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集錦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朝花夕拾》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後感(集錦15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屋外飄灑着小雨,牛毛般細嫩,銀絲般晶瑩。雨點滴落在書的封面上,我輕輕地用手拭去,留下一灘水跡。

翻開泛黃的書頁,追尋着作者飛速般來到了他的世界。書頁雖厚卻隱不住他澎湃的感情,對“真理”“公義”的批判,對童年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未來充滿憧憬……但使我最感動的則是《阿長與山海經》。魯迅在我們面前描繪了一個喜歡“切切察察”,懂得許多封建禮教,粗俗但善良的老婦人的形象。她粗俗好事,但情有可原,她沒有接受過教育;她的管教不適合孩子,但那是善良;她青年守寡,因此希望一年中“順順溜溜”。她平凡真實又善良。她彷彿是我們身邊的一個親人,無比地關愛着我們。在文章的結語處“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卻讓我感到一絲欣喜。他們不是親人,卻有着親人間血濃於水的温暖,他們之間的感情緊密而深厚……

讀完整本《朝花夕拾》,魯迅的思想和感情溢於頭腦。他的文章在反抗,反抗着束縛他的時代;他的文字在辯駁,辯駁着腐朽的思想;他的心在爭脱,爭脱到一個屬於他的天地……

小路綿延,卻彎不盡他的鄉愁;森林茂密,卻隱不住他的寂寞;清水如泉,卻淹不透他的愛國——他,魯迅,艱難路上最真實的君子!

和曛的陽光照入窗內,水印已悄然無跡,屋外的天空彷彿更高更藍,粒塵不染。欣賞魯迅的心,已飛到雲霄高處!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是我國著名的作家,魯迅所作,他的原名周樟壽,後改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本書分為十章,分別描寫了魯迅先生兒時的童年趣事,也通過不同方式來諷刺舊社會。在這本書裏,讓我感興趣的就是一、二、五章了。

第一章《狗貓鼠》主要講了魯迅先生在童年時期的仇貓,他的仇貓原因有兩點:第一,它與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像,並且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玩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吃了魯迅先生兒時一隻十分疼愛的小隱鼠,儘管魯迅先生得知那不是貓所做但他也仍然十分恨貓,因為他後來可是真的吃了一隻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一類型,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第二章《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先生兒時的保姆,描寫了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的形象。魯迅先生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第五章《無常》——無常是具有人情味的鬼,他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是那麼悲傷,於是他決定放兒子“還陽片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王打了40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時,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朝花夕拾》用平常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 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3

在這兩個星期中,我閲讀了魯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這本書中,一篇篇充滿着時間記憶的故事,一系列的經典回憶,使我難以忘懷。

同時這本書中也向我們描繪了亂世百姓的生活,封建社會的規章制度,社會對人民的壓迫,而書中的批判、諷刺、嘲笑等,都表現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反感與不滿,希望民族進步,社會安定。

在書中有一個讓我難以忘記的人物:“阿長”,阿長是一個很不幸的又渴望着一生平平安安的勞動婦女。她的名字不為人知,又出生低下,她不識字也沒文化。更不幸的是,還是青年的她,卻不幸地守了寡,為養活自己和兒子在別人家中做女工,卻一年才能請幾天假回家。

但她相信,自己的不幸算不上什麼,繼續堅持並熱愛生活,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當魯迅先生回憶時對她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然而阿長對孩子傾注了一片心血。前半部分基本寫得比較壓抑,但寫的是兒時的心理。其實阿長對孩子關愛是一直不變的,從沒有改變過。

魯迅是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大文學家,而他寶貴的第一本圖書就是阿長買的,魯迅紀念阿長,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本書的經典回憶,與每一篇故事裏的經典人物,都描寫得無比詳細,並且描寫得無比精緻,讓我永生難忘。

《朝花夕拾》讀後感4

想必大家在看魯迅先生的散文時,心中一定是五味雜陳的吧。我在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感觸頗深,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的點點滴滴。

童年有悲有喜,但都在心裏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現在回憶起來,就是一幕幕多彩而綿長的記憶畫面。

