兒子跳到母親跟前,讓母親大大地擔心了一回,又大大地驚喜了一次。

文末的一個“壞”字貶義詞褒用,突出媽媽見了我又驚又喜,但又嗔怪“我”。這次對話充滿嬌嗔、愛意和母-子情深。這篇文章寫出了孩子的調皮,但他又懂得母愛是無私的,對母愛的的回報也是無私的,不圖媽媽的誇獎。

由此,我聯想到了生活中的我。我們拿什麼來回報母親的愛?母親需要的有時僅僅只是一句親切問候,或是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她就會感到十分欣慰。再想想自己過去對母親的嘮叨置之不理,甚至橫眉冷對,我們沒有感到一絲內疚嗎?讓我們都來為自己的母親做些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