看魯迅先生的散文,就好像穿越了時空,先生兒時活潑可愛的樣子近在眼前。他有時和同伴們一起捉弄老師;有時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爬到樹上摘桑葚吃,吃得衣服上、嘴巴旁染上了一片片的紫紅;有時又爬到花壇上去折臘梅。童年的一切,都是那樣天真,那樣美好。

我的童年也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那時,我在外公家門前的菜地裏玩,赤着腳丫在地上瘋跑,時不時的拿上一根黃瓜,或者胡蘿蔔洗着吃,別提多清閒,多快樂了!現在回想起來,恨不得有架時空穿梭機,回到童年,離開這個試卷作業一大堆的日子。

童年已漸漸遠去,留下了只是一片片的記憶拼圖。我拾起它們,想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可是怎麼也拼不起來。只好拿起《朝花夕拾》,去書裏尋找真實的自己。

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追求與袒露,構築起我最真實的心靈風景。

《朝花夕拾》讀後感5

今年寒假我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魯迅的作品能夠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齊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但是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我十分喜歡魯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6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裏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則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

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説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裏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敍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説明魯迅在童年裏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 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

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7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出其我國的大文豪魯迅之口。他愛國,寫作水平高,今天我也有幸拜讀完《朝花夕拾》其中的“阿長與《山海經》”令我印象很深。

從前段的散文來看,魯迅把阿長描繪的並不光彩。魯迅舉了些小事,如:睡相差,愛寬事,怪規矩等,還把阿長的外表寫成了一個生動的矮婆,面黃人肥。此處作者也怪誠實,對阿長的外表也是“供認不諱”,毫無光彩修飾,使我不禁微笑起來,看到了一個隨意大咧又不失趣味的阿長。

到中段,魯迅突然話鋒一轉,描寫了阿長又有什麼好,如:教會了我許多事,去被長毛抓,帶來“三哼經”。讓我看出了一位貼心上事的長媽媽。哎,這就是所謂的“先揚後抑”吧!真是對阿長又愛又恨啊!

讀着這一幕幕温馨有趣的畫面,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老了,也和阿長差不多,只是比阿長白一點,瘦一點,卻也愛談閒事兒,愛些怪習俗......但是,但是看到阿長教會魯迅許多事時,我想起奶奶也教會我許多事,平常我很亂,可奶奶很乾淨,這個寒假,她教會我要乾淨,這也很好啊!阿長費力帶來“三哼經”,掛記魯迅,我奶奶也是如此,平常我需要什麼,她會盡力得來,我隨口一句話,她久久放不下,關心我,愛護我,可真是偉大!我不應該經常為奶奶的“口煩”而嫌棄她的!

阿長與《山海經》中,魯迅對長媽媽的愛使我流連忘返,使我想開了不少,《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大力推薦!你一定要看。

《朝花夕拾》讀後感8

有這樣一本書,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了魯迅的十篇回憶性散文,這本書做到了抒情、敍述和議論融為一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這本書就是《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無一不吸引着你的眼球,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出了作者的貪玩、童年的趣事,生活的多姿多彩;如《五猖會》講述了當時許多的傳説和習俗,讓我們瞭解了那個年代無數的故事。

清晨時盛開的鮮花到傍晚時分再去採摘,聞着朝花若有若無的清香,浮想聯翩,許多回憶浮現於腦海中,在心間慢慢漾開,可在這樣美好的風景下,無一不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他在反抗,反抗着腐朽的'時代,他在掙脱,掙脱這封建的思想,他在批評,如一個“狂人”一樣批判這個世界。

《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本文回憶了魯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敍了魯迅與他的尊師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老師的懷念。

那時的中國,人們在封建思想的束縛下早就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戊戌變法失敗後,變法的六君子被紛紛處死,周圍看熱鬧的人們竟拍手叫好,就像文中提到魯迅在去看電影時看到一羣中國人在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外國人處死時竟然和周圍的日本人一起歡呼,是那麼的麻木不仁。

我們就應該學習魯迅的這種精神,揚我國威,振我中華。

讀《我們的錯誤》有感《純真的心》讀後感5篇《我們的錯誤》讀後感《純真的心》讀後感讀《朝花夕拾》有感850字

《朝花夕拾》讀後感9

童年是完美的,童年是充滿歡笑的,童年是最快樂的。《朝花夕拾》這本書就是魯迅回憶自己的童年的。這本書是魯迅從記憶裏抄出來的,摘取了那些深藏在童年的難忘的生活的片段。

最令我難忘的,是《阿長與<山海經>》和《藤野先生》這兩篇文章。阿長是阿長與山海經的主人公。她是魯迅幼年時的保姆,是在魯迅童年生活中影響力最大的人。她睡相很難看,總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她平日喜歡“切切察察”;滿肚子繁瑣的道理,常給魯迅講故事。文中處處體現了阿長對魯迅的愛,和魯迅對阿長的懷念。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校園的解刨學教師,他正直,熱情,誨人不倦,治學嚴謹,沒有民族偏見。他十分關心魯迅的學習,耐心仔細的糾正魯迅講義上的錯誤,並引導魯迅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學習。當他得知魯迅要放棄學醫後,很惋惜,並把他的照片送給魯迅留做紀念。

這兩篇文章都表達了濃濃的愛,這種愛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我從中也學會了如何關愛別人。當別人有困難時,你去幫忙他,而不是嘲笑他,這是關愛;當別人遭遇不幸時,一句理解的安慰,這是關愛;當別人幫忙你時,一句誠懇的“謝謝”,這也是關愛……

生活中的愛無處不在。愛在一個鼓勵的眼神裏;愛在一句關切的話語裏;愛在一桌美味的早餐裏……

我們的童年在慢慢的漸行漸遠,留下了一個個完美的回憶。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回憶自己童年的完美。

《朝花夕拾》讀後感10

《朝花夕拾》是魯迅一部回憶散文集,較完整的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的生活經歷,生動的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展現了當年的事態人情、民族文化、流露了他對社會的深刻觀察。

作者魯迅是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文筆深沉雋永。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其文體基本上是散文與雜感的結合,最典型的是《五猖會》、《無常》、《父親的病》、《瑣記》。每篇散文背後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例如第一章《狗·貓·鼠》: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鋭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閲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我認為魯迅先生擅長用“興”這一手法。就是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又稱“雙關”。散文是最難寫的了,應為首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非常難,所以我十分敬佩魯迅先生。

我覺得《朝花夕拾》真的是一本好書。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啟迪思想,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提高文學素養,成就完美人生!

《朝花夕拾》讀後感11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

初讀魯迅先生的書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齒脣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他的作品數不勝數,有《彷徨》、《吶喊》、《朝花夕拾》……他的文章抑揚頓挫,他的文章留連忘返,他的文章針針見血。最令我感興趣的,非《朝花夕拾》莫屬。

這本書中,魯迅寫過一句話:“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內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它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心想:我也從記憶中“抄”出一篇文章來吧!於是我便絞盡腦汁,想把過去的記憶全部掏出來,看看有沒有童年趣事,但沒有。他的技藝真高!

《朝花夕拾》讀後感12

成長的道路就像是一顆怪味豆,五味雜陳,但它總能讓你回味無窮。

在這幾天的國慶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名叫《朝花夕拾》的散文集。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主要記敍的是魯迅先生從小到大遇到過的人,事,物,按書中的話説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回憶錄。在魯迅先生的這本回憶錄中,有美好的記憶,也有對舊社會的打擊和不滿,寫出了最真實的童年和青年生活。

《朝花夕拾》這本書是由數十篇文章組成的。在這幾篇文章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阿長與

在這本書中,除了長媽媽,作者魯迅還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封建的父親、教學嚴謹的藤野先生……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真實的畫面,盛大的五猖會、豐富的百草園等等。魯迅用最為生動的筆墨,讓我們身臨其境,好像在和書中的人做一次心靈的交流。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寫了當時玩耍的無憂無慮和舊社會的黑暗。拿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我們現在真得算是很幸福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憧憬美好的未來,當然,也要回憶過去的酸甜苦辣。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要奮發圖強,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爭光!

《朝花夕拾》讀後感13

旁邊的茉莉花茶正散發着它特有的清香,手上的《朝花夕拾》也散發着獨特的淡淡書香。我的思緒隨着吹過來的淡淡清風飄到了不知哪裏。

晨曦中的鮮花故然綻放着嬌嫩的花瓣,喚發着淡淡的清香,陽光下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嬌嫩,卻平添了一種遲來的成熟、風韻。這是魯迅先生的童年,一個沾滿碎屑的時光。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不幸的人。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遊玩;他可以靜靜地聽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捕鳥……但同時他卻承擔着超越年齡的負擔,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會放棄,抑制自己的慾望去背那些所謂的經典《鑑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紀的他就有着失去雙親的痛苦,小小年紀的他就要承擔一個家的重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沾滿碎屑的時光。在這個時光中魯迅學會了長大,學會了承擔,學會了思索,而我隨魯迅也懂得了成長。

有人説一篇好的文章不在於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而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用平淡樸實的語言喚發了多少人的思考,喚起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曾經擁有的幸福時光。

小時候我喜歡在寧靜的月光下和家人一起數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着那份濃濃的親情與温馨。

合上《朝花夕拾》,品嚐着那杯尚留餘温淡雅的茉莉,時光又將我帶回了那一個個輪迴。

《朝花夕拾》讀後感14

晨曦微露,清晨的第一抹陽光照耀大地,花兒尚帶着的幾許漸漸蒸融。時光流轉暮色已至,輕輕拾起早晨的花兒,這是心底最美好的回憶。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回憶幼年到到青年生活的散文集,其有快樂,有迷惘,有温暖的回憶,也有理性的批判。

讀《貓狗鼠》我知道貓暗指的是虛偽兇殘的反動派文人,隱鼠則代表令人同情的弱者,我們不難看出魯迅對現代評論派的資本主義文人的諷刺。

讀《阿長與山海經>》,我彷彿看到了活生生的長媽媽,她有很多缺點,粗俗,迷信愚味,喜歡背地裏説是非,但她又是善良樸實,對我真心關愛的。我想,正是這樣,才使魯迅在後來,那麼的尊敬與懷念。

讀《藤野先生》我不由得對他生出敬佩。他生活簡樸,不拘小節,治學嚴謹,尊重科學,對學生細心關懷。對學生民族信仰事重。這樣的藤野先生如何不叫人敬佩?

讀《無常》我看到魯迅先生對黑暗社會“人而鬼”本質的批判。讀《五猖會》我看到了魯迅對封建教育的不滿,讀……

讀《朝花夕拾》,瞭解當時社會,瞭解當時國人的生存狀態。

《朝花夕拾》讀後感15

讀完這本書我心裏想到了很多,如讀到《藤野先生》和《範愛農》心裏有特別多的感觸,因為這兩篇散文是作者懷念師友的文章。藤野先生是作者的老師,他對人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這讓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她們就像藤野先生一樣。範愛農是作者的朋友,他耿介、偏激,他辦事兼教書,實在是勤快得很,他不就像那些組長嗎?她們為組員做了很多,非常的勤快。

《五猖會》和《無常》這兩篇也是《朝花夕拾》裏的散文。這兩篇散文是寫作者戀鄉愛民的文章。五猖會有“塘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作者也津津有味地講述無常的形象:渾身雪白,帶着白紙的高帽子,拿着破芭蕉扇。勞動羣眾所創造的的花紙、活無常、目連戲和迎神賽會等民間藝術,是他們追求美的一種表現,因而作者把迎賽會場面描繪得生動逼真。無常也在魯迅筆下描繪得活靈活現,帶着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也就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愛民的一面。

總之,《朝花夕拾》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散文集,它清新的風格,真摯的感情以及語言的簡潔、洗練,體現了魯迅“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的藝術風格。